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財務指標分析在企業決策中應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市場環境瞬息萬變,企業需要對經營進行不斷的優化調整,通過對各類財務指標的分析,能使決策者在企業決策中,做出準確、及時的判斷,使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據優勢,不斷的將企業發展壯大。本文首先闡述財務指標分析在企業決策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其次詳細說明財務指標分析在如今企業決策中最為普遍的具體應用,再次說明財務指標分析在企業決策中存在的問題,最后針對財務指標分析在實際應用中所面臨的一些問題提出相應的改善建議。旨在闡明財務指標分析在企業決策中扮演的重要作用。
關鍵詞:財務指標分析;企業決策;應用
引言
企業決策者做出的決策不僅要符合企業的實際情況,更要適應變化萬千的市場環境,因此需要通過財務指標分析來對企業做一個“全身體檢”,完整、準確、及時的反映企業自身財務狀況、經營情況,明白自身的優勢在哪,劣勢在哪,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揚長避短,提升自身的競爭力,增加盈利水平,更好的做出企業未來的經營策略、明確發展方向及提高把握機遇的能力。
一、財務指標分析的內容
(一)企業償債能力指標
企業償債能力體現企業的財務狀況,是指企業用自有資產償還短、長期債務的能力。企業償債能力的指標包括:流動比率、速動比率、現金比率、資本周轉率、利息支付倍數等。第一、流動比率指標值越大,說明企業的短期償債能力就越好。流動資產中變現能力較差的存貨規模占比一般都比較大,而且周轉速度較慢、變現能力差。這種情況下,流動比率指標值雖然比較高,但其實企業的短期償債能力并沒有流動指標值體現出來的那么高。第二、速動比率指標值越大,說明企業的短期償債能力就越好。應收賬款、其他應收款的規模大,周轉和變現能力差,速動比率指標值雖然比較高,但實際企業的短期償債能力并沒有流動指標值體現出來的那么高。第三、現金比率指標值越大,說明企業的變現能力強,短期償債能力就越好。現金比率大小,和貨幣需求量大小成正比。銀行存款利息下降,存款收益減少,會導致現金持有量增加,銀行存款減少。如果企業現金持有量過大,無法充分投入到生產經營里,造成企業盈利能力下降。第四、資本周轉率指標值越大,說明企業的長期償債能力就越好。結合企業未來現金流入量、獲利能力、盈利規模等因素。如果企業的發展前景不樂觀,未來現金流入量明顯減少,獲利能力和盈利規模明顯下降,那么企業的長期償債能力將會變差。第五、利息支付倍數指標值越大,說明企業的盈利能力越強,長期償債能力越好。企業通常是負債經營,對銀行貸款的依賴性比較大,企業能否順利融資來支撐企業的正常經營,往往是企業成敗的關鍵。企業資本機構合理,經營狀況好,容易融資,就可以借新還舊,相應的融資成本都會降低。
(二)企業運營能力指標
企業營運能力指的是企業用自有各項資產賺取利潤的能力。企業營運能力的指標包括存貨周轉率、應收賬款周轉率、流動資產周轉率、總資產周轉率和營業周期等。第一、存貨周轉率指標值越大,說明企業銷售能力越強。存貨周轉率越大,說明企業銷售能力強,產品銷售數量增長,存貨的變現能力強,存貨占用的資金周轉速度快。第二、應收賬款周轉率指標值越大,說明企業的短期償債能力就越好。應收賬款周轉率指標值越大,企業的賬款回收速度越快,資產流動性越強,可以減少壞賬的損失。如果是企業計提減值準備過多,導致企業應收賬款的減少,這并不代表應收賬款周轉率快,反而體現出企業對于應收賬款的管理存在問題。同時也要注意以下幾種情況,應收賬款周轉率指標不能反映企業真實情況:年末大量銷售或銷售大減、現金業務比重較大、分期收款結算比重較大和季節性經營等。第三、流動資產周轉率指標值越大,說明企業的銷售能力強、資產利用率高。流動資產周轉率指標值越大,流動資產在生產、銷售等各個階段占用時間少,周轉越快,流動資產利用充分,企業盈利能力增強。第四、總資產周轉率指標值越大,說明企業銷售能力越強,資產投資的效益越好。結合銷售利潤來分析。企業通過促銷,加速資產的周轉,使利潤得到增長,盡量減少經營資金的占用,提高使用效率,提升企業管理水平。第五、營業周期指標值越短,說明企業的資產周轉效率就越高,其盈利能力就越強。營業周期是指企業采購原材料、生產產品、銷售產品、貨款回收這幾個環節。這些環節花費的周期越短,那說明企業相應的存貨周轉和應收賬款周轉就越快,企業流動比率就越好。
(三)企業盈利能力指標
企業盈利能力,是體現企業獲取利潤的能力。企業盈利能力通常包括:銷售利潤率、成本費用利潤率、總資產利潤率、凈資產收益率和資本收益率等指標。第一、銷售利潤率指標值越高,說明企業的盈利能力越強。在產品價格不變情況下,利潤高低受到產品成本和結構的影響,產品成本低,利潤率高的產品比重大,銷售利潤率則高。反之,,利潤率低的產品比重大,銷售利潤率則低,企業利潤水平下降。第二、成本費用利潤率指標值越高,說明企業的盈利能力越強。企業銷售的增加,成本費用的節約,企業的利潤就會增加,相應的企業的活力能力就會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就越好。第三、總資產利潤率指標值越高,說明企業全部資產的盈利能力越強。生產同等數量產品情況下,企業投入的勞動成本越少,投入產出水平越高,獲得的利潤就越多,企業盈利能力強。同時,經營管理水平高,效益自然就越好。第四、凈資產收益率指標值越高,說明投資帶給股東的收益就越高。企業不僅要合理利用自有資產,提高投資收益,體現出企業自有資本的獲利能力;還可以運用財務杠桿,充分利用企業借入資和暫時占用資金,來提高盈利,增加收益。第五、資本收益率指標值越高,說明企業盈利能力越強,投資者的回報越高,風險越少。企業通過資本的組合和流動,以達到資本的增值。通過對資本的運營,優化資本結構,降低資本成本,提高資本的周轉效率,防止資本的閑置、浪費、濫用等情況出現,讓資本在經營當中效益最大化。
(四)企業發展能力指標
企業發展能力指標,體現企業通過持續地生產經營,形成的發展潛質。企業發展能力指標通常包括:營業收入增長率、總資產增長率、營業利潤增長率、技術投入比率和資本保值率等指標值。第一、營業收入增長率指標值越高,說明企業經營狀況好、產品市場占有率高。結合產品的生命周期。在產品的成長期、穩定期、衰退期要準確看待、分析。要不斷開發新產品,不斷更新迭代,保持較強的增長勢頭。第二、總資產增長率指標值越高,說明企業在一定生產經營時期內資產經營規模擴張越快。應考慮資產擴大規模的質與量,避免盲目擴張,以免影響企業的后續發展能力。第三、營業利潤增長率指標值越高,說明企業盈利能力越強。影響公司利潤的因素主要是:產品銷售數量、單價、成本以及期間費用的控制。企業利潤主要來源是主營業務,企業的經營效率越高,主營業務盈利能力越強,獲利能力就越好,經營風險越小。第四、技術投入比率指標值越高,說明企業研發的投入越大,對本企業的技術創新重視程度越高??紤]研發項目在市場的競爭優勢,對于有優勢的項目研發投入有適當的偏向性,避免盲目投入。第五、資本保值率指標值越高,說明企業的資本運營情況、安全狀況越好,對債權人的權益也越有保障,同時資本保值率也是反映企業經營效益的輔助指標,說明企業未來的發展情況會越好。將(資產負債表)中的所有者權益和(利潤表)中的凈利潤,兩者相結合起來分析,這樣可以避免單純從(資產負債表)取數直接分析資本保值率的片面性,可以更加全面的體現企業的經濟效益。
二、財務指標分析在企業決策中應用存在的問題
(一)排斥使用現代化信息工具
目前大部分企業從傳統的手工記賬轉向會計電算化,財務數據處理效率已經得到明顯提升。但是企業決策者需要的各類財務指標,仍然要經過財務數據收集、核實、匯總、核算、分析等一系列繁瑣、耗時的過程才能獲得。沒有更好的辦法來把財務數據處理化繁為簡,跟不上市場的節奏。財務數據處理更高效的現代化信息工具的建設需要軟硬兼備,牽涉面廣,投資巨大,周期產較長,風險未知。管理層往往排斥現代化信息工具在企業中投入應用,導致現代化信息工具無法迅速普及開來,發揮出技術優勢。
(二)財務指標分析缺乏真實性、完整性
企業在做各項指標的分析時,數據來源于企業的財務報表。財務報表的數據來自方方面面,經過各道流程后進行的匯總。由于目前很多企業的企業管理制度不完善,導致很多環節不可控,造成在流轉當中數據失實,財務數據的質量得不到保障,不能真實的反映企業經濟業務。企業管理人員往往對自己關注的點要求財務人員做指標分析,對于不關注的就不要求做分析或者有指標分析也置之不理,造成不能形成完整的指標分析體系,無法全面地了解企業的經營成果和財務狀況。
(三)企業管理者忽視非財務指標
企業管理者都是唯數據論。財務指標可以量化,很直觀,直接反應企業的經營成果和財務狀況,企業經營者往往重視財務指標。非財務指標(產品和服務的質量、公司潛在發展能力、顧客滿意度、員工滿意度和保持力、新產品開發能力、市場份額等)沒有統一的計量方法,無法很直觀的呈現出來,管理者往往認為非財務指標在企業經營中的作用不明顯,導致企業管理者對非財務指標的忽視,無法讓非財務指標對企業的業績考評和績效考核中發揮作用,無法對企業的未來發展做出準確的判斷,可能在企業未來的發展中失去先機。
(四)財務分析人員的素質不高
財務分析人員對企業的整體情況,經營方式、方法,企業內部流程、管理制度等方面熟悉程度不夠,財務知識全面性有限,財務指標分析方法認知程度缺乏,對財務數據的解讀能力不夠徹底,不能充分的理解各項數據之間的邏輯關系,無法采用準確的財務指標分析方法,科學的對財務數據進行分析。這樣得出的分析結果,未能準確的反映各項指標的實際意義,導致財務指標分析的結果在企業的實際經營過程中產生的作用非常有限。
(五)財務指標分析具有滯后性
財務指標是基于歷史數據的分析而得出的,反應的是企業過去的經營成果和財務狀況,也是基于同行業的歷史同時水平做比較,具有短期性,缺乏對企業未來的預測和規劃,不能從企業長遠發展角度來客觀的評價企業的價值。由于財務指標的滯后性,不能實時的提供企業運營情況,企業管理者可能無法迅速的作出反應,來應對市場環境驟變的情況,可能會導致企業蒙受損失。
三、財務指標分析在企業決策中應用的改善建議
(一)重視現代化信息工具的使用
企業需要對現代化信息工具要有一個清醒的認知,積極地把現代化信息工具引入企業經營管理中,把它在技術上的優勢有效的利用起來,在企業的經營管理中發揮作用。財務數據的全面信息化,與大數據對接,數據實時、高度共享,打破各種溝通和管理的屏障,實現對采購、生產、管理和運營各環節的掌控、調配和協作。提高企業團隊化協作能力,最大限度地釋放人的創造力,有效幫助企業突破發展瓶頸,更好的為企業創造價值。
(二)建立健全財務指標分析制度
財務指標分析是企業財務管理中的一項重要內容,是企業的一份“體檢報告”。以數據作為語言,來描述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因此數據的準確性尤為重要,決定著“體檢報告”的結果。因此需建立健全內部控制制度,實現各部門之間相互牽制和監督,確保獲取財務數據的每一個流轉環節的及時、真實、有效,形成一條完整的數據鏈,然后通過科學的分析方法,得出真實有用的財務指標,應用于企業的經營發展。這樣的財務指標,才能對企業的有序健康發展,為企業決策者提供依據。
(三)財務指標結合非財務指標
企業在決策中財務指標的數據僅僅把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體現出來是遠遠不夠的,非財務指標可以把企業績效和公司發展前景更好的反映出來。非財務指標的引入(產品和服務的質量、公司潛在發展能力、顧客滿意度、員工滿意度和保持力、新產品開發能力、市場份額等),可以更加客觀的對企業的業績評價和績效考核,把絕對指標和相對指標完美結合起來分析,提供企業未來發展的先導性信息,提供完整的指標體系來支持企業決策者做出準確地判斷,有利于企業在未來發展中獲得有利的戰略地位。
(四)增強財務分析人員的專業素質
財務人員一般都是“以核算為主,輕視數據分析”。隨著互聯網的不斷發展,大數據時代的到來以及現代企業制度的不斷完善,以財務核算為主的財務工作已不能滿足現代企業的需求。首先,財務人員應該意識到自身的不足,現在不是財務核算為主,而慢慢轉由財務數據分析為主。不僅需要提高自己的財務知識水平,學習吸收新的方針政策;還要積極參加各種財務專業類的培訓,提升自身的業務能力水平。其次,企業也要增強財務人員專業素質提供客觀條件。比如,聘請高級專業人才為財務人員提供培訓;鼓勵財務人員參加各種財務專業技能的考試,并給與一定的物質獎勵;重視財務人才的培養,完善晉升制度,調動財務人員的積極性。
(五)提升財務指標的前瞻性
前瞻性的數據可以基于當前的企業內部基本情況,結合企業的外部市場環境,宏觀和微觀環境等各方面的影響,對企業未來的發展方向進行預測和規劃。對于現在高速發展的市場經濟來說,財務數據的前瞻性尤為重要,企業決策者若能及時的獲得市場信息,進行預測分析,率先調整企業經營,做好各種突發狀況地應急預案,讓企業在變化莫測的市場經濟中從容應對,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據先機。
四、結語
財務指標分析不限于需要歷史數據,更需要有前瞻性。通過不斷完善財務指標分析制度,財務指標和非財務指標的融合,形成完整的財務分析體系,結合企業實際經營情況,運用現代化的信息工具,多維度高質量的對企業的經營管理進行分析,指出企業經營管理中亟需解決的問題,對企業健康發展提供數據依據,創造出更多的價值。
參考文獻:
[1]斗紅杰.財務分析在企業經營決策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21,(2):39-40.
[2]王華.淺析財務分析在企業決策中的應用[J]中國集體經濟,2019,(33):128-129.
[3]張慧娟.淺析財務分析在企業決策中的應用[J]中國商論,2018,(27):118-119.
[4]李志新.財務指標分析在企業決策中的應用[J]企業改革與管理,2020,(15):187-188.
[5]葛曉芳.淺析財務分析在企業決策中的應用[J]當代會計,2020,(20):141-142.
[6]趙立穎.財務分析如何有效為企業經營決策提供參考的思考[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21,(04):66-67.
作者:張惠峰 單位:浙江敦奴聯合實業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