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人才培養體系電子商務論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商科類高職電子商務專業人才培養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人才培養目標和職業面向不明確由于電子商務應用越來越廣泛,知識更新過快,社會對電子商務人才的能力要求在不斷提高,特別是實踐能力的要求。而商科類高職院校該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還是沿用原來的市場營銷類培養目標,或者在一些本科院校的培養目標基礎上加以修訂,沒有跟上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需求做及時的修訂。同時,職業面向也不明確。許多新生在入學后,不知道該專業的培養目標是什么,應該學什么,將來可以做什么樣的工作,甚至有學生到畢業時都對這些問題一知半解。這就導致學生達不到培養的目的和要求,得不到社會的認可,造成社會需求和學校人才培養脫節。
(二)課程體系不夠完善
由于培養目標和職業面向的不明確性,導致了人才培養方案中課程設置的不合理性。課程沒有少開,內容沒有少學,學生感覺什么都學,但是又感覺什么都學不到。課程設置雜亂無章,無體系可循,前后沒有銜接,授課效果差。
(三)實踐實訓內容單調
商科類高職電子商務專業知識的掌握和運用,離不開實踐應用。但目前大部分該專業學生只能通過一些C2C平臺進行網上開店實踐,或者通過一些電子商務軟件進行模擬實踐。前者由于貨源和信譽等原因大部分網店都開展不下去,后者由于軟件功能所限,也只能是紙上談兵而已。
(四)人才質量保證體系不健全
畢業生就業狀況不理想,就業率雖高,但就業的首崗勝任能力較差,工作變動頻繁,缺乏把電子商務專業工作作為自己的理想和追求,總體上人才培養效益和市場適應性偏低。究其原因,歸根結底還是沒有良好的人才質量保證體系,沒有培養出合格的人才。
二、商科類高職電子商務人才培養目標體系的建立
(一)確立電子商務專業人才工作崗位
通過對電子商務相關行業企業的調研,以及對其它企業中與電子商務相關崗位的詳細分析和論證,將電子商務行業劃分為三大類工作領域:技術類工作領域、商務類工作領域、綜合管理類工作領域。根據工作領域,結合商科類高職院校的學生知識技能水平,以及社會對電子商務人才的需要現狀,電子商務專業畢業生的主要崗位建立在這些條件基礎之上出現了以下五個主要崗位:企業網絡營銷崗位、網上國際貿易崗位、新型網絡服務商內容服務崗位(網站運營崗位)、電子商務支持系統推廣崗位(網站推廣崗位)、電子商務創業崗位。
(二)建立電子商務專業人才培養目標體系
技能型、創新型以及應用型高素質人才是高職院校人才的培養目標,同時也是國家對其提的要求,考慮到國內外電子商務發展的實況,社會上對電子商務專業人才的需要,電子商務人才五個主要就業崗位對其技能的需要,和各大高校對其專業的建設和規劃,與此同時研究知名電子商務企業和知名企業的電子商務人才觀,確定了商科類高職院校電子商務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體系。根據市場需求,積極踐行工學結合,理實一體的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從課程設置到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體系進行改革,構建“面向市場,服務社會,把握技術,熟知技能”的人才培養模式。
(三)根據崗位職業能力需求重構課程體系
建立在市場調查的基礎之上,詳細地分析了五個主要的工作崗位和其工作崗位所應該做的事情,基本素質和知識能力以及崗位素質和技術能力這兩組工作崗位相對應的能力集合便油然而生了。其中主要的基礎元素是職業素質和基本能力,而與崗位相對應的專業核心能力是關鍵。專業核心能力要與企業社會需求相一致,這是構建專業課程體系的關鍵。在進行工作崗位核心能力分析時,發現企業網絡營銷崗位和網上國際貿易崗位核心能力相近,新型網絡服務商內容服務崗位和電子商務支持系統推廣崗位核心能力相近,可以放在一起分析。
(四)制定科學的人才培養計劃和課程體系
依據電子商務專業人才培養目標體系,以及工作崗位的基本素質要求和核心能力要求,結合商科類高職學生的知識技術能力和對其職業生涯的規劃安排,制定出符合商科類高職學生特點的人才培養計劃和課程體系。整個課程體系中,強調計算機應用和英語是基礎,專業課程中電子商務概論、網絡營銷、網站運營與管理是重點。培養計劃強調電子商務領域中網絡營銷應用能力的培養是核心,加強課程實踐內容的比重,保證實踐教學比例要高于理論教學,即實踐教學課時:理論教學課時大于1:1比例,重點培養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該培養體系根據學生的職業發展規劃,設定了五個不同的工作崗位培養目標。同時,設定在不同的培養階段有著不同的培養目標和內容。在大學的第一年,基本的學習任務是基礎公共課程,此外還需要對其相關的基礎知識做到了解,對學生的核心要求是培養其基本素質和專業基礎知識。在大學的第二年,建立在學生基礎知識學習的基礎之上規劃自己的職業方向,將自己未來職業發展的方向落實下來,在這一時期對學生的核心要求是培養其專業技術能力和專業素質,向著具有高素質的電子商務人才而發展。在大學的第三年,對其學生的核心培養方向是電子商務有關應用領域的商業實踐能力。
在人才培養體系的構建過程中,要充分意識到實踐能力的培養是重中之重。為此,要加強實踐環節的教學,特別是要整合課內外的實踐教學,形成完善的實踐教學體系。相應的做法有:加大實踐環節教學比例,加強課程實訓、實踐項目實訓、頂崗實習、畢業實習等實踐環節的內容訓練。通過豐富多彩的實訓實習項目的開展,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把學生的可持續發展能力貫穿于該專業培養計劃的始終。
三、商科類高職電子商務人才培養方法體系的建立與實踐
(一)實踐先行,改革教學方法實踐動手能力不僅是培生學生的重點方向,也是教學改革的主要方向,其主要的方法是技術能力結合應用技能,此外,大量的實踐環節也是必不可少的。在專業課程的教學過程中,設立案例教學和技能實踐項目。以電子商務概論課程為例,該課程是一門綜述性、入門級課程,內容多而且雜,理論性特別強。在該課程的教學過程中,為了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和達到實踐為主的教學目的,增設了多個實訓項目,包括:網上購物體驗、網上支付、網上開店、網絡營銷方案實施等。針對多個實訓項目,也是有主次之分的,本課程以網上開店和網絡營銷實施兩個項目為主。網上開店項目的目的是讓學生把網店開起來,為以后課程的學習做準備;網絡營銷項目的目的是讓學生了解專業的定位。通過以上實訓項目,既豐富了課程的教學內容,又達到了課程的教學目標。
二)校企合作,加強校內外實訓基地建設
校內實訓基地建設,普遍的做法是建立電子商務實訓中心,主要功能是實現專業課程的實驗實訓項目。在此基礎上,可以再豐富一下,建立創業實踐實驗室,提供一個對電子商務創業感興趣學生進行學習交流的場所。但是企業實際運作過程同校內的實驗實訓教學存在著固有的不同之處,為了避免學生“眼高手低、難勝崗位”現象的出現,還需加大校企合作和校外實訓基地的建設。在大學一年級,可以安排學生去電子商務企業進行實地參觀學習,了解自己將來的專業職業面向;在大學二年級,可以和相關企業簽訂合作協議,安排學生進行短期的頂崗實習。在大學三年級,根據學生的職業崗位選擇,進行為期更長時間的頂崗實習,提升學生的崗位綜合能力。
(三)理實一體,提升教學團隊能力
學生專業能力的培養,相應教學團隊的建設是關鍵。為此,可以建立一只專兼職的教師隊伍。對于專職教師,我們提出的要求是:一個背景+兩個精通。即行業企業工作背景,加上精通電子商務專業知識和精通電子商務新技術。要求專職教師每年至少有一個月時間到企業進行頂崗鍛煉,以豐富自己的專業知識,并學習行業企業最新的技術和方法。兼職教師主要來自企業一線,要求具有豐富的實踐工作經驗,并且是技術業務骨干。兼職教師主要講授實踐性較強的課程,并在學生進行頂崗實習時,給予相應的指導。
四、學生質量保障體系構建與實踐
畢業生質量的高低主要體現在素質、知識和能力三個方面。結合商科類高職學生的特點,以及電子商務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建立了學生質量保證體系。
(一)重視教學評價對于課程教師的評價,在評價形式上,采用學生、同行、領導三級綜合評價系統;無論是教師的教學方法還是形式,或者是專業知識能力等都包括在評價的內容之上;每學期的其中進行一次評價和期末進行一次評價作為評價的時間安排,由此來促進教師在教學工作上的認真程度。
(二)改革課程考核根據理論夠用、重在技能的高職學生能力要求,應該把課程考核的中心放在學生能力測試上。為此,采用理論考核(占30%)+過程考核(占40%)+期末考核(占30%)的形式進行課程考核。
(三)進行課程評價以三年為一個周期,根據課程標準和課程培養目標,對每門開設的課程進行性綜合評價。課程評價的項目包括了眾多方面,比如說課程的標準、課程的內容、課程的順序等等。針對于課程的差異要進行撤換,對需要調整的課程進行及時調整,或者可設新的課程等。通過對商科類高職電子商務專業人才培養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提出建立電子商務專業人才培養體系。課題從人才培養目標體系的建立、方法體系的建立、質量保證體系的構建等幾個方面進行了透徹的研究和實踐。
五、結語
商科類高職院校在專業和課程體系的建設上,主要的依據是行業和工作崗位實際能力的要求。這種企校合作的方式有利于提升學生在實踐方面的能力,此外還需要培養具有綜合素質的人才,這樣才能夠滿足企業的需求。
作者:夏同勝 單位:徽商職業學院物流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