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俄羅斯護理醫學研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修道院的修女很久以前就無私地為病人服務,但當時還沒有普及到一般婦女。古羅斯直到10世紀,自公爵夫人沃列卡建立醫院,才開始招收婦女在醫院從事服務工作。16世紀宗教會議頒布法令,召收婦女到收容院工作。1612年在特洛伊采-謝爾蓋也夫斯克(Троице-Сергиевский)修道院的領地建立了醫院,1618年在特洛伊茨科(Троицкий)修道院附近建立了首所(現代意義上)的醫院,隨后于1650年在安德烈也夫斯科(Андреевский)修道院也建立了醫院。史料雖然沒有記載,但也有可能在這些醫院已經有婦女從事護理工作。
2俄羅斯護理醫學的發展時期(18世紀)
1715年根據彼得一世的法令創辦了一些教育館,并有許多婦女在這些教育館工作。大約1707年,在莫斯科建立了第一所非宗教醫院,為吸引更多的婦女到醫院工作,彼得一世還頒布了法令不再允許退伍軍人擔任醫院護理員。1735年醫院已形成了一些基本規章制度,其中包括婦女的工作職責,如除草、洗床上用品等。1763年在莫斯科成立了巴甫洛夫(Павловский)醫院,在該醫院已有專門為病人服務的婦女(這些婦女多是寡婦或是軍人的妻子),但是這一時期還沒有出現專門的護理訓練。
319世紀的俄羅斯護理醫學
有學者稱1803年俄羅斯就出現了“護理”職業,這還存在爭議,但可以肯定的是在19世紀初已對女性護理人員開始了職業培訓。1818年成立了“寡婦慈善專科學校”,并在一些醫院附近相繼開設有女護理員培訓班。也有一些學者認為,女護士在俄羅斯最早出現于1841年,即在成立第一個女護士協會(圣特洛伊茨科)之后。1854年也•穆•巴魯妮娜(Е.М.Балунина)創辦十字護理協會,她被認為是俄羅斯護理醫學事業的主要奠基人之一。她在克里米亞半島戰爭中表現出了很高的組織才能,戰爭結束后回到祖傳領地――特維爾斯克省(Тверский),并在那里組建了專為農民治病的診療所(可以這么認為她還是鄉村醫院的主要奠基人之一)。恩•伊•比拉果娃(Н.И.Пирогова)是一名偉大的外科醫生,她曾是十字護理協會的領導人,在任期間積極采取措施以吸引婦女參加護理工作,并支持護理人員采取新措施。
420世紀的俄羅斯護理教育改革
1909年在莫斯科建立了瑪爾法•瑪爾茵斯科寺院,1911被更名為女護士中心。1914年因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護理協會的職能有所改變,轉為大批地培訓護理人員。據統計,1917年之前俄羅斯已有1萬名女護士。1917年8月26日在莫斯科召開了全俄女護士代表大會,并在此次大會上宣告成立了全俄女護士協會。1920年建立了第一批醫學學校,開始培養女助產士、護士、衛生員。1927年頒布護士條例,明確了護士的護理職責。1934~1938年共培養了9千名護士,建立了967所醫學衛生學校(分校)。1941~1945年蘇聯衛國戰爭期間,一大批護士在紅軍醫院救護傷病員以及與流行病抗爭中發揮中巨大的作用,46位護士被授予國際紅十字勛章。60年代在奧德薩等四個城市成立了國際紅十字會分會、醫療志愿者協會。1942年創辦了《醫學護理》雜志。50年代醫學學院改革,蘇聯建立了中等專業護理教育體制。1994年成立俄羅斯護士協會,并參與國際護理協會的工作。1995年首次在莫斯科醫學院設立高級護理教育系。如今在俄羅斯絕大多數醫學院校均開設有高級護理專業,護士的地位和待遇也有所上升,但總體來說,人們對護理職業的認識還很偏見。不只在俄羅斯,在中國狀況也大概如此,所以我們呼吁全世界,提高對護士在醫療工作中重要性的認識,給予他們更多的尊敬,更好的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