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物聯網與云制造在紡織服裝產業中應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物聯網與云制造技術是當下推動現代化制造企業轉型的重要趨勢,紡織服裝行業作為密集型傳統制造行業,對智能技術的全面融合可以對紡織服裝行業的智能制造、信息化管理發展有著積極作用。對物聯網技術、云制造技術進行了相關概述,分別從紡織服裝產品識別、智能制造自動技術、信息化平臺建設三個維度分析了物聯網與云制造技術在紡織服裝產業中的應用范疇,提出了物聯網與云制造技術在紡織服裝產業中的融合策略,以期通過技術的不斷深化與融合,對紡織服裝產業的智能轉型升級提供一定的幫助。
關鍵詞:物聯網;云技術;紡織服裝;智能制造
前言
互聯網技術的多元化發展,進一步促進了物聯網技術在多行業中的蓬勃發展。紡織行業依托行業轉型及國內市場成熟穩步發展,占據著重要的市場份額,物聯網技術在紡織行業中的應用越來越普遍。物聯網技術通過溝通人—機—系統,形成緊密的傳輸執行網絡,加快了紡織服裝產業中的生產效力,不僅僅在紡織產品的倉儲、營銷以及推廣中發揮作用,還在紡織服裝產品的設計、制造以及新技術開發上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動力,物聯網技術提高了紡織服裝行業的競爭力,使得原本單一的生產過程變得聯動性強、生產效用高、綜合競爭能力強,使得紡織服裝行業集群的發展趨于多元和穩定的健康發展態勢。
1技術背景概述
1.1物聯網技術
物聯網技術依托無線射頻識別(RFID)技術來實現對物流信息系統的智能化管理。當前物聯網技術已經發展成為一個全球性的連接人與設備的網絡,它可以把任何一個帶有開關的“物”連接到互聯網之中,通過智能傳感器、無線射頻識別、GPS等技術,實時收集任何需要監控、連接、互動的物體,采集各種需要的信息,使用各種不同的網絡接入,實現物與物、物與人之間的廣泛鏈接,實現對物品的智能化感知、識別和管理,使之保持最佳狀態,從而提高資源利用率和生產力水平,改善人與自然間的關系[1]。目前,我國的物聯網技術仍然處于發展及待開發階段,物聯網技術的移植以及多領域應用還是藍海產業,而大膽應用物聯網技術中已成熟的部分,并實踐于各個領域,產生出的巨大效應是有目共睹的,我國在優化物聯網技術,應用于產業發展的行業優化升級中,已經獲得了較矚目的成就,到2017年已經突破1萬億元,并逐年呈現增長的利好態勢。
1.2云制造技術
云制造技術是信息技術、制造技術以及物聯網技術交叉形成的新興產品。這一技術的研發充分應用了當代先進的計算機理念,實現“軟件即服務”,使我國傳統的制造業產業擁有更大的發展潛力[2]。而云技術的發展離不開我國作為世界制造業中心國的核心地位,在推進制造業信息化的道路上,云制造技術勢必會成為未來我國制造行業發展的重要分支。紡織服裝產業管理者通過對制造技術的總結與歸納,對云技術在制造行業中的發展進行了總結,形成了較為完善的應用模式,這為紡織服裝制造行業新技術的應用與整合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所以,將云制造技術應用于紡織行業是可行且必要的,關注云制造技術在紡織行業中的快速發展以及合理化應用將會為紡織行業的發展帶來更多的發展契機,對整合行業資源、降低制造成本、提高制造產能的紡織產業集群建設,會帶來更多的利好效應。同時,應當注意到,云制造技術的發展和實現,是離不開物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的,良好的物聯網發展環境,是云制造技術的基礎和先行條件,所以只有當物聯網技術的關鍵性作用發揮出來,才能夠使云制造技術在紡織行業掃除障礙,發光放熱。
2物聯網與云制造技術在紡織服裝產業中的應用
2.1紡織服裝產品的精準識別與記錄
射頻識別技術可以在不與物品進行接觸的前提下完成檢驗,其主要特點在于可以識別高速運動物體,通過本身特有的射頻信號取得被測物體的相關數據,是當前互聯網手段運用在生產管理中的主要手段[3]。射頻識別技術的核心原理在產品中的RFID芯片,其作用是通過生產過程中的信息采集進行記錄,將產品數據完整的保存,識別在生產過程中產品的有效生產信息數據,對生產過程的效率、產值、質量等關鍵數據進行把控,實時反映整個服裝紡織產品生產環節中的諸多細節。超高頻RFID技術應用于紡織服裝產品的生產環節,可以極大地縮減工人成本,提高整個過程中的產品品質,保證整個生產流程中的關鍵環節的控制,及早地發現可能存在的不利因素,這種生產自動化的技術應用,可以預測紡織服裝產品存在的可能問題,極大地減少了生產過程中的工藝誤差,如圖1。
2.2紡織服裝行業自動智能制造
紡織服裝行業中目前存在的物聯網技術,主要體現在生產過程的優化、質量檢測、資源優化配置、物料倉儲等。隨著新技術的快速發展,依托國家對于新技術的有利平臺,在未來,企業集群的資源優勢組合中,將物聯網技術融合于紡織行業的核心關鍵環節中,將會為行業發展帶來真實的數據支撐,將市場需求、供應鏈、產品生產銷售、后期管理等多環節有機地結合起來,并應用云制造技術真正實現技術的快速轉化,提高企業的競爭優勢。傳感器可以在機器和設備中得到廣泛應用,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和物聯網的概念對環境進行自動控制和監察。溫度傳感器、壓力傳感器、濕度傳感器、振動傳感器、入侵傳感器等可用于識別當前工作參數和目標條件。人工智能的幫助下,電機或有關操作部件接收到必要步驟的指令,采取適當措施解決這個問題。為使人工智能更完善,需在數據庫中輸入和存儲大量以往的數據[4]。自動化制造過程與制造過程信息化是制造系統實現產業優化升級的關鍵,該系統可以發揮各部分優勢作用,在生產整合和生產質量上發揮效用,極大地縮減生產過程中的故障發生率,監控紡織服裝產品生產過程,保障織機工作效益最大化,提高生產產率,通過數據監測生產環節,有針對性地解決生產環節中出現的諸多問題,使生產過程可控制,生產質量有保障,同時生產系統高效化。
2.3紡織服裝企業信息化管理平臺
物聯網技術及云制造技術在紡織服裝行業中的使用,不僅帶來了產品生產環節的高效應,還在產業升級和產業模式變革上發揮著作用,產業模式會隨著技術及數據化形成以服務和智能化為核心的新企業管理模式,會影響企業管理及生產標準化的逐漸形成,這對紡織服裝行業形成健全完善的信息化管理平臺,提供了堅實的技術支撐。通過紡織服裝企業信息化管理平臺中的在線數據采集與跟蹤技術,獲取并處理從紡紗、織造、服裝加工到用戶各環節的相關數據。數據可用于產品制造過程的監控與管理,便于企業進行精細化管理。如圖2,利用RFID標簽技術記載上相關信,從而可以跟蹤和回溯產品制造過程的信息,實現集生產、配送、營銷一體化的服務[5]。
3物聯網與云制造技術在紡織服裝產業中的融合策略
3.1構建產業智能制造體系,推進行、業高質量發展
紡織服裝產業的智能轉型必須要先構建智能制造體系,首先要深化物聯網技術在紡織服裝產業生產過程中的應用范疇,使物聯網技術從淺層次的技術融合到產品深度自動制造進行有效過渡;其次,物聯網技術作為智能制造技術中的基礎,還需要聯合人工智能技術、新一代信息技術等,形成智能制造技術服務的聯動性;最后,還要對智能制造過程中的資源配置進行合理分配,要把智能制造當作紡織服裝企業轉型升級的關鍵,從而推動紡織服裝行業高質量發展。
3.2推進企業信息化平臺管理模式,深化企業信息化管理轉型
通過物聯網的信息化手段,結合智能化云制造技術,完善紡織服裝產業行業模式轉化,實現企粗放化生產向智能化生產的轉變,構建健全的制作生產體系,增強企業生產效益,為更快、更好、更智能化的生產新模式挺近,才能加快傳統企業集群的轉型和產業智能化升級。首先,要實現企業管理信息化,就必須建立健全物聯網技術為支撐的生產數據化基礎鋪設,建設紡織服裝企業信息化平臺,全面實現成產過程中的生產智能化,增強以產品質量為核心的競爭力;其次,以數據化帶動量產化,以高質量取代數量化,積極推進數據技術的實時把控,在生產環節上保質保量,在織造設備的管理上數據化,堅持信息及時,反饋有效,推進生產效力;最后,在企業管理上,推進智能化技術,增強以服務為核心的管理精神,增強企業管理的合理性和各個流程中的信息化,以數據來說明,以數據來管理,增強企業抗市場變化的能力,使紡織服裝企業能應對更多的市場挑戰。
3.3加強物聯網及云制造技術手段,構建產業智能化運營模式
物聯網與云制造技術是用來服務于紡織服裝行業的手段,針對二者技術的特性,可以與企業集團內部與行業外部進行有效的交互,實現智能化運營模式。以紡織服裝企業集團為“私云”模式,實現內部的管理與調度,同時利用物聯網中的RFID等物聯網技術與ERP、PLM、CRM、SCM等管理信息系統對接,使紡織服裝產業的供應鏈上下游、產業鏈各環節(如棉紡、針織、印染等企業)無縫對接物聯,實現開放式創新;同時,以行業外部為“公云”模式,實現供應商、銷售商和外包商三者之間的公共服務平臺。通過深度挖掘物聯網中的數據信息,利用產業價值向基于數據的業務進行轉移,從而實現產業智能化運營模式。
4結語
物聯網技術已經移植于現代產業鏈中的各個領域,在紡織服裝行業中,數據化智能化帶來的技術變革,終將引領紡織服裝領域走向數字化和信息化。物聯網技術和云制造技術的快速發展,直接反映在紡織服裝行業上,就體現在控制紡織生產設備的日常運行和智能化生產,在企業管理模式上,體現在數據化管理模式以及智能化管理模式上。新技術的發展為紡織服裝行業業態的發展帶來了更多的可能,在資源整合和生產管理信息化上,提供了許多可行方案,為未來行業的市場良性競爭,提供了寶貴的信息平臺。
參考文獻:
[1]馬磊.物聯網技術在紡織行業中的應用[J].紡織導報,2018(03):22-24.
[2]張祎.物聯網與云制造技術的應用———以紡織服裝業為例[J].技術與市場,2016,23(11):143.
[3]劉典勇.物聯網視域下紡織工業智能化轉型升級路徑研究[J].新型工業化,2021,11(05):91-93.
[4]VoraP,PowarA,李婷.工業物聯網:紡織工業的需要[J].國際紡織導報,2019,47(07):53-55.
[5]陳永當,石美紅,陳亮,等.物聯網及云制造技術在紡織服裝業的應用探索[J].棉紡織技術,2012,40(08):57-60.
[6]曾琦,馮君.皮具共享模式的背景及其對設計的影響[J].皮革科學與工程,2021,31(01):85-89.
作者:趙甜甜 馬旭穎 丁潔 單位:陜西郵電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