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論文中心 正文

    談土族服飾文化數字化保護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談土族服飾文化數字化保護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談土族服飾文化數字化保護

    摘要:在當今信息化時代,人類的生活方式不斷發生著變化,通過數字化技術手段對土族服飾文化加以有效保護、開發、利用已成為趨勢。文章通過對土族服飾特色說明,土族服飾現狀的介紹,提出土族服飾文化數字化的必要性、可行性,進而對土族服飾文化數字化資源庫建設提出了構想;并將土族服飾文化元素內容和類型進行表述;構建土族服飾文化數據庫服務平臺架構流程圖;實現土族服飾數據庫的檢索、瀏覽、結果顯示與處理、信息管理等功能,為土族服飾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與發展決策提供參考,實現民族服飾文化數字化保護模式的創新。

    關鍵詞:土族服飾;數據庫;數字化

    民族服飾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民俗文化的重要元素,體現著一個民族的審美情趣和民族性格;體現了少數民族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發展狀況;承載著一個民族歷史演進的諸多信息,蘊含了這一民族特有的精神氣質、智慧結晶、思維方式等諸多方面的內容,對民族服飾文化的數字化保護是發掘民族民俗文化的寶貴資源。

    一、土族服飾特色

    土族是我國五十六個民族之一,其主要分布在我國青海省的互助縣、民和、大通,甘肅的天??h和紅古區,青海省互助縣是我國唯一的土族自治縣,由于其民族服飾特色,被譽為“彩虹之鄉”。土族人民勤勞智慧,在其悠久的歷史發展過程中,不斷遷徙探索,與多種民族和客觀自然及社會環境長期融合發展,逐漸形成其特有的民俗文化;從外在看來,最能表現土族特色的元素就是其服飾。在2008年土族服飾入選到國務院公布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中。(類別:民俗;項目序號:1022;編號:Ⅹ-115;申報地區或單位: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縣、互助土族自治縣文化館)??傮w上來說,土族服飾是小領,大襟,開叉,長短結合;且喜歡裝飾,就是用盤繡技藝,其所為“無處不花處處花”;最典型的就是豐富多彩的頭飾,如“扭達”“包頭”等,以及秀蘇——彩虹袖,用黃、紅、白、綠、藍五種顏色,分別象征土地、豐收、太陽、信仰、生命、天空。這也體現土族人民熱愛向往幸福生活,勤勞智慧,崇尚自然,信仰虔誠的生活信念。

    二、土族服飾文化數字化保護的必要性與可行性

    當今社會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全球化的不斷推進,世界民俗文化不斷融合,不斷改造著現代人的生活,土族傳統的生活方式正在受到沖擊,民俗文化中諸多元素正在被淡化,繼而因缺乏有效傳承而逐漸遺失。尤其是土族服飾正在被大眾化、簡潔化、明快化、機械化生產的現代服裝所取代。隨著我國于2004年加入聯合國《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以來,中國在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政策制定、名錄體系建設、資金投入、法制建設方面都卓有成效。少數民族服飾文化的保護和傳承已經成為全社會的共識,有效地保護傳承,使其更加便于開發利用,推動文化創意,增強地區旅游業的發展,提升不同民俗文化間的交流互鑒,服務于全人類。

    三、土族服飾文化數字化保護思考

    自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以來,由于信息技術的大力發展,信息數字化、網絡化程度不斷提升,土族服飾文化元素信息化數量不斷增加;但總體呈現數字化資源分散,查找精度低,資源內容淺顯,數字媒體形式單一等特點,不利于深入的了解和系統學習。如何將土族服飾諸多元素系統化的通過數字化手段采集、存儲、處理、展示,實現土族服飾文化標準化的數字化傳播、傳承與利用;從而建立土族服飾文化特色資源庫,將土族服飾文化進行系統的有條理的整理和再現,形成形象、有效、便捷的共享資源,以達到挖掘、保護、拓展土族服飾文化資源的目的,推動旅游、服飾、文化創意等相關產業發展,為社會不同層次的需求提供服務。運用數字化展示形式對土族服飾進行保護與宣傳,是一個從實體到虛擬的突破。以虛擬現實技術、多媒體交互技術、全息投影技術等新媒體技術為支撐,結合現階段數字化展示的發展趨勢,對土族服飾數字化保護形式進行設計與構思,既能實現對土族服飾的保護與傳承,又能達到宣傳、挖掘、拓展、應用土族服飾文化的目的,以求服務于人們的生活需求。應用數字化技術對土族服飾文化進行全方位的搶救與保護,用現代科學技術手段對土族服飾文化進行科學的管理與開發、保護與傳承,既是民族文化保護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手段,也是一項十分緊迫的工作,它們傳遞著一個民族的歷史和文化。

    四、土族服飾文化數據庫建設構想

    土族服飾文化數據庫建設是一個長期的綜合過程,包括后期的應用和維護,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所以應由文化職能部門牽頭,統籌規劃,吸納信息工程技術人才、土族文化專家學者、土族文化傳承人或一些文化專業部門和信息工程專業部門通力合作來完成。通過土族服飾文化數據庫的建立,對中國土族服飾文化非物質遺產的搶救與保護、深度開發與利用以及土族服飾文化數字化工程建設提供有益的經驗和示范。

    (一)土族服飾文化數據庫建設原則民族的,則是世界的。土族服飾文化數據庫建設應本著可持續發展建設,可持續利用的目標高標準立項;形成數據平臺標準統一、內容精準獨立、路徑安全可靠、調取方便快捷等原則的資源庫。

    (二)土族服飾文化數據庫建設形式構想土族服飾資源主要以文字敘述、圖像記錄、視頻記載、音頻記錄等形式為主。通過對這些資源的分門別類的數字化采集、加工、存儲,形成數字化土族服飾資源利用管理服務平臺。其中土族服飾文化元素可分為:土族服飾文化概覽、土族服飾式樣、土族服飾裝飾、土族服飾“盤繡”、土族服飾文化探究五個子項,見表1。

    (三)土族服飾文化數據庫服務平臺通過圖文掃描、錄音錄像、三維掃描、數值建模、數字動畫、虛擬現實等技術對服飾資料元素進行數字化采集、分類、編輯、制作,便于數據的入庫和檢索,建立可利用的管理服務信息系統,形成資源瀏覽、資源下載、資源檢索等功能。用戶可以通過服飾資源元數據、服飾資源內容、全文數據,檢索自己需要的相關服飾資源。檢索后可以在線瀏覽相關PDF文檔、圖片和在線播放音視頻,進而根據權限匹配進行相關下載。同時在服務平臺上搭建線上交流平臺,實現跨地域實時交流,為土族服飾文化傳承者、研究者、學習者再造空間,充分發揮應用者的能動性、自主性。土族服飾文化數據庫架構流程見圖1。

    五、結語

    土族服飾文化是土族人民生活的寫照,蘊含著豐富的民族精神和生活智慧,蘊含著獨特而豐富的民族歷史文化價值。在當今的信息時代,運用數字化技術手段,對其進行有效地保護、傳播、挖掘、利用;是對獨有民族的最好尊重,讓其走出地域,走向世界,促進民族間的交流,增進民族融合,更好地服務于世界,滿足人們對特色文化的需求;同時也促進土族民族區域經濟文化的發展豐富,助力提升土族人民生活,讓土族民族之花綻放得更加燦爛。加強對土族服飾數字化保護與傳承,是數字化技術發展的重要成果,唯有這樣我們才能將土族服飾非物質文化遺產加以有效保護和傳承,讓數字化技術把土族服飾這一獨特民族服飾文化在內容上和形式上進行真實的再現。

    參考文獻:

    [1]漆亞莉,申啟明.民族服飾資源數字化保護與開發探索[J].學術論壇,2014(10):123-127.

    [2]馬光星等.土族文化概覽[M].西寧:青海人民出版社,2012.

    [3]孫玉芳,鄔紅芳.民族服飾元素數據庫應用系統開發[J].天津工業大學學報,2011,30(3):29-33.

    [4]張生寅等.中國土族[M].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2011.

    作者:李武偉 李繼曉 單位:青海師范大學圖書館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成人毛片免费观看视频大全| 亚洲av成人精品网站在线播放| 成人性生交大片免费看| 欧美成人精品第一区| 无码国产成人av在线播放| 国产成人综合欧美精品久久| 国产成人欧美视频在线| 一级成人理伦片| 成人免费在线播放| 亚洲av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成人在线视频| 国产成人免费电影| 欧美成人亚洲高清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无码AV一区二区| 色综合天天综合网国产成人网| 国产成人手机高清在线观看网站| WWW四虎最新成人永久网站| 国产成人综合在线观看网站| 色综合天天综合网国产成人网| 国产成人久久精品二区三区| 成人免费视频网站| 窝窝午夜看片成人精品| 国产成人免费电影| 成人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青青草成人免费| 国产成人19禁在线观看| 成人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亚洲成人网在线观看| 成人无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婷婷成人久久av免费高清| 成人字幕网视频在线观看| 色窝窝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人网站| 国产成人av在线影院| 成人午夜性影院视频| 成人男女网18免费视频| 欧美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www成人免费视频| 欧美成人性色区| 精品久久久久久成人AV| 精品人妻无码一区二区色欲产成人| 国产成人AV一区二区三区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