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宋學思想對現代女裝設計的影響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現代古典風格設計源始于西方文藝復興時期,作為一種閑適雅致的生活方式將言簡而意繁的藝術格調通過服裝這個載體呈現出來。設計理念強調理性與節制,力圖將傳統形式上的簡約性和清晰性、統一性和必然性相結合,在明晰的表達倫理內容的同時,崇尚理性的和諧自然,進而達到陰蘊勻衡美的目的。這種理念與素有“東方的文藝復興”之稱的宋學思想不謀而合,在古籍宋詞中也有證可考,如宋代詩人秦觀的《南歌子》中所描繪的,“香墨彎彎畫,胭脂淡淡勻。揉藍衫子杏黃裙,獨倚玉闌無語,點檀唇。”詞中女子穿著湛藍色的衣衫,搭配杏黃色的裙子,配以清雅素凈的妝容,將理學思想所主張的清逸和諧的超然風度和沉郁規矩的儀態風尚體現的淋漓盡致。詞文尤如此,設計中更見其道。
現代古典風格的女裝設計無論是對于形制的表達,還是對于文化意蘊的延伸,都很好地承續了宋性冷靜、含蓄清宜的審美觀,在一些現代古典女裝設計中可以捕捉到宋學的影子,例如在時尚界被譽為“古典現代主義”先驅的阿瑪尼,把中西元素、時尚復古作為品牌內核,運用簡潔自然的線形,在不失細膩感的同時展示了女性自信,能夠體現品牌神韻的并不僅僅是流行一時的造型線,而是一種優雅、含蓄的理性品格,這種貌似簡潔、實為講究的含蓄品味與宋代文雅而不造作、美麗而不輕佻的理性審美觀相契合。這也說明了現代古典風格的服飾內涵延續了宋代對于理性的思考,摒棄了設計手法上的保守拘謹,保留了宋代設計的平淡自如、條達疏暢。在現代古典女裝款式設計中,典雅端莊的設計理念汲取和借鑒了宋代的理學達意,將“寓意于物而不留意于物”的審美旨趣以新穎時尚的方式融入現代古典服裝設計中。如圖1所示,中國2012春夏“聽香”時裝會中服裝對襟的設計,能夠找到宋代褙子的款式特征,引用了宋代直領對襟的形式,無扣飾和繩帶,注重邊緣紋飾的設計,簡潔流暢的設計線條配合飄逸天然的質料,經過手工刺繡、盤滾、壓褶等中國傳統手工技藝再造,傳遞出中國式的雅致、恬淡與從容。說明現代古典女裝設計在工藝制作、造型處理上,弱化了宋學思想的秩序冷靜,注入了現代時尚的新鮮血液,強化了以理性實用為標準的審美價值,期望給目標顧客傳遞出積極、開放的生活理念。
宋學思想對于現代古典女裝色彩相貌的影響
色彩的相貌能夠帶給人“先色奪人”的效果,能夠體現服裝審美的靈魂價值。宋朝的理學思想對于色彩的主要影響體現在色彩的實用表征上,理性主義的色彩審美觀反映在色彩設計的平衡中,沒有突跳的點綴色、熱烈的對比色。例如棕色、藕色、茶色、絳色等間色作為理學思想對復歸傳統最為沉穩、含蓄的表達,極具恬靜風韻。現代古典風格的女裝設計延續了宋朝色彩對韻味、神似和內省的追求,典雅的色彩氣氛體現在服裝中更注重其精神意義的抽象表達,讓現代女性的古典美展示于安靜祥和的色彩氣氛中。以香港品牌伊思佩爾為例,通過運用古典主義的表現手法,將宋朝傳統色彩審美觀念和現代古典元素相結合,融入到現代女裝時尚設計的潮流中。品牌色系由雅白和蘭色、淺棕和褐色、粉黃和茶色等復色單元組合而成,配色致力于表現新一代東方女性高雅古典品味的生活色彩,色彩與消費者對于古典美的心理訴求形成互為互構,成為都市白領對于古典休閑風格的不二選擇。可見,理學思想的潛移默化將這種含蓄溫婉的色彩氣氛延續至今,被現代古典美所繼承和弘揚。
宋學思想對于現代古典女裝紋樣質料的影響
宋朝刺繡的工藝手法極為高超,傳統緙絲技術被現代工藝所傳承和創新,現代技術不僅改變了緙絲的織物結構,而且也擴充了材料選擇,從藝術和技術的角度提高了服裝的附加值。配合絲織品清淡、端莊的理化風格,引導和暗示了現代古典女裝的靈感設計,例如品牌EACHWAY2012春夏時裝會,款式主打套裝和連衣裙,搭配高貴禮服,面料以真絲、絲麻混紡為主。工藝手法以立體精致的釘珠刺繡作為設計主線,結合了針織、印花、編織的花蕊紋樣,設計風格從容穩重,充分展示出都市女人古典美的精致優雅。宋錦的理學背景,建立在當時人們對于自由豁達的精神追求之上,紋樣設計寄情于山水花鳥,紋樣題材采用象形、諧音、隱喻等形式,傳達了吉祥寓意的核心主題,富有濃厚的裝飾意趣。對于現代古典女裝的設計起到了啟示的作用,現代的蘇州宋錦借鑒傳統的組織結構手法,在幾何紋樣的構圖統轄下,將嚴謹而又細膩變化的吉祥、自然花卉紋樣內填其中,采用電子織機技術,結合現代裝飾題材,運用于古典風格的禮服、休閑服女裝設計中,使得服裝整體風格豐富變化、秩序明晰。
結語
在現代開放與合作的時代潮流的沖擊下,消費者的審美意識也在不斷提高,服裝的設計理念受西化影響漸深,但對于傳統設計理念的承襲和借鑒從未消減,女性消費者已經不再盲目追求服裝的外在形式,更加注重服用性能和精神層面的和諧共融。宋學思想的設計旨趣幽玄孤冷,其審美情致在繁雜的服裝風格中自成一體,這種儒雅淡泊的設計特點影響了現代古典風格女裝的穿著風范,現代女裝設計應該在發揚主流古典文化的同時,不能只做表面的形式的“借鑒”,應將宋朝“境存乎心而治其境莫如治其心”的理學思想觀念與現代古典設計相結合,更精準地把握宋服飾元素背后所蘊含的文化信息,對宋朝的理性審美抱以批判和繼承的客觀態度,才能將宋文化的神韻與意念綿延傳續。(本文作者:李克兢、劉天元 單位:中原工學院服裝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