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公共管理下食品質量安全體系研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食品質量安全問題已成為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需要著力解決的重點問題。近年來,中央和各級政府制定和出臺了多種監管法規和措施,食品安全水平不斷提高,但問題和矛盾依然突出,這就需要政府完善監管體制機制,探索切合實際的安全體系建設,確保把安全工作做到實處。
1食品安全需要公共經濟主體的介入
根據公共經濟學原理,具有公共產品性質的物品需要由政府和第三方提供。食品安全是一種典型的“后驗商品”(后驗商品是指消費者必須在消費產品以后才能確定它的質量,也被稱為“經驗商品”),只有在消費者是實現消費之后才可能知道食品是否具有安全性,甚至在某些時候即使消費之后也無從知道。食品的質量特性、安全特性無法從其外表看出,購買時,消費者只能憑借經驗做出判斷和選擇由于食品的生產供應者與消費者之間廣泛存在信息的不對稱和質量責任的不可追溯性,以及政府監管的分段模式,導致食品安全問題屢屢發生。這就需要政府和第三方作為公共經濟主體參與食品安全,始終堅持以健全產品質量安全體系為核心,以提升安全水平和基層監管能力為目標,建立覆蓋全過程的質量安全監管制度,整體提升了食品安全水平。
2政府構建食品質量安全體系模式
2.1加強領導,完善監管體系建設
政府成立食品安全委員會,明確監管職責,充分職能部門的監管作用,加強食品質量安全監管公共服務能力建設。為相關執法部門配備完善監管檢測設備和執法車輛,承擔起食品質量安全知識培訓、技術推廣、生產環節質量安全日常巡查、食品快速檢測等任務。
2.2大力推行農業標準化生產
2.2.1規范標準化生產基地建設和管理
政府作為經濟主體,要鼓勵扶持聯戶經營、專業大戶、家庭農場,發展適度規模的標準化生產基地。要加強技術指導和服務,積極推進標準化生產基地建設。要引導各標準化生產基地認真落實規范技術規程,完善各項管理制度,實行統一農資供應、統一技術指導、統一生產管理、統一質量檢測、統一收購銷售;要建立健全生產記錄,嚴格控制農牧漁業投入品,嚴禁使用國家明令禁止的劇毒、高毒、高殘留農獸藥等,確保生產產品的優質安全。
2.2.2穩步推進品牌化建設
加強品牌認證工作,健全扶持政策措施,擴大產品認證覆蓋率。同時,切實加強對認證企業和認證產品的動態監管,獲得品牌認證的產品要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實行包裝上市,堅決維護好認證品牌的良好形象和社會信譽。
2.3強化投入品監管工作
2.3.1健全投入品控制體系
對允許使用的投入品、添加劑及其生產企業實行備案管理,清理整頓投入品、添加劑的銷售渠道,對有關藥物實行專營專供。監管部門負責指導食品生產加工企業建立生產經營臺帳,嚴格記錄生產環節投入品使用情況。建立農業化學品專業配送體系,形成農業化學投入品“供、銷、用”全程鏈式管理體制,保證無禁用農業化學投入品使用。
2.3.2建立了農業投入品監管信息平臺
實行農業化學投入品市場準入和登記備案管理制度,強化對農藥、獸藥、漁藥、飼料及飼料添加劑的源頭控制,制定相關化學投入品管理辦法,嚴格執行禁限用農獸漁藥、飼料和飼料添加劑有關規定。嚴格落實農藥經營告知和高毒農藥實名購買制度;建立農藥監管信息平臺,保證農藥銷售可追溯。
2.3.3聯合執法,狠抓農業投入品源頭監管
把農資監管作為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嚴格執行備案銷售,從源頭上控制入市渠道,實現向上可追溯生產源頭、向下可追溯零售終端。鼓勵多部門聯合開展投入品打假專項治理行動,確保投入品經營單位無禁用投入品經營。
2.4食品質量安全可追溯體系
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對各環節、各關鍵點進行信息收集記錄并實現逆向查詢,逐步建立起源頭可追溯、流向可追蹤、信息可查詢的追溯體系。對食品種養殖、化學投入品采購使用、病蟲害防治與疫病控制、收獲、儲藏、運輸、加工、包裝等各環節實現質量安全可追溯。
2.5扎實推進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工作
2.5.1健全完善食品質量例行檢測體系
通過對農貿市場、各個超市、蔬菜基地、畜產基地、水產基地、林果加工廠等食品企業進行樣品抽檢,建立不合格產品問責和追溯制度,防止不合格食品進入市場。根據政府制定檢測要求,抽檢樣品交由具有監測資質的第三方機構區檢驗監測中心進行檢測。監測中心在規定的時間范圍內將檢測結果交由主管部門,由主管部門匯總結果對外通報。
2.5.2食品質量安全信用體系
推進食品質量安全信用體系建設,是強化食品質量安全監管的重要措施,有利于提高生產經營主體的責任意識、誠信意識和自律意識,充分發揮市場調控作用,提升食品質量安全監管效能。農業、畜牧、林業、水務、食藥監、質監、工商部門要重點針對生產和經營兩個領域,指導生產經營主體對產品質量安全作出公開承諾,完善、整合質量安全信用信息,實行動態管理、專人記錄、及時更新。
3政府加大食品安全政策支持
3.1加大資金政策扶持力度
各級政府要加大對食品質量安全工作的扶持,將食品質量安全專項經費列入年度預算,保證增長幅度高于經常性財政收入增長幅度。可通過加大對食品企業建設、質量認證、產地檢測室建設、監管員補助等投入,提高標準化基地建設和品牌獎補等措施,鼓勵企業提高安全意識,提高產品競爭力。
3.2加強宣傳和教育培訓
充分利用電視廣播新聞媒體等各種宣傳方式,加大對食品質量安全體系建設的宣傳力度,普及食品質量安全常識,提高全社會的食品質量安全意識。政府部門還要加強對農產品從業人員的培訓,制訂培訓計劃,有步驟、有重點、分層次地開展食品質量安全政策法規及相關知識宣講,強力推進食品質量安全工作。
3.3強化監督考核
政府要將食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納入目標責任考核體系,定期對下屬單位的食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進行綜合考核,并對各有關職能部門的監管工作進行綜合考核。對涉及食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落實不力的,實行行政效能問責。
3.4建立責任倒查及追究制度
為保障各職能部門在各自職責范圍內認真履行相關質量安全監管職責,根據《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規,對出現的食品安全問題實行責任倒查及追究制度。
作者:謝聰 單位:北京科技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