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傳統媒體發展影視動漫產業創新探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近年來,影視動漫產業表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顯著。國內多家傳統媒體也嘗試涉足影視文化產業,探索多元化經營和跨界轉型。文章以廣西日報傳媒集團為例,分析其近年來在影視動漫領域探索發展的創新實踐,提出了傳統媒體與影視動漫產業兩者深度融合發展的建議。
【關鍵詞】傳統媒體;影視產業;融合;報業集團
媒體融合時代,傳統媒體迫切需要與新渠道進行產業化融合。不少傳統媒體已經開始在傳統主業之外嘗試新的模式,并在影視動漫等文化產業領域找到新的方向。其中,鄭州報業集團投資出品了百集電視系列劇《中華百家姓·起源故事》和廉政警示教育電影《第一大案》,河南日報報業集團出品了河南省首部3D紅色題材動畫片《鄉土童年紅旗渠》,江西日報傳媒集團旗下的文化創業投資有限公司參與聯合出品了首部聚焦新中國電力機車發展史的電視劇《奔騰年代》,北京日報社參與聯合出品了重大革命歷史題材電視劇《香山葉正紅》。發展影視動漫產業是傳統媒體探索多元經營的重要實踐,也是傳統媒體跨界轉型的一個重要突破口。
一、傳統媒體發展影視動漫產業的優勢
傳統媒體發展影視動漫產業的方式主要有與成熟的影視公司合作投拍,成立旗下影視公司,投資專業影視公司,開展版權合作等。對于處在發展影視動漫產業初期的傳統媒體來說,與成熟的影視公司合作投拍,形成資源和優勢互補,有利于幫助傳統媒體盡快導入專業力量,降低投資風險。而傳統媒體成立旗下影視公司,也具備一定的優勢。一方面,在多年的運營積淀中,傳統媒體在廣告經營方面積累了大量的廣告資源和客戶資源,可以為旗下影視公司開展的影視動漫項目帶來廣告植入和影視贊助。另一方面,傳統媒體長期積累的受眾規模、宣傳渠道、社會資源以及強大的社會公信力和品牌影響力,在影視動漫產品的宣傳策劃、產品、營銷推廣、IP孵化等方面有著其他企業無法比擬的優勢。旗下影視公司可以依托傳統媒體的內容優勢和渠道優勢,轉化為自身的產業優勢、發展優勢。
二、傳統媒體發展影視動漫產業的創新實踐
在媒體融合的浪潮中,廣西日報傳媒集團借媒體融合發展、產業升級轉型之勢,積極延伸產業鏈,開辟媒體經營新的增長點,具備了在傳統主業之外發展的實力。在中央不斷推出促進文化產業大發展大繁榮的利好政策背景下,廣西日報傳媒集團敏銳地關注到影視動漫產業的廣闊發展空間,結合自身優勢,搭建了專業的影視動漫團隊,把發展影視動漫產業確立為集團跨界轉型升級的重要方向,積極主動加入影視動漫產業的投資浪潮。廣西日報傳媒集團先后參與了《美麗南方》《那世紀》《湘江1934·向死而生》等影視動漫作品的創意策劃、拍攝制作、宣傳運營,充分利用自身優勢,與廣西文化宣傳單位、民營企業以及影視文化公司等開展深度合作,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已初步顯現。發展影視動漫產業不僅為廣西日報傳媒集團帶來財務性投資回報,也為集團深度探索多元化經營模式,樹立品牌形象,延伸產業鏈奠定了基礎。
(一)紅色主旋律題材取得良好口碑
作為傳統媒體報業集團,廣西日報傳媒集團始終肩負著傳播紅色文化和革命精神的責任,并將創作主旋律影視作品作為報業集團的職責與擔當。傳統的主旋律電影,故事背景龐大,人物關系復雜,情節煩瑣,青少年尚未有能力理解歷史背后的深刻內涵,而用動漫的形式創作主旋律題材,生動易懂、寓教于樂,能讓紅色文化在青少年群體中的傳播更加深入人心,營造出良好的愛國主義教育氛圍。基于此,廣西日報傳媒集團創新采用動畫形式,創作了表現湘江戰役的主旋律電影作品《湘江1934·向死而生》。廣西影視產業發展基礎較為薄弱,特別是動漫產業發展方面缺乏強勁動力,投資動漫產品的風險和難度不言而喻。為了打好《湘江1934·向死而生》創作和宣傳發行的組合拳,廣西日報傳媒集團充分融合創意、資本、渠道等多方資源優勢,與兩家專業公司聯合出品該電影,從劇本創作、角色設計、場景設計等方面,進行商業化運作,讓影片既體現主流價值觀,又符合觀眾的審美趣味。《湘江1934·向死而生》全國公映前,廣西日報傳媒集團就開始進行第一輪宣傳,在全國范圍內組織策劃了北京首映式、南寧點映式、桂林電影座談會三場重要宣傳活動。緊接著,廣西日報傳媒集團策劃了《湘江1934·向死而生》校園巡映活動,針對目標受眾群體傳播,形成良好的口碑效應。在全國公映當天,廣西日報傳媒集團旗下的報、網、端、微等媒體共同作戰,采用圖文、視頻、預告片、海報、專題等形式,從不同視角呈現電影公映火爆現場,形成立體傳播效應。廣西日報傳媒集團以高度的政治站位和強烈的責任意識,把主旋律影視創作作為推進媒體深度融合、激發媒體改革發展內生動力的具體實踐,體現了傳統媒體求新求變、突出重圍的信心和決心。
(二)融合東盟元素作品走出國門
廣西日報傳媒集團十分重視推出本土原創品牌,依托緊鄰東盟國家的獨特區位優勢,深度挖掘廣西本土文化資源,打造立足廣西、連通全國、輻射東盟、具有區域性和國際影響力的影視動漫作品。而打開東盟影視動漫市場的關鍵,就是要創作獲得東盟國家價值認同和文化認同的影視動漫作品。中國和東盟國家許多文化同源,中國的稻作文化和東南亞的稻作文化更是有著深厚的淵源和密切的聯系。廣西日報傳媒集團以“稻作文化”為切入點,打造了我國首部以“稻作文化”為題材的26集動畫片《那世紀》。該劇于2019年10月1日起在泰國中央中文電視臺通過衛星全天24小時播出,范圍遍及整個東南亞及周邊地區25個國家和地區[1]。動畫片《那世紀》憑借獨特的選材和深化中國與東盟國家之間文化交流的重要意義,榮獲第二屆廣西對外傳播獎三等獎。除此之外,廣西日報傳媒集團還圍繞“一帶一路”倡議和“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理念,將目光對準東盟國家來華留學生群體,參與出品了廣西本土網臺聯動電視劇《留學生公寓》,進一步加大面向東盟的文化輸出力度,推動廣西本土影視動漫精品“走出去”。
三、傳統媒體發展影視動漫產業的啟示
(一)打造原創影視動漫
IP眾所周知,爆款IP能帶來巨大的流量和后續版權、衍生品開發等多種收益。因此,影視動漫產業對于優質IP的需求非常強烈。大型的傳統媒體內部往往積累了一些可開發的優質內容資源,可以孵化成影視IP。然而,當下傳統媒體參與的影視動漫作品中,作品題材比較單一,資金投入較少,宣傳力度不足,難以形成爆款IP。只有不斷提升核心競爭力和資本運營能力,整合優質內容進行IP孵化,才是傳統媒體在影視動漫產業持續發展的關鍵。
(二)發揮內容優勢
影視動漫產業與傳統媒體同屬內容產業,具有較為接近的產業性質。因此,無論是傳統媒體還是影視產業,“內容”都是立足之本。新聞是傳統媒體最重要的內容來源,也是傳統媒體與其他影視公司相比具有的較大優勢。傳統媒體要在辦好自身業務的基礎上,發揮內容優勢,服務影視動漫產業,創作出反映新時代,內容健康豐富,貼近人民生活的現實題材精品。不能為了追逐一時的經濟效益,摒棄新聞屬性。
(三)拓展影視動漫全產業鏈
影視動漫產業是體量大、投入多、風險高、周期長的產業,有明確的市場規則和運作模式。傳統媒體若局限于單純的影視創作和單純依靠廣告主的商業模式,其收益是微乎其微的。因此,傳統媒體要主動轉變經營管理方式,充分利用自己的資源優勢和核心競爭力,打造影視動漫全產業鏈。一方面,可以打造集影視拍攝制作、技術研發、人才培訓、基地建設、IP孵化、動漫衍生品開發于一體的全產業鏈,形成影視動漫產業“大合力”。另一方面,可以利用傳統媒體自身的傳播渠道和傳播優勢,搭建一個集版權交易、合作投資、宣傳發行、行業交流于一體的影視服務平臺,有利于幫助傳統媒體迅速整合社會各界資源,找到有實力的合作對象和優質項目。打造影視動漫全產業鏈需要更專業的人才隊伍,所以,傳統媒體必須培養一支專業能力過硬的人才隊伍,才能為打造影視動漫全產業鏈保駕護航。
四、結語
傳統媒體與影視動漫產業的融合發展,體現了傳統媒體求新求變的決心,也讓不少傳統媒體嘗到了跨界融合發展的甜頭。但是傳統媒體與影視動漫產業的融合還處在初期,仍需依靠主管部門的政策、資金支持,不斷創新求變,融合并進,以滿足影視動漫市場快速發展的需要。而對于資本實力和運營管理能力不足的傳統媒體來說,仍需要謹慎介入。
作者:張穎婷 單位:廣西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