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談市政道路施工技術質量管理控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在城市化進程不斷推進的背景下,我國的市政工程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論文介紹了市政道路施工技術質量管控的意義并探討了強化管控的方法,以期進一步提高道路施工質量,能夠給讀者和同行帶來啟發。
【關鍵詞】市政道路;施工技術;質量管控
1引言
現階段,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增長,人們的出行變得越加頻繁。如何強化施工技術質量管控,有效提升工程質量,成為當今社會廣泛關注的重點內容之一。
2展開市政道路施工技術質量管控的意義
市政道路作為一個城市基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保證城市交通正常運行的關鍵。在實際建設過程中,如何提升市政工程道路施工技術質量管控效果,保證道路的質量能滿足當前城市的發展需求,已經成為城市發展過程中亟待解決的任務之一[1]。
3強化市政道路施工技術質量管控的方法
本文以廈門市海滄區滄林東三路路面提升改造工程為例,探討強化市政道路施工技術質量管控的方法。
3.1工程概述
3.1.1項目背景本項目起于濱湖東路,止于滄虹路,屬于城市的次干路,沿線為廈門市滄海區的生活區及繁華商業區。近年來,路面已呈現出不同程度的病害,為此,海滄區市政建設管理中心委托長沙有色冶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對該路段進行改造設計,力求進一步完善城市功能,為群眾的日常生活帶來便利。
3.1.2道路現狀滄林東三路是海滄區的次干路,周邊建筑包括樂海百貨、天心島小學、濱海上城住宅小區等,道路兩側車輛密集。道路呈直線性,總長度為879.381m,紅線寬度24m,道路的縱坡小于規范最小縱坡要求。路面結構為瀝青混凝土,部分路面出現了破損、裂縫、車轍、沉陷、龜裂等問題,整體路面條件較差。
3.1.3筑路材料該路段主要改造形式為重做路面結構,所需土料、砂石、鋼筋等材料可在本地采購或從附近市場采買,周邊的路面情況已可以滿足本次施工筑路材料的短途運輸要求。
3.2改造設計思路
設計人員充分考察了該路段的具體情況,決定利用現有路段的平面線形,將改建路段與已建的路段進行合理的連接,在保證道路交叉口能夠滿足車輛轉彎需要的同時,盡量減小路面施工對周邊群眾生活出行的影響。
3.2.1路面結構檢測公司對原狀道路的彎沉檢測結果表明,該路段整體的完成值偏大,結構強度不夠強,故改造方案為路面與路基挖除后重新鋪設。主車道路面采用的結構層是:5cm厚SMA-13改性瀝青(SBS類I-D級)+7cm厚AC-20C瀝青+1cm厚橡膠應力吸收層+20cm厚水泥混凝土(抗折≥4.0MPa)+20cm厚3%水泥穩定碎石+15cm厚級配碎石。
3.2.2人行道及無障礙根據原狀人行道的病害情況,結合項目的核心地理位置,融合海綿城市理念,該項目人行道采用50cm×25cm×8cm的砂基透水磚進行鋪設,結構由上至下分別為8cm的砂基透水磚、3cm的中粗砂、200g/m3的土工布、18cm的無砂透水C20混凝土、15cm的厚級配碎石以及壓實的素土,其壓實度應超過90%。為了滿足老人、兒童或者視力、肢體殘疾者出行需要,在道路的人行橫道、交叉口、橋梁、公交車站等處鋪設行進盲道,以便提醒以上人員能夠順利讓開道路上存在的障礙物[2]。
3.2.3污水管改造依據《海滄區滄林東三路(海苑海景—雙十中學)污水管道CCTV檢測項目評估報告書》,該段地下污水管道W29~W50處破損較為嚴重,其他地方也存在一定的損壞。施工過程中,采用PVC-U玻璃鋼復合纏繞管對破損污水管進行更換,從而保證污水管暢通,滿足人們污水排放需要。
4施工要求
4.1施工組織
滄林東三路道路標準橫斷面5m人行道+14m機動車道+5m人行道,雙向4車道通行,污水管位于左半幅兩車道分界線下方,為本項目的施工難點。整體施工組織如下:第一階段:污水管及路面結構層恢復(瀝青面層除外)施工,占用左半幅2個車道,右半幅2車道改為雙向通行,兩側人行道保持通行(見圖1)。第二階段:右半幅路面結構層(瀝青面層除外)施工,占用右半幅2車道,左半幅2車道改為雙向通行,兩側人行道保持通行(見圖2)。第三階段:路緣石及人行道施工,采用左右幅分開施工,單側施工占用人行道及1.75m機動車道,其余區域雙向通行(見圖3)。第四階段:面層瀝青攤鋪,采用夜間23點~次日5點施工,每次攤鋪半幅路面,另外半幅及人行道正常通行(見圖4)。第五階段:路面標線施劃,交通平峰期施工,影響較小。
4.2污水管道施工
該施工區域的污水管為在用管道,主要采用堵、引的方式進行處理,保證周邊地塊污水正常排放。同時,按照GB50268—2008《給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要求,抽取管段對管道進行閉水試驗,試驗合格后及時回填并恢復路面結構層,確保項目施工質量。
4.3路面及人行道施工
考慮項目地處繁忙路面,對道路通行需求高,采用C20混凝土代替5%水泥穩定碎石層,待混凝土達到70%強度后開放交通,有效降低養護期對交通的影響。路面結構施工管控重點:(1)對路段的現狀管線情況進行調查,及時與管線產權單位聯系并采取相應管線保護措施;(2)結合現場情況,挖掘引流或抽排,及時排除積水,避免積水對路基浸泡造成破壞;(3)采用商品水泥穩定料及商品混凝土,混凝土墊層灌縫飽滿,保證墊層施工質量;(4)嚴格遵照瀝青混凝料配合比,控制瀝青層面攤鋪溫度,合理碾壓,自然冷卻降溫后開放交通。人行橫道施工管控重點:(1)按照設計圖紙及施工規范進行施工,鋪磚拉線輔助,確保縫齊面平;(2)保證緣石等長順直,弧度異形加工,勾縫飽滿整齊,確保線型整齊流暢;(3)垃圾廢料日產日清,盡量降低施工對該路段周邊環境造成破壞。
5施工注意事項
污水管道施工管控注意事項:(1)要依據排水及其他管線的相對位置,合理布置管道的標高,明確管道的覆土深度,盡可能避免污水管道與其他管線之間產生沖突;(2)在污水管道回填時應注意在管頂50cm以下分為分層對稱回填中粗砂,灌水密實,管頂50cm以上部分分層回填砂性土,并采用小型機械碾壓密實;(3)在施工地點附近設置明顯的警戒標志,避免安全隱患;(4)合理安排交通,盡量避免交通堵塞、交通事故等問題的出現[3]。
6結語
總而言之,在市政道路施工過程中,除了必須滿足國家相關工程標準之外,還要依照施工地點的實際情況編制合理的施工組織、選擇合適的施工方案,強化對施工整體的管控,才能確保市政道路完工后提升百姓幸福感,有效促進城市發展。
【參考文獻】
【1】華成濤.在市政道路中路基壓實施工及質量控制關鍵分析[J].智能城市,2018,4(24):129-130.
【2】龐濤.市政道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與質量控制策略研究[J].建材與裝飾,2020(16):272-273.
【3】劉宇.市政道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及質量控制研究[J].工程技術研究,2020,5(13):53-54.
作者:楊曉明 單位:廈門城優建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