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茶文化與旅游資源的有效融合分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我國茶文化已經由傳統的物質文化逐步上升為精神文化,成為中華傳統文化中的一朵奇葩。近年來,茶文化更是作為一種旅游資源被旅游行業高度重視。實現茶文化與旅游行業和茶產業的有效結合不僅可以促進旅游行業的可持續發展,而且對我國傳統文化的繼承與發展也具有重要意義。本文首先對中國茶文化進行簡要介紹,并在分析茶文化與旅游業關系的基礎上探討如何實現茶文化與旅游資源的有效融合。
關鍵詞:茶文化;旅游資源;有效融合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我國旅游行業也進入了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為了能夠更好的促進旅游行業的可持續發展,實現與其他產業的有效融合至關重要。茶文化是我國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經過長時間的發展已逐步上升到精神文化的范疇,將茶文化與旅游資源有效融合成為當前旅游行業實現發展目標的一項重要途徑。
1中國茶文化發展簡介
1.1中國茶文化的起源與形成
我國茶葉的形成最早源于巴蜀地區,發展到殷周時期,茶葉的功效已被人們所充分發掘,并作為日常飲品得到廣大群眾的青睞。唐朝作為中國茶文化的形成時期,其標志是陸羽所著的《茶經》的刊行,《茶經》中不僅包含了與茶葉相關的各類知識,而且首次將飲茶作為一門藝術,從物質層面逐步上升到精神層面。可以說,《茶經》不僅創造了完整茶藝,而且還將茶與諸多思想文化有效結合起來,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茶道精神。
1.2中國茶文化的興盛與發展
茶文化在唐朝形成之后便得到了飛速發展,尤其到了宋代,無論是茶事還是茶文化,都顯得異常興盛。究其原因,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宮廷茶文化的正式出現;二是民間斗茶之風和民間百姓茶文化的盛行。在宋代,民間斗茶是古代人集體評論茶葉質量優劣的一項重要茶事活動,同時也是茶文化發展的一個主要推動力。正是因為茶藝的盛行和人們對飲茶要求的不斷提高,才促使中國茶文化得到了空前的發展。茶文化發展到元明時期已然十分成熟,人們開始將茶葉分為多種類型,與之相關的飲茶方法也越來越完善。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后,隨著傳統文化的復興與發展,茶葉生產開始重新發展,如今中國茶已經是世界公認最好的飲料。1.3茶文化的內涵所謂茶文化,可以從廣義和狹義兩個方面分析,廣義的茶文化主要是指人類在歷史過程中所創造的與茶相關的物質和精神財富的總和;狹義的茶文化則單指與茶相關的精神層面的財富,比如說,茶藝、茶道、茶戲和茶詩等。
2茶文化與旅游業的關系
2.1旅游業的特點
伴隨著我國社會的進步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行業也得到了空前發展,逐步成為社會經濟發展體系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就我國目前旅游行業發展的根本目標來看,主要是通過向旅游者提供旅游產品和旅游服務,實現自身經濟效益最大化。從某種層面上來講,旅游業屬于一種綜合型產業,不僅涉及了最基本的食、住、行,而且還包含了購物、娛樂、游玩等多個方面。除此之外,旅游業還具有較強的涉外性和政治性,所以很容易受到社會發展中各類因素的影響。
2.2茶文化對旅游業的作用
茶文化是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而且也是一項極具特色的旅游資源。近年來,伴隨著旅游行業發展腳步的不斷加快,茶文化與旅游資源的有效融合引起了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很多旅游企業都結合自身發展的實際情況,采取了多種措施實現茶文化與旅游資源的相互促進和交融,使得茶文化在旅游行業發展中的作用也逐步凸顯出來。其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首先是政治和經濟方面的作用。一是增加了茶文化資源所在地的經濟收入,促進了區域經濟發展目標的順利實現;二是在一定程度上帶動了其他產業的經濟發展,比如說,餐飲、購物、住宿和娛樂等,促進了市場經濟體系的進一步優化與完善;三是提供了諸多工作崗位,解決了部分剩余勞動力。其次是在社會文化傳播方面的作用,作為一種傳統文化,茶文化本身就具有一定的藝術性和趣味性,從茶文化的發展來看,無論是茶藝、茶詩,還是茶舞和茶點,都是一種文化熏陶,對社會文化的繼承與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
2.3茶文化的旅游價值
茶文化在當前旅游業發展中之所以如此受歡迎,其原因主要是其本身具有較強的旅游價值。一方面,茶文化與旅游資源的有效結合可以拓寬國內茶葉市場規模,加大茶葉的宣傳力度,為茶葉市場培養一批潛在的客源,進而為茶文化的推廣奠定堅實的基礎。另一方面,茶文化的旅游價值體現在對其他產業發展的促進方面。旅游業是一種綜合型產業,涉及了住宿、餐飲、交通、購物等多個行業,旅游業的繁榮發展勢必在某種程度上刺激市場消費,帶動相關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此外,伴隨著旅游行業的飛速發展,文化旅游也逐步受到廣大旅游者的青睞,茶文化旅游主要以傳統養生、體驗價值和精神享受來吸引游客,完善符合當前我國旅游業的發展趨勢。
3茶文化與旅游資源的融合策略
茶文化與旅游資源兩者之間具有十分密切的聯系,實現二者相互促進、相互融合已成為當前旅游業發展的一個必然趨勢。在新形勢下,若想從根本上實現茶文化與旅游資源的有效融合,就必須從發展機制、發展模式和發展保障體系三個方面著手,制定切實可行的融合策略,以此來促進茶文化繼承與發展的同時,實現旅游行業的可持續發展目標。
3.1茶文化與旅游業融合發展的機制
就我國目前茶文化與旅游資源二者的發展現狀來看,能夠促使其二者融合的因素有很多,而且每個因素之間都有著必然的聯系,所有因素組合在一起,構成了茶文化與旅游業融合發展的動力機制。這些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拉動力———消費者的需求。市場需求是旅游行業發展的關鍵因素,也是旅游產品和旅游服務的核心方向。伴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在旅游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為了從根本上滿足消費者個性化、多樣化的需求,會展旅游、購物旅游、房產旅游和商務旅游等新興業態應運而生。茶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中一顆璀璨的明珠,其核心是“靜、和、真、怡”,不僅可以舒緩壓力,寧心靜氣,而且還可以陶冶情操、修身養性。所以,喜歡飲茶品茶的人越來越多,這也促使了茶文化與旅游資源的有效融合成為了必然趨勢,很多產茶地區都將茶葉作為旅游特色來推動區域旅游行業的發展,比如浙江杭州、河南信陽以及福建武夷山等。(2)驅動力———旅游企業與茶農對經濟利益的追求。大部分市場經濟產業的發展都是以經濟效益為目標,而茶文化與旅游資源融合的驅動力就是旅游企業與茶農對經濟利益的追求。在茶文化與旅游資源融合過程中,茶農可以通過與旅游企業的合作,提高茶產品的銷量,增加自身的經濟收入,旅游企業還可以因此延伸旅游資源,全方位的為旅游者提供服務,進而獲取更高的利益,促進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3.2茶文化與旅游業融合發展的模式選擇
結合我國當前茶文化和旅游業融合發展的需求來看,對于發展模式的選擇,應該具備以下層面,即基礎層和提升層。其中,基礎層主要包括兩種模式,一種是專項型模式,這種模式的開展主要是以茶文化的各種內容為主,通過不同的方式向游客充分展示,采取的形式一般有茶文化博物館、茶葉博物館和茶馬古道等。另外一種是互補滲透型模式,這種模式下的茶文化可以與其他旅游資源有效融合在一起,讓游客在飲茶品茶的時候,還能夠具有其他旅游體驗。提升層是在基礎層發展之上而形成的發展模式,主要包括主題附會型模式和文化體驗型模式兩種。主題附會型模式主要是以各類節日為主題,提高茶文化旅游的趣味性,比如說,茶文化旅游節、茶文化博覽會等,而文化體驗型模式則主要是續觀光旅游、休閑旅游之后的一種新型旅游方式,強調個性化,同時更加注重旅游過程中的親身體驗。
3.3茶文化與旅游業融合發展的保障體系
想要從根本上實現茶文化與旅游業的有效融合,做好必要的發展保障體系是非常重要的。這些保障體系主要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改變當前的政府管理體制。從產業歸屬層面來看,茶和旅游分別屬于農業和服務業,二者的融合不可避免會產生新的產品、業務和諸多與市場發展相關的問題。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想要實現二者的有效融合,勢必會給政府的管理工作帶來挑戰,政府若仍然采取傳統的管理模式,那么其管理效果必然會不盡人意。這就要求政府要改變管理體制,采用分離性管理模式為兩者融合新活動提供一個新途徑。二是擴大市場需求,充分滿足消費者的根本需求。市場需求的擴大是推動茶和旅游業發展的主要動力,只有讓更多的人了解茶文化,使越來越多的人喜歡飲茶、品茶,才能夠不斷擴大茶文化旅游的市場需求。也只有在市場需求的推動下,才能夠使旅游業提高對茶文化與旅游資源的重視程度,進而采取科學合理的措施完善融合體系,更好的滿足旅游者的需求。
4結語
總而言之,茶文化與旅游資源的有效融合不僅可以進一步促進旅游行業可持續發展目標的順利實現,而且對中國茶文化的繼承與發展也具有重要意義。因此,在未來的時間里,旅游企業應該從發展機制、發展模式和發展保障體系等幾個方面入手,實現茶文化與旅游資源的有效融合,將茶文化的價值和作用在旅游行業的發展中充分發揮出來,進而促進我國旅游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劉春麗.茶文化與旅游業融合發展的機制、模式與保障體系[J].農業考古,2014(02).
[2]胡春,林墨洋.多文化融合的溫州九龍山茶文化主體旅游產品開發[J].綠色科技,2015(09).
[3]陳白璧.福建森林文化旅游資源分析及開發對策研究[J].北京林業大學學報,2014(01).
作者:李巧義 單位:四川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