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營改增下建筑業財務會計的影響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2016年5月1日起,我國全面實施營業稅改征增值稅政策,建筑行業作為改革的一部分又由于其自身行業的特殊性,必然對其產生一定的影響。本文在“營改增”背景下分析了稅制改革對建筑企業稅負、會計核算方式、財務指標、稅務風險等財務方面的影響,并提出了相應的改進措施。
關鍵詞:“營改增”;財務會計;稅務風險
1.1對建筑行業稅負的影響
建筑行業在實施營業稅改征增值稅后,最明顯的一個變化是稅率的變動。在稅制改革之前使用的是3%的稅率,改革后調整為11%(針對一般納稅人)和3%(針對小規模納稅人)。對于建筑業小規模納稅人而言在稅負上基本上沒有影響,但對于一般納稅人而言“營改增”后建筑業由原來3%的稅率調整到11%,提高了8個百分點。理論上講建筑企業可以通過進項稅額抵扣來降低稅負,而且建筑業可以抵扣的項目很多,比如購進的鋼材、機械設備等建筑材料一般采用的是17%的抵扣稅率。但對于建筑企業的一般納稅人來說抵扣的前提是必須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否則一律不允許抵扣,而建筑企業的材料供應商一般為小規模納稅人,只能開具增值稅普通發票,不能達到抵減稅金的目的。由此可見,“營改增”后建筑企業一般納稅人如果不加強對抵扣環節的管理很可能會加重企業的稅收負擔。
1.2企業會計核算方式變得復雜
稅制改革后,建筑企業的會計核算較之前發生了比較大的改變。所使用的會計科目有所調整,不再使用“稅金及附加”科目,“應交稅費”科目也做了相應的調整,在原有二級科目的基礎上新增了一項待抵扣進行稅額,同時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的三級明細科目新增了進項稅額轉入、“營改增”抵減的銷項稅額等科目,核算過程變得也更加復雜,需要通過三個步驟得以實現:第一,建筑企業采購建筑材料,機器設備、應稅勞務等增值稅的核算;第二,建筑企業對外提供應稅勞務取得收入產生的增值稅核算;第三,月底會計人員需要核算本月應交增值稅額和繳納上月底交增值稅額。由此可見,改革后的會計核算方式比之前變得更加復雜。
1.3對財務指標的影響
首先是對建筑企業資產的影響,增值稅屬于價外稅即價格里面不能包含稅金,企業外購的物資、施工設備、建筑材料等資產的入賬價值不包括可抵扣的進項稅額,使得改革后企業資產賬面價值較之前有所下降;其次,對企業負債的影響,建筑企業的人工費無法抵扣,而且在購買地材的時候,由于地材的供貨方大部分是小規模納稅人無法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導致外購的地材所負擔的進項稅額不能抵扣進而計入購買的成本中增加建筑企業的負債金額;最后,對企業利潤的影響,稅制改革以后,建筑企業的收入由原來的含稅收入變為不含稅收入,收入金額較之前有所下降,改革之前營業稅計入稅金及附加對利潤產生一定的影響,改革后增值稅通過應交稅費核算,不通過稅金及附加科目,對利潤產生不了影響。
1.4增加建筑企業的稅務風險
稅制改革后能否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直接影響著建筑企業的稅負,在實際運行中建筑企業獲取可抵扣的專用發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可能會導致某些建筑企業善意接受或接受虛開發票,從而加大企業的涉稅風險。在稅制的改革過程中建筑行業中的房地產企業對于新老項目的劃分不是特別清晰,界定不了哪些項目可以抵扣哪些項目不可以抵扣,在申報納稅時對于稅金的核算可能會不準確,造成一定的稅務風險。
2“營改增”后建筑企業的應對措施
2.1加強抵扣環節的管理
對于是一般納稅人的建筑企業來說,要想使自身的稅負沒有那么重,必須盡可能的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發票越多,相應的稅金抵減的就越多。在采購建筑材料及機器設備時,不能僅僅考慮材料及設備的供應價格,還要考慮能不能開具專用發票,盡可能選擇是一般納稅人的供貨方進行合作,爭取抵扣的更加充分。如果選擇是小規模納稅人的供貨方,在選擇的時候應分析在價格上得到的優惠是否超過進項稅金抵扣的額度。
2.2提高自身會計核算水平
建筑企業應對其財務人員各方面的素質進行進一步的提升,使其能夠更好地來應對此次稅收政策的變化,這就要求建筑企業開設專門的培訓場所,并聘請專業的人士對會計人員進行有效的指導,使員工能夠盡快熟悉并掌握財務、稅收等方面稅制改革后會計處理及核算的變化,讓員工盡快適應新的稅收政策,了解增值稅發票等知識的獲取和抵扣,尤其加強增值稅會計核算的培訓,提高企業內部會計人員的專業素質。
2.3加強稅務籌劃,完善財務分析
針對稅制改革后導致建筑企業凈利潤下降的情況,企業應加強預算管理,采用大數據分析等手段來降低成本費用達到提高利潤的目的。建筑企業還應設置一個統一的管理部門,專門管理施工設備、建筑材料、勞務等工作,在采購環節嚴格把關,尤其是供貨商的資質,在與其簽訂合同時能夠盡可能的使其進項稅額抵扣,達到降低負債總額的目的。
2.4強化財務監督和審計
首先,加強建筑企業在采購環節的財務監督和審計,對采購過程中取得的不合法不規范的專用發票應及時讓財會人員進行糾正,對會計人員在開票時進行有效監督,避免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減少給企業帶來行政罰款的風險。其次,應對財務人員的會計核算及稅金核算做好內部審計工作,在審計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應及時對會計人員進行稅收政策的培訓,避免以后再發生類似的錯誤。最后,通過推行財務監督審計體系,使會計人員按照“營改增”后的稅收政策對收入、成本費用進行核算,確保企業合法合規納稅,從而減少企業的稅務風險。
參考文獻
[1]錢傳孫.論營業稅改增值稅對施工企業的影響及應對措施[J].綠色環保材建,2017(2).
[2]王婷婷.營業稅改增值稅對施工企業的影響研究[J].財稅金融,2017(29).
作者:梅璐璐 張秀華 單位:陜西服裝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