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論文中心 正文

    卓越工程教育發展與創新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卓越工程教育發展與創新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卓越工程教育發展與創新

    [摘要]卓越工程教育是關系到我們的下一代能不能把我們的國家建設成為一個富強、文明的國家的重大任務。卓越工程教育的真諦,是讓學生受到最好的教育。文章提出實現卓越工程教育必須先從硬件到軟件一步步進行改革,首先要完善的就是硬件資源以及體制機制,然后再逐步達到教授授課、小班教學、評價多元、選擇公平這幾個方面的改革措施。只有如此,大學生才能從被動、被抑制轉向主動,成為具有主動性、創新性、創造力的創新型創造性人才,為國家科技和經濟做出重大貢獻,實現科教強國。

    [關鍵詞]高等教育改革;卓越工程教育;創新型人才

    新中國成立后,作為現代民族國家建構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逐步完成了對舊高等教育機構的收編與改造,為新中國的高等教育發展奠定基礎。改革開放后,我國高等教育逐步得到恢復并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巨大成就,使我國在經歷了高等教育弱國、高等教育小國的階段后,逐漸成為高等教育大國并邁向高等教育強國[1]。最初我國政府在接收改造舊高校的同時,創辦了一些新型的高等教育機構。并進行初次院系調整,這次調整推進了中國社會經濟建設,提高了人才培養質量,適應了建國初期緊迫的社會需求,促進了國家經濟建設。之后,國家召開三次全國高等教育工作會議,反復強調深化改革、加速發展、提高質量、提高效益等問題。加強研究生教育,重視高等教育質量,深化高等教育體制改革等,不僅提出要重視高等教育質量,而且針對新時期我國高等教育發展與面臨的形勢、任務等,提出我國高等教育發展的戰略目標、戰略方針和具體改革思路,積極推進高等教育體制改革。教學內容決定著大學生獲得知識與技能的最大邊界,也就是說,只有高校提供更多的知識與技能,再加上大學生的自身努力,才能轉化為受教育者的人力資本存量。當前高校較為普遍地存在著教學內容滯后的現象,使大學生所學的知識技能與用人單位的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例如,教材陳舊,甚至十幾年沿用一本教材,使大學生所學的內容與行業實際需求存在著較大差距,實驗教學與社會實踐弱化,使大學生的動手能力和操作能力較差。[2]《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與發展規劃剛要》中明確提出“到2020年,高等教育結構更加合理,特色更加鮮明,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整體水平全面提升,建成一批國際知名、有特色、高水平的高等學校,若干所大學達到或接近世界一流大學水平,高等教育國際競爭力顯著增強。”[3]但就目前的水平而言,距離世界一流大學的路還很遙遠。那么必須走出自己的改革步伐才能緊跟上世界的潮流和趨勢尤其是應該步入現代大學制度的行列中。所以,必須在當前的情況下努力找尋出高等教育改革的路徑,在眾多的路徑中探索可行的選擇。對于高等教育的創新要說的就是,高等學校制度的創新與創造的潛力還很大,就像現在所說的大學生是“被格式化的一代”。因此,由學生自己選擇,學校應充分尊重他們的自主性、主動性和創新性,這些已經在某些學校實行了。此外,高校應普遍實行學習、科研相結合的體制,讓大學生主動參與科研,將學習與創新創造結合,高校各個部門應充分配合為他們服務好[4]。只有如此,大學生才能從被動、被抑制轉向主動,成為具有主動性、創新性、創造力的創新型創造性人才,為國家科技和經濟做出重大貢獻,實現科教強國。工程教育是上海理工大學多年來人才培養的主要方向,但從未進入“卓越”的階段。此次學校獲批教育部第二批卓越工程師培養院校,是全體師生共同努力的結果。但是,對上海理工大學來說,得到“卓越”二字,是要激勵我們提升質量標準,推進教學改革。我們就是要探討如何做好“卓越”二字,推進卓越工程教育的各項標準和改革措施,探索一個布局合理、結構優化,符合我校百年工程教育傳統的卓越工程教育體系,把我校的卓越工程教育推向一個更高的層次,使我校的人才培養質量得到極大提高。

    1積極推進卓越工程教育

    現在全國高校都到了一個內涵建設的時候,所謂的“內涵建設”是針對過去十年規模的擴張、外延的延伸所提出的。過去十年,大學生在校人數增加了三倍,擴張的任務特別重,全國上千個大學建了新校園,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對人力資源的開發起到很大的作用。上海2008年就已經提出高等教育內涵建設,即“085工程”。內涵建設是相對于外延的擴張、大學招生的擴張和大學校園的擴張而言的。內涵建設的核心是學生培養,這不是說科學研究不重要,21世紀是知識經濟的時代,知識更新的速度很快,你不單要教給學生很多知識,還要教給他很多能力,很多方法論。現在很多高校以及教師做科研的積極性遠遠超過教學的積極性,原因是做科研的好處太多,所以現在學生、家長、領導都認為過去十年中國大學的科研水平在提升,遠遠超過學生培養水平的提升。抓學生培養,抓內涵建設是核心。本科教學會成為今后一段時間內的工作重心,甚至是大學工作的核心。從大學的功能上也可看出,大學與其他部門功能的唯一不同就是我們有大量的學生要培養,而不在于做科學研究。大學的質量歸根結底還是看培養了多少好的學生。

    1.1如何做好本科教育

    1.1.1學校和教師的工作重心要轉移

    現在高校的本科教學工作只有百分之幾的教師在做,這樣的教學是做不好的,應該全體教師的工作重心都要轉到本科教學。

    1.1.2模式改革

    首先,我們的教育教學改革要以教學為中心變成以學生為中心。第二,以教學為中心改變為以學習為中心。學習的主體是學生,學生學了并且覺得有用的,這門課才是成功的。第三,由知識傳授轉變為以能力培養為中心。

    1.2如何做好卓越工程教育

    1.2.1使培養目標清晰化

    有很好的行業指導,我們的目標會更加清晰,很多問題會迎刃而解。

    1.2.2提高教師的工程教育能力

    西方很多發達國家的總工程師或是CTO回去做大學教師很多,他們的學術水平很高,同時又懂公司運作的工程,所以給學生講工程就可以很到位。

    1.2.3重視實踐創新能力的培養

    實踐創新能力還是要加強,學生是能干的,只要我們給他機會,當然學校也要投入資源,希望生均公用經費提高后,學校在這方面增加投入。

    1.2.4要培養學生綜合思考的能力及跨學科的合作能力

    工程不僅僅是技術問題,它涉及大量社會問題,不僅僅是要求技術上過關,還要從經濟、文化、管理、制造等角度去探討。要把工程教育做好,還要解決好兩件事情,一是外部環境,特別是校企合作。二是教師培養。教委也拿出了很多的錢來培養教師,特別是工程類教師工程的能力,希望通過這些,把工程教育做出一些樣板,成為所有卓越教育的樣板。因為工程教育起步最早,涉及面最廣,而且難度最大。

    2樹立以師生為本的理念

    2.1關于“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問題

    學校教育的核心無疑是學生的發展,所以學校的所有工作都應該“以學生為本”。那么,對教學而言什么才是“以學生為本”?現在,我們出臺的政策往往都是要求或希望教師與學院應該如何如何做的,卻沒有或很少想過、制定過如何來衡量和評價我們的教學效果的體系。所以我們在總結自己工作時總是強調取得許多新成就,也沒有人來鑒定和評價我們成績的真實性和有效性。往往是成績很大可問題卻層出不窮,原因就在于我們沒有一個很好的評價標準,和誰來進行評價。首先這個標準就應該是“以學生為本”的標準,體現人才培養的根本目標,那就是以“學生是否取得進步和發展”為中心的,而不是以“教師如何展開工作和活動”為中心的。

    2.2關于教學與科研的關系問題

    教師的素質問題仍然是制約我們發展的關鍵問題!這個問題過去不但存在而且還非常嚴重,現在依舊存在。我們強調教師的科學研究,就是看到了科研是提高教師素質的重要而有效的措施。如今教師隊伍素質有所提高,這和重視科研工作密不可分。現在強調教學工作,不能因此否定此前的其他工作,相反如果沒有其他工作的進展,現在連像樣的師資隊伍都不會有。因此不能就教學談教學,而是應在新的水平和視野基礎上來看教學。我們不能以研究教學的傳統兩分法,使20世紀高等教育失去活力的分立的方法來思考問題,我們可以把我們自己看成學習型的大學,即教師的學習和學生的學習,學生的學習就是教學,教師的學習就是研究。新型的大學就是學生的學習和教師的學習的兩者的結合,在這所大學里一個人的學習可以使其他人受益,學習型大學有時候指學生參與教師的研究或者學生進行自己的調查,但是更廣的意義上說是創建一個團隊,在這個團隊中,教師和學生在一個平等的環境中參與廣博睿智的交流,學習型大學能夠反映出學生對于價值的一種態度。

    2.3對建設教授團隊的看法

    教授團隊不是單純為了組建團隊和謀求經費而建設的,如果真是由于上面的要求而不得不這樣的話,我們也要有我們的策略和追求。教學團隊(知識傳授團隊)有點類似過去我們的教研室,但不是說組建了團隊或教研室,就一定能提高我們的教學。我們還要注意團隊建設中的很多問題,比如說團隊中的帶頭人以什么樣的標準、胸懷和姿態來對待團隊中的人就很重要。有些中青年教師沒參加團隊時,學術自由,可以按自己的好想法給學生授課,但到了不太理想的團隊里,當家的教授思想如果不解放、不開闊,反而會限制了他的學術和教學自由,因此在建設團隊時我們要注意類似的這些問題,學校和學院需要認真思考建設團隊的具體措施。團隊建設開展的同時,也要設法實施諸如“教師教學能力提升計劃”的措施,以教師發展中心或教師研修學院為平臺,對教師以個體形式開展的教學和教改工作給予支持、幫助和調整。同時,教學改革也要加大力度和加強針對性。專業設置、課程體系、教學安排都要相應的及時調整。目的是調動廣大教師教學積極性和創造性,擴大課程的“有效供給”,促進教授走上教學第一線,提高教學質量和水平。現在文件草案里的措施,大家要結合學科和學院的實際提出意見建議。

    3努力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要推進卓越工程教育,首先要把“卓越”二字的標準講清楚。標準確立了,我們的努力方向就有了。首先,要清楚國際上的工程教育在怎么做的。工程教育并不是局限于上海地區的,而是國際的,所以我們應該參照國際的標準。其次,要對工程教育在國內進行橫向的對比。國內有很多大學都樹立了一些非常好的卓越工程教育的樣版工程,也有很多中外合作辦學的成功案例。

    3.1與卓越工程教育國際標準存在很大差距的四個方面

    3.1.1教授授課

    堅持教授治學,發揮教授在本科教學中的主導作用,就要求教授必須到教學一線,為本科生上課。目前,我校對于教授、副教授、講師的授課數量還沒有定量標準。但是,我校到了卓越工程教育階段,就要對此給出定量。各個學院要制定出一個標準,比如50%~70%的比例是正教授、副教授授課,允許30%~40%是講師授課,這樣一個比例必須達到。我們現有的正教授的比例是10%,副教授的比例是30%~40%,我們有一半的教師是教授、副教授,所以,至少有一半的課應該是教授和副教授講授的。高校教師的職責是教學和一部分創新性科研活動,開展科研應該是為了學術水平的提高。所以,我校在卓越工程教育階段,正教授、副教授授課的比例要比以前有明顯的提高,并要形成既定的標準。這個標準,我們爭取通過討論研究,在下個學期正式實施。

    3.1.2小班教學

    當前,隨著網絡信息的逐步完善,知識體系發生了巨大變化,知識的折舊速度越來越快。如果我們的教學方式不隨之相應變化,就無法為學生提供最好的教育。當前我們的教學,不再需要灌輸一個個具體的概念,這些具體的概念在網絡上很容易就能找到,我們的教師主要是要教會學生在遇到一個新概念時,如何把它理解透徹。因此,在現代教育制度下,討論式的教學非常重要。但討論式的教學,只有在小班的情況下才能進行。要逐步實行小班化教學,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參與教學過程。要逐步增加小班化課程的覆蓋率,力爭在3~5年內使小班化課程數達到全校課程總數的30%-40%(甚至更高)。當然,推進小班教學,隨之也帶來諸如教室不夠、師資不足等一系列的問題。這些問題,就是今天教育大投入的前提下我們要解決的。

    3.1.3評價多元

    我們要重新設計和建立卓越工程教育下人才培養的質量評價體系。對學生的考核,不僅要注重學生對知識體系的掌握程度的考察,也要考慮到學生其他活動對于學習學習時間的限制。學生除了要學好專業知識,還需要大量的時間參與素質教育的各項活動。所以,我們不能把考試作為唯一的衡量標準,要使評價多元化。當然,我們也能看到,對學生評價的多元化將給教師帶來很大的工作量,但是這個標準一定要變。一考定終身,或者一分壓死人等評價方式,絕不是卓越工程教育所應有的水平。

    3.1.4選擇公平

    如果學生沒有選擇權,那么這門課的質量一定會很差。教師之間要通過競爭提升教學質量,同時,學生要真正具有選擇權。近年來,上理工有一項很成功的改革,學生可以選擇學院、選擇專業,這給各個學院帶來了很大的壓力。學院為了留住學生,就需要開展很多工作來提高教學質量。我們要提升教育質量,不能停留在空話上,不能停留在大會的動員上,要采取一整套的措施,在以上4個環節上要有具體的定量標準,使學校在卓越工程教育開展后,教學質量較以前有明顯的提升,這是我們的主導思想。

    3.2我校開展卓越工程教育的兩大環節

    3.2.1完善硬件資源

    同時,師資也要進一步充實。我校目前還是缺編的學校,完全可以引進人才,用滿編制。總之,學校在財力允許的情況下要逐步完善和提升這些硬件資源,爭取通過兩個五年計劃,達到與國際接軌的卓越工程教育的標準。

    3.2.2體制機制改革

    教學的體制機制改革,實際上是我們的軟環境、軟實力的建設,是我們的制度建設。這方面不是我們投入資源,多建一些教室或者多引進一些教師就能解決的問題。它是軟性的,但也是要我們花很多時間才能做的。假設我們教室數量、教師數量都夠,我們的軟實力怎么提升,這就要靠我們體制機制的改革。軟件建設還有很多其他的方面,需要我們認真去思考,認真去開發。我相信,隨著我們標準的提高,能逼著我們把資源投放到教學當中去,逼著我們在軟件建設上花更大的力氣。這兩個環節我們都做好了,加上我們教師的責任心、職業道德,我相信卓越工程教育是可以做起來的。各學院要把自己學院的標準列清楚,提出學院要做到哪些標準,需要學校給予哪些資源。只要學院的要求是合理的,學校一定會竭盡全力把資源配置過來。學校在給予學院硬件資源的同時,也需要學院把軟件建設逐步完善,這兩者是互動的。

    4結論

    以上幾個方面都是重中之重,想要改革高等教育就必須先從硬件到軟件一步步進行改革。首先要完善的就是硬件資源以及體制機制,然后再逐步達到教授授課、小班教學、評價多元、選擇公平這幾個方面,雖然這四項在運作中會碰到很多困難,我們也正在面臨這些困難,但在不斷地摸索以及完善中相信會得到滿意的效果。卓越工程教育是關系到我們的下一代能不能把我們的國家建設成為一個富強、文明的國家的重大任務。學校已被列入教育部第二批卓越工程師培養試點院校,為我們開展卓越工程教育搭建了更好的平臺。卓越工程教育的真諦,是讓學生受到最好的教育,為此,我們每個人都不應有絲毫的懈怠。只有如此,大學生才能從被動、被抑制轉向主動,成為具有主動性、創新性、創造力的創新型創造性人才,為國家科技和經濟做出重大貢獻,實現科教強國。希望上海理工大學的工程教育做到示范的效果。

    參考文獻

    [1]趙俊芳.中國高等教育改革發展六十年的歷程與經驗.吉林長春:中國高教研究,2009(10).

    [2]黃敬寶.就業能力與大學生就業——人力資本理論的視角[M].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2008.

    [3]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第七章,(十八).

    [4]蒲心文.中國高等教育體制創新之路何在.科學時報,2009-6-9B4視點.

    作者:杜妍辰 單位:上海理工大學醫療器械與食品學院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网站不卡| 国产精品成人无码久久久| 亚洲成人免费看| 成人黄色小说网站|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欧美成人免费全部网站| 成人3d黄动漫无尽视频网站|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久久久| 成人羞羞视频国产| 亚洲成人激情小说| 成人av鲁丝片一区二区免费| 四虎国产成人永久精品免费|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人人软件 | 欧美成人乱妇在线播放| 欧美成人三级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成人3d动漫网址在线观看| 久久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性色|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三区| 成人综合婷婷国产精品久久蜜臀| 亚洲在成人网在线看| 国产成人综合色视频精品| 成人综合激情另类小说|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少久久| 亚洲成人黄色网址| 亚洲国产成人综合精品| 免费的成人a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 国产成人免费a在线资源| 国产成人麻豆亚洲综合无码精品| 成人福利app| 成人永久免费福利视频网站| 欧美日韩在线成人| 欧美日韩亚洲成人| 欧美成人精品第一区| 精品亚洲国产成人|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1314| 成人午夜看片在线观看| 成人爱做日本视频免费| 成人污视频网站| 国产成人av在线影院| 亚洲色成人网站WWW永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