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論文中心 正文

    創新大學生思政教育工作思考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創新大學生思政教育工作思考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創新大學生思政教育工作思考

    【摘要】科學技術的進步推動了新媒體技術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應用,在大學生的思想道德建設中的作用逐步凸顯。為順應新媒體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的發展趨勢,高校思政課教師應當轉變教學思路,依托新媒體技術下的思政教育新模式,深入探索新媒體對大學生文化學習、道德觀念和社會行為的影響。本文認為,新時代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應該結合新媒體的交互性、及時性、開放性特點,不斷深入開展思想政治教育,促進高校大學生思政教育工作取得新進展。

    【關鍵詞】新媒體;創新大學生思政教育

    新時代背景下數字通信技術不斷發展,新媒體應用領域及范圍不斷擴大,思想政治教育已成為大學教育的重點。對于高校思政教師而言,為提高教學效果,有必要研究將新媒體技術和高校思政教學相結合的新模式、新路徑。高校要重視新媒體在思政教育中的應用,充分意識到其發展機遇與挑戰,發揮新媒體的優勢,創新高校思政教育,并結合校內學生情況,利用新媒體技術對傳統思政教學方法推陳出新,加速培養一支高水平、高素質的教師隊伍,加強溝通,通過開發學生的主動性提高思政教學質量。

    一、新媒體背景下大學生思政教育工作面臨的機遇

    (一)可以有效改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

    新媒體的多功能性和便捷性有利于推進思政教育方式創新。新媒體時代思政教育工作的渠道逐漸多樣化,比如利用手機網絡可以實現資源的共享,使教師可以通過新媒體更加便捷、方便地傳遞正確的價值觀信息。新媒體作為一種全新的、容易被接受的教育媒介,可以促使大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接受正確價值觀的熏陶,對于傳統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無疑是一種創新[1]。

    (二)有利于豐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內容

    新媒體的優勢在于可以廣泛傳播大量信息,對于豐富當代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無疑是一種積極助力。在新媒體背景下,高校教師可以利用互聯網搜集資源,通過聲音、圖片、視頻等形式實現思政教育理論課的多樣化教學,這樣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興趣,滿足學生的好奇心,提升思政課堂的參與度。同時,借助新媒體提供的海量信息,可以使教育雙方的視野進一步開闊,學生能夠依托豐富的信息來源展開想象,多種多樣的網絡資源有利于學生發散思維,幫助大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在學習中不斷充實自己、豐富自己,主動加強對思想政治教育的了解。此外,互聯網具有跨越時空的優勢,可以將不同地區、不同學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進行有效整合,促進溝通與交流,對思政教育問題能夠提出意見,解決問題,推動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創新與改革。

    (三)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

    傳統的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容易忽略學生主動性和主體性的發揮,思政教育方法存在灌輸式的特點,學生常處于被動地位,不利于學生主動學習習慣的培養,容易對思政課堂喪失興趣。新媒體在思政教學中的優勢體現在可以為學生提供輕松的教學環境,促進師生合作與交流,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建立平等的關系。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學生的興趣,解除學生的防備心理,幫助提高思政教學效果。教師可以通過指定的教育平臺或APP了解學生大學生活狀態和學習進度,針對性指導,加大網絡數據的整合力度,了解第一手學生發展動態信息,為思政教學奠定數據基礎[2]。

    二、新媒體背景下大學生思政教育工作面臨的挑戰

    (一)社會負面信息對大學生思政教育工作的影響值得警惕

    與傳統媒體相比,新媒體讓大量信息充斥大學生生活。許多新媒體以商業信息作為主營業務,在信息傳播過程中會不可避免的彈出廣告,一些負面消息容易滋生,突出、露骨的主題比起正能量信息會更吸引大學生的注意力,影響大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而大學生正處于心理建設的重要時期,如果不能正確認識信息,會在心理健康發展上出現缺失和漏洞,部分垃圾信息會進一步放大負面思想,不利于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因此,在新媒體背景下增強大學生抵制網絡不良信息的能力和意識,是做好當前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要前提,對于塑造大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培養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起著重要的作用。

    (二)網絡對大學生思政教育工作的影響持續深入

    在進行大學生思政教育工作過程中,互聯網的發展方便了教師和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但是隨著移動網絡覆蓋面越來越大,學生對于手機的依賴性越來越強,這種情況會降低部分大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主動性。大學生遇到問題時,會優先利用手機網絡進行查找,導致解決問題能力顯著下降。據調查,40%多的學生寫論文時,會通過手機上網查看別人如何寫作,導致學生在論文寫作過程中沒有主見,思維能力受到限制,影響了學習效果,不利于學生獨立思維、自主意識的培養。

    (三)新媒體的濫用造成大學生價值觀的偏離

    大學生對于新事物接受能力較強,目前大學生在思想上認識不夠深刻,容易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大學生對于一些網上傳播的消息認識不夠準確,在信息的接受和傳播過程中存在誤區。同時,新媒體的發展速度越來越快,必然滋生消極價值觀,不利于大學生正確價值觀的形成[3]。

    (四)新媒體對傳統思政工作模式提出挑戰

    在新媒體背景下,思政工作的手段從現實擴展到了虛擬世界,這種方式容易使大學生隱藏自我,而思政教育工作者往往承擔大學生價值觀的引領任務,虛擬化的手段使教育者在思政教育工作中難以對學生的思想進行深入、細致了解,進一步加大了思政教育工作的難度。

    三、新媒體背景下大學生思政教育工作的特點

    (一)交互性

    在新媒體背景下,學生在信息傳播中擔任信息的接收者和傳遞者,個人和主體可以通過網絡平臺進行有效溝通和互動,教師也可以通過新媒體及時了解學生在學習中存在的問題,提高互動效果。在傳統的思政課堂教學中,以教師為主體,學生扮演接受者的角色,而在新媒體環境下,學生可以利用新媒體交互性的特點及時獲取信息,實現教師與學生溝通交流、信息共享。此外,新媒體的交互性還可以對新聞資訊等教學資源進行有效整合,能結合多種平臺,例如通過QQ、微信、微博等平臺進行教學信息的轉發,擴大教學互動與交流的空間,實現學生角色從接受者到輸出者的轉變[4]。

    (二)及時性

    互聯網技術的發展推動了新媒體平臺的誕生,如QQ、抖音、微信、微博等互聯網交流平臺相繼出現,促進了學生對信息的獲取與傳播。學生可以通過網絡平臺及時了解當前社會熱點,相比傳統書籍具有更大優勢,有利于實現信息技術與新媒體平臺的結合,幫助學生豐富精神世界,在短時間內實現信息分享與交流。同時,信息傳輸具有便捷性、多樣性特征,這些信息會不斷對學生的思想產生引導,要求思政教育工作者積極引導學生接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三)開放性

    目前新媒體背景下大學生思政教育工作具有開放性特征,在進行思政教育工作過程中可以實現多地區、多空間交流,能夠利用網絡平臺的優勢,跨越時間與地域限制,實現思政教育多元化發展。在新媒體背景下,人人都可以擔當網絡發言人。在新媒體平臺應用過程中,教師可以和學生展開互動、交流,突破傳統教學的局限性,提高學生在思政課堂中的主動性。

    四、新媒體背景下大學生思政教育工作的策略

    (一)幫助學生堅定理想信念

    新媒體時代背景下,大學生處在人生觀、價值觀建設的重要時期,容易受到各類消極思想的影響。在思政教育過程中,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思想,可以通過線下向學生傳遞思想政治理論知識,或者可以通過線上積極開展有關社會熱點的思政教育活動。此外,思政講座可以邀請專業思政教授,通過新媒體平臺向學生講解中國歷史,積極引導學生堅定價值觀念與理想信念,并通過分析社會熱點現象,加強學生對問題的辨識能力。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討論、師生互動加強大學生思政教育工作效果,培養學生正確世界觀,使學生能夠在實際生活、學習過程中深入分析和探究,摒棄不良思潮,促進學生全面發展[5]。

    (二)堅持現代化的工作理念

    新媒體背景下,思政教育工作需要根據現代化教育的特點,不斷推進深化改革,摒棄傳統的教學觀念。思政課教師可以結合QQ、微博、學校官網、微信,明確學生在思政教育工作上的主體地位,促進學生發散思維,讓學生能夠快速融入。此外,在學生思政教育工作過程中,要注意拓寬學生知識和信息來源,例如可以通過微課、網絡慕課,增強學生對于信息的收集能力。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幫助學生突破課堂和教材的局限性,加強學生對學習平臺的利用和開發。在思政教育工作中,高校思政課教師要重視學生與老師的溝通與交流,充分結合新技術、新設備構建師生對話網絡平臺,促使學生與教師平等對話。教師可以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有利于促進思政教育工作平穩運行,保障教學效果。同時,思政教育工作要不斷發掘多元網絡素材,構建平等、友愛的師生關系,提升思政教育的針對性,促進學生能力和個人素質全面發展。

    (三)從自身做起,提高修養,合理利用資源

    大學生正處于心理建設的重要時期,教師應幫助大學生樹立責任意識,加強思政教育的實效性,提高自制力。在新媒體背景下,大學生更應該嚴格要求自己,做到正確合理使用新媒體,發揮新媒體的積極作用,減少對新媒體的依賴。大學生要增強文化自信,自覺抵制不良網絡文化,弘揚正能量,在合理使用網絡的同時進行自主思考,以積極的心態面對網絡信息。在使用各類新媒體設備時要端正學習態度,充分利用新媒體的優勢提高素質,特別是思政學習過程中能夠自覺抵制文化糟粕,樹立正確觀念,對網絡信息的真實性進行判斷。

    (四)注重信息化思政教育的實踐與創新

    在互聯網技術迅速發展的背景下,思政課教師要充分結合科學技術,注重思政教育的創新與實踐。思政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創新教學方法,通過教學案例講述促進思政理論與實踐相融合,鼓勵學生針對事實闡述個人觀點,促使學生積極主動探索新理論、學習新知識。例如,可以通過列舉近期的熱點話題讓學生展開討論,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需要注意的是,在教學過程中要保證信息資源質量,建立信息監管機制,提高監管能力,加強對信息的管理。要有針對性地開展教學,構建優質新媒體教學環境,靈活運用新媒體優勢,從而進一步整合信息資源,提升思政教學質量[6]。

    (五)做好載體的精心設計,促進網絡思政教育感染力的提升

    促進網絡思政教育感染力的提升,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采取措施。第一,在學院網站建立正能量輿論導向,并向大學生有規律推送新聞、話題。高校思政課教師要利用新媒體對大學生進行價值觀引導,通過社會熱點現象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立場,塑造正確的價值觀念;第二,可以在學院網站、公眾號平臺上設置互動環節,促進大學生關于某一價值觀念的互動交流和感悟分享。在實踐領域,可以通過開展網絡征文、就業指導、感恩教育等形式,提升大學生對價值觀教育的參與度,幫助大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

    五、結語

    新媒體時代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效果和創新性廣受關注。在當前背景下,高校應積極創新學校思政教育工作,培養學生思政理論學習興趣,并依托現代化的思政工作理念,不斷激發大學生的積極性與創造性。值得注意的是,面對新媒體的迅速發展,高校應當加強新媒體信息監管,對新媒體進行合理監管并加以正確引導,創設優質的價值觀氛圍,提高思政教學質量。

    作者:王若凡 單位:咸陽師范學院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免费国产成人α片|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精品软件| 国产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亚洲国产成人资源在线软件| 国产成人福利在线| 久久久久成人精品免费播放动漫| 成人影片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成人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2022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 香蕉视频成人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视频软件|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人人软件 | 国产成人AV无码精品| 99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成人热| 好吊妞在线成人免费| 久久成人无码国产免费播放| 国产精品成人免费视频网站| 草莓视频成人app下载| 成人免费播放视频777777| 亚洲精品成人久久| 国产精品成人网| 成人无码嫩草影院| a成人毛片免费观看| 国产成人www|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天堂| 成人免费看www网址入口| 精品亚洲国产成人| 欧美成人精品第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成人网站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成人免费视频电影| 成人免费漫画在线播放| 成人综合婷婷国产精品久久蜜臀| 99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成人热| 国产成人久久精品麻豆二区| 成人av免费电影| 成人免费大片免费观看网站| 成人黄色电影在线观看| 欧美成人免费香蕉| 成人午夜免费福利视频| 欧美成人性视频播放|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成人片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