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MOOC下模擬電子技術SPOC教學探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本文從模擬電子技術的教學實際出發,將mooc背景下的SPOC教學模式引入到模擬電子技術課程中,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獲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模擬電子技術是電類專業一門重要的專業基礎課,是學好后續課程的基礎。該課程主要講授模擬電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分析方法及應用。課程內容多而繁雜,有自己的理論體系并且每一章都有不同的分析方法,學生普遍認為課程難學。為了取得好的教學效果,教師就要不斷地探究教學方法,尋求一種新的教學模式,使學生容易理解和接受。因此,如何改進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是教師需要思考的問題。近年來,基于MOOC(massiveopenonlinecourses)的混合教學方式是當前教育改革的熱點,目前已應用于國內外眾多高校的課程教學[1-2]。而SPOC(SmallPrivateOnlineCourse)作為基于MOOC的教學流程創新模式[3],以MOOC線上教學為載體,與線下實體教學相結合而成的混合式教學模式,體現了以學生為中心的思想,受到了師生的廣泛歡迎。SPOC的字面意思為“小規模限制性在線課程”,與MOOC相比較,SPOC是小規模的、有一定限制性的開放課程。SPOC為傳統的教育教學模式帶來新的生機,我們課題組也申請了學校的MOOC背景下模擬電子技術SPOC教學研究課題,進行模擬電子技術SPOC教學模式研究。
1模擬電子技術教學現狀
模擬電子技術是我校電子信息工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的專業基礎課,采用康華光主編的電子技術基礎(模擬部分第六版)為授課教材。教材內容多,包括運算放大器、二極管及其基本電路、場效應三極管及其放大電路、雙極結型三極管(BJT)及其放大電路、頻率響應、模擬集成電路、反饋放大電路、功率放大電路、信號處理與信號產生電路、直流穩壓電源等11章內容[4]。根據學校教學計劃要求,理論課只有48課時,課時明顯不足。受教學課時限制,教師只能充分利用課堂時間講授概念、原理、電路分析方法。而對于電路應用以及課后習題作業課堂上基本沒有時間去講解,課堂上更是沒有時間給學生進行討論和練習,基本上是教師整課堂在講授,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狀態,學生學習主動性缺乏,致使學生學習效果不佳。而這門課程是電類專業學生的重要基礎課和考研專業課,迫切需要達到很好的教學效果。但傳統課堂教學課時太少,很難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因此我們進行了教學探索,在模擬電子技術的教學過程中引入SPOC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此模式是線上學習和線下學習的融合創新,便于師生之間溝通和交流,改變了傳統課堂滿堂灌的教學形式,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們在電子信息工程專業進行試點改革,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2模擬電子技術SPOC教學實施方式
2.1模擬電子技術SPOC教學模式準備
課題組申請了MOOC背景下模擬電子技術SPOC教學研究教改項目,研究該課題所需的網絡、平臺、技術、硬件等支持條件,購置了耳機、麥克風、話筒、攝像頭,安裝并學習電腦屏幕錄像軟件(屏幕錄像大師、camtasiastudio等)、視頻編輯軟件。選定在電子信息工程專業進行試點改革,組織課題組成員參加校內、校外的培訓學習。
2.2模擬電子技術SPOC教學微課程資源庫建設探索建成支撐
SPOC學習的教學應用微課程資源庫,是SPOC教學實施的基礎。理論部分,全書共11章,教學計劃安排48課時,可以制作100個微視頻。這里以第五章雙極結型三極管(BJT)及其放大電路為例,介紹微視頻資源庫建設。雙極結型三極管是一種重要的三端電子器件,本章是本門課程的一個重點內容。基礎知識點較多、電路指標分析計算復雜。而受課時所限,教學計劃上只能安排8課時,教師課堂壓力很大。而實施SPOC教學模式,本章可對BJT的工作原理、共射極放大電路、放大電路的圖解分析法、小信號模型分析法、射極偏置電路、共集電極放大電路、共基極放大電路、多級放大電路及典型例題的講解錄制24個微視頻,每個視頻時長10到15分鐘。其中安排16個理論講授型、4個解題型、4個練習型微視頻。實驗部分,教學計劃安排16課時,包括常用電子儀器的使用、單級共射放大電路、射極跟隨器、差分放大電路、負反饋放大器、OTL功率放大器、RC橋式正弦波振蕩器、模擬運算電路8個實驗[5]。每個實驗只有2課時,而模擬電路實驗需要使用的測量儀器多、需測量的指標多,教師在學生實驗操作之前還要進行實驗原理與實驗操作的講授,學生要完成實驗內容時間很緊、基本很難完成全部實驗項目。針對實驗部分,制作了16個微視頻,每個實驗分為實驗原理、實驗操作各錄制2個視頻,每個視頻時長10到15分鐘。要求學生在課前完成實驗原理視頻的學習,根據實驗難易、實驗項目的多少,實驗操作視頻可以安排在課上統一學習也可以安排學生課前觀看,這樣給學生留出時間進行實驗操作。
2.3模擬電子技術SPOC教學模式實施
實施模擬電子技術SPOC教學模式,教師可以從課外組織、課堂學習、考核這三方面來設計教學過程和組織課程。(1)課外組織。課外組織包括布置學習任務和對學生管理兩個環節。對于課前布置學習任務,教師可以提前1周布置線上學習任務和作業。學習任務可以是看視頻、看資料、仿真電路、做一些問答題、課上需要學生講解的一個PPT課題等。對學生的管理,可以把學生分組,比如對一個30個學生的班級,可以分為6組,每組5人。對于較難的學習任務,考核時教師給出每組的學習成績,組長根據組員的學習和對任務完成的貢獻情況,給出組員的學習成績,這樣不僅可以激發學習興趣、同時互相討論、互相幫助,培養了團隊協作精神。(2)課堂教學。課堂教學可以傳統課堂和翻轉課堂穿插進行,比如對第五章BJT及其放大電路,對典型共發射極電路的教學采用傳統課堂,以教師講授為主,教師對電路進行靜態、動態分析計算,講清放大電路的分析方法;而對另外的分析方法類似的共集電極放大電路、共基極放大電路的教學采用翻轉課堂形式,可以讓學生上課講解PPT,同學進行評課、教師進行總結。類似的下一個知識點,可以安排另一組同學準備PPT。這樣學生不僅上課主動聽課認真了,而且課后也要及時認真復習,真的理解教師講的分析方法,自己上課才能講解出來,真正學會了放大電路的分析計算方法。對于典型例題的講解也可采用類似方法。也可以把簡單易于理解的內容只放到線下讓學生自學微視頻,把問題帶到課堂上進行討論。實施SPOC教學模式,對個別接受較慢的同學,可以通過課下再看視頻進行理解,不受課堂時間、空間的限制。這樣課堂上教師不需要花過多時間關注個別同學,而用主要時間解決難度較大的共性問題,可以解決課時少、教學內容多的問題,提高了教學效率。(3)考核方式。對于考核方式,教師在開學第一節課,就公布給同學,模擬電子技術我們采用過程性考核,學生的學習過程考核被量化,注重學生平時過程學習,本課程學習過程考核分為以下3個環節:①平時考核成績(滿分100分),包括線上SOPC學習及作業、課堂表現及平時線下作業三部分。平時考核成績=(SOPC學習及作業成績+課堂表現成績+線下作業成績)/3。②階段性學習考核成績(滿分100分),包括階段性學習測驗1(線上進行)、期中考試成績(課上進行)、階段性學習測驗2(線上進行)三部分。階段性學習考核成績=(階段性學習測驗1成績+期中考試成績+階段性學習測驗2成績)/3。③期末考核成績(滿分100分),本課程總評成績=平時考核成績×30%+階段性學習考核成績×30%+期末考核成績×40%。采用過程性考核評價方法,可以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獲得好的學習效果。
3結語
對模擬電子技術教學,采用SPOC模式教學,結合過程性考核,在電子信息工程專業實施一年以來,學生考試不及格人數較以往明顯減少,比同年級的未進行改革的班級相比,成績明顯提高了。在SPOC教學模式下,課堂上教師轉變為組織者和引導者,學生不再是被動地接受知識,而是真正地參與到教學環節中來,學生學習主動性、積極性明顯增強,在小組互助學習、相互評價、小組考核等形式中逐漸培養了良好的學習習慣。SPOC教學模式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模擬電子技術教學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王新生,張華強,張虹.基于MOOC模式的自動控制原理網絡教學設計[J].高教學刊,2015(13):34-35,37.
[2]康佩,劉旨陽,王玨輝.MOOC模式在信息類專業實踐教學中的研究與應用[J].教育現代化,2016(20):87-88,115.
[3]賀斌,曹陽.SPOC:基于MOOC的教學流程創新[J].中國電化教育,2015(3):22-29.
[4]康華光.電子技術基礎(模擬部分)第6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5]羅杰,謝自美.電子線路實驗·測試·設計第5版[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15.
作者:沙春芳 單位:鹽城師范學院物理與電子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