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美國退出TPP下中國對外貿易經濟的影響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特朗普在當選總統后便立刻宣布美國退出tpp,引起亞太地區經濟形勢的風云巨變,其對中國的經濟所造成的影響之大不言而喻,由此引發了社會對中國對外貿易經濟在逆全球化背景下中國應如何抓住機遇迎接挑戰,提升本國在世界經濟中的話語權等問題的深刻探討。因此,本文從美國退出TPP的背景入手,分析了美國退出TPP的原因,以及此事件對中國對外貿易經濟的影響,并且本文從做好國際貿易角色的定位,勇于承擔經濟大國的責任、抓住“一帶一路”發展機遇,推動雙向投資等方面提出了對策建議。
【關鍵詞】逆全球化;TPP;中國經濟
一、美國退出TPP背景簡介
TPP(Trans-PacificPartnershipAgreement)實質上是國際金融危機重創美國經濟之后,美國奧巴馬政府為擺脫經濟困境,并且期望在一定程度上牽制中國經濟快速增長、拆分東亞經濟整合的戰略目標而構建的經濟利益基礎。同時它也是是美國奧巴馬政府長期以來宣稱的“重返亞太”戰略在貿易與經濟上的體現。TPP的諸多限制決定了中國基本被排斥在外,這也被認為是中國在未來全球化貿易的談判當中被邊緣化的起點和征兆。一個不包括中國的TPP,顯然會使中國福利受損,貿易條件惡化。然而,一個讓全世界意料不到的事情在2017年發生了,商人特朗普成功當選美國總統,并且宣布退出TPP。美國退出TPP,使得亞太地區的政治經濟局勢發生了重大的轉折,很多不惜一切代價要加入TPP的國家,諸如日本、新加坡等國家的處境極為尷尬,同樣對中國的經濟貿易也產生了不容忽視的影響。美國退出TPP對中國對外貿易經濟有利有弊,引起了社會各界的熱議,迫使中國政府正努力尋求適應當下國際社會政治經濟變動、謀求本國對外貿易經濟更快更好發展的戰略決策。
二、美國退出TPP協定的原因分析
(一)美國的不同種族、社會階級在利益分配的問題上存在著尤為尖銳的矛盾
對美國社會的精英人士與上流社會的富豪們來說,他們處于利益金字塔的最頂端,不會受到外貿形勢變化的影響,只要有機會參與到全球對外貿易中就能夠將自己的經濟鏈條延伸到全世界,賺取豐厚的利潤,因而這一階層是全球貿易自由化的最大受益者和堅定的支持者,同時,他們更是特朗普貿易保護主義的反對力量之一。然而對于美國的普通工人和社會中下層人們來說,由于他們自身經濟力量單薄,無法從全球貿易自由化中直接受益,反而會因為貿易全球化導致工作崗位流失到國外而導致失業,承受著貿易自由化帶來的負面影響。除此之外,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之下,有色人種大量涌入美國本土造成了生存壓力急劇上升,占用了美國的普通工薪階級和中下層白人的社會福利,美國的社會矛盾日益嚴重。TPP戰略的實施對美國社會精英的利益造成的影響不是特別大,但是對美國普通工薪階級來說卻非常不利。特朗普成功當選為總統正是依靠了普通工薪階級和中下層人民的支持,他上位之后的措施自然會為這些人民群眾考慮,因此基于這一原因,美國選擇退出TPP。
(二)TPP零關稅政策令美國低端制造業雪上加霜,美國貿易保護主義開始反彈
根據特朗普的觀點,美國作為世界超級大國,為世界提供公共服務,具有正外部性,而TPP成員國卻有著“搭便車”的嫌疑,并且諸如北美自由貿易協定、TPP等多邊貿易協定嚴重損壞了美國工人階級的利益,給美國制造也帶來了“巨大災難”,甚至可能“摧毀”美國本土的制造業。由于災難性的貿易協定的簽訂,美國在過去的十幾年里大約有6萬多家工廠關閉,高達480萬報酬較好的工作崗位消失。美國在十幾年前憑借其先進的技術和生產力在經濟全球化過程中不斷獲益,而現階段美國卻成為了經濟全球化的受害者。為維護本國的利益,美國主流政治勢力認為應該退出TPP。特朗普也基于美國工作機會外流、創新能力下降以及移民等問題,強烈反對TPP協定,試圖在美國退出TPP協定后,通過“兩反一保”等手段維護公平貿易,實現美國產業回流,重塑制造業大國形象,重新奪回流失海外的工作機會。
(三)特朗普政府奉行“美國利益”優先,積極推行雙邊協定和區域化合作以取代多邊貿易
美國經濟處于低迷期,出于其自身利益的考慮,特朗普是一個堅持實用主義的商人,他可能對政治問題敏感性要弱于商業經營利潤最大化的理念,在他的觀念里,一項措施是否有利于美國獲取更大的利益,那么他就會決定是否執行。他上位之后奉行“美國優先”政治經濟導向,開始由之前的多邊貿易協定轉向雙邊貿易協定,這標志著美國政府貿易政策的轉型。在雙邊會談中,美國的合作對象大多是經濟實力弱于美國且依賴美國市場的伙伴國。以日本為例,汽車一直被視為美國和日本貿易嚴重失衡的代表性商品。最近三十多年,日本汽車制造商占美國汽車市場的份額接近40%,而美國占日本市場的份額還不到1%。如果美日展開雙邊談判,美國一定會要求日本做出比TPP協定更大程度的讓步。此外,美國也會盡快與加拿大和墨西哥就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進行重新談判。
(四)美國社會中存在不認可貿易全球化和貿易自由化的力量
美國一直是一個貿易大國,憑借其自身的科技、金融等方面的服務貿易獲得了巨大的國際貿易順差,與此同時,美國采取從發展中國家購買廉價的原材料的策略,從對外貿易往來中獲取巨額收益。美國高科技等很多產業都轉向外包行業,這導致美國自身的制造業就業需求量減少,美國本土的勞動力面臨著發展中國家廉價勞動力的競爭壓力,使得美國社會中一部分人對世界經濟貿易的全球化長生抵制情緒,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美國退出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議。
三、美國退出TPP對中國經濟影響的利弊分析
(一)美國退出TPP對中國經濟有利面分析
1.奧巴馬時代拉起的區域貿易圍城孤立中國經濟發展的地緣政治經濟瓦解。前期日本的安倍政府費盡九牛二虎之力要加入TPP,還在媒體公開表示:TPP沒有了美國就沒有意義。日本企圖通過美國政府之力提升自己在太平洋東部的亞太地區的對外貿易話語權,然而美國推出TPP這一反轉性戰略舉措使得安倍時代企圖借助美國之力制衡中國的地緣政治和地緣經濟戰略失敗。同時,諸如新加坡、文萊等亞太地區的國家因此也受到了沉重的打擊。美國退出TPP,意味著這些小國家失去了戰略上的靠山,并且,美國退出TPP使得美國在亞太地區的公信力下滑,中國一直是亞太地區自由貿易區的推動者,在國際上的公信力無形之中得到提高,那么由此可見,中國所面臨的地緣政治危機就不復存在了。時代金融TimesFinanceNO.03,2018(CumulativetyNO.690)2018年第03期中旬刊(總第690期)2.美國退出TPP沒有遏制中國對外貿易經濟發展。TPP協定是將中國排除在外的,是制衡中國的戰略工具。美國阻撓由中國發起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卻沒有達到目的,轉而將TPP協定視為美國與中國在貿易政策方面抗衡的戰略措施,試圖將中國排除于亞太區域共同體之外,增強美國在亞太地區的地緣影響力。但是中國通過簽訂自由貿易協定的方式達到了消除貿易壁壘、允許產品與服務在國家間自由流動的目的,打破了TPP給中國經濟套上的貿易枷鎖。并且,中國積極推進對外經濟合作與創新。2013年由中國倡議的“一帶一路”,正在不斷成長與完善,與沿線國家加強了戰略對接與務實合作。通過構建“一帶一路”,中國正在尋求更加深遠的區域合作,攜手打造均衡、普惠的開放式區域合作架構。因而TPP對中國經濟的影響是有限的,并沒有起到遏制中國經濟的作用。3.中國的對外貿易發展壓力將有所緩解。美國退出了TPP,同時美國又并非RCEP的成員,顯然短時間內美國在亞太地區將會出現經濟領域的空檔期,美國退出TPP無疑將會減少中國對外貿易方面的壓力,中國的國際貿易環境將會有所改善。同時美國放松了對亞太地區的經濟介入這對中國而言是一個良好的發展機遇期,中國應抓住機遇期需大力推行“一帶一路”建設,增強自己在亞太地區甚至是世界貿易領域的話語權。
(二)美國退出TPP對中國不利面分析
1.中國積極推進的FTAAP和RCEP談判困難,進程較慢。FTAAP(亞太自由貿易區)的成員國覆蓋面廣,涵蓋了整個亞太自由貿易區,嚴格來說美國也屬于亞太地區,美國不參與意味著亞太自由貿易區的不完整,這不利于FTAAP談判的進程。另外,RCEP有16個成員國,相比TPP12各成員國來說,談判難度不亞于TPP。除此之外,RCEP的主導過并不是中國,而是東盟國家,中國只是這一自貿機制的積極推動者。美國、日本等國對中國實行的地緣政治、地緣經濟在一定程度上牽制了中國的對外貿易經濟的發展。因此,RCEP的談判注定前路漫漫。2.美國退出TPP并不意味著中國就能順利成為全球經貿的領導者。美國盡管退出了TPP,但毋庸置疑,美國依舊是全球第一經濟大國。美國以雙邊貿易取代多邊貿易,世界各國面臨著強烈的不適應性,包括中國在內。東南亞國家、依賴美國的不會心甘情愿接受中國作為全球經貿的領導者。日本等國家一直以來都企圖制衡中國經濟的發展,因此,中國成為全球經貿領導者的阻力仍然存在。
四、中國應對美國退出TPP的對策建議
(一)做好國際貿易角色的定位,勇于承擔經濟大國的責任
主席在瑞士達沃斯論壇上官宇全球化的著名演講,讓全球看到了未來經濟發展的希冀。當今世界經濟“民族主義”、“貿易保護主義”盛行,特別是在美國總統特朗普上臺之后更是將“貿易保護主義”推向了高潮,經濟全球化正在面臨著巨大的威脅。美國退出TPP不僅僅只是退出了一個經濟合作組織,更是TPP是全球化經濟裂痕的縮影。中國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強國和第一大全球貿易國,一直以來都是以負責任的大國形象活躍于國際政治經濟舞臺,中國擎起全球自由貿易的旗幟責無旁貸。因此,中國在互利共贏開放戰略思維指導下,中國應當對自己的國際角色進行準確的定位,繼續推進亞太自由貿易區協定(FTAAP)和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RCEP),勇于承擔經濟大國應有的責任,積極應對全球金融危機后續影響,推進環亞太地區貿易與投資的自由化和便利化,為全球共同應對金融危機做出貢獻。
(二)抓住“一帶一路”發展機遇,推動雙向投資
當前,基礎設施不足與機制體制不靈活等制約著許多發展中國家經濟的持續增長,共建“一帶一路”有助于解除沿線廣大發展中國家存在的問題,加快推動中國與周邊國家經濟的持續穩定增長。同時加快實施亞太自由貿易區戰略部署,不斷優化投資環境,保持吸引外資、對外投資雙向良好發展勢頭。堅持引進來、走出去并重,有效推動雙向投資發展,將切實促進國內經濟持續增長,對提升全球經濟增長和推動世界經濟復蘇也將產生重要作用。
(三)以技術、質量、品牌為核心,加快對外貿易經濟轉型升級
目前,中國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貨物貿易國,但外貿出口卻是大而不強。其主要表現為,商品出口量大但質量不高,自主品牌少,主要依靠價格優勢,中國政府和企業在國際貿易規則制定的很多方面還不具備話語權。因此,要以培育技術、質量、品牌為核心,抓好國內商品的品質,打響品牌,刺激內需,加強技術、質量、市場與知識產權的互動,促進中國民族經濟的發展。同時,調整對外貿易結構,推動自主品牌產品出口提升中國對外經濟競爭力。
(四)積極推進各項全球性綜合戰略,與周邊國家建立貿易合作關系
中國應該繼續堅定不移地實施“一帶一路”和亞投行戰略,同時也要加快自由貿易協定(FTAAP)以及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RCEP)的建立。通過這些全球性綜合戰略在亞太地區甚至全世界建立起更大范圍、更高水平、更優質的貿易合作網絡。同時,中國要與周邊國家建立貿易合作伙伴關系,加強與“一帶一路”戰略沿線國家和地區的聯系和貿易合作,繼續全方位地推進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RCEP)和中日韓自貿協定的談判進程,緩解美國、日本等國家對中國實施的地緣政治、地緣經濟的政治經濟壓力,努力同周邊國家構建一個兼容并包、開放共贏的全面區域合作結構,拓展我國對外貿易經濟戰略合作伙伴的范圍與推進經濟發展的進程。
五、結語
綜觀國際經濟形勢,變幻莫測,美國退出環太平洋合作伙伴關系協定(TPP)突出表明貿易保護主義抬頭,逆全球化趨勢明顯。這對中國經濟的發展既是挑戰,也是機會。堅持對外開放是中國的基本國策,要借助“一帶一路”和各項全球性綜合戰略,進一步推動區域經濟合作,助推全球化進程。加快發展中國實體經濟,提升產品質量,推動自主品牌建設,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充分發揮中國影響力,加強在國際規則制定中的話語權,推動國際規則重構,讓中國方案惠及全球。
參考文獻
[1]鄒積軍.當前中國對外貿易經濟現狀及對策分析[J].現代經濟信息,2013,(19):173.
[2]陸建人.美國加入TPP的動因分析[J].國際貿易問題,2011(01),53.
[3]屠新泉,龐超然,劉斌.TPP擱淺對中國的影響及對策[J].求索,2016,(12):9-13.
[4]蔣鎮遠,賓建成.美國退出TPP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分析[J].特區經濟,2017(03):7-11.
[5]高天一,賓建成.美國新當選總統特朗普的“退出TPP”政策及其可能的影響分析[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7,16(05):85-88.
[6]梁海明.美國退出TPP促“一帶一路”上位?[J].企業觀察家,2016(12):16.
[7]孫媛.“美國優先”政策下中國傳統制造業出口的新困境及應對之策[J].對外經貿實務,2017(07):8-11.
作者:廖子貞 單位:湖南農業大學經濟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