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超高層建筑結構施工監測方法分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對于建筑企業來說,超高層建筑質量安全問題值得關注,一直以來,超高層建筑安全保障是施工當中的難點問題。本文在了解高層建筑施工情況下,大致找出了超高層建筑施工監測的大致情況以及存在的問題,再從多個方面分析高層建筑施工監測的技術,最后提到了幾點超高層建筑施工監測技術的應用情況。通過本文的調查研究,希望對超高層建筑監測質量提高有一定幫助。
關鍵詞:超高層建筑;施工監測問題;施工監測方法;技術應用
1目前我國超高層建筑施工監測遇到的困難
超高層建筑施工是一種比普通建筑施工更加復雜,系統更加龐大的項目。所以對超高層建筑施工進行監測是一項重要任務,不可忽視,但是我國目前高層建筑施工的監測問題卻一直存在,那么超高層建筑施工的質量和安全得不到保障,超高層建筑施工問題主要分為以下幾點,一是目前我國超高層建筑施工項目沒有統一標準的規范,二是一些創新型的超高層建筑工程并沒有得到實際應用,三是激光投點項目進行時,并沒有對塔體擺動和施工振動風力等諸多問題進行了解以尋求解決的辦法。
2如何促進超高層建筑施工監測的內容以及技術體系的構建
2.1建立以及維護基準平面控制網
基準平面控制網是指一個超高層建筑施工監測工作的基準,一般有恢復迅速和基準統一等方面特點。所以超高層建筑如果想要保證質量就必須建設好平面控制網。選址工作應該放在平面基準控制網的第一位,放置在樓頂是第一選擇,那么在選址之前就應該勘探考察選址周邊環境,考察內容主要包括通訊條件,圖形及GDP觀測,同時還要將地面城市等級控制和附近地區的基準網點聯系起來,建立一個完整的GPS一級網,實現觀測的最佳水平。
2.2重復檢測施工控制網豎向傳遞情況
要想做好高層建筑施工控制網的監測工作,首先應分為以下幾點開展,一是首級施工控制網檢測,因為超高層建筑施工區域的原因,所以它的穩定和兼容性能比較差。二是要把握超高層建筑施工測量是一種向上傳遞的過程,主要分為兩個環節,塔體周日擺動規律和施工控制網內外符合性檢查,這兩個環節尤為重要,需要監測人員全力配合。爬體周日擺動監測是一項核心技術問題,它可以為光投點偏差提供一種數學模型,內外都要進行符合性檢查,以達到共同檢查核實的作用,在尋找擺動規律的觀測過程當中,屬于全自動觀測數據實時性表達效果強,數據的精度和廣度得到保證,方法為數字正垂法和CCD法。
2.3施工控制網高程基準豎向傳遞性檢測
在施工控制網高程基準豎向傳遞檢測的過程中,往往分為兩種方式,一種是全站儀天頂距法,一種是懸掛鋼尺法,在這兩種方法當中,懸掛鋼尺法是一種對場地要求比較高的監測方法,但是全站儀天頂距法的應用比懸掛鋼尺法應用廣泛,它的整體操作過程也較為簡單,便捷。
2.4測量電梯井與核心筒的垂直度
就一般情況而言,高層建筑應該從第一層開始,就對每上升兩層的電梯井和核心筒進行測量,采用內外控制點布設和核心筒的剪力墻碎步點這兩種方法進行測量,或者用最小二乘法和一種與剪力墻相交的特征角點方式,再利用矩形陣法得到一個幾何中心點,比較他與設計坐標和電梯井核心筒之間的垂直角度差。
2.5對建筑物的沉降情況進行觀測
在超高層建筑沉降觀測這一問題上,解決方法主要包括由精密水準數據自動化處理方法,還有深坑高層基準的傳遞方法,第一種方法主要包括有以下幾點功能,一是可以優化管理項目情況,二是有自動化數據處理的功能,三為可以自動的形成報表,而深坑高層基準的傳遞則包括有戰意天頂距法以及懸掛鋼尺法這兩種方式。
2.6軸線型檢測
在進行軸線檢測時,關鍵結構是監測對象。具體是在首層和個轉換層當中進行,比如廣州市某一廣場的軸線檢測,最近轉換層的內筒中三個控制點的任意兩個將其投放到以上各個樓層,對該樓層的角度和邊長進行測量,確定沒有錯誤之后再將這兩個控制點形成一條閉合的導線,在依據全站式儀器監測進行一級導線布設,每個結構柱要有三個碎步點。利用最小二乘法對柱子圓心位置進行擬合,最終以軸線為中心,和設計圖紙進行比較,確定施工的準確性。
3超高層建筑施工監測的具體內容及技術體系的實際應用
在超高層建筑施工監測內容及技術體系構建完成后,第一次使用在某市某廣場項目中。在這一次的項目中,使用到了兩棟250米以上的超高層建筑施工檢測項目當中,該項目精確性能高,這一次的實踐也使得高層建筑施工檢測這一方法運用到實際項目當中,不僅更加完善了施工的精確性,而且進行了多方面的評價,以確保質量。
4結束語
經過本文的探討結果表明,超高層建筑監督體系完成后,在實踐應用過程中,更加可以對多個方面的施工質量進行監督管理,完成了其他項目,對于該項目的引導性期望任務,而這一完善主要依賴的是先進設備的使用和監測體系完整性兩方面。在以后的超高層建筑施工項目中,要更加重視先進的觀測設備效果,使用規范的觀測內容體系,當然,高層建筑施工的技術體系和技術人員的招聘也是重要任務之一,最終結果都是為了起到指導性、示范性作用,本文主要就超高層建筑施工監測的目前狀況以及技術要求和實驗體系的應用展開討論和探究,在未來探討超高層建筑施工監測的研究時,比如深度集成衛星定位和物聯網以及傳感器和無線通信技術這幾方面內容,都可以通過構建超高層建筑觀測體系,以其傳輸和評價進行智能化的平臺研究,為超高層建筑施工監測項目助力。
參考文獻
[1]資瓊昆.某超高層建筑懸挑鋼結構施工模擬分析及現場監測[J].江西建材,2017,31(11):116-117.
[2]王勇,林財榮,郭際明,等.BDS+GPS技術支持下的超高層建筑施工投點監測分析[J].測繪通報,2017,25(6):5-8.
[3]楊濤,張學臣,連金明,等.某超高層建筑施工監測與分析[J].施工技術,2017,21(1):1179-1182.
[4]張啟偉.大型橋梁健康監測概念與監測系統設計[A].中國土木工程學會橋及結構工程學會年會[C].2000:65-69.
[5]李志強.金茂大廈的結構健康監測研究[D].上海:同濟大學,2007.
[6]劉倩.大跨空間結構健康監測系統研究[D].大連:大連理工大學,2011.
作者:王斌 單位:山東泰安建筑工程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