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工程機械設備使用與維修管理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本文從工程機械設備管理的目標入手,詳細討論工程機械設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例如工程機械管理體系不完善,工程機械設備不正常運行等。在此基礎上提出了保護工程機械設備的具體措施,獲得最佳的財務收益。
關鍵詞:工程機械;管理目標;存在問題;措施
工程機械的直接成本占建設項目成本的比例很大,項目的資本投資和占用很大。對于公路建設項目,使用機械設備約占總價格的13%。在使用工程機械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發生各種故障,必須及時采取相應的防護措施或進行適應性維護,延長機械設備的使用壽命或避免事故的發生。加強工程機械的使用和維護管理對于節省工程成本和提高建筑公司的經濟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工程機械維修的意義與準則
1.1維修的意義
維護在工程機械的技術管理,經濟管理和社會效益中起著重要作用,具體體現在以下幾點:(1)確保機械的正常運行。受內部和外部因素的影響,工程機械的各個部分不可避免地會在現場使用過程中發生磨損和腐蝕等變化。因此,有必要在機器無法保證正常使用的情況下,對機器進行使用和維修期間的維護和保養,以保證正常的施工和生產進度。(2)延長機器壽命。每臺機器都有規定的維修記錄和維護期限。達到維修標記后,應進行維修。當達到維護期限時,應執行相應的維護級別。只有通過維修和保養,損壞的機器才能繼續運行,從而延長機器的使用壽命。(3)降低使用機械的成本。如果根本不維護機器,則經過一段時間的維修后,只能達到機器壽命的20%~25%。但是,機器大修的成本僅占新機器原始價值的10%~30%,使用的材料大約是新機器的10%~20%。而且每次修訂都可以占新機器壽命的80%~90%。如果在整個使用壽命中對其進行4次保養,則所需成本不會超過新機器的原始價值,但使用壽命相當于新機器的三倍以上。它可以降低機器使用費的成本,并避免在使用壽命內將機器的原始價值從20%分配到25%。
1.2維修的準則
工程機械的維護工作不僅僅在于通過自身的技術人力來解決特定的技術問題,還需要不同類型的專業技術人員共同解決一些共同的問題,并達到目標。最佳解決方案,并以最經濟的方式提供、解決。必須從兩個層次的技術原理和要求中了解機械維護的原理。第一項原則是通過維護確保工程機械滿足使用要求,并確保可靠性和耐久性符合標準要求;第二個原則是最大限度地減少勞動力和物質資源,并減少消耗時間來滿足這一要求。
2工程機械設備管理存在的問題
2.1機械設備管理機構不完善,管理制度不健全
目前,由于一些建筑公司重視施工進度,趕工期等問題,因此沒有專門的機械設備管理組織。它們由其所屬的部門或建筑項目管理,從而導致缺少機械管理專業人員;除機械管理人員外,對機械設備本身的了解有限,管理知識不足,對施工現場復雜且正在進行的施工程序缺乏了解,缺乏及時調動機械設備以滿足要求的情況現場施工,未能充分利用機械設備,導致施工進度,質量,工期等它們受到嚴重影響,因此管理機構不當將導致機械設備管理混亂。另外,建筑公司內部沒有嚴格的管理制度,機械設備管理制度缺失或無法實施。“沒有規則不成方圓。”良好的機械設備管理系統是實現科學,規范和完善的機械管理的重要手段。然而,由于建筑公司管理體系的不完善,許多管理人員缺乏責任感和工作能力。懶惰甚至不遵守法規最終將導致公司機器設備的遺棄,故障和不當管理,以及無法充分發揮機器設備的作用,這將影響進度以及項目的持續時間。
2.2工程機械設備操作不合理,缺少業務考核和培訓
首先,由于建筑公司不重視現場機械的管理,因此他們在任命設備操作員時沒有經過系統的評估或培訓。許多機械設備操作員是“一知半解”,特別是對于許多建筑公司而言,只要他們能夠操作設備就可以對機械操作方法,,缺乏系統的培訓和經驗操作技能方面的操作,并且很容易忽略施工過程中機械設備操作的標準化,從而導致頻繁發生故障或違反機械設備。第二,從長期來看,不規則操作會加速機械設備的磨損,縮短機械設備的使用壽命。
2.3工程機械設備有效及時維修和保養
目前,盡管大多數建筑公司都實施了“定人、定機、定崗位”的三定制度,也規定了使用設備的操作人員要做到三懂四會(懂構造、懂原理、懂性能;會使用、會保養、會檢查、會排除故障),但沒有明確執行各種維護規則和規定,很多制度只停留在紙上。機械設備的操作人員很多是只管操作,不管維護,導致維修人員缺乏責任感。由于缺乏職業培訓,維修工作是基于經驗的,導致機械設備的維修工作不及時,不到位,應對現象嚴重,設備的正常使用構成安全隱患。
2.4機械設備過度使用現象頻繁及日常保養得不到重視當前市場競爭激烈,許多建筑公司只關注利潤與生產價值之間的聯系。為了充分利用進度,趕上施工周期,甚至組裝設備,機械設備的使用表現為“強調使用而不保養,更談不上維修”。
3工程機械設備的使用和維修策略
3.1合理調配組合機械
正確使用機械和設備。在機械適配組合中,選擇了經濟組合的方法,既可以充分實現機械效率,又可以提高機械利用率,降低成本。因此,要根據項目的特點,選擇合適的型號和數量,并與施工技術和施工組織合理結合。可以在選定的機械中確定單元的主導機械,然后根據需要在主導機械周圍配備輔助機械,以保持其工作能力和主導機械之間的平衡,從而形成一個單獨的加工項目。這樣每臺機器都可以。創造最大化效率。據統計,超過70%的現場機械設備故障是由不當使用引起的,而30%是由結構設計和制造質量引起的,這表明正確使用設備的重要性。按照“技術管理與經濟管理相結合”,“維修,改造,翻新相結合”,“預防為主,同等重視計劃的檢修”的原則,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規范操作人員正確使用機械設備的軌道。在磨合期內嚴格遵守有關機械設備的使用規定,避免機械過早磨損,并延長機械的使用壽命和維修周期。施工現場的機械設備應充分利用,一臺機器應盡可能用于多種用途,提高利用率,以使機械設備可用于流水施工。
3.2加強施工現場的管理
確保安全使用機械。工程機械設備的價值主要體現在其使用階段,只有機械運轉平穩才能發揮其價值。施工現場機械停車場和運輸通道應整修,壓實,噴水除塵,平整,便于排水;必須合理分配施工現場的機械,懸掛或黏貼“機械設備安全操作規程”。根據工作需要在夜間安裝照明裝置,以保證機械的正常運行,并保證施工的質量和安全,機械設備的運輸必須安全,有序,經濟和高效。施工現場必須為工程機械的運行創造良好條件,并消除所有阻礙工程設備施工的障礙。在使用工程機械時,除了按照通用設備使用管理標準合理使用外,還應注意與機械操作有關的產品的管理,例如注意油質。潤滑劑和柴油,并選擇適用于機械設備的保修期。
3.3使用先進的維修診斷技術
根據以上分析,在進行機械維護工作時,應使用先進的診斷技術確定機器的內部狀況,防止發生事故,并預測機器及其零件的技術狀況。這有利于機器的預防性維護。具體維護,及早發現隱藏問題,減少機械零件的不正確拆卸以及提高維護工作的效率和可靠性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使用先進的診斷技術確定機械的運行狀態應成為公司未來維護工作的發展方向。
3.4做好信息溝通,實現預防性維護
在施工現場的施工機械管理過程中,通常將機械的使用,維護和修理視為獨立過程,并且由不同的人員負責管理。盡管這有助于明確責任,但也無形中缺少了相互溝通。因此,為進一步提高機械設備管理水平,提高設備效率,降低設備成本,有必要加強對設備的運維人員之間的信息反饋。同時將設備維護包括在機械的預防性維護系統,在工程設備的使用上很大程度取決于操作員的技術水平。
4結語
工程機械是建筑公司至關重要的施工設備,“工善欲其事必先利其器”,它既影響著公司的外部形象,也是施工利益的最佳保障。為確保在施工過程中使用工程機械的能力并為具有良好經濟效益的企業生產和經營服務是機械設備管理的中心主題和任務。實踐表明,制定切實可行的措施,嚴格執行,認真思考,勇于探索,時刻關注現場施工機械使用和維修中遇到的問題,尋找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這樣,建筑公司的機械化水平必將得到持續發展,有效地將安全生產提升到一個新水平。
參考文獻:
[1]高培坤,胡江平.試論公路工程中的機械設備管理與維修[J].科技創新導報,2009(5):10-13.
[2]李付濤.淺議工程機械的維修技術[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09(5):336-337.
[3]李娜,劉芳,侯愛民,等.建筑企業施工機械使用管理[J].建筑與預算,2008(4):68.
作者:尹軍 單位:中鐵五局集團貴州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