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小組探究性學習在初中政治的研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快樂的環境中學習,教師應充分利用“互聯網+”小組探究性學習,再加上經典文化的魅力,讓課堂更具有吸引力,達到傳播優秀傳統文化的目的。
關鍵詞:“互聯網+”;小組探究性學習;經典文化
習指出:“優秀傳統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傳承和發展的根本,如果丟掉了,就割斷了精神命脈。”優秀民族文化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
一、撥亂反正,為傳統文化正名
平時與學生聊天,得知風靡青少年的一款游戲《王者榮耀》出現很多惡搞傳統文化,惡搞歷史,加上其他游戲的攪亂。因此,政治老師也要為傳統文化正名。比如,王者榮耀的英雄大致分為三類:歷史類、神話類、外國神話及其它類。歷史類的英雄朝代不一,且對原本的人物形象有很大改動。里面會說古詩的只有李白:“今朝有酒今朝醉”“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據不完全統計,這款游戲玩家日均在線人數400萬左右,絕大部分是青少年,有很多是學生,世界歷史要到初三才開課,他們會把游戲里學到的人物以及故事代替真實歷史中的人物和史實,造成知識的混亂。習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指出:要“講清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突出優勢,是我們最深厚的文化軟實力。”我會建議學生多看名著,多看中央電視臺的節目。如,《中國詩詞大會》《中國成語大會》《經典永流傳》《信中國》《朗讀者》等。這些節目都在大力宣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以及經典。在政治課上,我也總是結合內容,選取相應的經典,讓學生學習或重溫。在傳統節日端午節來臨之際,要求學生上網了解屈原的生平事跡,上課時由學生分享。我準備了《經典詠流傳》中歌唱家龔琳娜演唱的經典《離騷》,讓大家感受和體驗歷史人物以及經典的魅力。
二、深深根植,直觀體驗經典文化
我在初中政治課教學的過程中發現,常用的教學方法有時學生會覺得枯燥單調,進行思想教育達不到預設的效果。我一直思考,用什么方法可以使初中的政治課既能更好地學習和繼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又能讓學生更喜歡政治課,從而增加學習效果。我在講九年級政治第五課《燦爛的中華文化》的時候,要學生們背誦經典詩歌《詩經•關雎》《詩經•蒹葭》作為導入新課,這兩首經典古詩九年級語文剛學,學生非常熟悉,學生馬上就像上語文課一樣震天動地把兩首經典背出來。接著我設計合作探究:“提到中華文化,你還會想到什么?”經過自主思考,小組討論,小組展示,點評。之后,我話鋒一轉,問道:“中華文化中還有愛情,你知道嗎?”看著大家驚愕的臉色,我說:“《關雎》和《蒹葭》不是嗎?”學生有點小失望。我再問:“還有其他的嗎?”學生對這個話題還是有點忌諱,不敢造次.我就播放《經典詠流傳》中由新加坡88歲的鋼琴家巫漪麗演奏的《梁祝》。中央電視臺《經典詠流傳》的現場氛圍也感染了每一個學生,特別是耄耋之年的老人竟能演奏出如此動聽精彩的旋律,震撼著學生的心靈,接受了一次經典藝術的洗禮。此后,學生對課本里的內容有了更直觀的體驗,更深刻的理解,教師上課的內容不再是空洞的說教。
三、教學改革,“互聯網+課堂”大有作為
在看了幾期中央電視臺《經典詠流傳》的節目后,我深受啟發,覺得初中政治課也可以結合經典來上,充分利用“互聯網+”小組探究性學習,弘揚優秀傳統文化,課堂也可以更生動,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實現寓教于樂。“互聯網+”是互聯網思維的進一步實踐成果,推動經濟形態不斷地發生演變,從而帶動社會經濟實體的生命力,為改革、創新、發展提供廣闊的網絡平臺。“互聯網+課堂”也是一種教育改革的趨勢,我把“互聯網+”用在初中政治課的教學上,也順應了大的教學潮流。我在設計七年級道德與法制第三課《青春有格》時,導入一個活動:看誰背《三字經》最多?讓學生重溫經典,指出青春也需要規范和引導。播放偶像歌手王力宏演唱的經典《三字經》,使學生有具體的感受。在講“行己有恥”時,把《中國古代二十四恥》的典故讓學生在課前上網搜出來,并于上課時分享,讓學生在“互聯網+”的環境下學習經典。往下講“止于至善”時,例出愛國華僑陳嘉庚。讓學生搜索陳嘉庚赤誠愛國、振興中華的故事。有學生找到了這樣的事情:1921年,陳嘉庚先生創辦廈門大學時即把“自強不息”“止于至善”定為廈門大學的校訓。“互聯網+”的環境下學習,學生親自經歷的事情,印象深刻。把經典與愛國人物結合,可以培育學生的愛國情懷,傳承優秀的中華傳統文化。可以說,在教育改革的大潮中,“互聯網+課堂”絕對大有作為。當然,“互聯網+政治課堂”也是一種發展趨勢。總之,政治教師要以學生為主體,考慮如何讓學生更好地學,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快樂的環境中學習,充分利用“互聯網+”小組探究性學習,再加上經典文化的魅力,就能讓課堂更有具有吸引力,達到傳播優秀傳統文化的目的。形式是為內容服務的,形式不好會影響對內容的關注;而內容則是核心,讓學生更好地掌握教學內容。政治課就是要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
參考文獻:
[1]范婧婧.淺談用《弟子規》規范信息技術課堂中小組合作學習[J].中國校外教育,2015(05).
[2]鐘奎華.淺談初中政治小組合作教學的作用[J].新課程•中學,2017(08).
[3]馬化騰.關于以“互聯網+”為驅動,推進我國經濟社會創新發展的建議[EB/OL].全國人大議案,2015(03).
[4]鄧東華.誦讀經典詩文,感受語言魅力[J].課程教育研究,2017(31).
作者:王海 單位:廣東省珠海市斗門區蓮洲鎮橫山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