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審美意趣中服裝設計的應用研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當代中國服裝企業越來越希望通過民族的審美傳統樹立本土設計美學的視覺和風格,但多數的品牌設計對中國審美文化僅僅停留在膚淺的視覺符號上。文章通過對中國審美意趣在現代服裝設計中的應用分析,總結出具有中式審美服裝的設計方法,為國內從事中式服裝設計的品牌企業提供參考。
關鍵詞:中國審美意趣;服裝設計;融合創新
從語言學上講,意趣指意味和情趣。審美意趣是審美主體在審美過程中表現出的一種偏愛,具有社會性、時代性和民族性。中國審美意趣歷經漫長的歷史過程,形成了不同時期、不同民族的“意趣”理論,這些理論構成了我國別具一格的審美文化。將審美意趣應用于現代服裝設計時,應找到適當的切入點,創新融合西方的設計方法和民族的審美傳統,把握藝術的深邃內涵,形成服飾產品的獨特視角和風格。
一、中國審美意趣在現代服裝設計中的應用形式
(一)中國水墨畫特有的藝術形式
中國水墨畫強調“氣韻生動”,注重虛實結合和留白,講求畫外之意境。水墨藝術畫面簡潔,寓意豐富,能以極少的要素表達最多的信息,可將世間萬物的顏色抽象凝練于水墨濃淡的微妙變化中。在現代服裝設計中,可以將中國水墨畫特有的藝術形式應用到服裝的造型設計和色彩設計中。創立于1994年的“天意•TANGY”時裝品牌,擅長將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傳統面料與國際時尚完美結合,創造出獨具中國氣質和韻味的時裝。其經典產品“夏有莨風”系列,借鑒水墨畫的描繪手法,通過造型設計與色彩運用相結合,色彩上水墨濃淡相宜,圖案虛實相生,既打造出中式的平和、自由的意境,又展現出質樸浪漫的視覺效果。
(二)中國傳統元素的美學藝術
中華民族五千余年的悠久歷史,傳統文化經過一代代的傳承與創新,遺留下了無數彰顯著我國勞動人民勤勞和智慧的結晶的傳統元素為后世所用。中國傳統元素具有寓意象征、變形夸張的特點,其內容深刻、構思巧妙,具有濃郁的民族特色。創立于1996年的木真了品牌,是民族傳統服飾與時尚流行時裝完美融合的引領者。木真了品牌在2017年非遺產品中推出“踏虎鑿花”系列,該系列將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特有的民間傳統手工藝“踏虎鑿花”,即用刻刀鑿制完成剪紙作品這一手工藝與現代設計相結合,用刺繡的形式將該工藝展現于服裝上,完美呈現出品牌的文化趣味與獨特形象。當前服裝市場上,運用中國傳統元素的服飾眾多,但真正將傳統文化與品牌文化相結合的卻屈指可數。大部分成功的品牌設計師在選用中國傳統元素時,都會利用現代科技將其轉化為服裝設計中的藝術形式,直觀地展現出中國傳統審美意趣中的對比與統一的形式美法則。
(三)中國當代社會思潮
仲海濤曾在《試析當代中國社會思潮萌發條件及發展態勢》一文中指出紛繁復雜、多樣共存是當代中國社會思潮的一個鮮明特點。在當前這個個體社會崛起的年代,人們的思維方式、生活方式、交往方式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從經濟方面來看,中國的城鎮化逐年提升,2016年已經達到了57.4%,同時人均可支配收入也在逐年快速上升。在人口結構上,中高收入人群已經成為主流消費者,未來會占更大的比例;大學生的回流和生產制造企業的搬遷將帶來三四線城市消費的崛起。這些現象說明,隨著消費升級和新生代成為消費主體,今后的消費者將變得更加挑剔、成熟和理性,品牌的溢價和忠誠度也將大大提高。如今的服飾產品不僅僅是具有庇護身體的一般功能,更多地發展成為表現著裝者的生活態度和情緒的交流工具。一些具有中國審美意趣的服飾品牌正是抓住了當下中國消費者的心理偏好,即重視傳統文化與個性審美的高度敏感性,因而取得了銷售上的成功。
二、中國審美意趣在現代服裝設計中的設計方法
(一)確立服裝設計中的藝術形式
藝術形式是服裝設計領域里的一個重要概念,是指作品的存在方式和物質外觀以及結構關系所形成的整體特征。在當下的服裝設計中,很多設計師往往擅長用加法也就是多種元素組合來點綴服裝,“留白”設計被大大忽視,因而造成了大量繁瑣復雜、定位不當的服裝產品出現。中國文化強調“中和內斂”,重視含蓄性,這種思想一直影響著中國服飾的演變。為了符合中國人的審美心理和精神追求,又根據中國人的普遍客觀形態:身材中等,臉部與身體線條柔和,在服裝的造型設計上可以選用A型、H型、T型和O型的衣服廓形。這種廓形比較寬松,具有修長、大方的視覺效果,讓人感覺親近舒緩。在色彩的使用上,因受到中國傳統服飾色彩風格和色彩的吉祥觀念的影響,在服裝的色調選擇上可以傾向于色彩濃度及飽和度較高的顏色。同時,可以參考當季的流行趨勢,將獨特而強烈的民族色彩與鮮明的潮流色彩相結合,打造出具有中式審美風格的現代服飾。
(二)合理使用中國傳統元素
將中國審美意趣融入服裝設計中,應是在認識和了解中國傳統元素的基礎上,深度挖掘元素的文化內涵,創新使用傳統圖形元素,讓其成為設計的一個新的創意點和啟示點,從而使設計煥發出生命力。對于當代社會發展快速和信息爆炸的特點來說,中國的傳統元素過于繁復,因此設計師在使用傳統元素時,應當注意簡化元素內容,了解元素的精神內涵,確保每一個元素精準有效,充分展現出藝術設計的意義及重要性。將傳統元素的情感內容融入現代設計語言中,能夠更加準確地表達出服裝設計的主題與風格,能使服裝產品美觀而富有表現力。服裝中的元素是表達設計主題的關鍵,也是激發消費者情感共鳴的符號,合理選擇和使用傳統元素就是要使服裝與設計理念的視覺屬性相互匹配。
(三)結合流行趨勢
流行是文化潮流按一定規律循環交替成為主流的現象,是因人類追求新鮮感的本質而產生的,它不僅反映了人們的審美需求,還體現了時代的精神風貌。擴大服裝的銷售市場關鍵就是要及時掌握流行趨勢,從而設計出符合當下審美流行需求的產品。依托中國審美意趣設計的服裝企業還可以創新自己的設計思維模式,開發獨特的產品和服務。據國內時尚商業媒體《華麗志》7月份報道,瑞士歷峰集團出售了旗下以旗袍等中式服裝為靈感的奢侈品牌ShanghaiTang上海灘。有專家指出,ShanghaiTang沒有成長為國際一線奢侈品的主要原因在于其產品設計缺乏創意,未能對消費者的偏好和流行趨勢作出快速反應。當前消費者的消費偏好漸趨理智與挑剔,對多種審美和需求保持高度的敏感性,并能夠透過表面的流行現象,理性分析自身與該品牌的融合度。因而打造具有中國審美意趣的服裝就必須積極獲取流行訊息,從色彩、款式、面料、細節等設計元素出發,重視傳統文化與流行趨勢的內在聯系,結合設計主題進行再整合創造。
三、中國審美意趣在現代服裝設計中的應用價值
(一)美學意義
中國審美意趣有著獨特的風格和語言,強調人的精神與自然事物的和諧統一,重視“意境之美”。這種美學意識,不僅反映出人們的思想感情、價值觀念,還能對人們的精神意識產生深遠影響。在現代服裝設計中融入中國審美意趣,可提煉美學元素并運用到服裝的造型、色彩、工藝等各個要素中,這樣既使得服裝帶有濃烈的現代氣息,又飽含鮮明的民族特色。中國傳統的意境、理念等美學元素在現代服裝設計中的使用,使得服裝更具審美和觀賞價值,使得中國傳統美學和審美理念得以彰顯。
(二)文化意義
在現代服裝設計中,相當多的服飾產品對于中國傳統文化把握過于單一,除了在應用傳統元素時照搬照抄,還一味地使用“加法”原則,堆砌大量無用的設計元素,造成設計作品呆板陳舊,中國元素成了簡單的設計附庸。中國審美意趣源自多元的民族文化和獨特的精神傳統,帶有強烈的民族色彩、鮮明的服飾文化符號和豐富的社會文化內涵,充滿了對人的精神情感的關注和生命價值的肯定。這種審美意趣能夠舒緩當代社會浮躁的生理現象,也有助于傳承中國傳統文化。對于現代服裝設計來說,合理有效地提取運用中國審美理念和元素可以對消費者產生影響力和推動力。在融合國際流行趨勢基礎上,滲透中國審美意趣,不僅促進中國精神文化的傳播,還能創新中國特色服飾產品設計文化,彰顯當代中國的生活美學。
(三)經濟意義
五千年悠久的歷史文化,生成了中國審美意趣的獨特表現形式和藝術語言,這種藝術文化因其具有民族的特殊審美觀和藝術價值觀而不易被輕易模仿。服裝企業可以通過將中式審美和設計元素推向極致,深入挖掘文化與產品結合的設計賣點,打造獨具特色的品牌文化。隨著全球經濟的發展,中國企業面臨的市場環境和消費心理都發生了深刻變化,具有中國審美意趣的服飾產品更應把握時機,努力營造良好的品牌文化和品牌效應,打造中式服裝產品的強勢品牌。
結論
中國審美意趣在現代服裝設計中主要有三種應用形式:水墨畫“氣韻生動”的藝術形式、中國元素的美學藝術和中國社會的審美思潮。在設計方法上,應從造型、色彩和質感方面做出更精細的設計,透徹了解中國傳統文化,收集掌握最新流行趨勢,堅持中國美學的設計理念,使產品更能符合廣大消費人群的需求。當前中國處于經濟科技高速發展的時期,服裝行業面臨巨大挑戰,只有合理適度地應用中國審美意趣理念去指引服裝產品開發,才能真正推動中國服裝設計走向世界,成為融合和引導世界風尚的品牌領導者。
參考文獻:
[1]汪瑞.中國元素未必等于中國設計[J].裝飾,2010(01).
[2]趙寧.如何打造強勢品牌[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1.
[3]王東陽.中國審美意識之心理考古[D].長春:吉林大學,2012.
作者:王瑩 單位:北京服裝學院藝術設計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