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教學創新現當代文學論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1不斷改革創新中國現當代文學課程教學模式
創新教學模式是教學改革的重要內容,而教學模式主要包括對教學內容的創新、教學設置的創新等等,針對中國現當代文學這門課程的特點來看,教學模式的創新可以從如下幾個方面入手。
1.1打破當代文學和現代文學之間的界限
根據傳統的教學觀念來看,通常將1917年五四新文化運動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這段時間看作是中國的現代文學,將1949年之后的文學發展看作是當代文學,這樣的劃分方式在1980年左右受到了眾多學者的質疑,因此,隨著時間的推移,這樣明確的分界將會被打破,逐漸提高文學的整體性和系統性,將文學的歷史特征發揮到極致。
1.2在教學過程中堅持經典教學
傳統的教學模式求全貪大,并無法做到精細,而在未來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將經典的作家和經典的作品作為教學賞析的重點,加大對知名作家的研究力度,努力使學生學會中華文學的精髓,并從這些名家名作中總結人生哲理,提高文學素養,培養自身高尚的道德情操,但是,在具體實踐過程中,并不是單純的對經典文化進行合法辯護,而應該是對經典文化進行全新的分析研究和闡釋。進而要做到對教學內容的大膽淘汰,對一些不適合時展的作品和作家進行刪除,更好的突出經典作品和文學精華,另外還要對教材之外的文學信息進行補充和增加,對特定的文學經典進行全新定位。
1.3實施分級上課,循序漸進地展開教學工作
上文中也提到了中國現當代文學的分級教學,在具體教學過程中,需要學校合理安排教學時間和課程,將此項制度落實到實處。
2實現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
教學體系的創新離不開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的革新,傳統教學理念的改變是進行創新的第一步,隨著時代的發展,教學更加側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努力培養出具有高素養的專業人才,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大膽的嘗試講座法、問題討論法甚至課題研究法都是可行的,但是在創新過程中,要遵守以下幾個原則。
2.1重視對學生分析能力和文學理解能力的培養
中文系的學生需要具有較強的閱讀能力,中國現當代文學作為提高學生文學閱讀能力的重要載體,教師需要為學生提供一些必讀書目,一方面豐富學生的業余生活,另一方面使學生完成一定的閱讀量,提高閱讀理解能力,訓練對作品的敏感度。
2.2提高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
教師努力實現教學多樣化的本質目的是創設一個輕松和諧的教學氛圍,使學生積極的參與到教學過程中,這是提高教學效率和課堂質量的重要方式。另外教師可以采用任務式教學法,通過提前布置作業的方式,促使學生積極完成教學目標。例如在進行“尋根文學”教學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自己喜歡的作家或作品,對其創作的背景進行分析,進一步總結出尋根文學產生的背景及發展的過程。
2.3重視創新思維,重視知識的系統性
在中國現當代文學教學過程中,教學傳遞內容已經不單純的是理論知識,而是學習者自身建構的產物,為了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教師可以采用話題教學法,簡單來說就是圍繞某一話題展開,話題的選擇就是教學中經常遇到的問題,或者教學重難點,教師進行提問,學生進行總結回答。中國現當代文學是各大高校中文系開設的一門專業課程,隨著教學改革的深入發展,各大高校對現當代文學的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創新課堂教學模式、完善教學體系是未來當代文學課程建設的關鍵,也是需要迫切解決的問題,是提高當代文學教學質量、課堂效率的重要途徑。中國現當代文學在真實的教學活動中,其實可以根據時間的劃分,簡單的分為兩大部分,一是現代文學,二是當代文學;要想從根本上提高我國各大高校的現當代教學水平,加快高校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就必須要全方位、立體化的建設課程體系,創新目前傳統的教學模式,在對現當代教材有基本了解的基礎上,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
作者:程新煒 單位:青海廣播電視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