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課程思政在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中應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創新創業是當前我國發展中主要的推動措施,并利用創新創業實現學生成功就業。國家為了促進創新創業良好開展出了各項政策,較多擁有創新創業欲望的人士登入創新創業列車開始了自己的創新創業之路,但是在此過程中卻暴露出價值取向方面過于趨利性且缺失了道德理念,而不利于各行業健康的發展。因此,在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中要融入“課程思政”教育過程,保證大學生擁有健康的創業意識并實現健康發展的目標。
目前,我國的教育理念是實現素質教育且將這一教育要求下達至各教育機構中。高等院校作為國家教育中的重要教育機構要以國家教育目標為教育核心,將素質教育融入學校教育各環節中促進我國教育目標的達成[1]。大學生在校學習時會存在創新創業教育的過程,目的是通過提升大學生創新創業理念,可有效提升學生畢業就業率,并且通過大學生創新創業可以為國家經濟的發展貢獻力量而推動我國經濟不斷增長,筆者擬在本文中針對如何在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中開展“課程思政”教育措施進行研究。
一、實施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具有的重要意義
(一)與當前國家經濟發展趨勢相一致
在我國融入世界經濟中后,需要通過創新的過程提升我國在世界經濟中的地位,國家為了鞏固自己在世界中的地位及不斷提升經濟發展水平,對全國各行業提出了創新的要求,通過各行業有效的創新為國家經濟發展及在世界經濟中站穩腳跟提供有效的助力[2]。另外,國家還重視起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鼓勵大學生在獲取豐富知識后能夠運用自己的專業能力、創新思維進入創業的行列中,期望利用大學生具有的創新能力與實踐能力為國家經濟發展增添新的行業,并充分發揮此行業的優勢推動國家更好的發展。因此,高等院校在教育中開展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可滿足國家的需求并與國家經濟發展趨勢相一致。
(二)有效解決大學生就業難的困境
近幾年來的大學生就業率呈現出日益下降的趨勢,在不利于大學生發展的同時也不能充分發揮出大學生的能力而無法促進國家經濟發展,特別是不利于和諧社會的構建[3]。通過高等院校開展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可提升大學生的創業意識,并且積極為畢業后的創業過程做好準備工作,在大學生畢業投入真正的創業中后,可實現有效解決大學生就業難的困境。
(三)促進大學生達到全面發展的目標
要實現創新創業的成功需要大學生擁有綜合能力,因為創業的過程涉及的領域較廣,不僅需要大學生充分發揮自身的專業能力,還要求懂得如何管理及掌握財務方面的知識等。通過高等院校開展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可以讓學生積極學習各領域的知識,為創業做好準備工作,在學生積極的學習過程中提高學生綜合能力實現全面發展的目標。
二、在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中融入“課程思政”理念具有的必要性及擁有的價值
總書記曾經在2017年開展的第三屆中國“互聯網+”中明確提出:“創新創業是實現國家經濟良好發展的重要過程,而要實現創新創業健康發展需要創業者擁有道德品質及堅強、不怕困難的意志。”從此可以看出創新創業中道德品質對于創業者的重要性。因此,高等院校在開展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時要將“課程思政”理念貫穿于教育始終,在促進大學生及擁有創新創業意識的同時能夠具備良好的道德品質,進而融入實際創業過程中實現大學生創業健康性及發展健康性,進一步促進國家經濟健康及穩定的向前發展。
三、在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中融入“課程思政”理念的具體措施
(一)讓理念信念成為大學生創新創業行為的指導者
在開展“課程思政”教育時需要以培養學生理念信念為核心,因為理念信念是決定大學生思想與行為的重要元素,并決定著大學生創新創業是否達到健康性要求。因此,“課程思政”教育在引導學生時要融入理念信念教育,具體措施如下:第一,融入愛國理念實現學生具有家國情懷。在教育過程中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愛國意識,讓學生認知自己是國家的一分子并以國家興盛作為自身發展目標,在學生擁有愛國意識后可積極促進創業成功并為國家經濟發展貢獻一份力量。第二,促進學生明確自我價值與社會價值之間的關系并實現兩者有機統一。在教育中要實現學生了解只有為社會發展做出貢獻才能實現自我價值,使學生在創業中可以為社會發展有效服務并充分發揮自身的價值。第三,促進學生形成崇高的職業理想。要實現學生健康的發展需要在教育中注重學生職業理想的培養,能夠讓學生擁有正確的擇業觀,并且能夠將自己的理想與國家和社會發展相聯系,進而能夠為國家發展目標的實現貢獻自己的能力。第四,培育學生擁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教育中要培養學生具備社會責任感且是實現學生擁有良好道德品質的重要表現,當學生擁有社會責任感才能在創業中為社會的發展提供有效的助力,并進一步推動國家健康且穩定地發展。
(二)引入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浸潤學生的思想意識
在我國從古至今發展過程中遺留下來豐富且優秀的傳統文化,這些傳統文化中融入了我國古人的智慧及道德理念,將其引入學校教育中可以充分發揮傳統文化具有的道德理念作用,促進學生的思想意識以優秀的傳統文化道德理念為行為準則,進而達到高等院校素質教育目標。因此,在開展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時也可以引入我國傳統文化浸潤學生的思想意識,能夠讓學生在實際創業中以傳統文化的道德理念去實施各項行為,在保證行為健康性的同時促進創業過程快速地朝向成功方向邁進,比如在教育中可以將中國共產黨的“奮斗史”融入教育中,在學生了解中國共產黨“奮斗史”的同時能夠受到“奮斗史”的感染而形成堅毅的意志、不怕困難的意志,對于學生創新創業具有較強的推動作用。另外,在教育中還可以引入我國歷史上成功企業家的“奮斗史”,企業家的“奮斗史”與學生創新創業的過程極為相似,可以對學生的思想意識產生較強的感染作用。
(三)充分發揮思政課程的作用保證道德教育的效果
總書記在學校思政理論教師座談會中提出:“道德教育要實現顯性與隱性兩種教育模式相統一的過程,)除了要在各學科教學中融入道德教育之外,還應充分發揮出思政課程所具有的道德教育功能,實現全面開展道德教育的過程促進學生道德水平的提升。”因此,在開展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中要充分發揮思政課程具有的道德教育功能,在促進學生道德理念提升的同時提高創新創業教育的道德教育水平。首先,保證思政課程教師專業能力與教學水平達到優質化,進而能夠在思政教育中充分發揮出其功能保證道德教育效果。其次,在教育中要融入當前社會的實際案例對學生的思想意識進行引導,保證學生能夠正確面對社會中的各種不良思想與行為,促進學生健康的成長與發展。通過思政課程充分發揮自身的道德育人功能,促進學生道德水平全面提升,從而實現創新創業教育目標。
(四)利用實踐平臺充分發揮創新創業教育的作用
教育的過程只是將理念融入學生的思想意識中,需要通過實踐的過程讓學生真正地認知道德理念對于自身健康發展的重要性。高等院校應為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提供實踐平臺,并充分發揮平臺的實踐作用提升學生道德水平、綜合能力全面性的成長,比如高等院校可以構建創業模擬訓練營,讓學生真實地感受創業的過程并從中獲取經驗;構建創業失敗場景并讓學生思考在面對創業失敗時要如何應對,并將堅毅不氣餒的道德理念融入實踐平臺中,達到有效開展道德教育的過程。高等院校可以對實踐平臺不斷的創新,進而將當前社會創業失敗中的真實案例融入實踐平臺內,能夠讓學生充分了解創業失敗的原因,以及在面對失敗時應該擁有的思想意識并要實施正確的行為。
(五)利用互聯網助推“課程思政”教育水平的提高
目前,互聯網已經成為每個人生活與工作中不可缺少的技術之一,并且也成為我國教育領域中輔助教育過程的重要工具。在開展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時,也要充分利用互聯網具有的信息快速傳遞的功能,在網絡中搜集豐富的與道德教育相關的教育資源及真實案例,構建出教育資源庫并進行有效的存儲,在實際教育中可根據不同的教育內容引用教育資源及真實的案例,對“課程思政”教育過程提供強有力的輔助并提升教育效果。另外,“課程思政”教育中還可以利用互聯網中的學習平臺構建實踐活動,比如根據真實案例書寫案例中存在的問題及如何改正問題促進創業良好開展等,通過構建多樣化的實踐活動,使學生始終受到道德教育的感染而不斷提高素質,進一步促進學生當前發展與未來發展中達到健康性的目標。結束語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是當前高等院校教育中的重要教育過程,面對當前社會中各種不良創業行為需要在教育中融入道德教育,并且要做好隱性教育與顯性教育工作,充分發揮出教育的作用,達到不斷提升學生道德水平及促進學生健康發展的目標,在實現學生成功創業的同時,推動國家發展朝向發展戰略目標快速邁進。
參考文獻:
[1]房燕.課程思政背景下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融入思政元素的實踐與探索[J].昭通學院學報.2020,42(04):18-23.
[2]徐志花.高校創新創業教育人才培養體系研究[J].合作經濟與科技.2021(07):86-89.
[3]侯端陽.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現狀分析與對策研究[J].發明與創新(職業教育).2021(03):127-128.
作者:牟臘春 單位:湖南財經工業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