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廣播電視新聞編輯面臨挑戰及對策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創新對提高當下廣播電視新聞采編效率,提升廣播電視節目質量具有重要的作用。不僅如此,創新的工作方式和方法也提升了廣播電視新聞編輯的專業素養,對廣播電視未來的發展具有重大的影響。本文立足于當下廣播電視新聞編輯面臨的挑戰,深入分析廣播電視新聞編輯工作面臨的問題,最后有針對性地提出新媒體時代廣播電視新聞編輯工作的應對策略。
關鍵詞:廣播電視;新聞編輯;挑戰及對策
一、廣播電視新聞編輯面臨的挑戰
(一)新聞傳播主導權削弱新聞編輯工作通常比較瑣碎,這就對編輯人員的專業能力和職業素養提出了更高層次的要求,除了要對新聞稿件進行匯總和修改,還要負責節目播出的審核工作。所以,新聞編輯通常被稱為新聞節目的審核者與把關者,他們辛苦的付出可以有效避免新聞節目出錯。隨著大量新媒體平臺的出現,受眾獲取新聞的手段不斷變化,新聞節目采編也發生了相應的變化。例如,現在人們能夠使用各種移動設備拍攝自己身邊發生的事情,同時上傳到新媒體平臺進行傳播,導致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新聞傳播的主導權下降。此外,和新媒體傳播相比,廣播電視的報道總量遠低于受眾主動推送的內容總量,這可能會導致社會輿論出現偏差,甚至造成一定的負面影響。
(二)受眾觀看習慣發生變化觀眾以往觀看新聞節目的主要渠道之一是電視,但只是十分被動地按照既定的播出計劃觀看新聞節目,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同時這種方式也會使觀眾的喜好受到一定的影響。互聯網信息技術在一定程度上使新聞傳播的傳播手段和范圍發生了一定的改變,受眾可以隨時地使用自己的移動設備看一些新聞事件以及自己感興趣的內容,這就對新聞的時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受眾更加偏愛和其他人進行交流分享,廣播電視新聞編輯不得不革新理念,加強對受眾反饋的調研,順應當下時代的發展,通過分析受眾利用各種移動設備觀看新聞節目的實際情況和選擇內容的傾向性,有針對性地開發移動新聞客戶端,提升受眾的主動性,這使廣播電視的發展有了一個新的方向。
(三)新聞采編流程改變從前的廣播電視節目往往都有固定的播放流程,每個環節之間有很強的關聯性和固定性,許多廣播電視節目臺也會利用熱線電話、讀者信箱等方式獲取觀眾的反饋,由此檢驗該組織策劃節目的收視率情況,但是毋庸置疑的是,廣播電視臺和受眾的互動交流方式單一化,同時十分受限制,而且互動交流的效果也并不理想。在當今的融媒體時代背景下,廣播電視單位不僅能與電視網絡同時播出節目,也能夠把在電視上首播的新聞節目推送到不一樣的新媒體網絡平臺,不僅如此,還能夠根據新媒體網絡平臺的不同風格以及觀眾的個人觀看喜好,對一些細節進行調整和改進。還有一些廣播電視節目會加入熱線的方式或者觀眾的內心想法,更進一步拉進與受眾的距離,使其融入節目,提升了節目的完整性及真實性[1]。
二、廣播電視新聞編輯工作面臨的問題
(一)新聞節目創意性較弱新聞節目的內容和播放方式都會影響廣播電視節目的收視率。當下,很多廣播電視節目都在提倡創新,不斷嘗試改變節目的形式,豐富節目的內容,但是整體來看,廣播電視新聞節目的創新經驗還十分有限,容易受到不同因素的影響。當自身創新性較弱的時候,有一部分廣播電視節目選擇借鑒其他節目的形式,導致新聞節目重復和雷同,不能滿足受眾追求創新的要求,以及新聞信息的需要,使受眾對這些差不多的新聞節目產生厭倦。
(二)新聞節目的時效性有待增強眾所周知,和其他新媒體節目類型相比,廣播電視節目尤其是深度報道類新聞節目的策劃、采訪、錄制過程比較復雜,而且把關和審核的要求也相對嚴苛,所以廣播電視新聞節目的播出周期長,節目的時效性有所降低,這是它媒介競爭力不足的一大原因。同時,這也有好的一面,例如它促進了工作人員之間的團隊協作,改進了節目的播出流程,優化了各個環節的連接,可以幫助受眾更加全面、立體地了解事件的全過程,形成穩定的受眾群體。
三、新媒體時代廣播電視新聞編輯的應對策略
(一)轉變新聞編輯職業觀廣播電視新聞的編輯人員,應該用客觀冷靜的態度對當下的媒體發展現狀進行分析,從正反兩方面去看待新媒體給傳統媒體帶來的機遇與挑戰。不斷學習深造和反思,時刻具有憂患意識,嚴肅認真地對觀眾的習慣愛好和審美價值取向進行分析調查,改變自身的工作理念,讓自己成為受眾的一員,從受眾的角度出發,對新聞節目的整體風格和內容形式進行革新。同時,新聞編輯還需要提升受眾在廣播電視新聞傳播過程中的參與度,通過設計和發放相關調查問卷的形式了解和分析受眾的態度意見,并且與自己的節目相結合[2]。與此同時,廣播電視媒體的新聞編輯還可以通過擴展受眾反饋信息渠道的方法,實現兩者之間的高效互動溝通,進一步把握受眾內心的喜好和關注熱點,在這個基礎上對廣播電視新聞節目加以改進,融入時新性的內容,對節目的推送時間和傳播方式進行相應的調整。
(二)轉變新聞編輯的角色新聞編輯的角色定位是多元的,是變化的,它會根據節目的制作流程、制作標準及制作目標等產生相應的變化,因此廣播電視新聞編輯需時刻保持創新發展的意識。第一,要熟練運用新聞采編軟件,掌握廣播電視行業運營發展的相關知識。第二,要隨機應變,在多變的新聞采編播流程及要求下安排好自身的工作,使自身的角色定位與時俱進,順應當下新媒體行業發展的大趨勢,在任何時候都要與行業發展達成一致。第三,廣播電視新聞編輯不能只在幕后活動和工作,也應走到臺前與工作人員進行溝通與策劃。第四,廣播電視新聞編輯在平時要處理好新聞信息的匯總分類與篩選審核,在這一基礎上,深入受眾,傾聽他們的話語,更好地了解與把控節目對受眾思想理念和社會焦點的影響,對社會輿論起到正面的影響作用。第五,廣播電視新聞編輯還應更加重視受眾人群的個人素養。例如,在新媒體平臺上經常辨別新聞真偽的小貼士,引導受眾主動辨別信息,不再盲目地相信虛假新聞報道。或者舉辦交流反饋活動,與受眾進行更直接的交流,和他們探討當下廣播電視新聞節目存在的問題、廣播電視新聞節目未來發展的趨勢等,同時也能收到受眾對新聞節目的反饋和建議。在這個過程中,受眾的信息分析及實踐運用能力能得到提升。第六,廣播電視新聞編輯要結合廣播電視業的發展,不斷更新自身的相關專業知識技能,在深入研究節目社會價值的基礎上,提高新聞節目的經濟效益。
(三)提升新聞編輯職業素養首先,廣播電視新聞編輯應該具備廣播電視新聞節目策劃、采制、播放等各方面的經驗。在日常生活中,要留心新聞編輯相關的學術研討交流會,并積極主動地參與其中。對于那些收視率較高的、受眾喜聞樂見的廣播電視新聞節目,應定時收聽和收看,深入分析這些節目深受公眾喜歡的原因,并且與自己的節目進行對比,取長補短,取其精華,力爭讓自己的節目做得更好。其次,新聞編輯還需要具備細心觀察的能力,能夠捕捉日常生活中那些特殊的、具有深刻意義的瞬間。對于新聞事件中的人物和事物,要善于從不同的角度或層面進行分析,給廣大受眾指引迷津,起到弘揚主旋律、引導社會輿論的作用。再次,新聞編輯還要具備扎實的文學功底和豐富的人文知識儲備,尤其對于經典的優秀文學作品,應反復閱讀,取其精華,以此提高自身的情感表達及語言組織能力,使新聞節目的文化內涵性得到提升。在播放新聞節目的同時,應向受眾拋出問題,使受眾不純粹地看與聽,而是將新聞聽進去,進行自我反思,提升大眾的思想境界,傳播正能量,進行輿論引導。以2020年山東青島小珠山火災的新聞報道為例,各大媒體的廣播電視新聞節目不僅向受眾介紹了此次火災的起因,還用合適的聲音和生動形象的畫面對整個救火過程進行了詳細的報道。在新聞節目的結尾,還細心科普了火災的預防措施,并呼吁受眾保護環境,愛護自然,希望未來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模式[3]。
(四)加強深度報道廣播電視新聞編輯在日常工作中要有意識地關注社會熱門話題和焦點問題,在策劃、制作和編輯新聞節目的同時,以廣大受眾的信息需求為出發點和立足點,為受眾解決困惑和生活中的疑難問題。除此之外,廣播電視新聞編輯還應該圍繞社會熱點事件和群眾關心的熱門問題推出專題策劃和報道[4]。例如,在報道自然災害的時候,可以借助大數據技術,采用對比分析的方法,對近些年國際、國內發生的類似自然災害進行梳理和比較,邀請環境方面的專家、學者、科研工作者等從專業角度進行深入解析,最后升華出可持續發展的新聞報道主題[5]。
四、結語
在新媒體時代,新的媒介技術蓬勃發展,對傳統媒體新聞編輯工作造成了巨大的沖擊。廣播電視新聞編輯要及時更新理念,堅守社會責任,對新聞進行把關,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素質,提高專業技能,優化新聞編輯工作質量,創造更大的價值。
參考文獻:
[1]王婷婷,朱信良,盧彰威.全媒體時代地方電視媒體的轉型策略[J].青年記者,2017(14):99-100.
[2]秦曉軍,白小燕.論如何提升廣播電視新聞編輯技巧[J].傳媒論壇,2019(07):44-46.
[3]周鳳革.探究全媒體環境下廣播電視新聞編輯面臨的挑戰及應對策略[J].記者觀察,2020(24):130-131.
[4]李會霞.全媒體環境下廣播電視新聞編輯面臨的挑戰及應對策略[J].新聞研究導刊,2017(05):129.
[5]周靜.全媒體時代廣播電視新聞編輯面臨的挑戰及應對方法分析[J].衛星電視與寬帶多媒體,2020(07):56-59.
作者:林婉 單位:吉林市廣播電視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