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論文中心 正文

    生態動畫藝術編碼與解碼淺析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生態動畫藝術編碼與解碼淺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生態動畫藝術編碼與解碼淺析

    摘要:當今世界在發展過程中付出了沉重的生態環境代價,其問題的復雜性和艱巨性影響著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動畫藝術作為一種富有精神導向的媒介載體,其內涵的表達方式和表達場域必然要承擔起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責任。文章以生態動畫創作中信息的創作者和接受者為視角展開研究,通過信息建構、語言表達、信息媒介、文化載體四個環節,來討論生態動畫的編碼解碼,運用符號學原理去分析使生態動畫作品產生意義的邏輯,從學理上豐富和完善關于生態動畫的理論知識和實踐創作研究。

    關鍵詞:生態文明;動畫藝術;解碼;編碼

    一、引言

    如今創作者與接受者都更加注重作品思想與時展的聯系、生態敘事的結構、視聽語言的表意。將生態文明思想融入動畫藝術創作中,已經成為一種獨特的生態傳播語言,生態精神和文化特質得以在創作者的表達和接受者的理解中融匯互通。那么,創作者的編碼與接受者的解碼存在怎樣的邏輯與聯系?文章以動畫中蘊藏的生態文明思想為討論內容,分析其“轉換”與“轉向”的聯系,以解讀生態動畫的編碼與解碼。

    二、轉換:生態動畫的編碼

    在蘊含生態文明思想的這類動畫影片中,通常是創作者對耳聞目睹的生態環境問題投以關注,創作者受到上下文的影響進行觀察和思考,并以一種跳脫所指的姿態,形成可見的、具體的符號去指向不可見、不可解,這些符號通過蒙太奇思維法則順著因果鏈條聚集在動畫作品中,編碼為可以表達生態思想的動畫語言。這些構成作品的符號以不同的表達方式在動畫影片里集中表現,構成獨特的審美價值,以此達到傳播生態思想的目的,從而形成“主觀—符碼—動畫”的轉換。

    (一)信息建構:從“主觀”到“符號”

    生態環境問題本身只是一個未經加工的客觀存在,創作者在對此客觀存在的表征系統具有足夠了解的基礎上,將被忽視的生態問題和生態思想通過美術造型設計的方式呈現在一張張空白的畫紙上,即:信息———信息再生產。從動畫的前期制作過程來看,無論是偶類動畫、二維動畫還是三維動畫其中的造型設計都是創作者從主觀到符號的設計,都經歷了一個從無到有的孕育過程。在由主觀到符號的過程中,符號并不是簡單的現實重現,而是創作者對客觀現實及自身情感再現的過程,是藝術作品跳脫所指的過程,是無限拉長表意距離的過程,是打破符號與對象之間固化關系的過程。所有的過程都是為了破除規約符的固化,使觀眾在生成解釋項的過程中得到藝術延宕的感受。在弗雷德里克·貝克的作品《大河》中呈現了“主觀”———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意愿,到“符號”———擬人化的動畫形象的設計。創作者通過符號的隱喻性,藝術化再現客觀現實,升華了思想主題與符號的新含義。影片初始時,未經污染的圣勞倫斯河化身為一個美麗的女人形象,被符號化的河流如偉大的母親般給世界上帶來萬千種生命,圓潤雙手間蜂擁而出無盡的飛禽走獸,當觀眾看到這一女性形象時能夠感知到創作者內心對圣勞倫斯河如母親般愛戴的感受,同時也彰顯出圣勞倫斯河對生命不斷進化和繁衍的博愛與奉獻精神。在影片結尾處,圣勞倫斯河遭受了人類的種種破壞行為后傷痕累累,創作者借用股票崩盤表達了人與自然間的天平徹底失去平衡。在整部影片中創作者把自身所感的大自然“文本”集合為具體可感的藝術符號,每一劃的筆觸中都包含了創作者的意圖,表達了人類是“自然的人”,不能脫離自然而存在,要想真正實現人的全面解放到達必然王國的彼岸,就必須與自然達成和解,實現生態自由。動畫影片《紅色幽靈》中創作者所表現的“主觀”精神世界以獨特的動畫“符號”揭示了城市的環境問題,突破了以往說教式的描寫客觀對象。該片通過小女孩對美好城市的憧憬與現實城市所呈現的環境問題形成的對比,反映了城市環境的諸多問題。例如,原本只是具有單一信息的簡單幾何形體,而在影片中這些黑色面塊是創作者對已經被污染的天空、樓房、街道的概括、簡化和提煉,是創作者主觀經驗和情感生活的表現,也是一種純粹而孤立的創造。再如,創作者想要表達對城市生態問題的緊張感和焦慮感,所以在以黑白為美術基調的影片中,將小女孩的色彩“符號”設計為紅色,黑白城市里的一點紅色不僅增加了畫面的層次感,也將人與城市密切而又緊張的關系強化出來。這些符號不僅在影片里形成鮮明的對比,也表達著超越自身形體的含義,提煉著不安的環境現狀,突出了一種悲傷的情緒。

    (二)語言表達:從“符號”到“動畫”

    “象者所以存意”,不論是言語的講述、感嘆的興發,還是手舞足蹈的直觀展現,都是為表達自己意思所采取的方式,盡可能地表現出其中的情緒,從而更真切的體會到作者的內心意蘊。在動畫作品中想要通過各種抽象或具象的、現實或非現實的、靜止或單幀的“符號”去表達創作者的意圖,就必須運用蒙太奇思維法則來進行后期制作,將視覺元素與聽覺元素編碼為自身范式的、能自我修復的、開放的、有序的生命系統,最終完成“由靜到動”的蛻變,合成輸出為一部完整的動畫影片。創作者主觀的符號體系通過動畫語言規則的運作,使得生態信息的意義得以產生和循環,并且變得更加明白易懂。在動畫影片《紅色幽靈》中,眾多抽象變形的線條和幾何形狀的“符號”組合成影片的若干個鏡頭,這些鏡頭根據影片敘事和意境的需要通過蒙太奇法則進行有機排列,將其生態系統的內在價值植入其中,最終形成的動畫影片把自然價值論與符號沆瀣融合,由此闡述著影片的精神內涵。例如,創作者將小女孩在城市游蕩的虛幻紅色幽靈形象與風聲相結合,產生了超出原本聲音和畫面的新含義,提高了畫面的逼真性和可信度:一方面風聲的融入體現了小女孩靈魂的靈動之感;另一方面風聲也如同大自然的化身,陪伴小女孩游歷的過程中,揭露人類欲望所造成的生存環境的惡化。再如片尾小女孩的靈魂失望的回到病床上,創作者強化了小女孩落淚畫面的聲音,這一滴淚是小女孩真實的哭泣,是再現現實生活的一種藝術手段;這一滴淚也重重地滴進了觀眾的心里,強烈的藝術感染力引起觀眾對人與自然關系的反思;這一滴淚也是大自然的落淚,人類對大自然的戕害已使它傷痕累累。總之,視聽藝術的結合讓靜止的符號化身為動態的動畫,讓畫紙上的符號或單一的聲音發生了質的變化,使觀眾得到兩種不同的感受印象相互滲透,從而達到創作者想要表達的意圖。

    三、轉向:生態動畫的解碼

    生態動畫影片將人們帶到用符號方式表達的社會問題和哲學問題面前,視聽結合的藝術讓觀眾很容易被影片的氛圍所感染,產生同理心,但想要激活觀眾的心理結構能力和自身的生命體驗,喚起觀眾對生態問題的覺知和覺醒,跨越觀眾對藝術作品的延宕感受,動畫影片必須作為有意義的話語被觀眾解碼。當觀眾的藝術經驗和闡釋經驗出場后,動畫作品中被解碼的符號才能產生意義和效果,以達到警醒人類反思人與自然關系的作用。在觀眾解碼過程中留下的物質痕跡,又將反饋到創作者的視線里,并去分析作品是如何被觀眾理解的,以及這些觀眾是如何賦予影片意義的。創作者可以在觀眾半碼或者全碼甚至反碼的過程中,了解觀眾更傾向于何種角度的符號,以便在之后的創作中更好地去建構符號,實現創作中“動畫—符號—文本”的轉向。

    (一)信息媒介:從“視聽”到“情感”

    符號傳達最基本的動力是圖像與心靈的共通性。在生態動畫影片中,視聽的結合成就了動畫,被創作者精心編碼組成的符號體系通過動畫這個信息流通的環節,對觀眾的視覺與聽覺產生刺激,激活觀眾的實踐經驗和理解能力出場,進一步對接收到的符號信息進行解讀,體會到創作者蘊藏在其中的信息內涵,隨之沉浸其中的觀眾被激發出心里的接受和情感上的認可,完成視聽到情感的過程。《種樹的牧羊人》這部如散文詩般精致的動畫,通過風格簡約而又意味深長的視聽語言講述了一個真實的故事。影片中的視覺元素充滿了印象主義色彩,彩鉛流動畫的形式讓不論是人物扭曲夸張的精神世界,還是人們在樹下載歌載舞歡笑的親昵,整個畫面生動靈活的傳遞了人與自然和諧相伴與共生的關系。影片中聽覺元素的加入體現了老人的靜與默,如種樹時刮過的風聲,房間里滴答的鐘聲,吃飯時小狗喝湯的聲音等,老人始終都是一副泰然自若沉靜寡言的樣子,通過有聲反襯出老人的無聲,體現老人對自己信念的堅持,觀眾從中感受到主人公的精神內涵。這些圖像和鏡頭沒有國界,沒有語言交流的隔閡,創作者也因此更容易傳遞生態思想,觀眾也從中感受到創作者想要對大自然表達的情感。動畫短片《魚的憂傷》表現了一條在被嚴重污染的河中掙扎求生的魚,這部影片中導演帶領觀眾以非人類———魚的視角來進行觀影,我們可以看到這條魚的生存環境里充滿了人類丟棄的生活垃圾,原本清澈的河水也變得渾濁不堪。超越人類自身視野局限性的視覺與逼真的聽覺的結合雙重刺激著觀眾的情感,切身感受到非人類的生存困境以及它們對人類行為的無奈,從而觸動內心最柔軟的部分,意識到人類以破壞、征服大自然為代價的行為是愚蠢的,人類應該超越人類中心主義的狹隘,建立對非人類生命的尊重。觀眾產生的情感也正好與創作者的意圖———反人類中心主義的生態觀以及對環境破壞行為的批判和譴責不謀而合。影視動畫作品如同一座橋梁,架設在創作者與接收者之間,來喚醒人類的生態環境保護意識,觀眾可以清楚地認識到自我生存、人類生存和可持續發展的方式并非是對自然的強行掠奪,而是轉換人類自身立場,認識到人類是屬于生態體的一部分,不可能也不應該超越自然界的權利而生存。

    (二)文化載體:從“喻體”到“本體”

    符號的目的就在于“達意”。在動畫藝術中,喻體既可以是具體明了的事物,也可以是跳脫所指的抽象事物。把生態動畫中可感的符號形象看作喻體,其具有間接虛幻性,不是對現實的復制,而是有舍有取,融入了藝術家的個性、意識、情感和審美情趣等;而本體則是創作者想表達的環境問題和生態思想本身。在生態動畫中,觀眾所處的上下文與創作者想要表達的文本是一種動態的關系,并屬于一個整體,觀眾通過對銀幕上能被感知的客體化動畫形象進行解碼,去探尋符號背后超越喻體而指稱本體的效能,但是上下文是不能被窮盡的,觀眾留下的物質性痕跡為創作者的再創作提供無限衍射,以此達到螺旋上升的效果。符號之所以能夠傳達真相,最根本的原因是“人的思想本身就是符號”。以《紅色幽靈》為例,超越喻體指稱本體具體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首先,在影片中一個病危的小女孩,經過視覺上的設計和抽象化身為一個依稀可見的紅色幽靈,并以紅色幽靈的視角、情感和價值觀去看待世界、觀察世界,進行生態敘事。在人們的印象中幽靈通常是黑灰色,而創作者將小女孩的靈魂表現為紅色,在以黑白為基調的美術風格中形成明顯對比,觀眾可以體會到創作者對城市生態問題的緊張感和壓迫感,人與城市的關系也亮起了紅燈,警醒人類保護環境迫在眉睫。其次,影片中被污染的城市被設計為扭曲變形的黑色面塊,這些抽象化的街道、天空、樓房被賦予了新的思想內涵。觀眾從這些新的符號形體中可以感受到城市被破壞的悲傷心情,黑色的影調也凝固著不安的自然景象。最后,創作者運用大地倫理學的理論角度對城市可持續發展的問題進行了探討,影片中女孩對理想城市的追求與現實城市中所面臨的環境問題形成反差極大的一組矛盾,既表現了女孩對城市的向往,也突出了城市問題迫在眉睫。觀眾在這樣一組對比關系中體會到了人與自然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關系,也感受到了創作者想表達的整體自然觀的哲學觀點。以上,觀眾對影片的審美和評價就是解碼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觀眾通過創作者給的符號去更好地解釋和欣賞動畫藝術,從固化的、世俗的、結構的觀看方式中脫離出來,找到創作者提供的反思生態問題的一種方式路徑———從“喻體”指稱“本體”,而“本體”也正是創作者在符號背后想要表達的思想內涵,構成了編碼與解碼的螺旋上升關系。

    四、結語

    如今,尋找生態環境與人類自身的平衡仍然是一個世界性的重大課題,追求科技革新與自然環境的平衡、創建生態文明成為人類發展的重要目標之一。在這個實現自然—社會—人類和諧共處的環境中,生態動畫作品以特殊的語言傳遞著生態文明精神。生態文明思想在編碼者的轉換和解碼者的轉向中,不是在二維平面上從起點又回到終點,而是在三維立體圓圈中螺旋上升的過程。在此過程中動畫創作者通過編碼傳播生態問題,表達出對環境污染的憂慮,而接收者通過解讀完成了意義建構,完成這個美妙的互譯過程———這正是動畫的魅力所在。

    參考文獻:

    [1]費爾迪南·德·索緒爾.普通語言學教程[M].高名凱,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

    [2]羅蘭·巴特.符號學基本原理[M].李幼燕,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

    作者:王茜濡 胡筱 譚紫丹 單位:四川美術學院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成人无码Av片在线观看| 成人午夜性a一级毛片美女| 久久成人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www成人在线观看| 成人免费毛片观看| 久久成人国产精品| 成人a免费α片在线视频网站|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在线观看 | 国产免费69成人精品视频| 亚洲av成人综合网| 国内一级毛片成人七仙女| 亚洲国产成人在线视频| 在线观看国产成人av片| 中文字幕成人免费高清在线|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视频大全 | 欧美成人性色区| 国产免费69成人精品视频| 成人爱做日本视频免费|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综合久久久| 欧美成人xxx| 亚洲AV成人中文无码专区| 国产成人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成人午夜大片免费7777| 欧美成人免费高清网站|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区| 国产成人精品啪免费视频| 成人黄色电影在线观看| 欧美成人鲁丝片在线观看| 四虎影视永久地址www成人 | 国产成人精品AA毛片| 成人亚洲欧美日韩在线| 成人国产在线不卡视频| 麻豆国产成人AV在线| 欧美日韩亚洲成人| 成人看片黄a免费看|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 亚洲国产成人99精品激情在线| 免费国产成人手机在线观看| 免费无码成人av在线播放不卡| 亚洲国产成人超福利久久精品| 俄罗斯一级成人毛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