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財經學院金融職業道德課程教學探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良好的職業倫理對于金融業的健康發展有著舉足輕重的意義,對在校大學生進行職業道德教育是有效防范金融風險的重要方式。文章通過問卷調查方法了解廣西財經學院金融職業道德課程建設的真實情況,并在此基礎上提出改進的方法建議。
【關鍵詞】金融職業道德;教學改革;金融倫理
一、對金融職業道德課程教學的問卷調查
為更好地掌握該門課程的教學效果,了解學生的真實訴求,課題組設計了問卷調查,問卷一共包含13道大題,其中單選題9道,多選題3道,填空題1道,基本涵蓋了學生的滿意度、課程訴求、改善建議等方面內容。問卷請金融與保險學院上過該門課程的133名同學進行填寫。
1.你認為金融專業職業道德這門課程是否重要?認為非常重要的學生占比58.65%,認為重要的占比37.59%,認為一般和不重要的占比3.76%。說明學生對這門課程的重視程度普遍較高,他們內心里期望通過課程學習提高自己的職業道德素養。
2.你上金融專業職業道德這門課程的投入狀態是怎樣的?回答投入的學生占比最高,為51.13%,回答非常投入的占比24.81%,回答一般和不投入的占比24.06%。總體來看,學生上課的狀態是較好的,基本能投入學習,因而便于開展“問題·思辨·構建”式教學。
3.你認為目前財經學院金融專業職業道德課程的教學內容是否合理?認為合理的占比最高,為50.38%,認為基本合理的占比47.37%,認為不太合理的占比2.25%。該門課程的主要教學內容分銀行業、保險業和證券業三個模塊的職業道德規范,因為每個模塊的業務差異較大,分開講解是合理的。
4.你認為目前財經學院金融專業職業道德課程的教學效果如何?回答效果好的學生占比最高,為46.62%,認為效果一般的占比29.32%,認為效果非常好的占比23.31%。說明學生普遍對課程教學的認同度較高,但認為“非常好”的學生比例還是偏低,教學內容和方法等方面還有較大的改善空間。
5.你認為金融專業職業道德課程的考核方式應該怎樣?42.11%的學生認為應該采用平時課堂表現與期末考試相結合的方式考核,25.56%的學生認為應該采用平時課堂表現與期末論文寫作相結合的方式,21.05%的學生認為以課堂表現為主,不進行期末考試。
6.你認為金融專業職業道德課程教學課時安排如何?72.18%的學生認為課時安排合適,20.3%的學生認為過少,7.52%的學生認為過多。學生基本認為,課時安排是合適的,在課程思政建設大背景下,學生職業道德教育將不僅僅依賴專業職業道德這門課程的教學,而是融入每一門專業課程進行細致入微、潤物細無聲地澆灌。
7.你認為在金融專業職業道德課程上學到的知識會對將來的職業產生實際影響嗎?75.19%的學生認為會產生實際影響,21.05%的學生認為不確定,3.76%的學生認為不會。大多數學生認為,課程所學會對將來的工作產生實際影響,說明他們已經吸收了相關知識,并能將知識延伸到職業領域。但是還有21%的學生表示不確定,他們對金融專業職業道德課程的知識與未來工作的關聯度理解不足,有必要通過對問題的進一步探索和思考以加強理解和吸收。
8.上完這門課程之后,你對遵守金融行業職業道德的意義是否有更深的領悟?83.46%的學生認為有,14.29%的學生認為不確定,2.25%的學生認為沒有。80%以上的學生能領悟到遵守職業道德的重要性,需要進一步改善的是將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與具體實踐結合起來,明白在具體的職業場景中如何堅守職業底線,用道德和法律意識約束自己的行為。
9.你認為金融專業職業道德課程的教學內容側重點應在哪些方面(多選)?認為應側重于金融法律法規知識教育的占比最高,為90.23%;其次為風險意識教育,占比83.46%;占比第三的是價值觀教育,為79.7%;第四是倫理道德教育,為65.41%;第五是心理素質教育,為63.16%。
10.你認為金融專業職業道德課程的教學方式應該側重于(多選)?占比最高的是案例分析,為90.23%;占比第二的是情景演練,占比75.94%;占比第三的是校企結合,為60.15%;理論教學占比57.89%。從教學方式選擇來看,學生更喜歡案例分析,案例分析具有生動性、形象性等特征,更具有說服力,因而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
11.對于金融專業職業道德課程,你最期待的授課方式是(多選):占比最高的是多種方式相結合,為78.95%;占比第二的是討論式,為43.61%;占比第三的是學生有機會講,為26.32%;認為只要老實講的比例最低,為18.05%。學生最偏好于理論講解、案例分析、師生討論等多種方式相結合的授課方式。
12.為使金融專業職業道德這門課程取得更好的效果,你還有哪些建議:①教師不要只講PPT,應結合時事熱點來講解;②多結合案例進行分析;③與實踐結合;④采用多種方式讓課程更有趣更有意義。主要建議集中表現為以上四點,歸納起來就是學生希望教師能結合時事熱點進行相關案例分析,拓展教學內容,改良教學方式。
二、結論與建議
通過問卷調查,可以得知該課程的教學還存在一些問題。課程改革的方向是教師與學生共同發現和挖掘金融行業存在的典型道德風險問題,構建自己的知識和價值體系。
1.加大案例分析內容
學生長期身處校園,一方面他們渴望獲取相關知識,另一方面又對現實中真實的金融犯罪缺乏感性認知,因此,普遍對增加實際案例分析這一環節有著較為強烈的訴求。因此,案例分析不僅是金融職業道德課程教學中不可或缺的環節,且應該也是重要環節。通過案例展示,能讓學生了解違背金融職業道德及法律法規會產生嚴重的后果,付出沉重的代價,進而產生更強烈的震撼作用。
2.引入情景演練
可以鼓勵學生們多去保險公司、證券公司、銀行等企業、單位進行實地調研與學習,在充分收集查閱相關理論材料的基礎上,讓學生按照不同的場景和工作任務,以小組為單位,由教師指導,明確各環節中對金融職業道德素質的要求,要求按照標準和規范來完成工作任務,并將職業道德標準納入任務考核當中去。
3.與實踐相結合
金融職業道德的理念較為抽象,應該盡量創造機會讓學生開展實踐訓練,通過實踐來強化職業道德意識。可以與金融機構開展合作式教學。由學校教師和企業專家共同講授,邀請金融機構的從業人員或金融專家走進課堂,與學生進行面對面交流,將鮮活的案例帶進課堂;另外還可為學生們解答對未來工作的疑惑,幫助學生更有針對性地進行課程學習和規劃未來的職業發展。
4.論文寫作
鼓勵學生在課堂之外也認真學習金融職業道德知識,主動搜集資料,并形成課堂論文,在寫作過程中深化對課堂及課外知識的學習,課堂論文的字數要求無須太高,關鍵在于鼓勵學生積極、主動、獨立思考的能力,做到將理想信念與高尚品德內化于心,不斷提升自身金融專業綜合素養。
參考文獻
[1]王琦.金融職業道德概論[M].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2008:35-39.
[2]韋柳玲.金融法規與金融職業道德[M].上海:立信會計出版社,2012:26-30.
[3]王曙光.金融學的倫理文化[J].金融博覽,2017(10):20-21.
作者:李娟 單位:廣西財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