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民間工藝美術資源在幼兒教育中的運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陜西民間工藝是文化發展的重要內容,忽略民俗文化的存在,就不可能有教育的發展。民俗文化作為當前幼兒園在藝術教育中的一大元素,無論從表演藝術,社會風俗,禮儀,節慶,還是傳統手工藝技能,都為幼兒藝術教育的發展創造了一定的價值,但受到現代信息文化的影響,幼兒園的藝術教育往往忽略了民間文化資源,本文將從陜西民間文化資源出發,結合幼兒藝術教育,談談如何將兩者有效結合起來。
關鍵詞:陜西民間藝術;幼兒藝術教育;應用
民間工藝美術是指來源于民間,并且與老百姓生活聯系最為密切的一種藝術形式表現,為一些日常生活用品的美化裝飾,如剪紙、編制、布貼、扎染印染、書畫等。而陜西民間藝術即指出自于陜西民間,并在陜西地域內廣泛流傳的藝術。陜西民間美術的概念界定,包括安塞剪紙、綏德炕頭石獅娃、宜川根雕、黃龍根雕、志丹刺繡、宜君農民畫、合陽面花、提線木偶、關中布貼繡、周至刺繡、鳳翔泥塑、戶縣農民畫、大荔廟畫、漢中年畫、城固刺繡、安康編織等,它們無一不體現著陜西獨特的地域文化與民俗風情,反映著陜西民眾的信仰觀念和價值體系。倘若將陜西本土的藝術融入幼兒藝術教育理念中,既能豐富幼兒的視野與學識,又弘揚了民族文化。這樣,在幼兒接觸民間藝術時,能更清楚、更身臨其境地感受到身邊的美、理解美,并進一步創造美。本課題針對建構陜西民間藝術在幼兒園美術教育活動中的應用體系提出自己的想法。就陜西省西安市各大幼兒園里的美術教育活動來看,能真正感受到陜西民間藝術傳承的少之又少,而教師的年輕化也導致了教師更多會選擇新鮮、流行的文化元素,輕視傳統文化的滲透,同時,幼兒園所制定的教學計劃也缺少對陜西民間藝術元素的關注。民間美術資源在幼兒園美術教育的滲透大部分主要都是從宏觀的民間藝術視角著手來分析民間藝術對幼兒美術教育的影響,而細化到陜西民間工藝的相關研究文獻還十分匱乏。結合陜西省地緣教育特色而更好地展示幼兒園的美術教育,我認為注重營造濃厚的陜西民間工藝美術文化氛圍,從不同的角度向幼兒展現陜西民間藝術文化是極為重要的,這樣不僅能夠為幼兒的自主表現展示一片天地,同時又能激發幼兒自主表現的愿望。
一、陜西民間美術對幼兒價值觀的影響
首先,陜西民間工藝美術的推廣有利于幼兒良好情緒情感的形成。馬斯洛層次需要理論指出,人在滿足了基本的生理與安全需要之后,就有了社會需要,這種社會需要,包括國家的歸屬感、地域的自豪感,能夠愛國、愛家鄉,而陜西民間藝術能夠很好地為這種需要提供情感支撐。進而,幼兒在與同伴的相處交往過程中,獲得尊重的需要,形成自信、樂觀、博愛等良好的情緒情感。其次,陜西民間藝術有利于幼兒認知能力的發展。陜西民間工藝美術所包含的美術形式以其形狀、或以其色彩刺激著兒童的視覺,以其獨特的造型藝術刺激著幼兒動手操作,再輔以音樂、風俗等鋪墊,給兒童以美的享受。這一系列感官刺激,引起幼兒所有感官的共同參與,這不僅有利于幼兒協調能力的發展,同時也促進幼兒的觀察能力、聯想能力以及表達能力的發展。這一階段的幼兒還處于具象思維主導、抽象思維萌芽的時期,陜西民間工藝美術形式以其獨特的方式呈現到幼兒面前,不斷充實幼兒的思維材料,刺激幼兒的抽象思維不斷發展。
二、陜西民間美術對幼兒美術內容的滲透
陜西民間藝術主要是從幼兒園美術教育活動中的陜西民間美術方面而論,并結合其他民間藝術表現形式共同呈現。在陜西民間藝術中可利用的如剪紙、皮影、八大怪、布貼繡、豆貼畫、秦腔面具等元素,滲透在幼兒園常規美術教學活動中,例如,筆者考察西安市某所幼兒園就以秦腔臉譜裝飾為主的活動,可以討論如何用紙簡制臉譜面具的方法,嘗試用多種資料對臉譜面具進行裝飾活動。并知道臉譜中蘊含的民族文化,有身為陜西人的自豪感。又比如了解剪紙是陜北傳統的民間藝術,讓幼兒初步了解民間剪紙,學習去欣賞剪紙,激發對剪紙藝術的興趣。因此陜西民間工藝美術如何巧妙貫穿于幼兒園美術教育活動,如何體現陜西民間特色,如何讓孩子喜愛陜西民間工藝,就是重點所在。同時,除了教學活動,幼兒園美工活動、環境布置、區角設置、欣賞活動等,也是陜西民間藝術應用的體現形式。基于此,才能真正地將陜西民間工藝美術滲透幼兒園美術教育活動中去。
三、陜西民間美術對幼兒藝術影響的意義
為更好的探尋陜西民間美術工藝資源與幼兒美術教育融合的可行性,筆者詳細研究了當前教學模式下的幼兒園美術教育。分析出了適用于當前有兒美術教育與民間公益美術相結合的方式,為幼兒美術教育的發展及教學模式、教學內容的改革提供了基礎并積累有效經驗,以期讓孩子從小開始尊重傳統民族工藝,讓更多的民間工藝得以傳承并不斷創新。通過筆者對西安市一些幼兒園的走訪發現,加入陜西民間地方特色元素的美術內容,可以使得幼兒通過對自己周邊熟悉的生活環境感知,增加其對美術這一技能的深入理解,提升幼兒對美術作品欣賞與創作的能力,同時可以培養幼兒熱愛家鄉的山水與環境,增加其對家鄉傳統藝術的感知能力。加入陜西民間地方特色元素的美術內容從幼兒教學中得以實施,這項課題研究能夠進一步促進幼兒創造力的開發。這樣的教學訓練項目活動對于將民間傳統工藝滲透到幼兒美術教學中有著深遠的意義。綜上所述,陜西的傳統民族工藝可以有效的擴展孩子們在美術方面的學習空間,有效增加孩子的取材角度及創造性思維的空間。讓孩子大膽的發揮想象力用畫筆記錄下孩子腦海中的世界,為幼兒美術教育的改革奠定基石。
參考文獻:
[1]趙玉蘭,張赤華,李芹.民間藝術教育與幼兒發展關系的研究[J].學前教育研究,2010(8).
[2]葛曉英.讓本土民族文化走進幼兒園[J].學前教育研究,2010(8).
[3]王曉芬,錢慧.幼兒民間藝術教育探析[J].教育導刊,2010(8).
作者:門捷 單位:陜西學前師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