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城市道路工程質量管理要點探討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城市道路質量管理直接關系到道路的總體建設及運維能力,本文以福州市經濟技術開發區高新工業園區朏頭路(南段)道路工程項目為研究案例;在充分總結質量管理現狀的基礎上,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具體的質量管理方式建議,其目的在于提升城市道路工程的質量管理能力。
關鍵詞:城市道路;質量管理;問題;管理方式
1引言
為進一步提高城市道路工程的質量管理能力和管理效率,切實強化道路工程的過程控制,本文以福州市經濟技術開發區高新工業園區朏頭路(南段)道路工程施工項目為研究案例,在全面分析該道路工程質量管理方面現存問題的基礎上,重點闡述了城市道路工程質量管理的主要方式及要點,希望為類似道路施工項目的質量管理工作提供參考借鑒。
2項目概況
高新工業園區朏頭路(南段)道路工程施工項目南起江濱東大道,路線沿東北方向延伸,終點位于儒江大道東側,標段起訖點樁號分別為K0+000、K0+269.985,線路施工里程總計269.985m,路面設計凈寬為24m,本道路工程從道路功能分區角度劃為城市支線道路;本道路工程按照二級公路標準設計,設計時速30km/h,路基工程和路面工程的設計基準期均為10年,道路橫斷面(半幅)布置形式為:人行道(3m)+路緣綠化帶(1.5m)+混合行駛車道(7.25m)+中央分隔帶(0.5m)。道路橫斷面(全幅)布置形式詳見圖1所示。
3城市道路工程質量管理特點及存在的問題
3.1城市道路工程質量管理特點
(1)城市道路作為城市交通運輸的重要組織載體,不僅決定了整個城市的交通運輸能力和組織效率,同時還關系到整個城市的對外形象,是城市基礎設施的第一張名片,從道路工程的質量管理方面分析,城市道路與普通道路之間存在眾多差異,城市道路路基施工需穿越眾多的既有管道線路,一旦現場施工控制不當,極易引發管線故障,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此外,由于城市道路的路網密度較大,導致城市道路工程的施工作業空間較小對施工承包方的技術能力和現場施工組織能力要求均較高,且城市道路施工對工期有著嚴格明確的要求,這就要求施工承包方具備道路工程“快修”能力[1]。(2)為了能夠更好地應對城市道路工程質量管理工作,在制定管理方式和舉措前,必須全面總結城市道路工程的質量管理特點,從而提高道路工程管理的針對性和適應性;本文結合高新工業園區朏頭路(南段)道路工程施工項目,全面總結了城市道路的質量管理特點。具體詳見表1所示。表1高新工業園區朏頭路(南段)道路工程施工項目質量管理特點
3.2城市道路工程質量管理存在的問題
通過工程實地調研及總結大量既有工程案例發現,在城市道路工程質量管理實踐中還存在諸多問題和不足,具體表現在以下三方面。(1)施工過程管理精細化程度不足:城市道路建設里程較短,但單位里程的投資較大,為了提高道路工程質量管理能力和效率,則管理模式和精細化程度則至關重要;目前,在絕大多數的城市道路施工質量管理過程中,精細化程度普遍較低。首先,在道路施工過程中,施工管理的整體跟進工作嚴重不到位[3],質量管理缺位情況嚴重,質量管理與道路工程倡導的全覆蓋管理理念和模式相差甚遠,由于質量管理不到位,施工過程中的“窩工”、“返工”及“以次充好”、“偷工減料”問題頻發;此外,道路工程施工過程中未根據項目特點和總體情況組建專業化的管理團隊,導致項目質量管理人員的管理能力和技術手段較落后,以城市道路工程的質量管理要求不適應;最后,道路工程質量管理的安全應急處突能力不足,由于施工過程中伴隨征地、拆遷等于地方協調的事宜,需要質量管理團隊具備一定的突發事件處置和協調能力,但絕大多數的質量管理組織在這方面存在嚴重的不足。(2)道路主體工程質量管理問題突出:對于道路施工主體工程的路基路面工程、給排水工程的質量管理問題突出。首先,對于高填方路堤段,由于填方量較大,由于現場施工質量管理工作不到位,導致路基填料容重不達標,路基頂面出現嚴重的不均勻沉陷病害,因路基沉陷造成的路面反射開裂則嚴重破壞了瀝青混凝土路面的承載能力和抗變形剛度;此外,在攤鋪和壓實瀝青混凝土面層時,因現場施工組織不到位,導致瀝青混合料攤鋪溫度、攤鋪層數與設計不符,進而影響了瀝青混合料的攤鋪及壓實施工質量。最后,給排水管道密封性不達標問題則嚴重影響了城市道路路面的積水外排效率,在給排水管道鋪設過程中,因管道接口密封性不良,導致管道內氣密性改變,進而影響到管道內的排水效率,管道內積水沿管道接口處持續外滲,大量積水留置在路基填土內,在車輛荷載和土體自重的長期作用下,致使路基承載能力持續下降[2]。(3)城市道路后續運維階段的質量管理不到位:對于城市道路而言,除了應保證道路施工階段的質量管理外,后續運維階段的質量管理也非常關鍵,如果該階段出現質量管理不到位的問題,也必然會影響整個城市道路的總體運營質量。首先,在城市道路管理過程中,普遍存在“重建輕養”的問題,由于對養護階段的重視程度不夠,與之配套的養護管理體系則相對陳舊,大部分管養措施的先進性較差,與現代工程管理理念嚴重不符[3];此外,道路管養過程中的資金來源渠道過于單一,對財政撥款的依賴性極大,由于財政資金撥付到道路管養領域的額度極其有限,造成了目前管養資金長期緊缺的局面。
4城市道路工程質量管理方式分析
4.1強化城市道路質量管理的精細化程度
為了進一步加強城市道路質量管理的精細化能力,摒棄傳統的粗放式道路工程質量管理模式,以切實加強城市道路管理的效率和能力,建議采用PDCA循環法和三階段控制法,以實現道路工程質量管理的精細化轉變。(1)PDCA循環法:該方法的核心是目標導向,質量控制人員結合項目在施工及運維期的質量管理工作特點和偏重情況,制定相應的質量控制基本目標,以目標為導向,將項目質量管理按照計劃、實施、檢查及處治四個階段拆分,通過PDCA循環,以驅動質量管理工作,最終達到既定的質量管理目標。PDCA循環模式示意詳見圖2所示。(2)三階段控制法:三階段控制法的精細化程度更高,且具有明顯的階段性特點,非常符合道路工程的質量管理特點,三階段控制根據項目具體情況,將質量管理劃分為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三部分,上述三個基本過程構成了質量控制的基本階段;其中,事前控制應制定周密翔實的質量控制方案,方案應突出道路工程特點,事中控制應強調對質量控制行為的約束和結果管控,事后控制則應涵蓋質量控制的成果及偏差校正內容。
4.2加強施工原材料及過程控制能力
城市道路工程施工階段質量控制作為整個控制過程的核心和關鍵,應重點做好原材料質量控制和施工過程質量控制兩方面。(1)原材料質量控制:建立嚴密、完善的原材料進場質量檢測體系,實現質量檢測對原材料的全覆蓋,根據原材料的類型和使用量,科學選取質量檢測方法,優化抽檢、普檢、復查等各種檢測方式的組合;對于質量不達標的原材料必須堅決清退,同時追究供應商責任,嚴把原材料供應商渠道,確保原材料的質量滿足設計及施工要求。(2)施工過程控制:首先,應優化現場施工人員和機具的組織能力,避免“窩工”、“返工”等問題的出現,提高現場施工組織效率;此外,針對填方路堤、路面攤鋪壓實、給排水分項工程等關鍵施工環節制定針對性的質量管理方案,同時組建專業化的質量管理團隊,保證質量管理工作的順利推進。
4.3重視道路運維管理和融資渠道
(1)改變以往“重建輕養”的管理理念,樹立道路工程全壽命運維管理理念,均衡分配質量管理資源,將有限的管理資源向運維階段傾斜,同時制定配套的運維管理方案,以提高道路運維管理工作的可操作性。(2)進一步拓寬城市道路的運維融資渠道,打破投資門檻,疏通社會資本向城市道路運維階段的投資路徑,緩解城市道路運維養護資金緊缺的局面,為城市道路在運維階段的質量管理奠定資金基礎。
5結語
總體上說,在城市道路質量管理方面還存在諸多不足,尤其體現在管理方式和理念層面;本文以福州市經濟技術開發區高新工業園區朏頭路(南段)道路工程項目為研究案例;在全面分析道路質量管理現狀的基礎上,從精細化管理、過程管理及融資等方面提出了具體的管理方式建議,以期全面提升城市道路工程的質量管理能力。
參考文獻:
[1]劉佳琦.淺談市政道路工程質量管理[J].建筑技術開發,2019(S1):138~140.
[2]李波.重載交通市政道路工程質量管理研究[D].青島:青島理工大學,2016.
[3]張冰.公路工程質量管理的探討[J].城市道橋與防洪,2014(10):165~166+169+15.
作者:雍新揚 單位:福建工標建設發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