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電力工程技術的合理應用研討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各行各業對于電力的需求量越來越高,要想保障智能電網的可持續發展,就需要在建設的過程中,充分應用電力工程技術。本文介紹了智能電網建設中電力工程技術的應用情況,重點分析了工程技術的運用方式,以期為相關人員提供參考。
【關鍵詞】智能電網;電力工程技術;運用方式
能源緊張是現階段面臨的重要問題,隨著人口數量的持續增長,電力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加,所以在這種形勢下,建設智能電網是時展的必然選擇。電力工程技術憑借本身實用性強、經濟性高的特點,逐漸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所以在實際的工作中,要通過電力工程技術,提高智能電網的建設水平。
一、電力工程技術在智能電網建設中的應用情況
1、電能部分運用。從整個建設的模塊上看,電力工程技術主要分為電源和發電部分。電源的作用是提高供電效率,電網連接的電能可以將其分為直流與交流,在變電所的操作中,都可以使用兩種電源。具體的技術功能需要從智能電網電源的質量方面來體現,劃分相應的等級,對電能質量常用的評估方法進行分析,將供電的實用性與經濟性相互結合。2、發電和供電過程中的運用。在發電過程中,這是智能電網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能夠提高電子器件的轉換能力,減少對機電設備的運用頻率,降低電量的消耗能力,提高工作效率,保障建設中電能的高質量和電網工作的穩定性。而在供電過程中,要考慮到電網的運行狀態,這對電網的供電過程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是可以使用先進的電力工程技術作為基礎設施,來提高對電網的無功補償,進而增強整個電網的輸送的穩定與安全。
二、智能電網建設中電力工程技術的運用方式
1、柔性交流輸電技術。這項輸電技術主要是通過電子和電力技術來控制交流輸電的過程,現階段我國所使用的輸變電電壓較高,所以在建設過程中,就需要輸入大量的清潔能源,達到隔離能源的目的。其優勢在于能夠調節電網參數,降低輸電的耗損量,提升輸電線路輸送電能的能力。這也符合我國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將科技創新和節約能源放在首位,通過直流斷路器的多端柔性直流輸電系統,避免多端柔性直流輸電系統的故障性問題,解決了系統中第三站在線投切和直流線路故障等難題,有效的提高了柔性直流輸電系統的安全性。在2017年柔性交流輸電技術實現了突破性的發展與進步,可以對自由流動的電能進行精準的控制,提高了電網的安全性。初步形成了西電東送的特高壓輸送網絡,節省了煤炭的使用量,該項工程在建成之后,也成了世界上輸送容量最大的柔性直流電網工程。減少了電能在輸送過程中的耗損程度,極大的提高了輸送電能的效率。2、質量優化技術。質量優化,需要從智能方面落實相應優化措施,這也是智能電網建設的重要目標。將電能分為幾個不同的等級,并且采用不同的判定方式,從而形成一個較為完成的體系。從經濟與環保的角度出發,建立有效的電能質量評判體系、客戶評估體系,為電能優化提供必要的保障。同時,在建設過程中,還需要完善相應的規章制度,推進電網建設,及時對重載和過載的變壓器進行更換,從而解決局部電壓問題,提供供電的整體質量與服務水平。按照關鍵節點對于項目的整體控制,做好新建項目的投運和負荷割接工作,要建立一個靈活、穩定的高壓電網。讓區域之間的電網相互聯系,借助信息輸送系統,提高工作效率。同時,在該技術應用中,還要加強對技術人員的支持與培養,根據實際情況來開展相應的工作。優化配網的經濟運行方式,提高電壓的質量,為人們提供高質量的服務,并在人力、物力和財力方面做到真正的節約,在最短的時間內處理故障性問題。3、能源轉換技術。隨著生態環境的不斷惡化,污染問題也愈加嚴重,能源轉換技術能夠實現最低的碳排放量,從中獲取到最大的經濟效益。利用新能源實現低消耗與低污染,在電能轉換過程中,利用先進的技術設備對電力工程技術進行優化處理,通過電網并網技術,實現能量之間的轉換。這樣就可以將小范圍內的電網合并在一起,進而擴大供電的范圍,所以,首要目標就是加大研發力度,基于能源轉換的核心技術,讓智能電網的發展向著這方面發展,進而提高資源的利用率。大數據背景下,要充分利用能源互聯網,通過“清潔能源+智能電網”的方式,從電源、儲能裝置、監控和保護中,實現可再生能源的友好接入,降低經濟成本。也能提高對電力系統元件的控制水平,解決一些嚴重的故障性問題,構建相應的支持系統,增加對系統的控制和調度規模,按照電網運行的參數,優化資源配置。
結束語:
隨著我國科技水平的上升,智能電網的規模也在不斷擴大,在復雜的運行環境中,要合理化的運用電力工程技術,根據信息化和數字化的優勢特點,為電網建設提供技術上的支持。同時,也要增強相關人員的專業素養,優化資源配置,減輕電網壓力,提高供電的質量。
參考文獻
[1]胡坤.電力工程技術在智能電網建設中的運用分析[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6(20):38-39.
[2]馮希明.在智能電網建設中正確應用電力工程技術的分析[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3(29):117-119.
[3]周艷艷.計算機軟件工程在智能電網建設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7,20(24):146-147.
作者:吳畏 單位:國網湖北省電力有限公司羅田縣供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