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個性化教學與小學數學結合實踐探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根據數學課程標準的要求來看,教師應該結合實際學情對教學過程進行創新設計,明確學生個體之間存在的差異,并將其落實到具體的課堂教學過程當中。以教育創新為導向,個性化教學的概念應運而生。在小學數學課堂上落實個性化教學成為越來越多教師所青睞的方式。就個性化教學與小學數學教學結合的實踐策略展開了一系列的探索。
關鍵詞:個性化教學;小學數學;教學策略
近幾年,個性化教育已經逐漸成為一種新趨勢。在課程改革持續深入的背景下,數學在小學階段的課程體系當中處于基礎地位,教師應該對學生之間存在的差異予以尊重并結合實際學情開展個性化教學活動。因此,從全面化角度分析個性化教學與小學數學教育之間的結合具有非常重要的教育意義。
一、教學理念個性化
個性化的教學理念應該突出以生為本、教學方法契合素質教育要求的特點。具體而言,個性化教學旨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向學生傳授正確學習方法,張揚學生學習個性等。在小學數學課堂中運用個性化教學模式,教師應該以學生個體之間存在的個性差異與特點為依據,創設寬松、自由的課堂環境,賦予學生自主選擇學習方法的權利,真正凸顯出學生在課堂教學關系當中的主體地位。這樣才能夠真正實現學生個性化發展的目標,這種教學理念比較契合小學教育目標,使得學生的學習潛力能夠得到充分挖掘。
二、教學目標個性化
教學目標能夠在教學活動中發揮導向性作用,還能使教學評價有所依據。所以,小學數學教師在備課環節應該以教學大綱為總目標,充分考慮學生個體的興趣、認知等方面的差異,對教材進行準確把握,從而分別設定具有層次化、差異化的教學目標,并分別針對其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對于學習能力相對較弱的學生,要求其具備扎實的數學知識基礎,對于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要求其能夠主動嘗試一些難題等[1]。例如,講解“比一比”這個部分時,可以設定三個教學目標:第一,基本掌握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幾的比較方法,能夠解決簡單的應用題;第二,能夠解答稍微復雜的數字比較問題;第三,能夠運用比一比這個部分的知識點解決一些存在于實際生活當中的問題。其中,第一個目標是每個學生都應該達到的,第二與第三個目標的設計對象為中等生與優等生。這樣的教學方法能夠使每個學生都感受到學習的成功。
三、教學方法個性化
在個性化的教學模式下,小學數學教師應該注重教學方法的個性化,能夠契合小學生的學習能力與認知水平。第一,靈活運用數學語言引導學生確定思維方向。這里所提到的數學語言主要指的是符號、文字以及圖形。教師對于數學語言的靈活應用能夠使學生進行更加準確的判斷及思考。這樣的教學方式能夠凸顯出教學個性化的特點[2]。例如,講解“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這個部分時,可以設計如下問題:有一個長方形,其長與寬分別為12cm和8cm,現在沿著其長剪下一個面積最大的正方形,那么正方形的面積如何計算?剩下部分的圖形是什么?面積是多少?教師在講解問題時可以在黑板上畫出圖形將問題分解,這樣能夠使學生更好地看清楚每個圖形,并進行計算。第二,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為學生設計個性化的糾錯方案,及時掃清學生學習思維層面中存在的障礙。為學生提供疏導方法,培養學生自主糾錯的意識。
四、學生學習個性化
學生學習個性化是小學數學個性化教學模式的基礎。第一,為學生創設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鼓勵學生積極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使學生能夠突破常規思維,找到更多新穎的解題方法。在課堂上,教師應該為學生提供更多自主學習的時間,使其能夠從更加全面的角度思考數學問題。第二,教師應該通過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對其中的創新信息進行捕捉,找出學生的創新點和亮點,對其提出表揚,增強學生的學習信心。第三,每個學生都具有獨立性,其思考問題的角度不同,學習習慣也有所區別。因此,教師應該根據每個學生的學習狀態對其實施針對性教育,使其能夠形成個性化的學習風格。綜上所述,將個性化教學模式切實應用于小學數學課堂當中已經逐漸成為基礎教育發展的新趨勢。在具體的教學環節,教師應該重視凸顯教學理念個性化、教學目標個性化、教學方法個性化、學生學習個性化。
參考文獻:
[1]李寶世.新課改下小學數學教學方法的創新[J].西部素質教育,2020,6(10):251,253.
[2]李樹軍.基于大數據的小學數學個性化教學模式建構[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9(12):145-146.
作者:戴耀亮 單位:江蘇省昆山市玉山鎮同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