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護理服務質量信息化電子交班系統應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現代信息技術迅猛發展涵蓋了各個領域,包括醫療信息化也在不斷發展和優化,使繁瑣的診療流程得到良好的重塑和簡化。然而在我國仍然有很多醫療機構采用人工方法,且在越來越大的工作壓力下,這種方法無疑是繁雜的、重復的和效率低下的,已經無法滿足人們對醫療服務的需求。因此傳統人工醫療服務改革勢在必行,是新時代的發展趨勢,也是對現代醫療服務的更高要求。傳統的護理交班是將患者的病情及入院后的狀態變化記錄下來,并以書面形式傳達給接班護士,使其清楚了解患者的情況及病情變化并對其進行針對性的護理[1]。這種交班形式大多采用紙質報告,這其中不乏存在描述不清晰,重點不沖突,內容不準確且不全面等缺點,嚴重影響護理服務質量[2]。移動手持計算機設備(personaldigitalassistant,PDA)即為移動的護士工作站,其實現了醫院信息系統與病房信息的擴展和銜接,也實現了無紙化、網絡化辦公[3]。PDA小巧便攜,護士隨身攜帶可以實現床旁問診、病情錄入、跟蹤醫囑、統計工作量和掃描條碼等,不僅提高了工作效率,在提高患者安全方面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信息化電子交班系統不僅簡化了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也為護理交接班提供了新的工具。本次研究通過實施信息化電子交班系統,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護理服務質量,效果滿意,具體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在我院各個科室選取在崗并符合研究條件的80名護士作為研究對象,入選標準:①年齡<50歲:②在崗持續工作1年以上并書寫過護理交班報告;③均取得護士資格執業證書;④自愿參與本研究。入選護士均為女性,年齡22~46歲,平均(31.6±3.1)歲;職稱:護士32名,護師25名,主管護師19名,副主任護師4名;學歷:碩士2名,本科47名,中專及大專31名。
1.2方法:
2018年7月至12月入選護士采用傳統的交班方式:①由夜班護士書寫交接班記錄,內容主要為當日病區內患者的基本情況和需要特殊處理的病患,包括姓名、性別、住院號、床號;新入院患者的基本情況。②護士長主持交班會議,由夜班護士匯報交班內容,在進行口頭式交班。③兩班之間交接均用交班記錄和口頭交班進行。2019年1月至6月采用信息化電子交班系統:①在醫院信息系統(HIS)的平臺下,每位護士配備PDA,床旁實時采集患者基本信息、生命體征、病情變化等信息,直接與HIS相連接,實現無紙化信息錄入,并電子簽名。②用PDA直接掃描患者腕帶讀取和收集患者信息,實時保存,護士交接班可以直接從PDA上知曉患者的具體情況,節省了床旁口頭交班的時間,以便于護士有更多的時間護理患者;③所有交班內容保存至數據庫,便于隨時查閱,當班護士工作結束前進行交班報告總結,并存入PDA,接班護士可以時刻掌握患者情況并采取相應的針對性護理干預。
1.3觀察指標:
記錄使用PDA前后護理交班時間、交班報告出錯率、交班失誤率。根據本院《護理交班滿意度調查問卷》評估護士交班滿意度,內容包括交班報告的規范性、準確性、快捷性、方便性和條理性,以及重點內容突出等方面,每項評分滿分10分,分數越高,滿意度越高。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5.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用例數(%)表示,行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信息化電子交班系統實施前后交班情況比較:
實施后,交班時間較實施前明顯縮短,交班報告的錯誤率和交班失誤率比實施前明顯減少,病情知曉率較實施前明顯增加,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信息化電子交班系統實施前后護士滿意度比較:
實施后,交班報告的規范性、準確性、快捷性、方便性和條理性、重點內容突出方面均比實施前有顯著提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討論
交接班系統是指患者的診療方案與護理行為之間的一種交接活動,患者的診療信息通過這個活動在醫護人員之間進行流動,并確保護理延續性操作和護理責任的轉移[4]。合理的交接班過程可以保持全天24h診療服務的無縫銜接,在這個活動中醫護人員承擔了至關重要的角色,“確保醫務人員之間有效溝通”作為患者十大安全目標之一被中國醫院協會明確提出。正確的交接班模式可以很好的規范其整體流程,統一交接班數據,提升交接班效果,避免患者信息在交接班過程中發生錯誤或遺漏,是實現交接班流程重塑和電子交接班的關鍵[5]。目前國內有關交接班研究的重點主要集中在新型模式、標準化流程和交接班系統上,其結合了醫院運行的具體情況,結合國內外成熟的研究理論,再落實于實際工作之中[6]。信息化護理交班系統可以方便護士隨時從電子病歷中獲取每位患者的基本信息和病情狀況,這不僅節省了手寫交班報告的時間,提高了工作效率,也讓護士把更多的時間用在觀察患者病情和健康教育中。本次研究說明應用PDA可以有效提高交接班效果,降低工作中的失誤率,這是由于在無線網絡基礎上,護士手持PDA可以隨時完成信息錄入和交接班報告,且持續改進,方便快捷,大大提高了交接班的規范性[7]。信息化護理交班系統實施前多采用傳統的人工書寫交接班報告,在這個過程中容易發生錯誤,如格式不規范、內容不全面、報告錯字、漏字和涂改等,影響交班質量,也會給護理工作帶來不便。而信息化護理交班系統是電子化錄入,內容全面系統,避免手寫報告填寫不全、錯填漏填及字跡不清等狀況發生,提高了交接班報告的規范性和準確性[8]。本次研究結果顯示,信息化護理交班系統實施后,交班報告的規范性、準確性、快捷性、方便性和條理性、重點內容突出方面均比實施前有顯著提高。這是由于當班護士將患者信息錄入系統,使得交接班護士可以通過PDA迅速獲得患者具體情況并采取相應的護理,保障了護理服務質量和減輕了護士的工作負擔,提高了護理滿意度[9]。綜上所述,信息化護理交班系統較傳統的交接班模式更為便捷、準確、全面和規范,不僅提高了交接班的效率和質量,也全面地提高了護理服務質量。
參考文獻
[1]王泠,李森,吳曉英,等.信息化護理交班系統的應用效果分析[J].中華護理雜志,2015,50(4):44-47.
[2]楊林,郝文文,殷海霞,等.護理質量管理持續改進的研究進展[J].當代護士,2016,23(9):19-21.
[3]周愛霞,楊春玲,楊春艷.護理質量管理信息模塊的構建與應用[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5,8(21):2495-248.
[4]張哲.計算機技術在醫療服務優化方面的應用[J].信息與電腦(理論版),2018,18(20):31-32.
[6]楊珍,張寶珍,張敏,等.ISBAR結構化溝通模式在急診科護理人員交接班中的應用及效果評價[J].中國衛生事業管理,2018,35(8):579-581,619.
[7]褚曉靜,袁芳.交接班流程改進對低年資護士交接班效果的影響[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7,21(12):202-204.
[8]彭曉艷,楊曉芳.應用移動護理信息系統構建新型口頭交班模式的研究[J].當代護士(中旬刊),2016,24(6):168-169.
[9]李芹.基于患者信息單的反交班模式在護理交接班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6,22(21):107-109.
作者:張蕾 劉丹 單位:西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