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地方裝備制造業創新能力提升策略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裝備制造業是國之重器,是實體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我國國民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隨著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我國裝備制造業轉型升級、創新發展迎來重大機遇。作為河南省重要的裝備制造業基地,新鄉市作為在建國家產業集聚集群創新發展綜合改革試點城市,為區域內裝備制造業的創新發展提供了良好機遇。本文通過梳理新鄉市裝備制造業發展現狀,分析目前主要制約因素,提出新鄉市裝備制造業創新能力提升策略,為加快新鄉市裝備制造業轉型升級提供規劃建議。
關鍵詞:新鄉市;裝備制造業;創新能力;提升策略
前言
裝備制造業是我國工業經濟發展的基礎性產業,在我國傳統的制造業建設與發展體系中,裝備制造業總體大而不強。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興信息技術的傳播與應用都使得裝備制造業結構不斷調整與優化[1]。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傳統制造行業的深度融合對促進行業轉型升級、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具有重要意義。進入21世紀后,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河南省裝備制造業的發展水平和能力得到了迅猛發展,但整體與世界先進水平相比依舊有差距[2]。新鄉市是中原地區重要的工業基地,而制造業是新鄉市工業的傳統支柱,也是規模最大的工業行業。經過幾代人不斷摸索和努力,逐步認識到大力發展技術創新能力,對于提高裝備制造業技術水平具有重要意義。在這種大背景下,如何提升新鄉市制造業的創新能力是亟需解決的問題。
1新鄉市裝備制造業發展現狀
當前,裝備制造業總體水平居新鄉市4大主導產業之首。經過“十三五”期間的快速發展,新鄉市已成為是河南省裝備制造業四大產業聚集區之一,裝備制造業也是新鄉市規模最大的工業行業。新鄉市裝備工業門類比較齊全,主要包含通用設備、專用設備、電工電氣、黑色金屬冶煉與延壓、汽車零部件5大類。其中起重機械、汽車零部件、振動機械、過濾分離設備等特色裝備處于國內領先地位,并已形成完整的產業鏈,且呈現集聚、集群發展態勢。《新鄉市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2019年新鄉市完成地區生產總值2918.2億元,增長7%;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5%,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7個百分點;努力發展先進制造業。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長13.6%,提高2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增長10.9%,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6.8個百分點,并且中國(新鄉)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建成投運。然而,新鄉市裝備制造業現有工業仍然是以傳統制造業為主,總體上大而不強,仍然面臨著產業規模較小、層次偏低,高端供給短缺、中低端供給過剩的結構性矛盾突出,創新能力弱、資源消耗大、智能化水平不高、龍頭企業缺乏、品牌影響力不強等短板凸顯,制約了裝備制造業整體素質的提升。
2制約新鄉市裝備制造業發展的因素
2.1缺乏創新龍頭企業引領
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裝備制造業發展也將呈現新特征。新興產業、智能制造等一些高新技術產業高速增長,行業增長模式由傳統的規模速度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對企業的自身創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龍頭企業對同行業的其他企業具有較強號召力,對行業內乃至整個區域內企業起到一定的示范、引導作用[4]。新鄉市擁有一批實力較雄厚的制造企業,在起重機械、振動機械、節能環保裝備等行業的市場占有率在國內名列前茅,但由于在高端裝備培育方面缺乏有力支撐,缺乏一批具有較強創新能力、引領行業發展、支撐轉型升級的創新龍頭企業,導致龍頭企業帶動性不強、高端和高附加值產品不多。
2.2裝備制造產業之間協同創新能力不足
“十三五”期間,新鄉市制造業創新能力逐步增強,建立了如新鄉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高新區火炬園等一系列高新技術產業園區,擁有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國家級工程實驗室以及省級市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00余家,初步形成了以企業為主體的技術創新體系。目前模仿依舊是新鄉市裝備制造業企業大多數的現狀,企業單體規模小,低水平同質化跟風的多,創新型產業少,高新技術產品的比例較低。產業集群或企業群體專業化深度不夠,配套服務功能還不完善。集群的發展目標、特色產品、資源優化配置、創新能力等規劃不明晰,從而導致新鄉市裝備制造業智能化水平比較低,產業集群化水平不高,協同創新能力不足。
2.3傳統供給競爭激烈以及高端供給不足
新鄉市裝備制造業與我國大多數地區裝備制造業發展大致相同,主要以起重機械、振動機械等傳統工業化產品為主,由于缺乏智能化、信息化的技術支持,高端產品生產能力不足,這就造成市場上產品的同質化[5]。再者,我國傳統工業產品生產技術相對成熟,企業生產產品門檻較低。產品的趨于同質化和生產門檻較低造成了目前我國裝備制造業的傳統產品在市場中的競爭比較激烈。然而,市場上航空航天零部件、工業機器人等技術密集型企業占比較少,高端裝備制造及高端供給不足是限制裝備制造業發展的又一重要因素[6]。
3新鄉市裝備制造業創新發展提升策略
3.1加強組織領導及政策支持
政府部門應科學合理制定制造業發展規劃,積極統籌協調發展過程中的重大問題,成立專家咨詢委員會,引導新鄉市各企業加強合作,構建裝備制造業協同推進的格局。創新財政資金支持方式,充分發揮基金的杠桿作用,撬動社會資本,改善新鄉市的投融資環境。利用已經設立的產業基金,加快推進科技成果轉化。改革分配制度,以導向性支持替代傳統補貼模式。開展財政資金和政策績效評價,加強評價結果運用,提升財政支持效果。
3.2提高裝備制造業創新能力
創新是新鄉市裝備制造業發展的核心,加快建設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的創新體系。堅持“政產學研用”相結合,建立以起重、智能制造裝備等重點的創新戰略聯盟,構建完整的創新產業鏈,實現聯合開發、優勢互補、成果共享、風險共擔、協同創新。建立新鄉市裝備制造業公共技術服務平臺,通過構建服務平臺績效管理和考核制度,形成完善的評估體系。推進公共技術平臺專業團隊建設,大力引進全能型人才。同時,利用公共技術服務平臺積極推進科技成果與企業需求的有效對接,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持續推進“兩化”深度融合,加快制造業與新一代信息技術融合發展。全面推進綠色制造和制造服務化,提升制造能力,促進行業轉型升級、創新發展。
3.3培育和引進龍頭企業
積極發展和建立本土優勢企業,推進企業重組創新,引進先進技術,拓寬發展空間,促進優勢企業發展壯大。注重引入符合新鄉市發展的、帶動性強的龍頭企業和項目,并發揮其帶動效應,鼓勵企業間分工合作,支持龍頭骨干企業建立向中小配套企業開放的研發平臺,推動協同制造和協同創新。大力實施質量提升和品牌發展戰略,以科技進步和管理創新促進企業產品質量提升,大力支持龍頭企業及配套企業的品牌培育工作,塑造一批特色鮮明、競爭力強、市場信譽好的“新鄉制造”品牌形象企業。
3.4強化人才支撐保障
以高層次和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為重點,努力建設新鄉市裝備制造業人才聚集高地。依托“中原千人計劃”等平臺,加大高端裝備領域創新型人才培養支持力度,提高國內外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及其團隊的引進力度;鼓勵企業通過專業的人才機構,引進專業技術人才。支持企業聘請海內外專家學者進行技術指導,解決生產實際問題。建立靈活的人才管理激勵機制,加強與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在企業中建立實習基地,在高校中開辦專門的校企合作班,培養符合企業發展的專業人才。
3.5提升開放合作水平
以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為依托,大力推進鄭新融合發展。加強與鄭州航空港的聯系,形成人才交流合作、科技資源共享、項目協作配套、產業對接轉移的發展格局。發揮新鄉市的區位優勢,主動承接國外及沿海發達地區的產業轉移,積極構建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開放合作新格局。吸引更多高端裝備制造業企業和項目到新鄉,鼓勵外資參與企業改造和兼并重組。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建設,擴大對外出口。以新鄉市汽車零部件、起重機械、振動機械、公路養護專用車、軸承數控裝備等產品為重點,抓好出口企業建設。充分借力新鄉海關納入絲綢之路經濟帶海關區域通關一體化改革契機,加大異地出口轉化力度,降低物流成本,便利企業通關。
總結
裝備制造業創新能力對提升制造業的國際競爭優勢、提高經濟效益等方面發揮著重要影響。本文在全面闡述當前新鄉市裝備制造業發展現狀和制約其發展因素后,從加強組織領導及政策支持方面、提高裝備制造業創新能力方面、培育和引進龍頭企業方面、強化人才支撐保障方面和提升開放合作水平方面提出新鄉市裝備制造業創新發展的提升策略,通過提升裝備制造業的創新能力,切實提升新鄉市裝備制造業的發展,增強制造業的核心競爭能力。
參考文獻:
[1]張洋銘.轉型升級背景下高端裝備制造業發展現狀探究[J].中國市場,2021(3):62-63.
[2]劉哲.產業創新體系驅動河南制造業發展的路徑及對策研究[J].河南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0,36(5):46-51.
[3]許清海.基于智能制造環境下的裝備制造業產業升級研究[J].內燃機與配件,2021(2):158-160.
[4]孟君.服務型制造與裝備制造業轉型升級關系分析[J].中國集體經濟,2021(4):22-23.
[5]黃順春,張書齊.中國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評價指標體系研究綜述[J].統計與決策,2021,37(2):5-9.
[6]楊菠,趙雄飛,寧遠明.高端裝備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的思考[J].信息通信技術與政策,2021,47(1):34-37.
作者:席夏青 單位:河南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