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初中物理高效復習課堂的打造探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追求中考物理課堂復習的高效,將點滴的、零散的、片面的知識條理化、結構化。讓知識點有主線,有層次的重整,并能融會貫通,遷移概括,觸類旁通,對知識點的理解更透徹、深入,拓展和提升理解、解決物理問題的能力,達到中考的寬度和高度。
關鍵詞:復習;課堂提問;實驗設計;高效課件;有效練習
一、改變學生觀念,讓學生以積極的心態進入高效復習節奏
在許多學生的想法中,復習課就是炒冷飯,特別是第一輪復習時,大多學生在這樣的觀念下,課前不做知識點的回顧,上課老師說到哪里,能附和,能跟上,自我感覺不錯,但腦子里的知識點依然是點滴的、片段的,沒有形成結構化,復習過后的練習做起來還是會錯誤百出。要想改變復習課的這種觀點,就得縮短學生完全可以自主復習的知識點的課堂整理時間,在復習某一章節前,可將知識點以填空等形式讓學生去完成。例如,復習聲音時,聲音的產生,傳播條件等基本信息在學生完成后,上課可以用很短的時間帶過直接安排給學生波形圖,讓學生分析振幅、頻率、波形,判斷響度、音調和音色。基本題型適量給以練習,通過批改讓學生知道自己的漏洞和缺失。課堂上針對錯誤共性評講,老師根據批改的課前訓練,也可以在設計課堂時,針對短板,進行有的放矢的復習課設計,由淺入深,逐步拓展,有主線,有層次的進入學生主動參與出現問題的知識點環節。讓學生感受到,已知的知識點和方法,只是一個新的入口,復習課可以站在新的高度看到更多風景。作為課堂的主體,讓學生主動學習,積極思考的課堂,師生積極互動、生生積極互動的課堂,終究才是高效的課堂,復習課亦應該如此。只有學生以積極的態度,高姿態期待的復習課,才是高效復習的前提。
二、設計各種重要的實驗情境,吸引學生進入高效復習狀態
學習物理的基本方法是觀察和實驗,實驗是物理教學與學習的核心。如果說新課的教學是帶領學生從低處往高處攀登,實驗的設計要從學生身邊的、較簡單、直觀的著手。那么,復習課就是已在高處俯視,可以看得更多、更全面。所以,復習課情境的設計可能不需要很多,只需要一兩個,但必須是學生在新課時觀察不一定全面的,不一定想透的,或學了后面的知識點后,可以重新分析,更全面理解的。例如,在復習光時,可以演示反射和折射一起出現的實驗,來整合光射到透明物質表面的具體情況,既可以復習光的反射定律,也可以復習光的折射規律,還能根據現象分析能量的問題,進而拓展光學元件及元件組合后光的傳播情況。在復習透鏡時,可以讓學生直接找物體通過凸透鏡如何成幾種不同的像,以此情境,整理出成像規律、動態平衡、成像實質和一些實驗問題出現時的解決方案。在復習浮力時,以布置制作浮沉子實驗為入口,得出物體浮沉條件,再整理出浮力的三要素及影響因素。圍繞實驗展開的復習課,讓老師抓住切入點,讓學生從實驗中尋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得到結論,提升能力。一個結合班級學生層次的典型的實驗安排,可能直接影響一節課學生的狀態和問題拓展延伸的深刻性。
三、合理利用各種教學手段,為高效課堂復習保駕護航
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教師可以使用的教學方式、手段也越來越多,視頻、動畫;實驗投影,利用強磁鐵等可以將許多的實驗進行改進等,要追求高效的課堂復習,就要合理地增大一節課的容量。一節課容量的增加,就要減少學生注意力轉換的環節,那就要把呈現給學生的東西放到一個載體上——做一個高效的復習課件。課件上穿插書本上的重要圖片,可以節約學生翻書的時間,課件中實驗的動畫,可以幫助學生梳理實驗細節,課件中的實驗視頻,可以讓學生快速進入實驗過程;課件中的問題,可以及時反饋學生的復習效果。課件設計好后,還需要設計和研究好課堂提問。在真實、常態的課堂教學中,學生很多時候聽到的課堂提問,好多問題的方向性不清楚,問題的回答范圍太廣了,問題太淺或太深,甚至問題價值寥寥。這樣的提問耽誤學生寶貴的課堂時間不說,還會直接導致學生上課無趣。老師要高效的完成課堂復習,就必須注重對課堂提問的研究,所提的問題最好是學生能夠很快進入的,學生可以很快加以思考的,再加上一點梯度。問題設計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課堂的提問加以管理后,還需要合理控制好節奏。如果老師剛給學生問題,學生還沒來得及思考,就馬上要求回答或馬上給出答案,會占掉學生課堂應有的思考時間,有效性也會變差。
四、精心準備有效練習,鞏固和拔高課堂復習效果
課堂的效果,最終還是要用練習來體現,未能及時把握的問題和新出現的問題。也需要再解決。這就落實到有針對性的高效習題訓練。要準備好這樣的練習,首先要在一輪復習前有清楚的復習計劃,緊扣中考說明,把握好中考方向,圍繞高頻考點、必考考點、易錯考點去準備針對性習題,例如在復習壓強、浮力這塊綜合性強、初中較難的內容時,可以先安排中考知識點的梳理,壓力的作用效果、液體壓強大小的影響因素、利用注射器粗測大氣壓、浮力大小的影響因素等書本的基本實驗的回顧和梳理,再安排中考直接用這些基本知識點、公式解決的基本題訓練,根據反饋情況,加以錯題訓練,再適量安排壓強、浮力內容,結合密度,或結合力與運動,或結合圖像、表格數據分析的拓展題加以鞏固、延伸。在習題的設置安排上,力爭做到以點帶面、有層次、有梯度、有主線、量適中,適當將難點分散,問題清晰明白,方向性明確,絕不讓學生做廢題,寧可老師入題海。真正做到精選、精練,提升練習的有效性,訓練的高效性。追求中考物理課堂復習的高效,讓學生在緊張、忙碌的初三,既能梳理,整合好知識點,又能拓展和提升學習物理的能力,達到中考的寬度和高度,需要不斷砥礪前行。
作者:高芳 單位:蘇州市相城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