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潦河灌區工程管理的革新方式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本文作者:夏繼平、胡惠能 單位:江西省宜春市潦河工程管理局
1潦河灌區概況
潦河灌區地處江西省西北部,位于宜春市奉新、靖安及南昌市安義縣3縣境內。潦河灌區是一個歷史悠久的老灌區,初期形成于唐、明、清三代,建國后經進一步改擴建達到現有規模。設計灌溉面積22400hm2,主要擔負2市3縣27個鄉鎮場農業供水任務。灌區內主要農作物以水稻為主,兼棉花、油菜、蔬菜、林果等其他經濟作物。是江西省商品糧基地之一,也是優質糧棉油產區。灌區工程為多壩引水灌溉工程。由有7座引水閘、壩,分別建在潦河的三條支流河上,7條引水干渠(總長149km),362座主要渠系建筑物,148條支渠等組成。灌區管理單位于2005年的水管體制改革中定性為準公益性事業單位,內設秘書科、財務科、工程與管理灌溉科、水建科、水政監察大隊等6個職能科室;下設北潦、奉新南潦、西潦、安義南潦4個管理站、9個管理段,負責各轄區渠道防洪調度、水源調配,干渠及渠系建筑物的管護維護及農業水費征收工作。
2潦河灌區工程管理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2.1灌區工程管理現狀
灌區管理局對于灌區工程的管理范圍是:7座引水大壩、7條引水干渠及干渠上的渠系建筑物等骨干工程,灌區工程點多面廣,工程管理分為段、站、局三級管理。支渠及支渠以下工程按“誰受益,誰負責”的方式由鄉鎮村進行管理,如有用水戶協會的則由協會自行管理。2001至2010年,灌區進行了大型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項目建設,通過改造后灌區工程破損老化狀況得到一定改善,由于處在灌區工程急需改造的時期,在處理工程的建設與管理的關系上,多年來管理單位存在“重建輕管”的情況。隨著工程建設的不斷深入,管理單位對灌區工程“輕管”而形成的問題日益突出,在工程管理過程中存在困難大、成本高、效果差等情況,灌區工程的效益得不到充分發揮。
2.2存在的問題
(1)灌區骨干工程缺乏經常性養護。部分干渠在完成整治后,處于一種自然運行的狀態,工程的運行聽之任之,渠堤權木叢生無法通行,渠內垃圾多,且泥沙淤塞,水草茂盛阻水嚴重,部分干渠下游用水困難情況依然存在。(2)管理單位經費有限,工程養護費用有限且難以保證??顚S?。各管理站擔負著所轄工程的管理、運行、維修養護任務繁重,由于工程點多線長面廣,日常管護維養工作任務很多;加之一條干渠多人管理,由管理站統一協調劃分,各種養護管理經費難以細分,造成有限的養護經費存在使用不合理或占用的現象。(3)各管理站管理工作壓力大,管理效率低下,管理被動性強。在許多管理站的日常性堵漏搶險、清淤、打草等工作需聘請勞工,勞工出于利已思維,認為以私對公,加之監督難以到位等,造成很多情況下出工不出力,出力效率低,干渠的清淤打草等各項工作實施效果差。(4)管水職工工作積極性低。從日常性的巡堤檢查到清淤打草,從防汛搶險到冬季清淤等工作,一線的管水職工所有相關工作均服從站里安排,凡事有站里負責,干好干壞一個樣,干多干少一個樣,收入無差別,職工無競爭意識,相反干多了容易出問題,出了問題還要受領導的批評,甚至處分,使很多職工形成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思想,及不求有功,只求無過的想法。(5)管理結構上節點多,工作實施中間環節較多,干渠出現一般性險情,搶護的費用則為局出資,站里負責落實,但需要一定的程序。從發現險情上報到實施處理的周期長,致使有的險情得不到及時處理,由小變大,給管理局造成了較大的經濟損失。
3灌區工程管養承包模式的實施及具體做法
3.1工程維護與養護方式的選擇
目前,灌區要將水利工程維修養護業務從水管單位徹底剝離出來,在灌區的規模,市場的需求,行業的資質等方面的條件都不成熟。為做好灌區工程維護與養護工作,我局考慮這項工作的特點及干渠工程管理分站、分段、分人的現狀,結合管水職工的工作責任段,將渠道的日常管理與養護工作分段承包給相應管水職工,使工程管理與日常維修養護工作合二為一,讓管水職工與管理站之間成為合同關系,管理局為監督方。在合同中明確承包地段、工作內容及具體要求,明確甲、乙及監督方三方權利及義務、規定了驗收要求及方法和合同經費的支付辦法等。承包期限一般為1~2年,期滿后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重新核定、調整。
3.2合同工作量及經費的確定
以經常養護、及時維修、以防為主、防修并重為原則,以保證渠道輸水暢通、工程安全為目的。通過定渠段、定人員、定任務、定標準、定費用,來確定管養任務,落實管養責任;合同的主要工作內容包括有干渠用水期的清淤清障、打草、渠堤養護、堵漏搶險及冬季渠道清淤及養護等。并由承包人員、管理站與監督方3方按承包地段逐項落實合同工作量,后根據當地人工、機械費用及局里的相關費用標準要求來確定相應的承包費用,合同經費按節約歸已,超支不補的原則執行。
3.3合同實施過程的監督
為確保合同正常實施,使各項承包任務如期按質按量完成,我們加強了合同實施的過程監督,如在合同內要求項目實施報告制度,任務完成階段驗收要求等,同時規定合同實施完成情況與承包者年終考核相結合等,均有助于提高管養承包質量。
3.4合同完成的驗收
按照合同要求,將驗收工作分為階段驗收和最終驗收2項。階段驗收主要對合同規定的用水期打草、冬季清淤等工作的完成情況進行分次、分階段驗收,并出具據驗收單做為最終驗收的憑證;最終驗收是對合同整體工作的完成情況,執行后的最終效果進行的全面的綜合的評價與驗收,并以階段驗收的情況為考核內容。合同最終以階段驗收和最終驗收的合格證進行經費支付。目前,潦河灌區的干渠管養承包制自2008年開始實施,首先對一條干渠的3段計20km渠道進行試點,至2011年對6條干渠的13段,計66.5km進行了承包。從承包的效果來看,達到了工程管養的目的。
4取得的一些成效及應該注意的問題
4.1取得的成效
首先是通過管養承包,干渠工程管養的各項工作落到了實處。承包地段干渠工程面貌得以明顯改觀,渠道內垃圾少了,渠道阻水情況能得到迅速解決,干渠通水及運行狀態表現良好,下游用水困難問題基本得以解決。管水職工的責任心、積極性和主動性得到了提高。合同化管理促使承包者把渠道上的一切管理事務當作自己的事來管。思想上從“要我做好工作”轉變為“我要做好工作”。管水職工工作作風得以轉變,改變了之前思想上的等要靠與依賴,各承包人員基本上做到了主動積極地進行渠道工程的日常維護、維修、堵漏、打草、清淤等工作。承包人員能主動與用水戶溝通,查找問題并主動去想點子,找辦法解決問題,密切了與用水群眾的聯系,提高了用水滿意度,同時也樹立了管水單位的良好形象。在管理上由過去由管理站組織的一般性常規管理,變為承包人具有約束條件的合同化管理,管理站壓力減少了,從具體管理實施者轉變為合同管理甲方,工作壓力轉移至合同乙方,工程管養工作由被動管理轉為主動管理。同時由于承包者對承包費用有充分自主權,減少了處理問題的環節,程序簡化,管理工作由繁到簡,管理效果明顯提高。
內部管理做到了“一高一低”,“一高”是提高了勞動效率,“一低”是降低了綜合管理成本。管理效果好,提高了工效。對所請勞工,由公對私轉變為私對私,對合同工作量完成過程中承包人會在用人用工過程中加強主動監督。由于承包經費有節約歸己,超支不補的原則,為節約開支,承包人自已投入勞力,提高了效率,達到節約勞力的效果,根據2008年一年的實施效果初步統計,節約勞工約125個工日。在經費使用上,保證了合同管理費用的獨立,管養經費依合同執行,進一步理順干渠管養資金的合理使用,提高了資金的使用效果,保證了??顚S?,并能更好地規范成本費用的開支范圍。在經濟效益方面,管理局在實施管養承包后的2011年干渠清淤、打草及日常維護方面的經費比較2007提多支出13.3%(除去工價上漲影響),約2.54萬元,卻保證了約66.5km承包地段干渠較高標準的管養,超支部分的經濟效益還是較好的。在承包者個人收入方面,承包者能在進行干渠日常管護及清淤、打草時均親自投入勞力,按每位承包人每年自己投勞至少13個工日計,每人每年均可至少增收1000元以上。
4.2應該注意的問題
(1)承包人員思想認識上要取得一致和統一。因長期處于一種管理體制內,要轉變一個新的管理方法,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的,管養承包有經費獨立,節約歸已,超支不補的原則,實施過程中存在一定資金風險,有些人怕擔風險,怕吃虧,怕完不成合同任務等等,要幫助他們算經濟帳,算風險帳,強化管理目標的實現的重要性,激發他們的責任心和積極性,取得思想認識上的一致和認同。(2)合同實施過程中要加強領導監督管理,加強管理站對同一條干渠上、下游承包地段間的協作互助與分工合作,幫助解決承包人自身難以解決的問題。(3)干渠工程管養承包合同的有效實施,應配套的相關工程管理制度,相關考核制度等規章制度的完善與落實。(4)合同周期不宜過長,以1~2個用水周期為宜。(5)在合同管理和執行過程中不斷總結和完善。建立合理的合同的調價機制。首先要在確定合同工作量時盡量將其細化、量化,便于實施操作與計算。在適當的時機引入競價機制,在管水職工間進行承包渠段的公開競價競爭,合同三方共同進入調價體系,最終達到管理局、管理站及承包人三者共贏。
5結語
雖然潦河灌區工程管養承包在實踐中取得了一些成效,同時也存在一些需要完善的地方。在灌區工程管理工作上沒有固定的套路,沒有最好的模式,要根據灌區自身特點及社會發展大環境,來使用或找到一個最適合的最實用的方式方法或模式,解決管理過程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實現灌區工程管理目標。保證灌區工程安全及正常運行,實現合理利用水資源和節水灌溉,充分發揮灌區工程效益,提高灌區管理單位的管理水平與服務水平,最終服務灌區農業及社會發展,促進灌區事業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