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校園景觀設計中地域文化符號的應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通過景觀展現學校的文化內涵,校園作為師生的重要活動場所,需要承載一定的文化內涵。在高校景觀設計中,要結合自己的專業特色、區域文化營造自己獨具地域文化屬性的校園景觀,為學生提供獨具特色的校園空間。主要探討地域文化在校園景觀設計中的設計表達,分析了陜南一些高校在景觀設計中存在的現實問題,闡述了地域文化在校園景觀設計中的意義,提出在校園景觀設計中融合地域文化的具體措施。
關鍵詞:陜南文化符號;高校校園;景觀設計;應用研究
高校校園作為一種多元文化的載體,承擔著社會與文化的雙重屬性。目前高校景觀設計呈現出“同質化”現象,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多方面,如地方的經濟狀況、學校的硬軟件條件等都影響校園景觀的營造。校園景觀人文精神的缺乏影響大學生人文修養的提升,所以,校園景觀在造景過程中應突出景觀的人文性與文化性,與當地的地域文化和歷史文脈相結合,形成以“保護、創新、傳承”為主線的景觀空間,以此展現高校校園景觀的文化特色,有效地營造特色人文景觀,從生態到空間全面展現地域文化。
1校園景觀概述
校園景觀作為景觀設計中一個特殊的空間形態,不僅要營造出良好的校園環境,還承擔著教化育人的重要功能。這種特殊空間造景,既要滿足學生最基本的生活需求,也要能夠體現出豐富的教育與文化價值。在造景過程中不只是簡單羅列景觀構成元素,更需要通過景觀深層次體現學校的歷史文化價值。高校這種特殊空間的景觀營造更多是需要從文化屬性入手,將地域文化與校園文化相結合,充分發揮文化育人的功能,創造具有文化特色、舒適宜人、活潑的校園景觀空間。
2陜南校園景觀現狀分析
通過實地調研陜南高校校園,老校區的校園景觀還能夠體現地域文化特色,而在新校區建設上整體景觀呈現出大而空的狀態,缺乏專業特色,校園景觀千篇一律。呈現的景觀形態大多都是宏偉磅礴的校門,入口景觀區視野開闊,對稱式布景,形成一種很空曠的景觀空間,缺少了微地形的變化和景觀層次,尤其是校門,作為校園的標志性景觀建設,應結合校園的歷史文化和專業特色進行設計,而現狀是更多高校一味追求宏偉氣派而忽略了校園的獨特性和文化性,導致校門景管建設缺少地域文化特色。校園內部缺少地域文化屬性,以至于進入校園后往往會忘記這是哪所高校,缺乏歸屬感和領地意識,導致校園的場所精神也逐漸消失。新校區景觀建設中,大草坪、硬鋪、景觀大道等元素成為了景觀設計的主要構景元素,忽略了校園的自身特色和當地的鄉土元素。因此,在高校景觀設計中,要以當地的自然環境為基礎,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從當地的風土人情、地形地貌、建筑形態、動植物形態等鄉土元素進行提煉,結合校園景觀,通過鋪裝、景建、小品、植物等元素呈現出來,形成具有專業特色、地域文化的校園空間,提高校園景觀的辨識度和認同感。
3陜南地域文化元素在高校校園景觀設計中的應用
每個高校的專業特色、發展歷程都不同,因此,校園景觀設計要與當地的城市風格、文化特色相結合,使校園景觀承擔起校園宣傳、文化傳承等功能,展現校園景觀的文化價值及景觀育人的功能。地域文化作為校園景觀構景的主要元素之一,對校園景觀造景起到非常重要的影響,地域文化元素可以增加校園景觀的歷史厚重感,彰顯地方特色。
3.1地域文化對高校景觀設計的影響
地域文化在景觀設計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對校園文化的影響體現在各個方面,高校景觀在營造手法與表達效果上,都與陜南地域文化有著或多或少的聯系。
3.1.1地域文化使校園景觀更具地方屬性。高校作為城市的一部分,對城市文化的宣傳也有一定的義務。在校園景觀設計中,將這些地域文化元素提煉演變運用到設計中,使校園景觀彰顯文化特色,充分體現文化的延續性,反映地域文化的民族性和傳統性。
3.1.2地域文化使校園景觀更具歷史厚重感。可以通過原有的植物、建筑、雕塑小品等元素體現校園文化的厚重感,歷史文化痕跡通過景觀載體折射,體現歷史與校園文化的結合,使校園景觀更具地方特色。
3.1.3地域文化使校園景觀更具自然生態美。受地域文化的影響,校園景觀在造景過程中,要考慮到自然環 境、氣候、地形地貌、水系等一些自然形態,分析這些自然形態,保留與改造并舉,再融合人文景觀,在校園景觀設計中體現自然生態美。
3.2高校景觀設計中陜南地域文化元素的應用
在具體景觀設計中,陜南地域文化元素在高校景觀設計中的設計表達。
3.2.1植物配置方面。植物造景是園林設計中的重要構成要素,傳統植物造景文化對傳統文化的傳承起重要作用。高校景觀設計中在植物設計方面應遵循“適地適樹、因地制宜、以鄉土樹種為主”的原則,盡量選用當地鄉土樹種,既可以保障成活率,也可以體現地方特色。在陜南高校植物配置方面就可以選用陜南的鄉土樹種,如漢桂(漢中市樹)、山茱萸、陜西衛矛、銀鵲樹等植物作為行道樹或觀賞樹種。在具體設計中,教學區應選擇樹形優美,觀賞價值高的樹種,建筑物周圍要考慮植物的高度,避免影響室內采光和通風;休閑活動區可以選擇樹形優美、季相豐富的喬木,再配以花灌木和色彩艷麗的草坪花卉,豐富植物形態;學生生活區多采用自然式配置法,多選用具有季相變化的花灌木,營造出四季不同的景觀,忌栽植有毒、帶刺、刺激性氣味的植物;體育活動區應栽植高大喬木,配以花灌木,起到一定的遮陰作用。
3.2.2鋪裝方面。硬質鋪裝作為校園景觀設計中的底界面,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陜南地域文化元素可以通過鋪裝的形式傳承文化,通過運用一些具有象征意義的符號、紋樣、書法、歷史故事等賦予鋪裝景觀以特色的文化意義、地域特色,比如可以提取羌族刺繡的紋樣用于地面鋪裝肌理或者鋪裝紋樣;也可以提取高校建校以來的發展歷程,并運用在鋪裝設計上,宣傳高校文化;也可以提取朱鹮的形態、茶葉(種茶、收茶、洗茶、曬茶)這一系列形態、漢江的形態等用于鋪裝設計,豐富校園文化,讓其地面鋪裝多樣化,形成校園一道二維的景觀畫面,體現獨有的校園文化和特色。
3.2.3景觀小品方面。景觀小品是校園景觀設計的的點睛之筆,景觀小品設計時往往要融入文化背景,地方高校景觀小品的設計可以和地方區域文化、高校文化相融合,形成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校園空間。景觀雕塑可以選用高校的杰出人物、提取特色專業元素、地方特有的人文歷史等元素,在景觀塑造中聚集、沉淀陜南地區所具有的多種鄉土要素,傳遞地方特有的歷史傳統與文化底蘊,充分體現文化的延展性,反映地域文化的民族性、傳統性;校園照明設計的外形也可以提取當地的風土人情、歷史人文等元素,比如可以提取朱鹮的形態用于廣場燈的外觀形態,以此形成具有趣味性的藝術存在體,讓校園景觀更加活潑、靈動、獨特,從而避免校園景觀千篇一律。小品景觀設計要遵循人體工程學,注重感官效果和使用體驗,符合學生的使用需求,在滿足功能性的同時也要滿足審美性。3.2.4建筑設計方面。建筑作為景觀設計的主要構景要素,在景觀設計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建筑風格要與城市整體風格相一致,融入城市大環境。建筑屋頂可采用陜南屋頂的形態,懸山屋頂,穿斗結構,屋面鋪小青瓦,與整個空間形態融合,使人們一進入這個空間就能感受到陜南文化的氣息,具有陜南文化符號,使空間具有識別性,加強學校的地域化特色,提升師生對空間場所的認同感,形成具有特色的校園文化。
4結語
高校作為一個特殊空間,是師生生活、學習的重要場所,校園景觀氛圍對學生價值觀的形成也有一定推動力。所以校園景觀的設計需要結合文化,有助于學生形成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高效校園景觀設計要以自然環境為載體,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從當地的歷史人文、建筑風格、風俗習慣、民族傳統等方面提取元素,通過學校的建筑風格與色彩、道路、鋪裝、景觀小品、植物、材料等要素體現出來,使校園景觀在傳承傳統文化的同時,也能具有自己獨有的特色,使高校景觀在自身歷史文化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升師生對空間場所的認同感,形成特色校園文化,實現地域文化與校園景觀的融合,為學生營造一個活潑、靈動、自由的校園環境。
參考文獻
[1]吳曼.傳統茶文化元素在園林景觀設計中的應用研究[J].福建茶葉,2017(3):260-261.
[2]余力.中國傳統元素在現代園林景觀設計中的應用[J].中國茶葉,2013(10):110-113.
[3]沈濤.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在現代園林景觀設計中的應用[J].室內裝飾,2014(21):16-19.
[4]張赟.茶文化背景下的公共設施設計研究[J].福建茶葉,2016(3):269-270.
作者:崔茹 單位:陜西理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