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護理專業人文素質教育問題及對策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護理這一工作在醫院內有著重要的作用,因此,醫院內不僅要求護理人員有專業的技能,還要求有高質量的人文素質。尤其是在當下醫患糾紛頻頻發生的情況下,護理人員的人文素質水平直接關系到醫患糾紛的程度。因此,高職院校中應當重視護理專業的人文素質教育,提高護理人員的人文素質水平,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發展。
【關鍵詞】高職護理專業;人文素質教育;問題及對策
1對高職院校護理專業人文素質教育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
1.1高職院校忽視人文素質教育的重要性
我國高職院校對護理專業人員的教育,主要向學科型人才方向進行培養,因此,對護理專業人員的課程學習主要集中在護理醫學知識以及護理技能水平的培養。從而忽視了對護理倫理、護理管理、護理心理等人文素質的培養。歸根究柢是由于高職院校忽視了人為素質教育的重要性,在加上人文課程設置的比例不均衡等問題,導致了已畢業的護理人員缺乏相關的人文素質。因此,高職院校應重視護理專業人文素質的培養,改變傳統的人才培養方案。
1.2缺乏專業的人文課程教育師資力量
高職院校護理專業大部分人文課程沒有固定的專人專職任職教師,一般是由行政人員或者專業課教師兼任人文課程教師。由于種種原因,導致代職教師的專業程度比較低,因此就無法保證人文課程教學的教學質量和學時,所以,人文素質課程的教學效果就比較低下[1]。由于高職院校不重視人文素質教育,因此人文課程實訓場地和設備就比較缺乏。而學習護理課程的學生也沒有對人文課程引起重視,這就導致人文課程教師缺乏教學積極性,護理學生也缺乏學習人文課程的熱情,從而達不到一個好的教學效果。再加上,教師的教學方法采取傳統的教學模式,只注重理論而不注重實踐。所以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仍是以教師為主,學生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
2提高護理專業人文素質教育的對策分析
2.1提高對人文素質教育的認識,優化優秀護理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由于當代社會壓力比較大,因此,當下人們也很容易出現心理疾病。而近年來現代社會的醫學模式向生物-心理方向發展,因此對患者的治療不再局限于對身體疾病的治療,而是更需要對患者心理上的關注。同時,當代社會人們對服務質量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就對護理人員的人文素質要求就更高。當代醫療改革中明確要求護理工作要包含兩項人文素質內容,那就是倫理/法律活動和溝通協調活動。并且,當下護士的執業資格證考試內容就包含了人文知識內容,其中護理倫理法律法規以及護理管理、人際溝通等成為了必考科目,同時人文知識及其應用能力在護士資格證考試中所占的比例都已經超過了20%,由此可見我國當下的醫療改革比較注重人文素質教育。所以高職院校應重視護理人文課程的地位和作用,有必要更改專業護理專業人才的培養方案[2]。另外護理倫理是人文素質課程的核心課程,這是一門關于培養護理職業道德的學科,護理倫理對護理實踐有著重要的指導作用,更有利于培養護理人員尊重患者和維護患者權益的意識,由此達到護理技術與能力相統一,從而提高護理的服務質量。
2.2加強對人文課程教師的師資隊伍的建設
教師是為學生授課解惑的重要人物,也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保障。為提高護理人員的人文素質教育,因此專業的人文課程教師是必不可少的,所以有必要加強對人文課程教師的師資隊伍的建設。人文課程教師通過外出學習交流和一些教研活動,可以提高相應的教學能力。并根據人文課程的內容和特點,還可以聘請人文系、藝體系等專職教師來擔任語文美學、禮儀等課程的培養,以此增加護理學生的人文素養。教師在對學生授課的過程中,還可以根據課程的特點,改變教學方式,例如進行模擬教學,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這種教學方式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傳統的教學方式相比較,該方式以學生為學習的主體,學生由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由此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還可以提高教學質量。
3結束語
根據我國當下社會醫療環境,我國護理人員的培養更應該注重人文素質教育,以便于促進護士的職業能力的發展。因此,針對高職院校護理人員專業人文素質教育培養所存在的問題,高職院校通過完善人才培養方案和對加強對人文課程師資隊伍的建設,來提高護理人員的人文素質,以此促進我國社會穩定和諧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孫先越,李淑文,張宏,etal.護理專業學生人文素質教育社區(臨床)實踐教學分析[J].健康之路,2018(6):158-158.
[2]錢毅瀛.高職學生人文素質教育現狀及對策研究——以浙江商業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智庫時代,2018,160(44):214+2
作者:苑慶凱 單位:西安海棠職業學院