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動漫創作區域性文化融合與創新研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文化為動漫創作提供了豐富的素材,提升了現代動漫設計的感染力和影響力,兩者具有相互促進的關系。福建省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及文化元素,將這些有益元素合理的應用于現代動漫設計中,不僅可以促進福建傳統特色文化的可持續發展,而且可以提高動漫設計的藝術價值,提高動漫產業的核心競爭力及文化品味,實現傳統文化與現代動漫設計的雙贏局面。
關鍵詞:福建區域文化;動漫創作;融合創新
一、區域文化與動漫創作之間的關系
所謂區域文化是指地理環境、自然環境的差異引起的某個區域歷史文化的背景與其它區域存在明顯差異,因此區域文化體現出明顯的地域性,其與區域的地理位置密切相關。“正像某一地的動植物種類一覽表給予我們該動植物界的一個概念一樣,構成某一民族一般生活屬性的現象總錄,它是形成一個民族的審美意識的重要條件,自然也是藝術的民族特征形成的重要條件”,因此區域文化與藝術的生產之間,有著直接關系[1]。藝術作品誕生的過程包括內部、外部及后天作用三大根源,其中內部主源即為種族,外部壓力則來自于外部環境,后天動因則為時代,種族、環境、時代是造就經典藝術作品的主要動力,其與社會的地理位置、所處的時代環境有直接相關性,因此更能夠引起這一區域、這一時代的人的情感共鳴[2]。動漫作品作為藝術的一種重要形式,區域文化同樣會對動漫藝術產生深遠影響。隨著動漫技術的不斷發展,動漫電影在電影市場中的份額越來越大,而動漫藝術與其它藝術一樣,也表現出明顯的區域性特征。其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方面,動漫電影充分尊重區域文化[3,4]。比如迪士尼與皮克斯動畫工作室聯合出品的《尋夢環游記》展現了濃郁的墨西哥風情,向受眾普及了骷髏文化以及亡靈節;而《功夫熊貓》則將中國文化融入到人物的服裝、建筑場景等細節中,中國觀眾在觀看電影時會產生一種天然的真實感、親切感,外國觀眾也感受到中國文化的異域特色,由此可見,動漫電影中細節與故事發生的實際地理位置高度吻合正是動漫電影充分尊重區域文化的重要體現。另一方面,動漫產業的不斷發展,不同地區的動漫作品創作團隊會逐漸形成獨特的風格,動漫作品的產出逐漸體現出明顯的區域性特征。比如日本動畫電影大師宮崎駿的奧斯卡獲獎作品《千與千尋》,就可以從中看到日本民族的性格特點、文化積淀、生存方式;而中國的動漫電影也經常看到木偶、剪紙、水墨畫等中國元素,展現出傳統文化的深刻美感。藝術作品與區域環境息息相關,在藝術作品中突出與地緣密切、能夠得到他人認可的聯系即可構建出一種專屬的區域氣質,人類的文化行為與精神活動中包含了大量文化符號,比如語言、建筑、器物等,在動畫電影中應用在地性符號既能夠突出電影的文化特色,又能夠增強其傳播影響力[5]。
二、福建省區域文化資源及其特征研究
福建地區是一個典型的移民大省,歷次的中原移民使得福建地區的文化也體現出多樣性的特點,不僅有中國本土的傳統文化,發達的海上絲綢之路使得福建濱海地區也接納了其它的異域文化,各種文化在福建大地上生根發芽,逐漸形成了福建獨特的文化資源,提高了社建文化產業的競爭發展。具體而言,福建省區域文化資源的類型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紅色文化紅色文化是我國特有的一種文化類型,紅色文化精神對于中國有著特殊的價值與意義,因此它的廣泛傳播對中華民族有著深遠的意義。福建具有深厚的紅色文化底蘊,這里不僅是中國最早進行土地革命戰爭的地區,更是中國工農紅軍的創建地、中國共產黨與中國紅軍建設綱領的誕生地、思想的發祥地,可以說在黨的領導下福建人民創造了轟轟烈烈的紅色歷史文化,留下了很多重要黨史人物的珍貴的黨史資料[6,7]。關于紅色文化題材的動畫片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就取得了輝煌的成就:如《小號手》、《紅軍橋》、《半夜雞叫》、《草原英雄小姐妹》等,這些紅色題材作品深入人心,然而在藝術形式多樣化的今天,紅色題材動畫卻少之又少。作為一種人們喜聞樂見的媒介及藝術形式,動畫藝術的職責不僅僅是娛樂大眾,更承擔著傳播文化、傳承藝術的重要責任,而在當前“文化強國”的大環境中,我們更要對我國的傳統文化進行重新審視,重新評估其藝術價值,充分發掘本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在發現中發展,在發展中繼承,重新塑造一個全新的民族形象。福建地區是紅色文化的發源地之一,動畫設計者在當代跨文化傳播中要立足現象,充分發掘紅色經典文化的藝術傳播潛力,創造出商業價值、藝術價值雙高的主旋律藝術作品[8]。
(二)旅游文化新時代新環境中,旅游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蒸蒸日上,作為文化創意產業與旅游業的結合,這種新的業態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文化創意產業提高了旅游業的文化內涵,促進旅游產業的差異化發展,而旅游產業又為文化創意產業的傳播與推廣提供了更豐富的渠道。福建省的旅游資源十分豐富,比如南平的武夷山、廈門的鼓浪嶼、莆田的媽祖廟、三明的水上丹霞、客家土樓、古田會址等等,這些均是福建獨具特色的旅游品牌,這些資源通過提煉和設計就能打造出屬于福建本土標志性動漫品牌。如動畫電影《大魚海棠》一個經典的場景就是海底世界人類生活的建筑,其設計原型就是龍巖的永定土樓,而其中“靈婆”所守的如升樓則是永定土樓群中的“米升樓”,雖然其小巧玲瓏,但是其視覺層次感鮮明,既實用又極具觀賞價值;而“椿”跑過的木制廊橋則是以永定的濟行橋為原型,該橋的搭建不用一釘一鉚,是我國建筑史上的一個奇跡[7];此外,“田螺坑土樓群”雖然在電影中出現的時間很短,但是給人的感覺卻很驚艷,該建筑根據“東方甲乙木,西方庚辛金,南方丙丁火,北方壬癸水”的五行相生次序組合而成,是典型的明堂五室建造方式,中間為一個方形土樓,上下左右分別建造四座圓形樓。可以說《大魚海棠》是民族文化符號在動畫作品中成功應用的典型案例,也突顯出動漫作為文化創意產業與旅游產業有機結合的特點,二者有效、系統、深度的融合發展給予受眾全新的視覺體驗,而電影的熱映也使得當地旅游產業的發展迎來一個小高潮,旅游產業與文化創意產業的關聯帶動效應進一步拓展的兩種產業的價值鏈,實現了價值體系的整體增值,為區域經濟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三)海洋文化海洋文化顧名思義是人們在探索海洋的過程中形成的文化體系,是多種文化內涵的綜合體。各個國家對神秘而廣闊的海洋世界的理解和探索創作出不同風格和內容的動畫片,如1958年由約翰•斯特奇執導的美國動畫片《老人與海》;迪士尼尼出品的《小美人魚》;愛爾蘭卡通沙龍公司制作,比利時、丹麥、法國、盧森堡等多家工作室聯合投拍的動畫片《海洋之歌》;日本宮崎駿導演的《懸崖上的金魚姬》;梁旋、張春執導的《大魚海棠》等。福建省依山傍水,全省海域面積為13.6萬平方公里,甚至大于福建省的陸域面積,因此福建省有著豐富的海洋文化資源。福建省海岸線曲折,分布多個島嶼及港灣,有著豐富的海洋資源,比如鼓浪嶼、東山島、湄洲島等,不僅風光秀麗,氣候宜人,而且資源豐富,遺存甚多。古代的福建先民就形成了“以海為田、以舟為車”的生存方式,靠海吃海,從事與海洋相關的商業活動,比如海上絲綢之路的發展、媽祖文化的傳播等不僅蘊含著巨大的人文價值,更是為當地區域經濟的發展帶來了巨大的經濟價值[8,9]。
(四)茶文化可以說福建是中國茶文化資源最為豐富的區域,而茶文化又是中華民族文化的重要代表,因此福建地區隨處可見茶文化遺址,各種茶文化相關的歷史資源更是比比皆是。19世紀中國被卷入經濟全球化進程中有三種重要的商品,即茶葉、瓷器、絲綢,而福建正是以這三種商品實現了最早的與世界接軌,尤其是福建安溪鐵觀音、福鼎白茶、武夷巖茶等,早已成為福建的文化招牌享譽海內外,更是帶動了與之相關的產業鏈的發展,促進福建省地區走上茶文化創意產業之路。此外,福建茶文化已經深深的滲透到當地的日常生活生產中及民風民俗中,詩詞歌賦、美術作品、歌舞藝術、文學作品等等均可以看到茶文化的影響,然而關于茶文化的動畫片卻是很少見的,因此茶文化也是福建省可深入發掘的重要文化資源[9]。
三、福建區域文化在現代動畫創作中的融合與創新
(一)深入挖掘福建省區域文化資源,汲取文化精髓在當代動畫中,通過歸納整理區域性文化資源,對區域文化資源進行二次創作,可以初步完成區域文化資源應用的進階,而以此為基礎,對區域性文化資源再進行更深層的創新進一步升華區域文化的內在價值,已成為區域性文化資源活化于當代動畫的必然途徑[10]。區域性文化經過歲月洗禮和沉淀,形成其獨特的魅力,然而這些文化資源中,不僅包含了文化精髓,還有一些歲月的糟粕,因此,動畫創作者需要對區域性文化資源進行深入的了解和探究“取其精華,棄其糟粕”并重新進行資源整合,使其能夠符合現代的大眾藝術審美和精神需求。歸根結底,區域性文化資源就是一種特定文化的內在靈魂。依文化靈魂式的再創作,可以強化人們對本區域的文化認同感和自豪感,才可能實現區域文化和動漫文化產業的共同發展。
(二)通過跨界融合豐富福建省動漫文化產業深入挖掘福建省區域文化資源,汲取其文化精髓,為跨界融合豐富福建省動漫產業了最為根本的保證,并為其提供了衍生化發展的物質與精神準備[11,12]。同時,更為區域性文化資源的動畫式再創造,提供了進一步跨界式、融合化發展的無限可能。跨界大融合對于動畫產業而言,不啻一劑強烈的興奮劑,眾所周知迪斯尼,以創意為中心帶動全產業鏈跨界式文化產業大融合,打造屬于其自己的商業帝國。目前國內的多家動畫公司也在引用這種商業模式,例如,以包裹快遞為主線的國產3D動畫片《超級飛俠》,通過運送包裹快遞,融入當地的風土人情的原生態作品,該片已快速完成了其動畫游戲化、動畫人物商業化等動畫衍生化,是基于區域性文化資源的動畫式再創造的跨界融合,這種融合為當代動畫未來的無極化延伸提供了非常重要的發展啟示。
(三)通過文化創新對福建省區域性文化資源進行動畫式再拓展跨界融合豐富區域性動漫文化產業,為進一步的文化創新和再拓展提供了物質和精神層面上的保障,而如今融媒體時代背景和文化產業環境則為文化創新提供了尤為關鍵的發展時空。從目前的發展趨勢來看,數字化創新必然成為區域性文化資源再引申的最重要的方向之一。事實上,數字化創新已經成為后現代動畫時代拓展與發展的必然,這種數字化創新不僅跨平臺,而且還跨媒體;不僅具有區域性文化資源的先行驅策性,亦具有區域性文化資源的后發驅策性。先行驅策性由區域性文化資源向當代動畫輸出根性靈魂,而后發驅策性則以當代動漫產業已形成的文化資源優勢,以數字化動畫形式,向更廣泛的數字化商業時空加以無極化拓展與引申。
(四)通過人才培育提升福建省動漫文化產業的核心競爭力創意人才是發展動漫文化產業,推動區域文化創新的主體力量,因此培育創新創意人才是當前最緊迫的任務,只有不斷強化動漫從業者對本區域優秀文化資源的思考和探討,才能使其產生對本地區的文化認同感和自豪感,如動畫短片作品《惠安女人》以惠安當地極富地方傳統色彩的獨特服飾和惠安女人吃苦耐勞的品質入手,來展現泉州市惠安地區女性的生活常態及地方風貌,符合當下審美需求,作者通過自己對區域文化的理解和創新,展現具有時代感和地域性的獨特魅力。
四、結語
總之,動漫藝術的文化風格是由特定區域的文化精神來決定的,隨著這種文化風格的確立與繼承,不同區域動漫產業就形成了一種由風格導向向區域導向的轉換。當動漫藝術從“風格”研究轉向“區域”研究得以形成時,它在文化上的獨立性、差異性就已確立。文化精神本身穩定、恒久,以此使動畫文化風格保持著長久的區域獨特性。以此反觀創作,以文化屬性介入動畫創作能夠很好地避免風格的雷同與藝術生命的僵化,使不同區域的動畫在全球傳播中推動世界動畫文化風格多元化的發展。
作者:吳曉華 邱國鵬 張苑 單位:三明學院藝術與設計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