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互聯網思維廣播電視媒體的融合發展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邁入2020年,我國已經正式進入了互聯網技術高度發達的全媒體時代,在這一時期,越來越多的新興媒體為人們獲取信息提供了更多的渠道和平臺,這對傳統媒體的發展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在這一階段,我國的各行各業在發展過程中都走向了融合的發展道路,傳統廣播電視媒體也不例外。本文主要從互聯網視角出發,分析傳統廣播電視媒體在信息技術高度發達的全媒體時代下,為了尋求更好的發展而走上的融合發展道路,分析其主要特點以及具體做法。
如今我國已經全面進入互聯網時代,互聯網科技必然會是我國媒體發展的最終方向,如果抓住這一機遇,就能給我國傳統廣播電視的發展與創新帶來新的活力。因此,在這樣的境況下,我國的傳統廣播電視媒體在謀求發展的道路上,要擺脫現有困境、找到新的發展方向,就必須將互聯網考慮在內,重視網絡時代的實際需求。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人們已經全面進入信息爆炸的時代,獲取信息的方式越來越便捷、渠道越來越多,內容也越來越多樣化。與此同時,傳統媒體本身的劣勢不斷暴露出來,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舉步維艱。在這樣的社會形勢下,廣播電視媒體走向融合之路已經成為必然趨勢。
一、廣播電視媒體融合的主要特點
(一)融合具有長期性從互聯網視角來看,傳統的廣播電視媒體要想相互融合,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長期的規劃和發展,同時需要制定全面完善的發展方案。在這一過程中,傳統媒體不可能完全獨立于互聯網技術之外,必然會與新興網絡媒體產生千絲萬縷的聯系。從時展的腳步來看,不同時期不同媒體所表現出來的特性不盡相同,除此之外,其在歷史與文化的傳承過程中也扮演著不同的角色,但都是不可或缺的。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新興媒體的出現給我國傳統廣播電視媒體的發展帶來了極大的沖擊,在這樣的社會形勢下,廣播電視媒體走向融合之路,尋求自身更好的發展,已經成為必然趨勢。[1]
(二)融合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從整體形勢來看,我國傳統廣播電視媒體與互聯網技術融合發展的時間不長,還處在不斷的摸索與探究中。正因為如此,在這條全新的發展之路上,難免會出現許多問題,具體的實施方案只能在實踐中不斷完善,沒有前人的經驗可以吸收。[2]因此,在實際融合過程中,前期必然會存在大量資金和人力成本的浪費,這是不可避免的,創新和發展等觀念也只能慢慢實現普及。
二、互聯網思維下電視廣播媒體的發展策略
(一)提升產品創新性和質量傳統廣播電視媒體要想充分結合互聯網技術,和新興的網絡媒體平臺實現共同進步、共同提升,就必須充分吸收創新的管理理念,注重媒體傳播內容的細節與服務質量。第一,必須做好媒體傳播內容的質量把控工作,從細節出發,杜絕不實內容的報道,充分建立媒體的公信力,從而留住用戶群體;第二,在建設更具創新意識的媒體傳播渠道時,應充分利用當今時代先進的科學技術,使得用戶獲取信息的方式更加新奇,內容更具趣味性,從每一個細節出發,提升媒體傳播內容的整體質量。
(二)與用戶構建新型關系如何拓展更多的用戶群體,不論是對新興網絡媒體來說,還是對傳統廣播電視媒體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因此,廣播電視媒體要充分結合互聯網技術、實現融合發展,就必須注重媒體與用戶之間關系的變化與維系,全面提升媒體的公信力與影響力。媒體信息傳播能力的提升和優化,同時也標志著我國精神文明建設水平得到了全面提升,人們在生活水平不斷提升的過程中,精神需求也能夠不斷得到滿足。[3]因此,媒體的發展必須具有明確的目標和方向,合理規劃,才能夠維系好與用戶之間的關系,充分尊重市場發展的需求和規律,提升傳播內容質量以及服務質量。
(三)發揮媒體各自價值在科技高度發達的當今時代,傳統的廣播電視媒體要想不被淘汰,就必須接受現實,緊跟時代腳步,與新興網絡媒體之間建立聯系,互相融合,共同發展。在這一過程中,不同類型的媒體需要明確自身所扮演的角色以及特有的優勢,在堅持自身優勢的前提下,取長補短,摒棄原有弊端,通過不斷地創新與改革,實現我國媒體整體水平的提升。對網絡新興媒體來說,信息結構的完善十分重要,其所傳播的內容與傳統廣播電視媒體大同小異,優勢在于有較強的互動性,用戶能夠自主交流和溝通。而傳統的廣播電視媒體更加注重信息傳播的內容本身,相較而言,其傳播內容的公信力和影響力更高。因此,在不同媒體相互融合的過程中,應充分尊重原有優勢,利用新興網絡媒體獨特的用戶交流互動方式,并且注重媒體傳播內容質量的提升。[4]
(四)將用戶的實際需求作為發展的基本原則要想提升傳統廣播電視媒體的綜合競爭力,就必須抓準其運營的核心目標,也就是發展更多的用戶群體。因此,廣播電視媒體在融合發展的過程中,必須堅持將用戶的實際需求作為發展的基本原則。
(五)注重廣播電視媒體內容的細節部分如今,在我國經濟的發展進程中,要想實現行業的進步,就必須注重細節。注重傳統媒體傳播內容的細節部分,一是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出錯概率,從而降低成本,擴大原有的獲利空間;二是對內容細節部分的優化更具針對性,更具特點,能夠實現由點到面、全面提升的效果,從而使廣播電視媒體的綜合實力不斷提升。在廣播電視媒體不斷融合發展的過程中,兩種媒體運用的媒介不同,在運行方式上存在一定的差別,因此,二者的相互融合,在運營模式方面不能生搬硬套,在整體一致的前提下,還應當制定有針對性的運營方案,注重其細節部分,從而使內容質量不斷提升。[5]
三、互聯網思維下廣播電視媒體融合的原則
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體學習時的重要講話,著眼黨和國家事業長遠發展,深刻分析了全媒體時代的挑戰和機遇,明確提出了推動媒體融合向縱深發展的重大要求,是做好新形勢下黨的新聞輿論工作的根本原則。
(一)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科學把握媒體發展的趨勢和規律,因勢而謀、應勢而動、順勢而為,推動媒體融合向縱深發展,切實提升主流媒體的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
(二)堅持問題導向,聚焦重點任務在前期探索實踐的基礎上,抓住未來兩年關鍵機遇期,把寧夏作為一個全媒體融合平臺來規劃,建立全區一體化發展的融媒體服務平臺體系和工作機制,建設自治區融媒體云平臺,加快推進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打造一支適應媒體融合發展的高素質新聞工作者隊伍,推動媒體融合發展取得新成效。
(三)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堅持黨管宣傳、黨管媒體,做到政治標準第一、社會效益優先、多出融合精品,著力防范化解風險,牢牢掌握輿論場主動權和主導權,將互聯網這個最大變量轉化為推動事業發展的最大增量,鞏固宣傳思想文化陣地、壯大主流思想輿論,更好地承擔起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
四、結語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傳統的廣播電視媒體在發展過程中必然面臨巨大的競爭壓力,因此,實現廣播電視媒體的融合發展,需要綜合性較強的長期規劃方案。需要明確的是,新興網絡媒體和傳統廣播電視媒體之間各有優劣,在我國歷史和文化傳承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也是不同的,因此,為了獲得更好的發展,傳統的廣播電視媒體必須明確自身存在的劣勢,在互聯網時代的視角下,不斷改進,從內容的細節和服務質量出發,增強自身綜合實力,這樣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屹立不倒。
參考文獻:
[1]談黎紅.互聯網思維下傳統媒體融合發展探討[J].中國廣播電視學刊,2015(6):66-68.
[2]林小勇,羅惠.互聯網思維下的廣播電視媒體融合發展[J].中國廣播,2015(9):36-40.
[3]王芳菲.基于互聯網思維下的廣播電視媒體融合發展探究[J].新聞研究導刊,2017(23):72+74.
[4]高志鳳.基于“互聯網+”的科技期刊媒體融合發展[J].科技傳播,2019(03):135-136.
[5]韓雙.互聯網思維下的廣播電視媒體融合發展[J].傳播力研究,2017(8):70.
作者:陳踴 單位:梧州市廣播電視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