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傳統建筑材料在現代建筑的應用研討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建筑材料是表達建筑形態的重要因素之一,建筑材料的固有色、質感及紋理等基本屬性會對建筑外觀及形態產生一定影響,呈現不同的建筑設計效果,并且令社會群體產生獨特的感受。本文就中國傳統建筑材料的類型及特征進行介紹,進一步探討中國傳統建筑材料在現代建筑設計中的傳承與創新。
關鍵詞:中國傳統建筑材料;現代建筑設計;傳承;創新
1中國傳統建筑材料的類型及特征
中國傳統建筑的建材主要是土與木,這就促進了中國傳統建筑土木結構的形成,令中國傳統建筑更具獨特性。除此之外,石、磚、瓦也是比較常見的中國傳統建筑材料。中國傳統建筑材料的特征各不相同,將其應用于建筑設計中所產生的情感聯系也存在一定差異。以土為例,其帶給人的是一種質樸與自然的感覺,且不同區域環境的土在色彩上也有所不同,土帶有一定地域性特征,令人產生一種自然的、質樸的情感。木這種傳統建筑材料所展現出的是自然且樸素的紋理,帶給人一種回歸自然的感覺;磚,樸實而又存在特殊肌理,帶有傳統建筑的色彩和質感;石種類豐富,質感也有所不同,表面或粗糙或光潔,未經雕琢的石材往往粗獷,精雕細琢的石材則帶有一種典雅高貴的感覺;瓦則或精致或樸素,傳遞出一種輝煌或者雅致。中國傳統建筑材料一般取自于大自然,具有天然屬性,并且能夠體現出人與自然的樸實的聯系。中國傳統建筑材料在現代建筑設計中的應用,要全面把握中國傳統建筑材料的外在屬性與內在文化內涵,以全面提高現代建筑設計水平,增強現代建筑的藝術魅力與文化感染力。
2中國傳統建筑材料在現代建筑設計中的傳承
現代建筑設計具有一定特殊性,為全面提高現代建筑設計效果,在傳承應用中國傳統建筑材料時,要尊重建筑的地域性特征,確保中國傳統建筑材料在現代建筑設計中的應用,能夠令現代建筑與地區歷史文化及社會環境保持協調。與此同時,在應用中國傳統建筑材料時,要注重傳統建筑文化的傳承,凸顯出建筑的功能性與文化藝術性;在凸顯出傳統建筑文化、滿足現代社會群體親近自然的心理需求的同時,令建筑散發出現代氣息,確?,F代建筑設計與社會可持續發展相一致。中國傳統建筑材料在現代建筑設計中的傳承,要注重凸顯出中國傳統建筑材料的特性,并將其表現力滲透于現代建筑中,以改善現代建筑整體設計效果,可從以下方面入手。
2.1色彩表現
對建筑材料而言,其色彩主要包含兩種,第一,固有色。這是材料的本質屬性,是天然形成的,尤其是木石磚瓦等傳統建筑材料均來源于大自然,因而帶有一種地域特色;第二,人工色,是指經過后期加工后所賦予材料的色彩,不同于固有色。比如磚在燒制后出現紅褐色或青灰色,這就是人工色。傳統建筑材料受到地理因素、氣候條件等的影響,使得其固有色也存在一定差異。相比較而言,傳統建筑材料的人工色則趨于一致。對傳統建筑材料而言,固有色是現代建筑設計中的寶貴資源,要注重傳統建筑材料固有色的保留,以凸顯出固有色的整體美感,增強傳統建筑材料的藝術感染力。比如廣州西漢南越王墓博物館的設計中,凸顯出紅砂巖的固有色,令整體建筑更顯雄渾,并且展現出強烈的地域文化特色,與現代功能融為一體,堪稱精妙。
2.2形態表現
傳統建筑材料在現代建筑設計中的傳承,要強調傳統建筑材料的形態表現,包括傳統建筑材料的尺度、形狀、比例及組合方式等。實際上,無論是在自然屬性還是在力學性質上,建筑材料都有所不同,傳統建筑材料的尺度也并非毫無限制。為提高現代建筑設計效果,凸顯出傳統建筑材料的價值,要掌握好傳統建筑材料的比例與尺度,確保兩者達到協調,令傳統建筑材料的剛度、強度與韌性得到最佳展現。對傳統建筑材料來說,其形態表現也分為兩種形態:(1)自然形態,是指傳統建筑材料在自然中所表現出的形態,屬于未經修飾的天然材料,所展現出的是一種自然美;(2)人工形態,是指經過人為加工或排列組合的建筑材料,展現出的是一種藝術美,比如木雕、人字紋地面鋪裝等。傳統建筑材料在現代建筑設計中的傳承化應用,要注重凸顯出傳統建筑材料的形態美,增強現代建筑的韻味。
2.3質感表現
質感是指物質表面的材質、質量帶給人的感受。建筑材料的質感包括其表面光滑度、紋理、反射度等,同時質感的表現也受到光線和色彩的影響。材料的質感也有自然質感和人工質感之分。自然質感指材料在自然形成過程中自身結構的凹凸、紋理等外在表現,如木材、石材的表面天然形成的紋理;人工質感是指在原有材料的表面經過加工,形成新的外表特征,如對石材進行拋光、雕刻等處理。材料組織結構不同,帶給人們不同的視覺和心理感受。粗糙的材質體現樸實感;光潔的材質則有一種精致感。將傳統建筑材料的特有質感應用到現代建筑設計中,可以使建筑作品具有濃郁的傳統韻味和返璞歸真的自然風貌。
3中國傳統建筑材料在現代建筑設計中的創新
3.1傳統材料與新型材料的有機結合
中國傳統建筑材料在現代建筑設計中的創新,要注重傳統材料與新型材料的有機結合,促進兩者優勢互補,凸顯出傳統建筑材料的特性,并借助現代水泥、金屬等材料的簡潔性與高效性優點,推進現代建筑設計的順利開展。在此種方式下,不僅能夠凸顯出新型材料的時尚,還能夠展現出傳統建筑材料的無限韻味,令現代建筑兼具古典美與時尚美,將傳統情感融入到現代建筑中,令其更具藝術魅力。
3.2傳統材料與新工藝技術的有機結合
中國傳統建筑材料在現代建筑設計中的創新化應用,需將傳統材料與新工藝技術有機結合起來,達到與眾不同的建筑設計效果。在新工藝技術的作用下,傳統建筑材料的質感、紋理等往往會發生新的變化,將其應用于現代建筑設計中,往往能夠塑造展現的建筑形態,將嶄新的生命力賦予傳統建筑材料中,增強現代建筑的藝術感染力與表現力。
4結束語
總之,現代建筑行業快速發展,新工藝、新材料與新技術不斷涌現,在現代建筑設計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中國傳統建筑材料在現代建筑設計中的應用,要在傳承的基礎上加以創新,將傳統建筑材料與新型材料和新工藝技術結合起來,全面提高現代建筑設計效果,凸顯出中國傳統建筑文化內涵,并且令建筑具有現代化特征,從而增強現代建筑的藝術魅力。
參考文獻:
[1]羅唯強.論傳統材料在現代裝修設計中的應用[J].淮海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21).
[2]袁烽,林磊.中國傳統地方材料的當代建筑演繹[J].城市建筑,2008(6).
作者:秦首禹 徐子懿 單位:湖北城市建設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