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就業導向下高校服裝設計教學實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按照就業需求開展高校服裝設計教學,能使學生在學校獲得工作體驗,以便更好地順應就業市場的需求。本課題從教學的思路、內容、方法和考核4個方面入手,探究就業導向下高校服裝設計教學的實踐策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關鍵詞高校;就業導向;服裝設計;教學策略
1更新思路,突出教學的實踐性
服裝設計課程教學的目的是提高學生服裝設計創新能力,檢驗學生在實踐中運用服裝設計理論知識的能力[1]。這就需要教師積極更新教學思路,鼓勵學生參與實踐活動,強調服裝設計教學的實踐性。例如,教師可在學生完成設計圖之后,帶領他們進行圖稿成物操作和實物試穿等,幫助學生驗證服裝設計的可行性?;蛘咂刚堣b定人士引導學生全面認識所設計服裝的優勢與不足,提高他們的實踐創新能力。教師還應鼓勵學生把自己的設計和就業市場結合,幫助他們在實踐中積極思考,啟發思維,培養靈感,避免機械灌輸理論知識。
2關注市場,合理選擇教學內容
高校的傳統服裝設計教學往往強調讓學生掌握原理,因而選擇的教學內容以設計原理為主,很少結合市場的就業需求,導致學生應用服裝設計原理的能力較弱,對服裝潮流缺乏了解,對市場走向也不敏感,在畢業之后難以找到合適的崗位,不利于就業。因此,教師在選擇服裝設計教學內容時應以就業為導向,密切關注市場。在基礎教學期間,教師可選擇優秀的省級、國家級教材,整合教材內容,將服裝結構設計教學內容歸納為人體結構和制圖基礎、上衣、褲裝、裙裝、領、袖等部分。在學生的能力提升期間,則要主動考察走訪國內和國際服裝市場,收集有關于服裝設計的新技術、新設備、新工藝等資料,把握服裝設計專業雜志與網絡等潮流資訊,并將其快速傳授給學生,確保教學內容和服裝產業、服裝企業密切結合,形成符合就業需求的完整教學內容體系。
3工作導向,改進課堂教學方法
高校服裝設計教學以工作為導向,打破學科框架的限制,將工作過程需要的知識作為主要教學部分,把特殊工作任務作為服裝設計理論和實踐知識的載體,基于就業需要的服裝設計師職業發展規律組織課堂教學,訓練學生職業能力[2]。例如,在服裝結構設計教學中,教師就可聯系服裝生產工作實際,在理論知識方面強調各個服裝款式的規律,辨識結構原理,讓學生在掌握分析服裝款式要點的同時,繪制各種各樣的服裝紙樣,掌握制作坯布樣衣的方法,再由人體試穿并修改紙樣。經歷所有工作流程,最終把服裝從紙樣轉化為實物,這種新穎的教學方法能有效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對于成衣工藝課程教學也是如此,這不是簡單的裁縫操作,需要學生在服裝設計教學實踐中從基本工藝開始學,縫制樣式各異的服裝基礎零部件,在深入理解結構紙樣之后獨立成衣,整個過程都需要學生親自體會、反復練習,對所有服裝的設計和制作都有更直觀的了解,啟發他們自主學習和探究,提高教學效果。
4調整考核,提高學生綜合能力
考核是在國家教育體制之下,促使學生積極學習服裝設計知識的有效方式,但高校服裝設計的傳統考核以理論考核為主,忽視考核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就業素質,導致學生也忽略實踐學習和訓練[3]。高校教師要結合服裝設計就業需求調整考核,督促學生提高實踐操作能力和綜合能力。換言之,應基于就業市場對服裝設計人才的考核標準,調整高校服裝設計教學考核。通過這樣的標準讓學生適應今后服裝企業的考核方式,有針對性地學習服裝設計知識,提高就業能力與綜合素質。例如,將服裝設計考核重點放在學生平時掌握知識的程度和運用知識的能力之上,題意新穎、試題內容豐富,讓學生在解答考題時充分發揮創造性思維,不受標準答案的約束,鼓勵標新立異,只要理論有據就應得到肯定。課程成績[4]主要是評定學生在課程教學中的表現,考核時應注意將其貫穿到學生學習課程知識的整個過程,包括出勤、學習態度以及完成課內外作業、日??疾槌煽兊鹊龋瑢⑵渑c考題成績結合,最終形成學生的考核成績。
5結語
服裝業的創新發展對高校提出更嚴格的服裝設計教學要求,作為教師必須適應服裝業的發展和就業所需,注意在日常教學實踐中更新思路,突出實踐性,同時關注市場需求,合理選擇教學內容,基于工作導向改進教學方法、調整考核,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促進服裝設計教學和學生就業之間的銜接,向社會輸送更多優秀的服裝設計人才。
作者:童輝 單位:武漢設計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