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初中歷史教材中插圖的認識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插圖是教材編寫者經過不斷的探究和反復的斟酌而選取的一種不連貫的信息,它能夠形象直觀地展示、延伸、拓展學科中的知識內容。初中歷史教材中運用了很多插圖,教師應該全面了解并正確認識插圖對于初中歷史教學的作用,在教學中及時運用插圖,使其充分發揮教學價值,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掌握歷史知識,提升歷史能力。本文將全面分析歷史教材中插圖的類別、作用等,探究將其科學有效地運用到教學中的策略,以供大家參考。
關鍵詞:初中歷史;教材插圖;全面認識;運用
一、初中歷史教材中插圖的類別
人物圖,如《》《》《秦始皇》《漢武帝》等。文物古跡圖,如《戰國編鐘》《司母戊大方鼎》等。歷史地圖,如《戰國形勢圖》《長征路線圖》等。事件圖,如《虎門銷煙》《鄭和下西洋》《秋收起義》等。復原圖,如《山頂洞人頭部復原圖》《北京人頭部復原圖》等。漫畫圖,如《時局圖》等。
二、對初中歷史教材中插圖的全面認識
(一)插圖的地位
1.在歷史教材中的地位
歷史教材中豐富的插圖往往選圖精心、圖文并茂,最顯著的特點就是生動活潑,將知識性、可讀性和趣味性融為一體,使歷史教材的編排在體例結構、內容選擇以及表現形式上都變得更豐富,具有直觀性、知識性、可讀性,兼具創新性、思想性、科學性、時代性,更適用于學生學習。
2.在中考中的地位
近年來,中考歷史考卷中帶插圖考題的數量和分值明顯增大,例如近幾年的中考中就有唐三彩的系列圖以及遵義會議、南昌起義等圖片的考題,可以看出,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歷史插圖也逐漸成為考試中的一個重要板塊[1]。
(二)插圖在歷史教材中的教學意義
1.有利于學生理解歷史基礎知識,提升學生的歷史學習能力
歷史教材包含著許多歷史事件、史實史料,學生只有具備一定的歷史基礎知識儲備,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學習。插圖的運用能夠幫助學生直觀地認識過去,通過圖片的描述再加以聯想,將抽象的歷史概念形成頭腦中的想象,猶如親身經歷一般來感受歷史事件,促進學生更容易地掌握歷史知識。教師通過解讀插圖的方式來解讀歷史基礎知識,能夠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地思考問題并發現問題,提升學生的歷史學習能力。
2.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歷史教學活動,激發學生的興趣
歷史教材的文字相對來說比較枯燥,學生學習起來容易失去興趣,沒有耐心。教師在歷史教學中科學合理地運用插圖輔助教學,以形象生動的方式使課堂變得豐富、有活力,能夠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在一定程度上能促進學生與教師、同學之間的溝通交流,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
3.促進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加強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我國的歷史源遠流長,上下五千年皆在歷史教材中,其中包含著民俗文化、風土人情、朝代更替等,學生從中還能感受到古今中外不同時期的經濟、政治、文化等的發展。教師利用插圖輔助歷史教學,不僅能夠使學生形象、直觀、簡便地了解不同歷史時期不同國家和地區的政治經濟和文化,而且能夠讓學生在觀察、閱讀圖片的過程中感受一些古代的服飾、人文等的藝術美,增強其民族榮譽感、自豪感和自信心,培養其愛國主義情懷。另外,學生通過圖片了解歷史中的血雨腥風和種種艱難險阻,能夠產生珍愛和平的感受,從而促進學生思想道德的發展。
三、對初中歷史教材中插圖的運用
(一)將文字解讀與插圖結合起來,關注插圖上的配字
初中歷史教材中的插圖不僅包括形象、生動、直觀的圖片,還有相應的文字介紹。教師在教學時,不僅要讓學生直觀地感受、觀察圖片想表達的內容,而且要鼓勵學生嘗試揭示圖片所反映的歷史事件、主要內容和表達的主題思想,加深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只有將這二者有效地結合起來,才能促進學生在視覺上有更好的感受,同時連接眼睛與腦部,發揮思維,從歷史的角度來分析問題、理解知識。
(二)創新教學方式來運用歷史教材中的插圖
初中歷史教材中的插圖包含了許多歷史知識,但是如果單一地讓教師解讀或者學生自己觀察分析,未免過于單調、枯燥。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時通過多種方式來引導學生學習插圖,比如利用情景劇來展示或者運用多媒體來呈現。多種方式的運用能夠促進學生從動態的角度來了解插圖信息,理解歷史知識,滿足學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例如,在講解趙州橋的相關知識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來播放關于趙州橋功能、造型、特點的視頻或者圖片,再加上豐富的講解,從視覺和聽覺兩個方面給學生呈現知識,實現插圖與多媒體的完美結合,從而發掘出插圖包含的更多知識。
(三)在運用歷史教材中的插圖時,要注重其可行性與詳盡性
歷史教材中的插圖都是較為簡單的圖片,對事件的背景、過程和人物形象、特征以及產生的意義和影響等都沒有詳細的展示,學生只能夠通過簡單的圖片觀察其表面內容,而不能深入了解知識的實質。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在了解插圖的基本內容后,對相關的知識點進行具體的講解與完善,加深學生的理解,使學生學習到更深層次的知識。
四、初中歷史教材中插圖的運用
(一)要巧設問題引導學生觀察
觀察圖片時首先要讓學生明確觀察目的,問題的趣味性、適度性、價值性、啟發性及探究方法決定著觀察圖片的學習探究成果,這就要求教師能巧設問題,利用探究式學習圍繞問題來進行探究。
(二)促互動引導學生定位插圖
歷史教材中的插圖大都是反映著過去的某種情境或者形態,教師要引導學生將插圖做古今對比,形成合理的定位,培養學生的時空想象能力。對于教材中的歷史地圖,教師將知識要點總結成數字或者口訣,讓學生背誦理解,再讓學生自己動手畫出來或者寫出來,標出簡單的示意圖,這樣既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又使學生對知識有準確的定位,提高其時空想象力。
結語
插圖不僅能輔助歷史教學重難點的解讀,還能夠促進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中,通過自主探索獲取歷史信息,并掌握相關歷史知識。而教師要不斷探索插圖對初中歷史的教學意義,充分發揮其積極作用,幫助學生完善歷史知識體系,使其更好地學習歷史知識。
[參考文獻]
[1]景生進.例談基于課程標準和部編教材的初中歷史教學設計[J].遼寧教育,2018(21):61-65.
作者:薛曉霞 單位:甘肅省慶陽第四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