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綠色經濟發展及影響因素研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本文綜述了長沙市近年來綠色經濟化發展情況,并通過Tobit模型分析了產業結構調整、科技進步、人口規模、外商投資及環境規制對長沙市綠色經濟效率的影響。在此基礎上,本文提出了一系列的效率提升路徑,嘗試提高長沙市綠色經濟化發展水平。
關鍵詞:綠色經濟效率;Tobit模型;影響因素;提升路徑
長沙市自十二五規劃以來著力打造資源友好、環境友好的新型綠色城市,構建資源環境經濟的三態平衡模式。但近年來隨著經濟規模與經濟增速的逐步提升,城市生態環境與城市經濟發展之間的矛盾日益加劇,環境壓力、資源壓力成為政府至企業不得不面對的一大難題。如何解決經濟與環境之間的矛盾,也直接影響了長沙市的綠色發展水平。因此,有必要將綠色經濟效率的概念引入計算當中,將經濟與環境的權衡關系進行實質性量化,分析其綠色發展現狀,探究其綠色發展機理。
一、長沙市綠色經濟發展現狀
隨著近年來人們環保意識的提升,同時在政府積極的宣傳規劃下,長沙市開展了“清霾、碧水、靜音、凈土”四大行動,讓水質和空氣質量逐年上升。數據最有說服力:長沙累計淘汰黃標車7萬余輛,核心城區投入智能環保渣土車700多臺;主城區101個排污口實現全面截污、污水處理率達96.8%;2015年空氣質量優良天數258天,較2014年增加31天,優良率提高8.5個百分點,2016年截至5月31日,長沙市空氣質量優良率為70.4%,優良天數比去年同期增加15天,優良率提高9.5個百分點,主要污染物PM2.5和PM10累計平均濃度分別較去年下降19.7%、7.0%;啟動黑臭水體整治工程,建成區污水處理規模達163萬噸/日。三年造綠大行動也開始結出碩果。行走在環城綠帶岳麓大道—桐梓坡段,在12000多棵綠植的點綴下,1.5公里長的道路綠意盎然。總長11.8公里的環城綠帶望城區段充分融入海綿城市理念,帶狀公園和點狀公園串接起來好似“長藤結瓜”。長韶婁高速出入城口兩廂新增綠化帶面積2萬余平方米,小型文化廣場滿足了周邊市民休閑需要。截至今年5月,全市新增綠化面積68.19萬畝,其中2015年新增造林10萬畝、綠地9000畝,拆墻透綠開放綠地208.47萬平方米。
二、長沙市綠色經濟影響因素分析
運用計量經濟學模型Tobit模型,將產業結構、科技進步、人口規模、外商投資及環境規制五大因素的變量進行計算得出。(見圖1)(1)產業結構高級化與綠色經濟化程度呈正相關。說明產業結構優化與長沙市的綠色經濟效率提升呈同向變動,因此有必要繼續推進產業結構的高級化發展。政府應對高精尖技術產業,尤其是綠色循環技術企業給予大力扶持,對企業清潔生產的成本進行一定的補償,促進市區內大中型企業生產模式的綠色轉型。(2)技術創新對綠色經濟效率呈正向影響,但其回歸系數較小,證明其影響過城市中存在一定“回彈效應”。新技術一方面能帶來資源使用效率的提高,另一方面也衍生出新的資源需求,兩者相互抵消,呈現一定回彈趨勢。(3)環境規制與綠色經濟程度呈顯著的正相關,意味著環境規制可以對企業排污進行直接其強力的限制,在獲取經濟利益的同時,也要考慮環境成本及其他利益相關者,這很好地減少了企業生產加之于環境地壓力。(4)人口規模因素則產生負面影響。人口規模反映了當地的勞動力規模,人口規模的提升意味著勞動力潛力的提升,這是城市經濟發展的必要因素。但人口的轉移流動也對當地的生態環境產生了巨大壓力,就長沙市而言,人口對于環境的壓力較其產生的經濟價值更大。(5)外商投資規模同樣產生負面影響。湖南省近年來承接外商轉移企業較多,外資對于中部地區的經濟拉動作用也十分明顯。但外資企業通常伴隨高污染、高消耗,因此才會向經濟欠發達地區進行轉移。3長沙市綠色經濟效率提升路徑。
三、根據長沙市近年來綠色經濟的發展程度和綠色經濟的測度情況,提出幾點提升路徑
第一、大力發展科技。以科技進步推動環境優化;技術進步可以極大提高長沙市綠色經濟化程度,政府應當以科技進步為著力點,吸納高附加值人才。第二、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政府必須在企業產業結構調整中起到積極作用,對于排污企業施行高額處罰,對于清潔生產及轉型困難企業予以生態補償。第三、做好環境規制工作。長沙市主要工業污染來自高污高排企業,促進這些企業清潔生產是減少城市工業污染的直接舉措。第四、拿捏好人口規模和外商投資的作用。長沙市應在人口政策上要予以調整,吸附高科技高水平人才,轉移大量勞動力密集型人口。同時注重提升外資質量,讓外資企業也受到環境保護政策的監管,不要讓其肆意排污。
四、結語
長沙市近年來在城市綠色發展方面碩果累累,但是還有許多問題沒能得到妥善解決,政府應當在產業結構調整中扮演積極的角色,施行環境規制,吸納高科技高價值人才,鼓勵外商投資,大力發展科技,這樣才能達到高水平的綠色發展。
參考文獻:
[2]李志華,于洋,陳利,甘靜靜.長株潭城市群生態空間優化研究[J].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13(05):33-39+72.
作者:張子悅 單位:湖南農業大學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