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論文中心 正文

    心血管內科護理風險管理論文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心血管內科護理風險管理論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心血管內科護理風險管理論文

    1.資料與方法

    1.1方法

    為對照組患者進行心血管內科的常規護理。常規護理的內容包括:協助患者進行各種檢查,滿足其合理的需求,配合醫生進行治療等。為觀察組患者在進行常規護理的基礎上進行風險管理。進行風險管理的方法是:

    1.1.1進行風險評估

    1.1.1.1對患者自身的風險因素進行評估心血管疾病病情復雜、病程進展較快,可直接影響患者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多為中老年人群,常伴有多臟器的慢性疾病,在對其進行治療時,可能會引起其他器官功能減退。同時,這些患者的自身保護意識不強,易發生跌倒、燙傷、墜床等風險事件,且大部分患者自身未能掌握正確的護理方法,容易因用力排便誘發心絞痛、心肌梗塞,因長期臥床引起壓瘡等。

    1.1.1.2對用藥風險因素的評估心血管內科疾病患者的病情較復雜,經常要使用降壓藥、抗凝藥、強心藥等多種藥物,護理人員在為患者用藥的過程中若未能按照醫囑用藥,或用藥配伍不當,或忽視患者其他合并癥及個人體質的差異,易引起患者不適或加重藥物的毒副作用。另外,漏發、錯發口服藥、遺漏靜脈用藥、給藥時間不當、給藥劑量不當、靜脈滴注速度過快等均是常見的用藥風險因素。

    1.1.1.3對儀器及操作風險因素的評估心血管內科患者經常會使用心電監護儀、呼吸機、除顫儀等設備。若儀器保養不到位,搶救時儀器發生故障,會影響患者預后的質量。護理人員操作儀器不熟練,也會引發護理風險事件。

    1.1.1.4對護理管理風險因素的評估心血管內科疾病病種較多,病情較復雜,且易合并多種并發癥,對護理人員綜合素質的要求較高。若護理人員專業知識薄弱,工作經驗不足,風險意識較差,盲目地執行醫囑,對患者存在的潛在風險因素評估得不夠準確,對突發情況的應急處理能力不足,會延誤患者治療的時機,影響患者預后的質量。

    1.1.2進行護理風險管理

    1.1.2.1組建風險管理小組由心血管內科護士長和高級護理人員組成護理風險管理小組,健全風險管理制度,完善各項安全管理規章制度,要求小組成員按制度辦事,并根據心血管內科疾病的特點,遵循先預防、后治療的原則,制定人性化護理風險管理預案。在患者入院后,根據患者的病情、合并癥、生活自理能力等評估可能發生的風險事件,參照護理預案做好有預見性、有目的性的護理風險管理工作。同時加強護理人員進行日常監護及急救的能力,規范應急護理流程,減少護理風險事件的發生[2]。出現護理風險事件后,需由護士長和責任護理人員詳細登記所發生的事件及預后,并由風險護理管理小組針對該事件進行歸納性的反思,提出有針對性的整改建議及措施,規避類似事件的發生。

    1.1.2.2避免患者因自身因素發生風險為患者營造一個舒適、安全的病房環境,如在病床上安裝護欄,防止其墜床,在走廊上設置欄桿扶手,并保持地面干燥,防止其摔傷。對患者及其家屬宣傳預防風險事件的知識,提高患者主動規避風險因素的意識,并指導其做好相關的防護工作,如患者在便秘時,叮囑其切勿用力排便,可遵醫囑為其使用緩瀉劑,防止其因用力排便誘發心血管事件。

    1.1.2.3加強用藥管理護理人員應熟悉不同藥物的藥理、藥物的毒副作用及給藥途徑,合理地進行藥物配伍,在配藥前查看配伍禁忌表,登記可能出現配伍禁忌的藥物。藥物應現用現配,并在用藥前嚴格執行“三查七對一注意”的制度,分別在用藥前、用藥過程中、用藥后查對給藥劑量、給藥途徑、患者有無藥物不良反應、輸液滴速等。必要時使用輸液泵、靜推泵為患者用藥。叮囑患者在自行使用藥物時不可擅自增減藥物劑量或改服其他藥物等,在出現不適感時及時告知醫護人員[3]。

    1.1.2.4加強儀器管理,提高操作技能護理人員需定期對治療儀器進行保養和維修,保障儀器能正常運轉,充分發揮治療儀器的功能。醫院要注重提高護理人員操作醫療儀器的技能,定期進行儀器操作培訓及考核,避免因儀器操作不當而延誤臨床治療和搶救工作。

    1.1.2.5改善護理管理方法醫院可定期對護理人員進行業務培訓和考核,組織其學習有關新藥物、新儀器的知識及使用、操作的方法。同時還要注意提高護理人員的風險觀念和防范意識,掌握患者發病的癥狀、體征、近期治療及用藥的情況,動態監測患者的生命體征及心肺功能,重點觀察合并多種慢性疾病的患者,全面掌握并評估患者病情的進展,消除潛在的風險因素。護理人員應按照護理風險管理預案進行護理工作,規范護理服務的流程。醫院還要培訓護理人員處理應急事件的能力,保障每位護理人員都能夠獨立應對各種護理風險事件,使患者獲得最佳的搶救、治療時機,改善其預后。

    1.1.2.6妥善處理不良的護理事件一旦發生護理風險事件,護理人員應及時與患者及其家屬溝通,取得他們的諒解,并說服其積極配合醫護人員的工作。無懲罰性地鼓勵護理人員積極上報護理風險事件,以便風險管理小組能夠及時分析出現護理風險事件的原因,整改護理模式,改善護理流程。

    1.2觀察指標

    觀察并記錄兩組患者護理風險事件發生的情況,并使用我院自制的護理滿意度評定表調查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

    1.3統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的數據均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13.0進行處理,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經過護理后,觀察組中有2例患者發生了護理風險事件,占本組患者的1.3%,其中有1例患者跌倒,有1例患者出現了壓瘡。對照組中有15例患者發生了風險事件,占本組患者的9.4%,其中有2例患者跌倒,有3例患者出現了壓瘡,有7例患者接受的護理服務操作不到位,有3例患者接受的急救處理不當。觀察組患者護理風險事件的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中有153例患者對護理服務表示滿意,其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為95.6%,對照組中有140例患者對護理服務表示滿意,其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為87.5%,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隨著醫療體制的改革,人們對護理服務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心血管內科患者病情較重,在對其進行護理的過程中可能出現各種風險事件,直接影響其治療的效果和預后的質量。因此,在心血管內科開展風險管理尤為重要[4]。開展風險管理可進一步健全護理模式,將護理操作的規范性和安全管理結合起來,提高護理人員的綜合業務水平和風險意識,減少護理風險事件的發生,促進患者全面、穩定地康復[5]。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接受常規護理和風險管理的觀察組患者護理風險事件的發生率、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均明顯優于僅接受常規護理的對照組患者。這說明,對心血管內科患者進行風險管理可有效地降低護理風險事件的發生率,提高護理服務的質量和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作者:黃海燕 單位:廣西桂林市恭城縣人民醫院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成人久久精品麻豆二区| 97超碰精品成人国产| 免费成人福利视频| 四虎影院成人在线观看俺也去色官网| 国产成人精品第一区二区| 噜噜噜亚洲色成人网站| 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日本成人在线看| 依依成人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精品无码区在线 | 亚洲欧洲精品成人久久曰影片| 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亚洲欧美成人综合| 国产精品成人h片在线| 欧美成人免费午夜全| 亚洲精品成人片在线观看精品字幕 | 国产成人午夜精华液| 欧美成人亚洲欧美成人| 久久久久成人精品无码中文字幕|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直播| 成人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亚洲成人高清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综合在线| 成人a视频高清在线观看| 成人窝窝午夜看片| 成人永久福利免费观看| 欧美成人鲁丝片在线观看|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app| 国产成人久久精品亚洲小说| 国产成人综合美国十次| 成人性生交大片免费看| 成人超污免费网站在线看| 欧美成人看片黄a免费看| 欧美色成人综合| 欧美成人性色xxxxx视频大| 无码成人AAAAA毛片| 成人深夜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啪免费视频| 国产成人久久77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