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大學生黨員先進性創新教育研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2007年10月,同志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報告中強調:“黨要站在時代前列帶領人民不斷開創事業發展的新局面,必須以改革創新精神加強自身建設,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1]實踐證明,中國共產黨能否在中國歷史舞臺上發揮領導、核心及引領作用,能否發揮對中國現代化及小康社會建設起指導作用,黨員是否保持先進性起到決定性作用.在提出“四個面向”治國理政的理念中,面對新形勢、新問題、新任務,高校要從實際情況出發,結合大學生的個性發展及認知水平,加強學生黨員的先進性、模范性、代表性的教育與培養,在創新教育視閾下,開拓創新學生黨員先進性教育的實踐機制,為實現科技興國的戰略目標做出應有的貢獻.
2011年4月24日,總書記提出“積極推動協同創新”的重要理論,將對深入建設創新型國家,推動科技創新的教育具有深刻的指導意義.“先進性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要靠千千萬萬高素質黨員來體現”.[2]因此,在創新教育視閾下,培養一支思想覺悟高、德才兼備、講黨性的創新型科技人才隊伍,實施高校學生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顯得尤為重要.
1.1開辟高校學生黨員先進性教育的新途徑
高校學生黨員是大學生群體中的優秀分子,是大學生中積極上進、成績優秀、表現突出的先進群體,他們既具有普通大學生的身份,也具備作為中國共產黨員的優秀品質,在角色上既有作為普通學生的普遍性,也有作為學生黨員的特殊性,通過他們日常的言行舉止和在各類活動中起到的模范帶頭作用,可對廣大普通同學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同時,建設一支德才兼備、掌握科技文化知識、具有創新精神、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高校學生黨員隊伍,對高校的自身建設有極大的推動作用,也有助于黨后備力量的培養和發展;有利于深入開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的宏偉目標.通過探索學生黨員在創新教育中的核心作用,在創新教育活動中賦予學生黨員的責職和任務,發揮學生黨員先鋒模范帶頭作用,充分發揮其積極性和主動性,調動其他同學參與創業創新的熱情,開拓學生黨員先進性教育的新途徑.
1.2豐富了高校學生黨員先進性教育的實踐機制
黨員的先進性是指共產黨員與一般群眾相比能夠自覺適應時展的要求,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在社會生活中表現出來的符合社會發展規律和符合社會進步趨勢的行為特征.[3]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中提出“對大學生黨員要加強黨員先進性教育”的要求,高校要緊緊圍繞黨中央精神,協同創新,發揮實踐育人的功效,引導高校學生黨員參與創新教育活動的組織和管理工作,發揮學生黨員在創新教育中的骨干模范帶頭作用,既加強對學生黨員特殊地位的認識,又引導更多學生加入到創新教育人才培養行列中,把被動學習轉為內在發展需求,實現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因此,以開展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為契機,拓展學生黨員先進性教育途徑、搭建平臺,在先進性教育中加強高校學生黨員黨性錘煉,提升學生黨員的黨性修養,落實高校黨建的基本任務,豐富了高校學生黨員先進性教育的內涵.
1.3創新高校學生黨員先進性教育的實踐載體
“只有把黨的先進性要求與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的經常性發揮結合起來,不斷推出先進性實踐機制,黨在基層的先進性建設才能不斷充滿生機與活力,才能更充分的體現黨員先進性”.[4]隨著我國改革開放進入深水區,高等教育面臨著日新月異的變化,國際之間、民族之間、文化之間的交流不斷深入發展,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受到不斷沖擊.受信仰多元化、文化多元化、價值認同多樣化的影響,高校學生黨員的意識形態也受到了嚴重的沖擊,在這種錯綜復雜的形勢下,如何保持學生黨員先進性是任重道遠,刻不容緩.因此,要緊密結合科技興國的戰略目標,開拓學生黨員先進性的教育實踐機制,在創新教育視閾下,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系為引領,以科技創新實踐活動為載體,將學生黨員先進性教育貫穿于創新活動中,實現“競賽促黨建,黨建促創新”,把學生黨員先進性教育與創新教育有效結合,將傳統乏味的說教寓于具體的創新教育活動之中.
2當前高校學生黨員先進性教育中存在問題
2.1思想認識方面
高校學生黨員是學生中的優秀群體,具有思想覺悟高、學習優秀、思維活躍、容易接受新事物的特點,在學生中起到模范帶頭作用.同時,他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過程中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擾和影響,部分學生黨員在思想上容易受非馬列主義思想、西方思潮以及各種不健康的思潮所影響.2.1.1理論認識膚淺大學生黨員是從團員通過嚴格培養才逐步成為馬克思主義者,但由于培養、考核時間比較短,新生剛入學就受學生管理單位引導向組織遞交入黨申請書.大部分學生缺乏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深刻理解,沒能深入掌握馬克思主義的主要觀點和基本原理.部分學生集體觀念淡薄,個人主義明顯,入黨動機不清晰,容易造成理想和信仰的動搖,容易受資產階級個人主義思想、世界觀和人生觀的影響,否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搞實用主義、拜金主義及精致的利己主義.2.1.2責任感缺失部分學生黨員社會責任感缺失,入黨前找花樣,入黨后變個樣,爭做老好人,怕得罪人,自我感覺良好;面新問題、新現象、新情況,缺少面對困難的思想準備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學生上、生活上沒能起到先鋒模范帶頭作用,先進性不明顯,碰到難題時未能很好運用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馬克思主義主義基本原理.在日常生活中,只貪圖物質享受,追求時尚,學習不努力,工作責任心不強,面對不正當行為時,有畏難情緒,影響了我黨的整體形象和公信力,削弱了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和凝聚力,影響的黨群關系,嚴重影響了黨員的先進性、模范性及代表性.
2.2組織機制方面
隨著高等教育從精英教育向大眾化教育的轉變,高校校園也是社會信息傳播節點,社會上的各種信息同樣影響著在校青年學生.因此,高校也具有社會性、多元性以及開放性等社會特征,大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思維方式、言行舉止也受到社會的影響,特別是在互聯網的“微”時代,人人都是自媒體,大學生汲取信息已經由原來的單向傳播向雙向傳播的革命性轉變,學生社會化程度比以往大大提高,高校對學生的影響力、控制力、約束力明顯弱化.
2.2.1培養機制不完善
目前,在高校大專業招生、學分制、彈性學年制的影響下,原有的專業、班級管理模式已經發生較大改變,以前穩固的班級管理模式逐步弱化,陌生同學越來越多、話題越來越少、凝聚力越來越弱,使學生黨員的教育、培養模式、考查方式受到了極大的挑戰,經常出現學生黨員管理不到位、積極分子培養脫節、入黨材料不完善、調查信息不翔實等問題.
2.2.2考核機制不健全
學生黨支部考核機制也存在不健全的地方,特別是對入黨后學生黨員缺乏有效的考核及管理機制.學生加入黨組織以后自律性有所下降,部分轉為正式黨員的學生認為已經安全著落,忘記黨員的責任和義務,放松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學習,整體表現不突出,個別比一般學生還差,在學生中未能起到模范帶頭作用,對組織安排的工作執行不到位,效果差.
2.2.3組織生活不完整
按目前大學生黨員的培養機制,一般到了大二才有少量黨員,大三才有小部分學生黨員,大四學生黨員較多,但由于目前就業壓力及畢業班的松散管理,大四學生黨員參加組織生活的機會很少.每當召開黨員組織生活時,部分學生黨員總能找出各種各樣的理由向黨支部請假,反映了學生黨員對黨性認識不夠、組織紀律松散,沒能體現黨員先進性.
2.3活動載體方面
高校學生黨員保持先進性教育的載體是指能夠承載和傳遞先進性教育的內容或信息的形式和實體,教育載體在保持先進性教育活動中起著中介和紐帶作用⑤.目前高校學生黨員先進性教育存在活動形式陳舊、方法簡單、載體單一等問題.
2.3.1活動形式陳舊
目前高校黨員先進性教育的方式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理論課、形勢教育、黨校培訓、組織生活等,大部分以念文件、聽報告、看視頻為主,習慣于單向填鴨式的灌輸,先進性教育顯然流于形式,實際效果較差.
2.3.2活動方法簡單
隨著大學生個體的發展,認知能力的提高,大學生對事物的掌握已不僅僅停留在事物的表象,他們更多是關心自身綜合素質提升和解決問題能力提高,不再對學校組織的低價值的先進性教育活動感興趣,對形式化的活動有抵觸情緒,如果先進性教育還是依靠管、壓、強制的教育方法,只能加劇學生黨員對黨組織的排斥,甚至產生懷疑,無法培養和激發學生黨員的責任感和理想情操.
2.3.3活動載體單一
隨著W2.0時代的到來,微博微信在大學生中廣泛使用,大學生的理念、信念、價值認同等方面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特別是“90后”的大學生,他們更注重個性發展,但團體精神弱化.但目前高校學生黨員先進性教育的途徑還是比較單一,活動載體偏少,特別是接觸學生的輔導員以及學生管理干部,他們無論是從思想上、理念上還沒能與時俱進,在學生黨員先進性教育上仍然沿用舊的方法、舊的套路.如運用行政手段逼使學生被動參加黨培、報告、講座等,往往得不到學生黨員干部內心真摯地接納,表面是接受和服從,但內心是反感和厭惡,甚至影響到學生的入黨動機以及后續的教育.因此,高校要結合學生特點開展先進性教育活動,因地制宜的構建適合大學生黨員發展又富于時代內涵的活動載體,提升大學生黨員先進性教育的思想認識,完善先進性教育的組織機制,如創新教育載體、開拓“互聯網+”載體、引入文化載體等,走出校園面向社會,培養大學生黨員的寬廣服務意識,提升高校學生黨員先進性教育的有效性、實效性.
3以創新教育實現學生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的實踐機制
高校學生黨員的先進性不僅要體現在思想上,而且要體現在實際行動上,力爭做到言行一致.馬克思早在《共產黨宣言》中就提出“把教育同物質生產結合起來”[6],教育是“生產勞動同智育和體育相結合……是造就全面發展的人的唯一方法”[7].在開展高校學生黨員先進性教育中,既要開展符合學生自身發展、切合學生實際的實踐活動,又具有時代性的特征.同時,黨員先進性是決定黨的建設和發展的重要因素,也是關系到黨員質量和戰斗力的問題.因此,在國家大力培養創新人才的前提下,高校大學生黨員先進性教育必須有好的實踐途徑及組織形式,才能把大學生黨員先進性教育落到實處.以創新教育為契機,開展“四三二”的學生黨員先進性教育的實踐機制,發揮黨員模范帶頭作用,將學生黨員先進性教育滲透到創新教育中,充分發揮學生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和學生黨員的帶頭作用、骨干作用、橋梁作用,激發學生黨員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提升,使他們嚴于律已,提高黨性修養,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進性和模范性,為大學生樹立良好的言行典范.
3.1優化先進教育組織形式,做好“四個一”
3.1.1制定一套管理機制.以創新教育為載體,制訂學生黨員先進性教育的管理機制,制定學院黨委、教工黨支部、學生黨支部的遞進式管理機制,在創新教育中定期督查、交流、探討學生黨員先進性教育的實效、活動形式及存在問題,為學生黨員先進性教育打下堅實的管理基礎.
3.1.2承擔一項競賽任務.每個學生黨支部每年承擔一項創新教育競賽項目,包括項目的組織、宣傳、策劃等,實現“一支部一品牌”的先進性教育活動形式.通過創新教育活動,賦予學生黨支部任務、目標及責任,讓學生黨員在活動中體驗團隊精神、無私奉獻、誠信友善,同時,把組織生活滲透到創新教育活動中去,改變傳統的開會聽報告的組織生活模式.
3.1.3負責一個班級活動.學生黨支部開展“結對幫扶”活動,要求學生黨員分組、分別聯系一個班級,深入班級發動、協助同學參與創新教育競賽工作,在活動中踐行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
3.1.4培養一支管理隊伍.通過創新教育競賽活動開展,學生黨員的綜合素質得到提高,一批又一批學生黨員與創新教育同步成長,培養了一支學生黨員管理隊伍,這種訓練和成長將成為他們今后發展的財富.
3.2搭建先進教育活動載體,實現“三個一”
3.2.1實現“一黨員一項目”模式.即每個創新教育項目中都有學生黨員身影,保證每個創新教育競賽項目團隊成員中至少有一名學生黨員參與,賦予學生黨員責任感,讓學生黨員發揮組織、協調作用.
3.2.2實現“一支部一班級”模式.由于科技競賽需要一定的專業知識,低年級的學生較難參與競賽活動,因此,每個學生黨支部需要實現幫扶一個低年級班級參與科技競賽活動,發揮骨干、領導作用.
3.2.3實現“一支部一獎勵”模式.每個學生黨支部在科技競賽中力爭獲得一項省級比賽以上獎勵,使學生黨員在科技競賽中接受先進性教育,發揮黨支部核心作用和堡壘作用.
3.3表彰優秀黨員樹立先進典型,做好“二個一”
3.3.1樹立先進學生黨員典范.學院每年組織表彰大會,表彰先進學生黨員、先進創新教育學生、先進創新教育指導教師、先進基層黨組織等,使廣大學生對學生黨員先進性有了深層次的認識.同時激發學生黨員對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做出自我評價,以及制訂今后具體的行動計劃,以此推動學生黨員積極、自主而富有創造性地踐行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
3.3.2樹立先進指導教師典范.在大學生科技競賽活動中,需要大量的教師參與指導工作.精心組建一支有責任心、能力強的教工黨員為競賽指導教師隊伍是相當有必要,發揮專業老師的領航作用,提升學生科技競賽的水平和檔次.通過競賽指導工作,既發揮教師黨員的教書育人作用,又為學生黨員先進性教育樹立活生生的學習典范.實踐證明,在創新教育視閾下,把學生黨員先進性教育轉化為實際行動,讓大學生黨員在創新教育中錘煉黨員的先進性、模范性,既有助于加強對學生黨員的考驗,也助于提升培養學生黨員創新能力的有效性,是切實可行,行之有效.正如馬克思所說:“勞動的產品就是固定在某個對象中、物化為對象的勞動,這就是勞動的對象化.勞動的實現就是勞動的對象化”.[8]近三年,作者所在學院學生黨員參與創新教育競賽獲獎為56.15%,獲得省級以上獎勵為54.81%,國家專利3項.通過賦予學生黨支部任務,實行責任到人,發揮學生黨員的先鋒模范帶頭作用、骨干作用、橋梁作用,塑造學生黨員的良好形象,為廣大學生樹立先進典范,感染、激勵、號召和帶動廣大學生共同進步,是高校大學生黨員先進性教育行之有效的實踐機制.
作者:余俊渠 單位:佛山科學技術學院機械與電氣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