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多媒體技術中教育教學應用探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對小學數學教學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因此,在教育中教師要做好小學數學教學創新工作,運用好多媒體技術。由于傳統的教學方式已經難以滿足現階段的教學需求,所以在教學中教師要運用好多媒體教學方法,激發出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的質量。
關鍵詞:多媒體技術;教育教學;運用研究
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在教育領域中也得到了廣泛的運用。尤其是對于小學數學教學來說,在多媒體技術的參與下,不僅可以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同時也可以活躍課堂氛圍,將學生帶入到學習中,讓學生主動對數學知識進行研究,實現學習的目標。
一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技術的意義
(一)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
在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中,由于受到時空等因素的限制,使得教育存在著一定的局限性,雖然能夠豐富學生的理論知識,但是在實踐能力等方面上卻并沒有得到提升。所以針對這一現象,在教育改革的影響下要求教師要運用好多媒體技術,充分發揮出多媒體的優勢,豐富課堂教學內容,為學生營造出良好的課堂氛圍,帶給學生身臨其境的感受,讓學生受到數學思想的影響,在豐富自身情感體驗的同時,培養好學生的實踐能力。如為了培養好學生的逆向思維,幫助學生掌握好運算法則,可以要求學生從已知數的倍數積求數上來進行計算,同時也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來為學生創造出“青蛙探寶”的情境,借助有效的語言將學生帶入到情境中,鼓勵學生通過情境中的內容來進行思考。在多媒體技術的參與下,能夠為學生展示出青蛙與荷葉等畫面,同時也可以針對青蛙背后的題目來進行計算。然后還要組織學生進行探討,主動說出自己的答案,實現人機的交互。可以說這種教學方法能夠滿足學生的身心發展需求,同時也可以讓學生在學習中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實現了思維的快速發展,不僅提升了學生的智力,同時也可以培養好學生的探索欲望,主動對知識進行研究[1]。
(二)培養好學生的感悟能力
對于這一階段的小學生來說,處于形象思維占主體的階段,所以為了幫助學生理解好抽象的數學知識,要從抽象上入手,做好具體的展示工作,啟發學生的思維,培養好學生的感悟能力。因此,在教學中要運用好多媒體技術,為學生展示出抽象概念的生成過程,借助動態演示等方法來提升學生的感性認識,幫助學生從原有的層面上進行深化。如學生在學習“長方體知識的認識”時,為了幫助學生理解好長方體知識,可以借助多媒體來為學生展示出平面結構,然后將點、棱以及面等直觀地展示在學生的面前,從而提升學生的感悟,加深學生對這一知識的認識。由于多媒體技術有著圖文并茂的特點,所以也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生思維的快速發展,從而培養好學生的思維能力,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2]。
二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技術的措施
(一)借助多媒體幫助學生建立出相應的概念
對于這一階段的小學生來說,認知規律主要是從具體到抽象上來進行的,這樣也就實現了感性向理性方向發展。所以在教學中教師要從數學知識與生活之間的聯系上入手,運用好多媒體技術,培養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熱愛之情。如學生在學習“數的認識”這一知識時,教師可以從動畫教學的方法上入手,通過與學生進行有效的活動,以此來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思想認識,提高學生對數的概念的認識。在多媒體技術的參與下,不同的畫面一一地展示出來,通過人與物的不斷融合,能夠培養好學生的數學能力,加之畫面是移動的,所以也可以提高學生對數的理解[3]。
(二)激發出學生的學習欲望
只有讓學生對數學知識產生出學習的興趣,才能將學生帶入到學習中。所以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從激發出學生學習興趣的角度出發,將學生帶入到學習情境中,運用多媒體技術來加強學生與教材之間的聯系,幫助學生快速掌握好知識。如在教學中可以借助錄音等來為學生講述數學家的故事,以此來激發出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學生學習時、分的認識時,可以向學生展示出相應的畫面,然后要求學生針對畫面中的內容進行講述。在這種教學方法的影響下,不僅可以快速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同時也可以順勢導入新課知識,從而幫助學生對這一內容產生出初步認識。在學生學習完這一知識后,教師還要幫助學生認識到正確利用時間的重要性,通過為學生播放出音樂,以此來激發出學生的潛能,充實教學內容,活躍課堂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培養學生的自覺性[4]。
(三)將抽象的數學知識具體地展示在學生的面前
就數學知識來說,有著一定的邏輯性與抽象性,加之教師教學方法的不足,使得課堂中很容易讓學生產生出枯燥乏味的感受,這樣也就降低了學生的學習欲望。但是在計算機的引入下,能夠將靜態的知識活躍地展示出來,從而帶給學生新奇的感受,讓學生受到數學知識的影響,從而主動進入到學習中。如學生在學習長方體體積計算知識時,可以為學生設計出相應的教學過程,第一,要找出體積大小與哪些條件相關。然后引導學生提出相應的問題,借助計算機來進行演示。第二,要找出體積與長、寬、高之間存在著怎樣的關系,并借助計算機依次為學生展示出相應的內容。第三,組織學生進行分組實驗,并填寫報告單。通過這種教學方法,便可以發揮出多媒體的優勢,同時也可以確保教學的先進性,能夠將知識的形成過程直接地展示在學生的面前。
(四)培養好學生的創新能力
在多媒體技術的參與下,能夠確保課堂教學形式的多樣性,同時也可以培養好學生的創新思維,為學生的思維發展提供支持。尤其是在信息時代的發展下,也要求教師要從培養學生學習能力的角度出發,提升學生面對信息的處理能力,同時也要給學生布置一些能夠進行動手實踐的內容,以此來培養好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如學生在學習《24小時計時法》這一知識時,可以先要求學生回想在哪看過24小時計時法,在這種問題的影響下,能夠激發出學生的思考欲望,主動對這一知識進行探究。在學生回答完問題后可以運用多媒體為學生展示出不同的時間段,以此來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這一知識。通過實踐可以看出,在這種教學方法的影響下,不僅延伸了學生的知識視野,同時也可以培養好學生的創新精神,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5]。
(五)做好數學課件的制作工作
就數學課件來說,在制作上還是存在著一定難度的,所以也就需要教師要掌握好相應的技能,具備一定的經驗,這樣才能將教材中的內容轉變成為數學課件,在課堂中播放給學生。在進行課件制作以前,教師還要清楚認識到進行課件制作的目的,關注在制作中應當要注意的問題,突出制作的重點。其次,是要選擇好課件的開發平臺,運用好幾何畫板等。當知識點存在著一定的不同后,那么也要采取不同的制作方法,如PowerPoint是比較常用的演示知識課件制作軟件,而對于幾何畫板來說,則是演示圖形的制作軟件,所以可以從不同的內容出發,做好課件的制作工作,突出教學的重點。
(六)實現新舊教學手段的有效融合
就現階段的數學教學來說,一些教師過度使用多媒體,這樣也就使得多媒體技術已經不再是單純的輔助性工具,而是成為了主要的教學工具。但是在這種方法下,不僅對正常的教學產生了不利的影響,同時也會使學生產生出依賴的心理,降低了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有效互動。所以針對這一現象,在教學中要正確運用好多媒體課件,樹立起正確的教學理念,主動將傳統教學方法與多媒體課件結合在一起,以此來保證教學效果的理想化。從現階段的教學情況上說,一些主觀部門要求教師使用多媒體技術,這樣出現了濫用等問題,造成了多媒體教學形式化。所以要清楚認識到多媒體的地位,在把握好教學尺度的基礎上來開展教學工作。
三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發展,多媒體技術已經成為了現代教學中不可缺少的內容之一。所以想要發揮出多媒體的優勢,要做好正確的使用工作,激發出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幫助學生理解好數學知識,實現素質教育的目標。
參考文獻
[1]李元慶.多媒體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3(01):36-37.
[2]蔡升陽.多媒體技術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時代教育,2017(10):184-184.
[3]王玉婷.多媒體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6(21):78-79.
[4]樊向濤.淺析多媒體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3(27):89-89.
[5]扎西旺堆.淺析小學數學教學中采用多媒體技術的優勢和不足[J].中國校外教育旬刊,2014(03):407-407.
[6]俞剛.多媒體技術在歷史教學中的運用[J].教育現代化,2017,4(05):157-158+170.
作者:蔡成鎮 單位:山東省日照山海天旅游度假區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