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電工技術課程教學方法分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電工技術是一門理論性和實踐性非常強的專業基礎課,對后續課程的學習起著重要的作用,而直流電路部分內容又是全課程的基礎。因此,針對學生掌握直流電路中各種定理、方法等比較困難的問題,通過教學實踐提出采用一個經典又聯系實際的T型電路分析和講解直流電路所涉及到的定理、方法,使學生能從系統的角度理解掌握所學定理、方法等內在聯系,提高教學質量。教學結果也表明該教學方法能夠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電工技術;教學方法;串并教學;分類教學
對機電類學生來說,電工技術是通常是學生學習的第一門專業基礎、理論課,其理論性和實踐性都比較強。因此,學生對該課程的知識認識和掌握熟練程度,不但會影響到后繼所學的課程掌握情況,而且還會影響到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成就感。電工技術課程雖然主要包括直流電路、交流電路等幾個部分,但是其涉及的知識點非常廣泛,比如:歐姆定律、等效變換、常用分析方法、基爾霍夫定理、戴維南等定律、暫態分析、向量分析以及電磁學等內容[1-2]。而現在又在壓縮電工技術課程學時,所以要想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和空間范圍內,在學生人數較多的情況下完成這么的教學任務并讓學生較為熟練掌握和應用,僅靠各種教學方式的改革(比如,案例教學、項目化教學、翻轉課堂等)[3-6]實際上也是很難達成教學目的。
1存在的問題和解決方法
雖然電工技術中各個知識點表面上好像是十分散,但實際上這些知識點本質上又是統一的。為了拓展學生的認知視野和提高知識應用能力,眾多電工技術教材中每個知識點通常采用不同結構的電路來分析和講解[1-2]。即使采用項目化等教學方式,不同項目仍然是采用不同結構的等效電路。這對于本來基礎就相對較弱的高職學生來說,每個知識點采用不同結構的電路來講解,就很容易使學生分割這些知識點之間的內在聯系,造成知識點的碎片化,從而增加學生理解和掌握的難度。因此,筆者在長期教學和學生溝通的過程中發現,可以采用同一個簡單、典型的三條支路、兩節點構成的T型網絡電路來講解各個部分知識點。在該T型網絡電路中,每條支路可以由獨立電源和負載串聯組成,也可以由獨立電源或負載組成。因此,可以根據講解知識點的具體內容和難易程度,適當調整每條支路的組成就可以對電工技術課程中眾多知識點進行講解。
2教學過程處理
2.1交直流分析共用
(1)直流電路分析。當T型網絡電路中的獨立源為直流電壓源或電流源時,該T型網絡電路就是直流電路。因此,利用該電路對直流部分的知識點進行分析與講解,主要包括:歐姆定律、電路等效變換、常用分析方法(支路電流法、節點電壓法等)、基爾霍夫定理、戴維南定律等。比如:當電路中只有一個直流源可以進行歐姆定律、電阻串并聯、基爾霍夫定理等內容講解;當有兩個或三個直流源時可以進行疊加定理、電路等效變換、戴維南定律、基爾霍夫定理等內容的講解。因此,利用相同T型網絡電路講解直流知識點,在老師積極引導下促使學生對所學的知識點進行比較分析,加深知識點的理解和掌握程度。(2)交流電路分析。當T型網絡電路中的獨立源為交流電壓源或電流源時,該T型網絡電路就是交流電路。因此,利用該電路可以講解交流部分知識點,包括:單相交流電路和三相交流電路。比如,T型網絡電路中某條支路只要一個交流電源、其他支路是負載時,整個網絡就等效為單相交流電路,可以講解單相交流電路知識點;當每條支路的交流電壓源組成一個對稱的三相交流電壓源,就可以講解三相交流電路知識點。
2.2新知識擴展訓練以及新舊知識融合、貫通
首先,利用相同的T型網絡電路通過簡單復習前一次課所講知識點自然聯系到本節新的知識點;隨后,利用該電路對新的知識點進行介紹和講解。這樣,通過相同的T型網絡電路實現新舊知識點之間的串聯和貫通。同時,為了擴展學生認知面和提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每個知識點擴展部分的例題講解、課堂小練習以及課后作業等,采用不同結構的電路。
3開放、互動式教學
為了提高教學效果,在上述教學方法基礎上,必須采用開放、互動的教學方式,提高課堂教學效果[3-6]。由于只采用相同T型網絡電路講解知識點,能夠有效節省教師講解時間,增加課堂與學生互動時間。在互動時間內可以充分與學生進行必要溝通和討論:即可以討論本節課堂教學內容,也可以結合本節課堂教學內容討論以前學過的內容甚至其他相關內容,增加課堂學習氣氛、提高教學效果。因此,采用相同T型網絡電路,前后教學知識點非常容易做到融合和貫通,促進開放、互動式教學展開。
4結語
電工技術是一門非常重要的機電類專業基礎課,通常也是學生學習的第一門專業基礎課。它對學生能力發展和技能的提升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認真學習和熟練掌握相關知識不但能夠使學生順利展開后續知識的學習,而且能夠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動力。只有通過不斷地調整和改進教學方法與形式,才能積極地調動學生學習主觀能動性,提高教學效果和質量。
參考文獻
[1]陳菊紅.電工基礎[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8.[2]俞瀛,吳學宏.電工基礎[M].長春: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18.
[3]陳綏.項目教學法在《電工技術基礎》課程教學中的實踐[J].福建輕紡,2008(4):18-22.
[4]王向麗,郭曉麗,倪培永.項目教學法在《電工技術》課程中的應用[J].廣東化工,2018,17(45):205,211.
[5]朱延楓,耿大勇.基于微課“翻轉課堂”的電工技術實驗室教學[J].遼寧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20(4):90-92.
[6]丁海霞.基于翻轉課堂理念的電工技術教學實踐新探討[J].江蘇科技信息,2016(11):35-37.
作者:張先進 朱海榮 單位:江蘇工程職業技術學院機電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