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土木工程施工實踐課程的創新探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在分析土木工程施工實踐課程教學現狀的基礎上,基于土木工程施工實踐課程教學的目標,研究探討土木工程施工實踐課程教學體系、教學內容、教學模式、教學條件及成績考核等方面,以期提高土木工程施工實踐課程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土木工程施工;實踐課程;創新能力;教學效果
1土木工程施工實踐課程教學的現狀
土木工程施工實踐課程涉及施工實習、課程設計、畢業設計、學術講座、學科競賽、創新實踐等各個環節,是專業培養方案中的必修課,具有很強的應用性與綜合性,旨在培養學生的工程能力和創新能力。由于諸多原因,該課程的組織實施普遍存在以下問題。
1.1實踐內容縮水脫節、陳舊滯后,與理論教學缺乏搭接滲透
由于資金短缺,導致部分實踐項目被裁減,實踐時間被縮短。工地實習被教學大綱預先固定安排,實際實習工程的分部或分項工程與大綱要求內容脫節。課程設計案例陳舊,技術簡單,沒有緊跟現行法律法規和規范規程的要求,新技術、新材料、新方法等難以體現。實習期間的短暫性難以與工程施工周期的長期性、施工工序的多樣性相匹配,導致實習內容的片面性。土木工程施工理論課程結束后下達課程設計任務書和集中安排生產實習,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之間沒有穿插搭接與相互滲透,教學內容難以相互驗證、鞏固和深化。
1.2實習場所不確定、校企合作不到位
學校自有實習實訓場所相對較少,絕大多數高校都是通過校企合作建立校外實習基地,但是理論尚淺及經驗缺乏的實習生很難在短暫的實習期間給項目部帶來經濟效益,往往還因為存在較大的實習安全風險而不愿接納學生實習,導致校外實習基地大多還停留在簽約掛牌階段,實習場所的來源渠道很難保證。實踐表明,絕大部分實習場所都是由指導教師或學生自身通過人脈關系和克服諸多困難聯系施工企業而取得的。同時,由于工程施工項目具有臨時性的特點,以及施工企業施工項目中標數量的不確定性,也使得學生實習場所很難確定。
1.3實踐條件受限、教學效果不理想
獲得實習教學場地較困難,實習過程中由于進程安排比較緊湊、班級人數多及安全因素等導致學生不能深入工作核心區去細致觀察,多以“到此一游”結束。現場講授也主要以“師生邊走邊看、教師講授,學生聽從”這種單一教學模式為主,沒有給學生發現并解決問題的機會。講授過程中,由于大多數指導教師工程經驗相較缺乏,其現場施工工藝過程及要點的講解也相較膚淺。生產實習基本由學生自找實習現場,實習比較零散,實習過程的管控主要靠學生自控,在實習過程中如果發現問題,教師指導也很難及時到位。現有的施工仿真實訓軟件還比較低端,內含的工程案例技術簡單、數量較少,施工技術要點滯后于現行規范要求,仿真模擬環境與現場實際有一定差距。這些實踐條件的限制,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實踐教學效果。
1.4實踐考核依據難辨、成績評定不客觀
通常實踐考核都是通過實踐考勤、實踐態度、實踐表現及學生提交的課程設計成果或實習成果(比如實習日志、實習報告、實習單位的鑒定評語等)等依據進行實踐成績的綜合評定。這些依據可以偽造或抄襲取得,在沒有經過提問、答辯等環節,難以準確把握學生實踐的真實感悟、心得體會、能力提升等,考核相應也會有較大的主觀隨意性、模糊片面性。
2土木工程施工實踐課程教學的創新探究與應用
2.1建立土木工程施工實踐課程教學體系
土木工程施工課程實踐教學體系應包括課內實踐教學體系和課外實踐教學體系兩部分,其中課內實踐教學體系涉及認識實習、課程設計、生產實習、畢業實習、畢業設計等實踐教學任務,而每個實踐教學任務還應包括目標體系、內容體系、條件體系、管理體系和評價體系等。并且應將課內實踐與學科競賽、創新創業、學術講座等課外實踐教學體系結合起來,以形成一個完整的土木工程施工實踐課程教學體系。
2.2土木工程施工實踐課程教學內容應有的放矢
內容體系應事前優化,內容要求應符合現行規范,適當體現新技術、新材料、新方法等發展,應服務于培養學生工程能力和創新能力這一核心目標。內容體系中認識實習應側重于了解、認識、描述施工產品的功能要求、內部結構、生產過程等,施工課程設計與畢業設計則應側重于施工項目“一圖一案一表”的編制設計,生產實習與畢業實習則應把施工的組織與協調,施工過程的檢測、控制及評價等作為實踐的重點。施工仿真模擬實訓內容主要體現在地基與基礎工程、主體結構工程、裝飾裝修工程等分部工程。
2.3創新教學模式、完善教學條件
在傳統“理論教學—現場實習”的教學模式下,利用施工仿真模擬軟件,在理論教學與現場實習之間增加仿真模擬實訓環節,通過軟件的高度仿真性、可控性、交互性、沉浸性和安全性等特點,減輕對實習場所的依賴。鑒于我院施工仿真實訓實踐教學剛剛起步,根據施工仿真實訓教學的定位、特點和軟件操作流程,設計出施工仿真模擬教學的實施過程。典型仿真實訓場景設計→仿真實訓內容的優化→學生分組分角色訓練→考評(理論和實操)→引申思考。利用建筑信息模型(BIM)軟件對施工課程設計與畢業設計中“一圖一案一表”模擬優化及三維算量。通過工程項目管理沙盤模擬以增強學生對工程施工管理實踐環節的感性認識。由于施工現場生產實習及畢業實習學生的分散性,校內實習指導老師難以跟蹤實習過程,我們通過贊學網、校友邦等軟件對實習學生進行每日簽到、現場照片、實習日志、實習答疑等實時傳輸,動態監控學生實習過程。通過“內培外引”的方式提高“雙師型”比例,每年安排教師到施工企業掛職鍛煉,并從企業聘任校外畢業設計指導教師,開展校企團隊合作指導施工方向畢業設計,做到選題與實際工程結合,校企指導結合,育人用人結合。課程設計案例規模適中、技術相對先進,設計參數應有差異化從而避免學生抄襲。建立以項目和課題研究為依托的學生創新創業平臺和團隊指導下的學科競賽平臺。
2.4完善土木工程施工實踐課程成績的考核
施工實踐課程成績的考核是檢查實踐教學效果、激發學生學習潛能的重要環節。傳統實習課程成果考核主要以實習日志、實習報告或設計文案為依據,考核結果存在較大誤差。在實踐成績考核環節增加答辯,從成果展示和答疑兩部分出發,擬定答辯時間及答辯環節所占總成績比例、答辯題庫及評分標準,通過答辯環節來了解、把握學生的實習效果。
3結語
對學生工程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是土木工程施工實踐課程教學的核心目標,學校作為實施教學的主體,應建立完整的教學體系、優化教學內容、創新教學模式、完善教學條件與成績考核方式。施工仿真模擬教學模式雖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輕對實踐場地的依賴,但教育的主管部門也應制定有關政策,提高施工企業接收學生施工實踐的積極性,通過深度的校企合作來提高實踐教學效果,實現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何紅鋒.土木工程專業仿真模擬實驗教學系統研究[J].華北科技學院學報,2010,7(1):107-109.
[2]李楠,賈宏俊.基于仿真模擬平臺的土木工程主干專業課程實踐教學改革[J].高等建筑教育,2016,25(1):170-173.
[3]周林聰,邱建慧.土木工程專業實踐教學存在問題及對策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14,23(4):130-132.
[4]李鳳霞.土木工程學科實踐教學環節研究及探索[J].成人教育,2011,31(12):80-81
作者:朱紹奇 單位:宿遷學院建筑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