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論文中心 正文

    貴州省傳統建筑的工匠傳承人培養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貴州省傳統建筑的工匠傳承人培養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貴州省傳統建筑的工匠傳承人培養

    [摘要]貴州傳統建筑承載著該地人民特有的文化內涵,其記錄歷史,展示文化,提供認同,增強自信。傳統建筑工匠傳承人(以下稱特色工匠藝人)是建筑藝術的重要承載者與傳遞者。每個傳承人承載著世代流傳的民間智慧與技藝精華,對非物質文化遺嚴保護有特殊意義。

    [關鍵詞]傳統建筑;建筑工匠;建筑技藝

    1傳統建筑工匠傳承人現狀

    1.1傳承人數量逐漸減少

    貴州省9個市(州)的古建筑工匠主要集中在矜南、矜東南、安順這3個市(州),約占全省建筑工匠的80%。貴州省現有傳統建筑工匠傳承人大多是生活在農村的工匠藝人,該類傳承人是農民工的重要組成部分。2008—2014年,貴州省農村勞動力資源總量約1619萬人,其中建筑行業農民工約110萬人,而特色工匠藝人只占約018%。(100 ̄200人),民族古建高級技師更是稀缺。經統計,貴州省入選國際級非物質文化傳承人共57人,傳統建筑技藝類尚無一人。貴州省入選省級非物質文化傳承人406人,其中建筑技藝類傳承人僅11人,僅占總數的3%。由中國文聯、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評選命名的“中國民間文化杰出傳承人”全國共有166位,其中貴州省入選的7位中有1位是建筑技藝傳承人。

    1.2傳承人人才斷層現象嚴重

    貴州省特色工匠藝人傳承人數量嚴重不足,一般傳承人多為農民工身份,且工匠藝人年齡偏大。經調查,入選貴州省非物質文化傳承人平均年齡約62歲。高齡化的傳承人現狀,加上鮮有年輕人繼承,導致該行業發展速度極為緩慢。貴州省統計局官網數據顯示,建筑業所有從業人員中,30歲以下的比例從196%下降至102%。其次,因傳承人給外界留下的印象多為社會地位低,待遇差,投入與收獲不平衡等,造成了行業內年輕勞動力的流失,形成“人去藝絕”的瀕危現象。

    1.3傳承人技藝瀕臨失傳

    傳統手工藝在我國民間有著悠久的歷史,是中華民族文化藝術的瑰寶。幾千年來,傳統手工藝產品始終是代表中華民族的一大特色產業,掌握一門手工技藝即擁有了“鐵飯碗”。因此,當時傳承人員充足時,可以優中選優,古代建筑能呈現出最精湛的建造技藝。隨著傳統古建筑市場的萎縮,與古建筑相比,當代建筑在形式上又發生了本質的變化,導致建筑傳承人無工作,無薪酬,不得不改行或外出打工來支撐家用。

    1.4傳承人培養逐漸得到政府重視

    近年來,貴州省己認識到特色工匠藝人對中國文化傳承的重要作用,并開展古建筑工匠培訓會、評審命名會活動,實施了多項支持貴州特色工匠藝人發展的政策措施。

    2傳統建筑工匠傳承人面臨的問題

    2.1傳承人發展前景堪憂

    因現代建筑的沖擊,傳統建筑及傳統工匠藝人的發展市場萎縮,真正意義上的手工建筑因其耗時長,工匠難尋,材料稀少,造價昂貴等原因逐漸退出市場。盡管近年來政策上提供支持,“復古”潮流盛行,但因行業發展緩慢,傳承人面對未來的職業發展依然沒有信心。

    2.2傳承人相關政策支持不明顯

    政府及相關職能部門對傳統建筑行業、企業、工匠在金融、財稅、人才等方面雖有提出政策,但仍是支持力度不夠,落實程度不足。

    2.3傳承人統計工作不完善

    貴州省現在尚未對特色工匠藝人傳承人進行普查工作及編制檔案工作,尚未明確傳承人在省內各區的分布情況,不利于建立系統的傳承人檔案庫。

    2.4傳承人資格評審標準尚未明確規范

    2013年,貴州省雖己為部分傳承人頒發了特色工匠藝人技能等級資格證書,但具體的資格評審沒有嚴格的審定標準與規范條例。大部分古建匠人年齡大,文化水平較低,在專業資質的取得以及技能認定上受很大限制,造成工匠無法以合法身份進入社會和市場,有技術卻無工作。

    25傳承人待遇定額偏低

    相關部門未及時根據市場情況的變化調整從業者薪酬,致使現有古建筑定額落后于市場、行業的發展,對傳統手工操作的技藝用工、工資標準都偏低,給年輕人學藝和從業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

    2.6傳承人教學模式需調整

    現代工程師在高等院校獲取系統的建造理論知識及實踐訓練,而傳統建筑工匠大多依然按照傳統的師父帶徒弟模式,其效車較低,時間跨度大,一般以3年學徒,5年伴做,7年掙錢,10年出師的要求,因此很少有年輕人能堅持學習。固化的教學模式難以滿足市場需求。

    3解決方案與措施

    3.1加強帀場S傳力度

    (1)進一步增加傳統古建筑又化的宣傳、教育。學術界、新聞媒體、社會團體以及商界人士等社會群體可利用其學術優勢、輿論優勢及資金優勢,在學術、法律以及資金等各層面對貴州省特色工匠藝人傳承人給予積極宣傳、扶持、鼓勵和推動。(2)通過擴大傳統古建筑的社會影響力,提倡、還原和新建原汁原味的中國古建筑,調控古建行業市場份額,增加年輕人對古建行業的關注、了解和投入。(3)可評選優秀傳承人為縣、市政協委員或授予傳承人名譽稱號等,提升傳承人的社會聲望與社會地位,提供傳承空間與傳承條件。

    3.2政策上進行支持

    (1)各級政府是傳承人保護的決策者、組織者和統籌者,省又化廳可制訂民間又化保護、獎勵、資助系列相關政策,且每年撥專項資金不少于50萬元,用于保護傳統建筑又化資源和扶持傳承人。貴州省城鄉建設又化促進會對己發放傳承人補助經費進行督查,經費是否合理使用將成為后期補助經費發放的依據。(2)按國家對非物質又化傳承人制定的津貼標準,對被評定為省級以上的傳承人每人每年補助不少于6000元(縣補助1000元),部分州級傳承人每人每年補助不少于3000元。為部分生活困難傳承人辦理低保,每人每月150元,由傳承人所在縣(市、區)又化部門負責發放,任何單位不得以任何理由克扣或留用。(3)依托各縣市區民間傳統又化保護中心和民間又化傳承協會的力量,建立傳統建筑又化藝術傳承基地,為傳承人傳授技藝提供場所。

    3.3建立普查機制

    (1)為全面掌握貴州省傳統建筑工匠傳承人的整體狀況,應成立兩級工作專班。應組織一支不少于100名又化工作者參加的關于傳統建筑工匠傳承人的普查隊伍,按照“不漏掉一個工匠種類,不漏掉一位民間藝人”的原則,深入全省各個傳統村落,對200多名特色工匠藝人開展專項普查,搜集整理出傳承人詳細資料。(2)選取部分村落打造成為發掘建筑工匠人才的“基地”,常年對傳承人資料進行“駐A式”搜集整理。(3)省又化廳可撥專項經費建立特色工匠藝人、傳統建筑企業資源數據庫,為全省的優秀傳承人和民間藝人建立個人檔案。對傳承人的姓名、年齡、家庭住址、藝術特長、藝術成果等進行登記,采取錄音、錄像方式對其傳承的又化藝術進行分類采錄。

    3.4明確傳承人資格等級區分

    (1)貴州省城鄉建設又化促進會可設立特色工匠藝人傳承人評審考核委員會,具體負責傳承人評審命名工作。可出臺《貴州省特色工匠藝人傳承人評選和命名辦法》,明確傳承人的申報條件、評審命名程序及具體要求。(2)按建筑工程師等級進行不同程度的評職考試,考試評審命名工作可每兩年進行一次,合格達標者職稱評審委員會予以頒發資格證書。參照建筑工程師職稱評定標準,可將古建傳承人分見習技工、初級技工、初級技師、中級技師、高級技師5級標準(表1),賦予傳承人個人榮譽,并得到社會、公眾的認同和肯定。

    3.5調控行業薪資水平

    (1)住建部門應及時根據市場變化調整古建筑定額的相關數據,對古建筑定額進行修訂。在修改前應廣/乏聽取業內有現場操作經驗的技師的意見建議,歸納匯總后,實事求是地對定額進行修改、調整。(2)在古建筑修繕和重建、復建招投標時,應限定下fr車,確保合理收益,避免偷工減料、壓低工人工資的惡劣行為。(3)政府每年給持有古建筑從業資格證書的古建筑工匠津貼補助(特色工匠藝人傳承人津貼)。

    3.6調整傳承人培養模式

    (1)隨著政府部門的政策鼓勵及資金支持與各類院校與時俱進、切合實際的辦學模式,應積極創辦傳統古建筑專業及古建工藝相關課程。推展“傳統民間又藝進校園,民間工匠藝人上講臺”活動,聘請優秀建筑工匠傳承人走進學校有償教學,不局限于農村建筑工匠中發掘傳承人。(2)貴州省可向教育部申請,先選擇某幾所普通高度院校示范創辦傳統古建專業,主要選擇綜合類、師范類、工程類、民族類院校。(3)專業課程應采取四六分原則,又化課占40%,實踐課占60%的比例開展。如又化課程有:《畫法幾何》《建筑制圖》《陰影透視》《工程測量》《建筑材料》《建筑構造》《中外建筑史(中建史部分)》等。實踐課程有:《美術實習》《傳統藝人工作室考察》《建筑測繪實習》《設計院生產實習》《古建企業實習》《古建筑木雕工藝實習》等。一般一學期16周可開設5門課程,一周安排22 ̄24學時,其中又化課10學時,實踐課12 ̄14學時。

    4結束語

    繼承弘揚優秀傳統又化是推動又化繁榮發展,建設又化強省中的應有之義。將傳承人的保護工作列入政府的中長期規劃和年度計劃,進一步加大政府保護傳承人的力度和投入,解決傳承人生活上的后顧之憂,不斷提高其保護傳承民間又化的積極性,激發傳承人的創造活力,使非物質又化遺產的傳承落到實處,促進貴州省傳統建筑又化的傳承發展。

    參考文獻

    [1J王壽斌工匠精神的理I■生認知與培育傳承江芳建筑職業技木學院學報,2016,16(2):1-5

    [2]黃又錚,鄭力鵬沙滘陳氏大宗祠建筑雕飾藝木[J]建筑技木,2016,47(1):71-74

    [3]俞廷標,高寶欽原木噴燒仿古施工萬法[J]建筑技木,2004,35(9):684-685.

    作者:白瑩 單位:貴陽市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

    精選范文推薦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成人免费视频观看无遮挡| 国产成人免费ā片在线观看老同学 |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三区|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秒拍| 88aa四虎影成人精品| 国产成人精品福利网站在线|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不卡 | 99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成人热 | 窝窝视频成人影院午夜在线| 天堂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777奇米四色成人影视色区|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综合| 欧美国产成人在线| 久久国产成人精品| 亚洲精品成人网久久久久久| 成人啪精品视频免费网站| 亚洲国产成人超福利久久精品 | 成人羞羞视频国产| 草莓视频成人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国产成人| 国产成人免费在线| 国产成人涩涩涩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成人精品三级网站| 亚洲AV成人噜噜无码网站| 国产成人精品999在线观看| 成人免费在线观看网站| 成人国产在线观看高清不卡| 欧美成人第一页| 欧美成人全部费免网站| 668溜溜吧成人影院| 欧美成人777| 成人免费播放视频777777 | 日本成人福利视频| 欧美成人免费全部观看天天性色 | 亚洲av午夜成人片| 久久精品成人欧美大片免费|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碰|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成人影院| 18成人片黄网站www| 成人性生交大片免费看午夜a| 成人中文精品3d动漫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