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面向產教融合的電子技術實驗室建設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應用型本科院校的培養目標明確了學校應該培養工程實踐能力強、具有創新創業意識、數字化思維和跨界整合能力的“新工科”人才,工科實踐能力的培養離不開工程實驗室的支撐。圍繞地方經濟的發展變化,對接地方的產業發展,深化產教融合、強化校企合作協同建設工程實驗室,是實現“新工科”人才培養的重要保障。以同濟大學浙江學院電子技術實驗室產教融合建設為例,提出了面向產教融合的電子技術實驗室建設思路和建設方案,有助于培養具有工程素養和專業知識的復合型、應用型人才。
【關鍵詞】產教融合;實驗室建設;工程素養;電子技術
引言
在黨的報告中關于教育的闡述中明確要求:“完善職業教育和培訓體系,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立足產業培養高端人才,校企合作、產教融合是大勢所趨。地方應用型本科院校的辦學特點是立足地方、服務地方、與區域產業發展協調一致,并且具有引領作用。產教協同育人是地方應用型本科院校培養應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徑,是化解傳統人才培養模式弊端的有效舉措。例如,以環杭州灣區域全面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為戰略導向,打造“互聯網+”、智能產業集群。地方高校發展應主動適應區域經濟的發展變革,變革人才培養模式與機制,突出區域性、應用型和創新性。推進產教融合、校企共建實驗室是地方高校主動適應產教融合的教育體制改革的重要內容。實驗教學是工科院校培養學生工程素養的重要環節,“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課程是實踐性很強的專業基礎課,涉及的專業領域廣,作為專業基礎課,擔起引領學生專業入門、激發專業興趣的重任,除了培養學生專業基礎知識能力,還要培養學生專業方面的價值觀,對專業的敬畏心、熱情和一絲不茍的工匠精神。同濟大學浙江學院基于產教融合模式進行電子技術實驗室建設,促進實驗教學的優化設計,改革實驗教學方法,完善實驗教學內容,實現實驗的層次化、多元化、開放化。
1基于產教融合模式的實驗室建設
1.1人才培養
將產教融合、協同育人貫穿人才培養的全鏈條,同濟大學浙江學院積極開展產業調研,企業積極參與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以及部分課程的日常教學、專業講座、專業課程設計和畢業設計;校企合作開展科研工作,引領領域內產業新技術發展,保障學生的工程技術能力與產業發展需求相匹配,提高學生的就業能力和創新創業能力。
1.2實驗室建設
在電子技術實驗室的方案制定和改建過程中,筆者所在團隊進行企業調研,讓企業人員參與培養方案的修訂、實驗內容的制定,聯合企業技術人員設計和開發實驗項目,由企業和教師共同開發實驗板,打通了實驗教學環節與企業所需實踐能力之間的壁壘。①提升實驗室管理人員和實驗教學人員的能力:大量新設備被應用到實驗室,對實驗室管理和實驗教學提出了新要求,實驗室管理人員和教學人員對提高實驗教學水平發揮著關鍵的作用,亟須提升相關人員的專業綜合能力;②積極開展產教融合、工學結合的聯合教研:定期組織校企雙方人員開展聯合教研活動,取長補短、優勢互補,共同鍛煉教師與企業專家的教學能力和專業實踐能力;開展“一課雙師”聯合教學,將校企雙方優勢相結合,真正做到產教融合。
1.3融合專業知識的教學和價值觀引領
產教融合開展實驗教學,在培養學生工程技術技能的同時,潛移默化地引入優秀的企業文化、企業精神,有意識培養學生攻堅克難的科研精神和新時代的工匠精神,培養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樹立積極向上的價值觀和職業道德,真正培養符合企業需要的技術技能型人才。
2電子技術實驗室的建設
2.1優化實驗教材
電子技術實驗涉及多門學科,實驗內容一般為驗證性實驗,包括實驗方法、實驗步驟、數據分析等,學生機械地按照傳統的實驗教材做實驗,不能提高學生對原理的掌握程度。筆者優化實驗指導書,要求學生在實驗前自主整理實驗原理,設計實驗步驟,培養學生對實驗的創新能力和設計能力。
2.2開放實驗教學過程
為了緩解實驗課時的限制,實驗教學往往采用教師講解、示范,學生動手操作的模式。使用線上教學資源開展實驗教學可以開放教學過程,如通過雨課堂進行實驗教學,教師可以利用雨課堂平臺預先把實驗課件和視頻上傳給學生,學生可以預習和復習實驗內容,使理論與實踐相互輔助,也可以在實驗教師過程中與教師互動,以便教師及時了解學生開展實驗的狀況。
2.3實驗分層次教學
學生對學習投入的精力、熱情不同,產生專業能力方面的差異。為提升學有余力學生的專業技能,電子技術實驗分為大綱必選項目和提升項目,實驗分層次教學結構框架如圖1所示。必選項目實驗目的是完成電子技術基礎性實驗,提升項目實驗目的是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學生可自主增加設計性實驗,如果科研項目來源于企業,則形成“產教研三位一體”的深度融合。
3實驗室建設成效
產教融合的電子技術實驗室建設,不僅體現在建設初期、中期和后期的各環節,還貫穿于整個實驗教學實施過程。(1)實驗設備的選型更科學。電子技術實驗室建設初期,引入企業專家進行實驗設備的選型和論證工作,實驗指導教師聽取企業專家的建議,既掌握了儀器儀表的技術性能,又兼顧了市場價格信息,為順利開展實驗教學和學科競賽做好鋪墊。(2)實驗項目設計更優化、靈活。電子技術實驗室建設過程中,吸取企業專家的建議,保證實驗內容的設計具有較高的學科價值和應用價值。教師與企業專家對接,打通教學與行業應用的壁壘,靈活地調整和增加實驗的部分內容。(3)完善實驗教學體系。電子技術實驗主要包括模擬電子技術實驗和數字電子技術實驗。隨著應用型本科和“新工科”建設對實驗教學重視程度的增加,同濟大學浙江學院實驗教學改革不斷深入,擴充了實驗內容和實驗形式,增加了綜合性實驗和設計性實驗(如仿真實驗),適應了新興產業發展,進行設計性實驗創設和綜合性實驗開發,完善了實驗教學體系,如圖2所示。
4結語
產教融合進行電子技術實驗室建設與實驗課程教學改革是培養應用型本科人才的重要途徑,有利于學生工程能力的提高,以及學生工程能力與產業技術銜接,強化學生對企業的了解和融合,有利于教師的技能隨著產業的轉型升級得以同步提升,更好地實現了產教雙贏。
【參考文獻】
[1]孟陽君,李燦.“產教融合”實驗室的建設及其在人才培養中的作用[J].科教文匯,2019,5(10):66-68.
[2]周偉,易軍,陳國榮.面向產教融合的物聯網工程專業實驗室設計與建設[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9,6(6):110-113.
[3]楊松.“新工科”背景下地方高校實驗室建設的探索[J].電子技術與軟件工程,2019,16(13):145-147.
[4]胡紅生,曹堅,周斌斌.應用型地方高校機電一體化系統設計課程群產教協同的課堂教學模式改革[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8,6(13):55-57.
[5]黎英,林標聲,洪燕萍.地方高校校企合作共建實驗室特征與功能探析:基于產教融合的背景[J].河北農業大學學報(農林教育版),2016,6(11):75-77.
作者:陳歡 單位:同濟大學浙江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