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電視新聞專題節目圖像信號質量控制優化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電視新聞專題以畫面和聲音呈現給觀眾,衡量一檔新聞節目專題質量的高低,圖像畫面質量是一個很重要的指標。對制作該類節目時,演播室攝像機的調整以及使用達芬奇系統對外拍素材的優化進行討論和分析,從而總結新聞專題類電視節目圖像畫面指標的控制和優化,提升節目的播出質量。
關鍵詞:SONYE85;泰克7200;達芬奇
1演播室攝像機使用技巧
1.1正確皮膚曝光判定
新聞節目中主持人皮膚的曝光準確與否是評判節目質量高低的一個重要因素,如何快速準確的判斷主體皮膚曝光是否準確呢?我們將泰克7200示波器設置為四窗口顯示,2窗口設置為PICTURE顯示,3窗口設置為亮度波形顯示,選中窗口3,再選擇LINESEL(行選擇),此時窗口2中會出現一條白線,將這條白線移動至主持人臉部,窗口3對應的是選擇行的亮度波形,以主持人在畫中為例,波形的中間就是所選行主持人臉部的亮度,從波形上我們很容易就能看出主持人臉部亮度的數值,通常我們認為當臉部的亮度值為700MV×70%=490MV,也就是臉部曝光值在500MV上下都可以認為曝光是準確的。
1.2增加畫面細節與磨皮
在一個畫面中如果想柔化主體的皮膚,通常我們轉動SONYE85RCP面板上Detail旋鈕,減少畫面細節來柔化主持人皮膚,但是這樣會對整個畫面產生作用,使整體細節大量丟失,圖像畫面失去層次。如何既能柔化主持人的皮膚,又能保留住畫面的其他細節,在SONYE85RCP的PAINT-DETAIL菜單選項中可以幫助我們解決這個問題。適當增加Level的數值,增加整個畫面的銳度,增加細節,同時也增加Crispening的值,這個選項能柔化畫面中的橙色部分,相當于給畫面主體———主持人進行了磨皮,Crispening的數值應該根據畫面的構圖來確定,當畫面是近景的時候,這個數值要減小,否則皮膚的塑料感會很強,如果是構圖是中景,那么數值可以適當增加。1.3降低高光和增加暗部細節通常演播室會有一些背景燈光來烘托氛圍,這些燈光在波形圖中的電平可能會超過700MV,通過調整攝像機PAINT-WHITECLIP,可以將畫面超出700MV的高光部分會被拉回700MV以下,此時的畫面符合廣播級規范。為了得到更好的畫面層次感,對攝像機暗部進行適當調節。暗部主要是對總黑電平以及黑拉升黑伽瑪等功能進行調節。在畫面暗部層次感不佳的時候可以打開Paint-BlackGamma,增加選項中Master的數值。BlackGamma指的是相對于伽馬曲線下半部分的調整,由于只對暗部進行調整,所以相比對BLACK數值的調整,調節BlackGamma的參數更具有優勢[1]。
2達芬奇系統在新聞專題制作中的應用
達芬奇系統DaVinciResolve(以下簡稱“達芬奇”)始創于1984年,經歷多年的迭代升級現已成為集編輯、音頻處理、調色、視覺特效為一體的視頻制作系統,是當下電影電視制作中最受歡迎的制作系統之一。達芬奇調色系統利用YRGB調節圖像亮度,可完美處理素材。通過節點式的圖像處理,可以將校色處理、混合處理等相結合,實現高質量處理圖像的目的。每一個節點都可以通過RGBY處理圖像的色度、飽和度和亮度[2]。從新聞類專題制作的角度出發,雖然節目不需要做整體的風格化調色,但是達芬奇可以加強節目畫面的明暗關系對比,匹配外來素材和自拍素材的畫面等,大大優化了節目畫面質量,增強了節目的播出效果。
2.1利用波形圖判斷提升畫面中的細節
前期的拍攝經常會有大光比的情況出現,此時前景主體明亮而背景比較黑,打開達芬奇示WaveForm示波器,示波器的橫坐標是畫面從左到右,也就是1920的部分,縱坐標是畫面的RGB分布情況,示波器比較泛白的部分說明畫面的細節在這里“扎堆”,比較稀薄的部分說明畫面像素在這部分分布稀薄。結合畫面我們不難得出背景死黑部分是有細節的,通過調節達芬奇一級調色輪中的Lift的增益或者曲線工具將暗部扎堆的波形拉開,恢復“死黑”區域細節。
2.2畫面降噪
達芬奇的降噪分為時域降噪和空域降噪,兩種降噪功能根據素材的需求,可以單獨或同時使用,對圖像的亮度和色度進行不同程度的降噪。時域降噪是結合前后幀進行計算處理的出來的;空域降噪是針對單幀畫面進行處理。一般來說,降噪我們都會在最前面的節點,對原始素材進行降噪。如果我們只用空域降噪的話,假如連續播放的話,由于它的算法都是基于當前幀,不考慮前后幀,所以這樣很有可能會發生一些噪點的抖動。時域降噪會把整個時間段的噪點統一進行處理,消除幀與幀之間的噪點抖動。從實際使用的情況下,在運動特別劇烈或者下雨(時域降噪會認為雨點是噪點)的場景下,時域降噪就不適用。在降噪前后可以點選預覽窗口突出顯示中選擇A/B差異顯示來判斷降噪是否過頭。如果畫面中出現有大量的純白點和純黑點,則說明這些地方降噪過度了,需要降低數值。在達芬奇中如果兩種降噪都開啟,會消耗很多系統資源,所以必須根據具體情況來運用。
2.3人物膚色校正
前期拍攝的人物膚色是否正確大多數時候是靠肉眼觀察,而在達芬奇中人物的膚色可以在矢量圖中方便地判斷。在達芬奇示波器矢量圖的橙色方位也就是圖上十點半方向有一條直線,這條線可以作為平均膚色色調的指南。其原理為所有人種皮膚的色相都是橙色,只是飽和度不一樣,白色人種皮膚飽和度低,在達芬奇矢量圖上的膚色線就短,黑色人種皮膚飽和度高,其膚色線就長。新建一個節點用限定器將人物的皮膚口摳出,如果背景和人物的膚色相近還需在臉部加遮罩,突出顯示后得出單獨人物膚色顯示,打開達芬奇矢量示波器,發現信號大部分在膚色線下方,則說明皮膚的色相微微往黃色偏,在曲線—色相VS色相中把橙色部分微微往上提,皮膚的色相大部分在膚色線的上方,并且貼合膚色線,此時取消突出顯示,觀察監視器,人物的皮膚相較調整前紅潤了。
2.4外來素材和拍攝素材的匹配
新聞專題后期制作中經常會有一些歷史照片或視頻,我們必須把它們和我們自己拍攝的鏡頭進行匹配,大多數這樣的圖片視頻是經過壓縮的,調整后很容易出現顏色斷層,所以不能做到完全匹配。下面我們來簡述下匹配的思路:(1)明亮度匹配:明亮度匹配包含黑白場的匹配,對比度的匹配與色相明度的匹配。(2)色相匹配:色相匹配包含白平衡匹配,中灰主色調匹配,矢量圖色相角度匹配。(3)飽和度匹配:飽和度匹配包含飽和度平衡和矢量圖色相長度匹配。
2.5符合廣播安全的渲染輸出
所有的片段處理完成了,那么我們是否就可以輸出了呢?這里還有一個廣播安全的問題,什么是廣播安全?廣播安全就是電視播出網絡對視頻和音頻信號的一套法定規范,常見的廣播安全問題是亮度超標或者色度超標[3]。執行達芬奇工具欄里的顯示—顯示廣播安全的例外,超出廣播安全范圍的區域都會被標記出來。藍色表示亮度超標,黃色表示色度超標。達芬奇系統還提供更簡便的方法來控制廣播安全問題,勾選達芬奇項目設置—色彩管理中—廣播安全—確保廣播安全,根據需要選擇廣播安全IRE電平,在交付—導出視頻—高級設置—數據級別勾選視頻,通過以上設置我們就可以將信號控制在合法的范圍內了。只有把信號控制在合法的范圍內,才能完美的將顏色還原[4]。
3結語
不難得出新聞專題類節目在演播室錄制部分我們利用攝像機自身參數的調節并配合泰克示波器來得到更好的畫面質量,而達芬奇系統為外拍部分素材提供了強大的校正和優化功能。通過以上流程處理畫面信號的細節得到大大的提升和優化,將新聞專題更好地呈現給觀眾。
參考文獻:
[1]林凡.論攝像機色彩調整[J].有線電視技術,2017,(12):100-102.
[2]景崢.達芬奇調色系統在電視節目制作中的運用[J].西部廣播電視,2016,(10):206.
[3]劉瓊,吳梓剛.達芬奇(DaVinciResolve)調色在人文類紀錄片中的運用———以大型人文類紀錄片《秘境神草》為例[J].影視制作,2018,(03):23-27.
[4]秦晟杰.4K時代達芬奇調色系統在電視節目后期制作中的應用[J].現代電視技術,2019,(12):116-121,124.
作者:張力行 單位:福建省廣播影視集團技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