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例談初中英語寫作教學的實效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初中生英語寫作能力的提高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譯林牛津初中英語Task板塊是以寫為主的課型,目的是通過話題對學生寫作能力進行系統的訓練,循序漸進地提高初中英語寫作教學的實效。
【關鍵詞】Task;板塊;寫作教學;初中英語
依據新課程標準要求,英語寫作是初中生必須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多年來,書面表達一直是中考英語試題的重要組成部分,特別是進行新課程改革以來,全國各地中考英語試題中的書面表達題型趨于多樣化,難度也在逐年加大。許多學生在這方面丟分甚多,以致影響最后的總分,因此培養和提高學生寫作能力勢在必行。英文寫作要求學生有扎實的語言基本功,具備一定的審題能力、想象能力、表達能力、評價能力等。英語教師只有在平時教學中有意識地系統訓練學生的英語寫作能力,讓學生掌握各種文章格式,學生才能在激烈的中考競爭中游刃有余。譯林牛津初中英語Task板塊是以寫為主的課型,目的是通過話題對學生寫作能力進行系統的訓練。Task板塊一般由兩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是一篇文本,第二部分是以文本為范本進行寫作。很多教師在教學這一板塊時,只是讓學生背誦文本,忽略了學生自己創作的過程。本文以筆者與備課組教師參與的一次Task板塊摩課經歷為例,探索如何利用Task板塊的教學提高初中英語寫作教學的實效。案例所涉及的內容是牛津初中英語8AUnit3TaskAdayout。這一課時主要是要求學生利用A、B部分呈現的例子為范本寫一封邀請信,邀請朋友外出郊游。
一、第一次試教
第一次試教活動是授課教師根據自己的教學習慣和對Task教學的認識自行設計教學方案。
(一)教學過程簡述
授課教師首先向學生簡述本節課的學習目標,利用本單元之前所學內容復習北京的名勝古跡,然后利用課文中的流程圖,告訴學生如何安排行程,要包括時間、地點、活動三個方面的內容。根據行程表格完成課文中半開放的邀請函。總結邀請函的格式,讓學生知道寫邀請函的注意點。之后讓學生討論揚州的一些名勝古跡,學生列出一天中要安排的行程,自己完成一篇揚州一日游的邀請函。寫完進行作文點評,點評時教師主要是以學生的文章為例,指出語法、句子、標點等錯誤,分析句子的優缺點,下課時要求學生互相批改作文。
(二)優缺點分析
首先,授課教師能很有條理地完成寫作內容的教學,由文本過渡到學生自己寫作。其次,教師在引導學生介紹揚州城市的名勝古跡時圖文結合,學生英語表達的欲望很好,教師也能及時指導,幫助學生在之后的寫作中正確使用。再次,教師在講評時能注意到優秀作文和相對差點的作文的示范講解作用,讓學生知道一篇文章的優缺點。但是教師沒有充分利用教材上的文本引導學生從結構、語言等方面進行賞析和積累,從而導致學生脫離了文本,自身的寫作水平并沒有得到多大提高,對于語言的把握不夠靈活。中考作文需要學生對文章的謀篇布局以及對復雜句子的運用有很高的要求,然而在這節寫作課中教師沒有體現出來。另外,授課教師在寫作環節的處理比較粗糙,特別是作文評講這一塊,雖然教師有點評,但是流于形式,學生自己并不能主動參與,沒有一個完整的評分標準,學生也沒有明確的評價標準來評判自己的寫作成果。
(三)改進建議
針對前面提到的問題,備課組給授課教師提出了以下一些建議:(1)鑒于課堂的活躍度,建議教師增加頭腦風暴環節,調節課堂氣氛,提高學生的參與度。(2)根據寫作內容的需要,對語言知識進行差異化處理,避免平均用力、面面俱到式的知識羅列。(3)提供操作性強、符合教學目標的寫作成品評價標準,引導學生自我評估。
二、第二次試教
(一)教學過程簡述
(1)Warm-up活動:通過Guessinggame這個環節,復習北京的名勝古跡(目的是活躍氣氛,復習并為接下來的寫作打下基礎)。(2)觀看揚州美景錄像,用頭腦風暴法,盡可能多地說出揚州名勝古跡及在名勝古跡中可以做的活動(激發學生搜索出與寫作話題相關的素材)。(3)完成文本作文,總結邀請函格式。文本作文只是一個簡單的填空,不必過多講解(第一次試教時,教師在這上面花費的時間精力過多,偏離了寫作的宗旨)。(4)寫作技巧指導。給出名勝古跡的圖片讓學生討論可做的活動,鼓勵學生使用各種不同的表達方法。如Enrichourexpressions:把句子“WewillseethebeautifulviewintheSlenderWestLake.”轉化為“WewillseethebeautifulviewandgoboatingintheSlenderWestLake.”再改寫成“WewillspendtwohoursenjoyingtheniceviewandrowingaboatintheSlenderWestLake.”這樣一句一句逐漸豐富這個句子,讓學生知道如何用更優美、更復雜的句式去寫作(灌輸學生在作文中有意識地使用復雜句)。(5)進一步明確寫作要求,學生可據此對自己的作品進行一定程度的自我評估。在獨立寫作前,教師呈現了寫作的評分標準(6)分享作文,點評作文。點評兩篇學生習作,選擇一個基礎較好的學生和一個基礎一般的學生的作文。教師根據上述寫作標準,詳細點評兩篇習作的篇章結構和句法功能,目的是使學生能領會教師對文章的點評,培養學生選詞和用詞的能力。然后小組互評作文,給出成績,再次修改。
(二)優缺點分析
第二次試教和第一次試教最大的不同是,第二次試教時授課教師給出了明確的作文評分標準,并且以兩個不同作文水平學生的文章為案例給學生仔細講授了評價作文的注意點,學生明白了好作文究竟好在哪里,差的作文究竟差在哪里。首先,在學生互評這個環節,授課教師讓學生找出別人作文中的優美句子給一分,找出錯誤則本組加一分,這種競賽式的點評大大提高了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在一種積極的氛圍中主動地去學會點評作文。其次,第二次試教中,授課教師增加了寫作技巧環節。初中階段學生的詞匯量、句型的表達都不夠豐富,很多學生在寫作文時往往停留在最簡單的句型上,在中考中,又要求學生的作文中要有一定的復雜句。所以,授課教師要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把句子變長,變得更加豐滿,這個方式在作文的教學中可以長期有意識地堅持下去。在這節課中教師把學生分成小組進行合作學習,但有些小組成員在寫作中沒有得到充分訓練,有些組變成了個別學生的展示。
(三)改進建議
作文是在一次次的修改中不斷完善的。由于一節課的時間有限,學生互評互改的環節還不夠充分,備課組建議可以增加互改、再次修改的時間,備課組認為作文課不能僅僅局限于45分鐘的一節課,應該放在一個更長時間的課堂,或者兩節課,讓學生有充裕的時間構思、寫作、修改等,教師也有更多的機會對初稿進行評價修改,這樣學生的語言能力肯定會得到提高。
三、感想與反思
寫作是一個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由簡到繁的訓練過程,任何一個環節出問題都會影響對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盲目的訓練往往是無用功,教師必須在平時就十分注重方法與技巧。Task這一課型,很好地提供了寫作的模式,因此教師要以Task為基礎,拓展學生的詞匯、句型等,提高學生謀篇布局的能力。在這節課中我們可以總結出Task寫作的模式。首先通過頭腦風暴、看圖說話等形式讓學生收集與要寫文章相關的詞匯短語句型,盡可能多地讓學生呈現出來。其次范文的學習為寫作提供了基本的寫作格式,比如邀請函的格式。再次是要明確寫作的評分標準,一定要根據不同的文章制定不同的評分細則。最后展示成果互相批改,小組補充,教師指導。Task寫作以嶄新的形式和內容給英語教學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動能。它需要我們去發現、研究、開發,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利用Task,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語言輸出能力,真正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今天這兩節課,對于Task板塊教學的這一探討只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學生的寫作水平。收集、閱讀、寫作、修改這樣的模式不是一成不變的。教師在教學中應該結合實際,靈活多變地采用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策略與手段,不斷地給學生創造可持續發展的空間。
作者:吳云波 單位:揚州市廣陵區霍橋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