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事業單位財務風險及防控策略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本文針對事業單位主要面臨的核算風險、支付風險、投資風險、管理風險和道德風險等財務風險,分析其產生風險的原因,就風險監測機制的建立,合理確定風險控制目標,風險問責制度的完善,財會人員業務素質和道德素質的提高進行探討。
關鍵詞:事業單位;財務風險;原因;防控
財務活動的各種不確定性,導致偏離預期的金融收益回報,導致機會損失,這就是金融風險。由于事業單位的性質是非營利性的,所面臨的財務風險是非操作風險。在業務管理中,變更管理和投資策略會產生財務風險,這種風險具有客觀性,規律性和可預測性的特點。
1事業單位面臨的財務風險
1.1核算方面的風險
隨著會計制度的不斷更新和完善,財務人員對新知識的接受,新政策的掌握,知識結構的更新,核算水平的提高等方面不能跟上財務制度更新的步伐,財務處理過程中往往會出現偏差,導致會計核算質量下降,相應的,財務風險隨之而來。
1.2支付方面的風險
部門預算改革的制度性缺陷是事業單位產生支付風險的主要原因。希望通過預算經費支出的調整和優化,解決預算經費間的固有矛盾,但在預算指標的設置上,比較分散的項目經費結構的現狀沒有得到妥善解決,為了保證預算收支平衡,出現了專項經費被擠占,來彌補資金缺口的現象。因此,財務部門在支付方面存在極大風險。
1.3投資方面的風險
對內投資和對外投資是事業單位投資方面面臨的財務風險。不能準確預估投資項目的預期報酬率是事業單位對外投資面臨的財務風險,由于項目投資本身就存在較高的風險,而且事業單位自身資金緊張,如果投資失敗,事業單位會面臨很大的財務風險。在單位內部的基礎設施進行大量的資金投入建設,產生的風險屬于對內投資財務風險,由于大量流動資金的迅速減少,資金產生了周轉困難的現象,將提高事業單位的財務風險。
1.4管理方面的風險
不健全的管理制度體系導致在財務管理活動中產生了死角和盲區。由于不能切實落實管理制度,使管理工作的實際效果不能達到預期效果。由于不能全面的實施監督措施,使財務監管的控收稿日期:2016-12-06作者簡介:安媛媛(1981-),本科學歷,經濟師,現在晉中市就業指導中心工作。制力不能充分發揮。由于不能及時更新管理手段,使管理效率的提高受到了制約。以上致使會計信息在管理全過程中發生不精確的產生、傳遞、審核等,無法保障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完整性,嚴重地影響了會計信息傳遞的及時性,不能科學合理地進行財務決策,造成決策失誤風險的增大。
1.5道德方面的風險
為了使自身利益得到極大的滿足,在經濟活動過程中做出損害他人利益的行為,稱之為道德風險。在事業單位中,有效開展財務活動的一個重要前提就是財務人員的道德素質。不能深刻認識財務人員職業道德的重要性是事業單位存在的問題,導致在財務工作和財務關系的處理中,相關職責權限部門的人員中出現了隱瞞事實真相、上報虛假數據的情況,最終產生道德風險。
2事業單位產生財務風險的原因
2.1內部原因
(1)缺乏風險意識。公共服務是事業單位主要業務,但不是以獲利為主要業務目標,所以在管理機構中沒有財務風險或風險管理意識,或有偏差,即使只是為了管理資金而缺乏風險管理或財務決策,沒有對可能發生的經濟風險進行綜合考慮,也不從事經濟活動,導致長期的財務風險,使其發展受到影響。事業單位發生財務風險,可能是由于在經營活動中發生的負債經營狀況引起的。由于大多數事業單位的負責人沒有意識到單位的健康發展與財務風險的控制程度存在著緊密相連的關系,所以沒有建立與完善財務風險控制體系,所以當財務風險發生時,單位的財務負責人不能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風險規避。(2)財務決策不科學。在事業單位的經營活動中缺乏科學的財務決策以及合理的判斷,只是單一根據以往的經驗來作為決策的依據,是大多數事業單位領導中存在的普遍問題。這樣的現象致使在事業單位中不經過集中研究,單純依靠單位領導一人的意見就做出盲目的重大的財務決策。不科學的財務決策產生的財務風險使事業單位的償債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削弱,最終導致事業單位的正常發展受到影響。(3)內部控制體系的缺乏。對內部控制意識薄弱是大多數事業單位領導普遍存在的問題,財務部門要負責全部的財務工作,內部控制體系沒有進行建立與完善。雖然有些事業單位在內部建立了相關的控制體系,但與會計核算部門沒有及時地溝通,在發生財務風險時沒能將風險有效降低,最終未能順利開展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工作。
2.2外部原因
(1)不斷變化的經濟環境。不斷發展、改革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促使事業單位外的經濟環境展開了迅速的發展,而且在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方面也出現了新的要求。隨著外部經濟環境的不斷發展,事業單位要想適應其變化,財務管理模式就必須調整、創新。(2)存在缺陷的國家預算制度。事業單位正常運營、健康發展依靠的是國家財政預算的扶持,國家財政出現問題,直接影響事業單位的財政,并且,國家財政也間接受到事業單位財政的影響。
3事業單位財務風險的防范措施
3.1風險監測機制的建立
即使金融風險具有變異性和不確定性的特點,它也具有可預測性的特點。依靠此功能,可以有效地采取措施,避免或降低不利影響的風險,從而減少單位損失,提高收入。因此,風險監測機制的建立和完善,迫切需要解決。涵蓋所有層次,鏈接,財務管理是風險監控機制必須具備的,但也需要能夠同時檢測內部和外部宏觀環境,準確,并具有一定的靈活性,可以根據變化適當調整外部環境,進行全面詳細的風險信息收集風險識別,分類和分析工作準確,做出風險信息,決策風險級別必須科學合理。
3.2合理確定風險控制目標
操作性目標,信息性目標,合規性目標是事業單位風險控制應達到的三個目標。操作性目標指規范有序地進行資金核算、資產管理、項目實施、內部監督、隊伍建設等財務活動中的主要工作環節;信息性目標指財務管理活動中所形成的全部財務信息與其真實情況應大體一致,達到可靠性、及時性和完整性的要求;合規性目標指要遵守現行法律和規章制度的規定,使財務工作的合法性得到保障。
3.3風險問責制度的完善
責任制是指因有意或疏忽,對相應的責任不履行或不正確執行,影響工作秩序和工作效率,或國家或其他合法權益的損害,不利影響或后果的內部監督問責制。建立問責制,問責制對象要求明確,統一規定責任,遵守法律,執法必須嚴格原則。
3.4財會人員業務素質和道德素質的提高
財務中的核算風險、投資風險、管理風險、道德風險要想得到有效的控制,前提是財務人員要具備良好的業務素質和道德素質,所以,對財會人員的職業培訓力度在事業單位需要加強,使財會人員的風險意識、職業道德教育和法律教育得到提高。
4總結
為推進事業單位的自身發展和社會進步,財務管理水平的提高,避免財務風險產生的各種問題,雖然逐漸對財務風險的防范與規避提高了重視,但依然存在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所以,針對風險監測機制的建立、合理確定風險控制目標、風險問責制度的完善、財會人員業務素質和道德素質的提高等措施實施。
參考文獻:
[1]趙霞.事業單位財務風險的防控[J].新疆農墾經濟,2013,12:85-86.
[2]梁琪.試論基層氣象部門的財務風險與防控[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4,21:38-39.
作者:安媛媛 單位:晉中市就業指導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